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獻公 惠公
晉獻公 惠公
獻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有賢行。及得驪姬。生奚齊。乃欲易太子。姬令太子祭其母齊姜。薦胙于公。姬置毒胙中。獻公欲饗之。姬止之曰。宜試而后嘗。祭地。地墳。與犬。犬死。與小臣。小臣死。姬泣曰。太子忍其父而欲弒。況他人乎。妾愿母子避之他國。使為彼所魚肉也。太子聞之自殺。獻公卒。奚齊立。里克殺奚齊于喪次。(里克為申生之師傅。)荀息立奚齊之弟悼子。里克殺悼子于朝。(左傳作卓子。)秦穆公乃送夷吾于晉。是為惠公。以重耳在外。畏里克為變。賜之死。又烝于賈君。(夷吾之嫡母)狐突之下國。遇申生。與載而告之曰(如夢相見。申生使登車。)夷吾無禮。余得請于帝。將以晉與秦。秦將祀余。狐突曰。臣聞神不食非其宗。君祀乃絕乎。申生曰。諾。吾將復請于帝。后十日。將有巫而見我焉。許之。遂不見。及期而往。復見申生。告之曰。帝許我罰有罪矣。敝于韓。后惠公與秦戰(zhàn)于韓。為秦虜。(晉世家)。
晉獻公是春秋時代的諸侯,晉武公的兒子,名叫佹諸。生性好色,當他為世子時,就和他庶母齊姜私通,生子名叫申生,即位以后立齊姜為夫人,申生為太子。獻公共有八個兒子,其中以太子申生和狐姬生的兒子重耳最為賢能。后來獻公攻伐驪戎,驪戎請和,將兩個女兒驪姬和少姬送給獻公,驪姬長得風姿妖艷,機智過人,詭詐多端,在獻公前諂媚取憐,又時常參謀政事,十言九中,所以獻公寵愛無比,驪姬生一子名奚齊,少姬也生一子叫卓子,這時齊姜已死,賈君為夫人,獻公為了博取驪姬的歡心,不顧占卜所現的兇兆,斷然改立驪姬為夫人,進而想廢太子申生,改立奚齊做太子,由于太子申生賢能孝悌,又曾屢次建立奇功,深受群臣百姓擁戴,驪姬心想:“若無故廢長立幼,恐群臣不服,而且公子重耳,夷吾等和申生都很友善,恐生枝節(jié)。”因此在獻公面前,佯裝極力反對,而暗中策劃,賄賂勾結獻公的寵幸大夫梁五和東關五,當時人稱“二五”先建議獻公使太子申生封于曲沃,主持宗邑,重耳,夷吾分封于蒲邑和屈邑,以鎮(zhèn)守邊疆,從此宮中就被幸臣寵妾包圍,驪姬乘機下手謀害申生。
一天,獻公出外打獵,驪姬派遣心腹到曲沃告訴申生說:“君夢見你母齊姜饑餓,來求祭祀,你應當趕快設酒食祭祀。”申生就在齊姜祠中設壇拜祭。祭畢,遣使將所祭的酒肉進給獻公,這時獻公田獵還未回來,驪姬把酒肉留在宮中,經過六天,獻公回宮,驪姬暗將毒藥放入酒肉中,進給獻公說:“妾夢見齊姜饑餓來求祭,遣使命世子祭祀,這是太子特為君送來的酒肉。”這時獻公舉杯要飲,驪姬急忙阻止說:“從宮外送來的東西,怎不先嘗試就吃呢?”獻公將酒灑在地上,地立刻土松起堆,以肉喂犬,犬即中毒而死,驪姬佯裝不信,又召小臣試吃,小臣也一命嗚呼!這時驪姬佯裝大驚哭泣著說:“天!好狠心的太子呀!國家遲早是他的,君年紀已老,難道就連殘年也不能等待了,對自己親生的父親尚且忍心下這毒手,何況他人呢?以前君想廢掉他,妾竭力勸止,沒想到今天幾乎誤害了君。太子下這毒辣的手段,完全是疑忌我母子的關系,請君賜妾母子遠避別國,以免遲早被世子殺害。”驪姬哭倒在地,獻公氣得不能說話,扶起驪姬說:“你起來,我一定公布他的罪狀,下令討伐這個逆子。”隨即上朝下令討伐申生。這時大夫狐突急遣心腹星夜趕到曲沃密報申生。申生嘆說:“君父沒有驪姬居不安,食不飽,我若自白無罪,驪姬必有罪,君父年老,假使因殺驪姬而寢食不安,是我傷害君父的心……”于是就向北稽首三拜,自縊而死。
申生死后,驪姬又泣訴于獻公說:“妾聽說重耳和夷吾都是申生同黨,申生死了,這兩公子一定會替申生報仇。”獻公又下令捉拿重耳和夷吾,重耳出奔翟國,夷吾奔往梁國。同時改立奚齊為太子。不久獻公病倒,臨終把奚齊托孤給荀息,獻公死,荀息立奚齊為國君,主持喪禮,但是就在喪次中,奚齊就被申生師傅里克殺死,荀息又立卓子為君,不幾天,又被里克殺死,驪姬見大勢已去投井自殺,里克吩咐撈出尸體砍成肉泥。
這時晉國內空虛,秦穆公送夷吾歸國即位就是晉惠公,可是群臣百姓心目中的賢君是重耳,重耳仍居國外,夷吾畏懼里克叛變,賜里克死。同時凡是不擁護他的大夫,一概殺掉。又仗勢亂倫污辱他的嫡母賈君,賈君垂淚說:“妾不幸侍奉先君不能從終,又失身于你,妾身不足惜,望你為故太子申生申冤,擇地改葬,以贖失身之罪。”惠公允許,下令辦理,命大夫狐突前往祭告。于是把申生重殮入棺,葬在曲沃高原,狐突設祭拜奠完畢,正要回朝時,忽然旌旗飄搖,一隊人馬,迎面而來,見大車中申生冠纓佩劍,宛如生前一樣,吩咐御者下車,接狐突上車,對狐突說:“上帝憫我仁孝,命我為喬山神,夷吾對先君夫人無禮,我憎惡他的穢行,已訴說于上帝,現在秦穆公很賢明,我想把晉國土地送給秦國,使秦國人民祀奉我。您以為怎么樣呢?”狐突說:“世人雖然憎惡晉君,可是晉國人民有什么罪呢?太子舍棄自己國家,求祭于異國,臣聞神不享不同宗的祭祀,我看這不合仁孝的道理,請?zhí)釉偃伎肌?rdquo;申生說:“是的!我也曾經這樣想過,那么我當再奏于上帝,您暫且停留十天,新城西邊有巫人,我將托言答覆您。”于是就請狐突下車,車馬一時不見,原來狐突臥在新城外館,左右告訴他說祭奠完畢時,忽然仆于地上不醒,左右扶上車載回休息,狐突知道是場奇夢,到了十天后,果然來了一位巫人求見說:“有喬山神托傳語告訴狐大夫說:“我已覆奏上帝,上帝已準:『但辱其身,絕其后,以下罪罰,無害于晉!”后來惠公背義于秦國,秦穆公痛恨,起兵討伐,惠公兵敗于韓原被俘。后因秦穆公夫人(申生妹妹)求情,才把惠公兒子圉留秦國做質,放惠公歸國,不久惠公死,圉私自逃回晉國繼位,秦穆公恨惠公父子無信義,以兵力協(xié)助重耳回國即位,差遣人追殺圉,惠公就此絕了后代。申生托巫人的傳語果然應現。
- 上一篇:虞公
- 下一篇:歷史感應統(tǒng)紀語譯-晉文公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讀誦無量壽經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是指哪三經?主要內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