遁入空門的愛情
史載,北魏文成帝四女兒誠信公主出家于五臺山北麓的一座小寺廟。后來,這座小寺廟加以擴建,改名為公主寺。公主寺挨近的那個村莊,遂更名為公主村。
出家是一種非凡的選擇。出家的原因很多,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一種是虔心信佛,一種是人生遭遇了挫折。誠信公主出家屬于后者。她是因為逃婚而遁入空門的。
那一年,誠信公主年方18歲。這位在草原上長大的姑娘,既會騎馬。又會射箭,有著先被人健康的體魄,豪放的性格,又有著天生的麗質(zhì),眉清目秀,皓齒如玉。自北魏定都平城后,她又學得一口流利的漢語,再跟漢人的逐漸融和中,聰穎好學、心性好強的誠信公主從漢文化當中學得不少進步的東西。在與漢族青年的接觸當中,她不知不覺愛上了原吏部尚書崔玄伯的孫子崔恂。崔恂與誠信公主情趣愛好相同,脾味相投,二人遂定終生。當媒人提親時,不想?yún)s遭到了文成帝的堅決反對。
文成帝為什么要反對這樁婚事呢?是他不喜歡崔恂嗎?不,崔恂一表人才,知書達禮,甚得文成帝歡心。那么,他究竟為什么要力阻這樁婚姻呢?說起來,原因還頗為復雜。
北魏國的開國元勛叫拓跋珪。拓跋珪東征西殺,逐漸征服了北方不少部落,并占領了中原廣大地區(qū)。為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他必須依靠漢族人才,接受封建制度。這時候他接納了漢族士大夫,其中就包括后來被他用為吏部尚書的崔玄伯。
拓跋珪在推行封建制的同時,還保留了殘忍落后的奴隸制。復雜的階級結(jié)構造成了(五臺山)北魏政權的不穩(wěn)定性。拓跋珪死后,太武帝大動干戈,統(tǒng)一了北方,又帥師南征,遏止了劉宋的進攻,使南北力量趨于平衡。這一系列的戰(zhàn)爭,雖鞏固了北方政權,但也使國力大為減弱(五臺山)。所以,在太武帝死后文成帝繼位時,就出現(xiàn)了一個“民怨沸騰,朝野楚楚”的局面。民族矛盾趨于緩和,階級矛盾逐漸尖銳起來,農(nóng)民暴動此起彼伏。文成帝血腥鎮(zhèn)壓了河間莫縣的農(nóng)民起義,被殺者不計其數(shù)。就在此時,崔家派人來提親,文成帝氣不打一處來,斷然回絕了這門親事。
文成帝不像拓跋珪那么開朗。面對漢族農(nóng)民的不斷起義與反抗,他不思改革,消除政治弊端,緩和階級矛盾,而是一味地強權鎮(zhèn)壓,并且對漢族官吏心懷疑竇,不僅不敢重用,而是動輒就加以殺戮。他認為(五臺山)漢族農(nóng)民的的起義可能得到了朝廷當中一批漢族官吏的慫恿,但又拿不到證據(jù)。他的一些不重實事實、單憑猜測的做法嚴重影響了鮮卑族的漢化進程。(五臺山)這與后來的魏孝文帝的開明統(tǒng)治形成極大的反差。
誠信公主離家出走以后,文成帝曾派人到處尋找,但毫無結(jié)果。于是,他就將崔恂拿下獄,想讓其供出四公主誠信的下落。崔恂雖知道四公主出家之事,但他在酷刑之下始終是三個字:不知道。最后崔恂雖被釋放回家,但終因傷勢過重而離開了人世。誠信得悉崔恂被折磨致死的消息后,幾次尋死,都因隨她出來的貼身丫鬟相救而活了下來。丫鬟說:“公主以千金之軀自尋無常,崔公子于黃泉之下亦笑汝軟弱矣!我等既已皈依佛門,當忘卻紅塵恩怨,贖往身今世之罪孽,超度崔公子之地獄冤魂,與我等同往西天極樂世界,方是正果,不知公主意下如何?”公主聽了丫鬟的勸解,隨將悲痛化為動力,潛心念佛,只求早日得道,與崔公子比翼雙飛,同往無憂無慮的西天極樂世界。
孝文帝在位時,曾派人上五臺山尋找誠信公主。孝文帝不僅是北魏,而且是整個北朝時期最有作為的一代明君。在他手上實施了多方面的成功改革,使經(jīng)濟一度呈繁榮景象。自國都從平城前都洛陽之后,為了能更好的治國,孝文帝更加尊崇佛教,將北魏太武帝滅佛時所毀寺廟又大量重建修葺,使五臺山佛教又重新進入一個繁榮興旺的時期。他曾親自派內(nèi)大臣赴五臺山尋找誠信公主。當誠信公主讀到孝文帝親筆御書之后,感慨萬分。內(nèi)大臣問她有何書信帶回時,她說沒有。問她有何須辦之事時,她亦回答沒有。內(nèi)大臣回洛陽之后,將寺廟簡陋的情況回稟皇上,孝文帝馬上撥巨款重新修繕公主寺。后來,氣勢恢弘的公主寺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存山門、過殿、韋馱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馬王殿等建筑均系明清時所建,北魏時的建筑已蕩然無存了。
自誠信公主出家到現(xiàn)在,歷史已前進了1500年,雖然她生活的那個環(huán)境早已面目全非,但“公主寺”三個字卻依然記述著那一段歷史。每一位游客只要踏進五臺山公主寺內(nèi),無不被誠信公主忠于愛情、大膽反抗封建禮教的行為所感動。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jīng)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讀誦無量壽經(jīng)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jīng)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nèi)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jīng)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