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成時《凈土圣賢錄》
成時,號堅密,姓吳,徽州歙縣人。少為諸生。年二十八,出家。于禪教二宗,參訪略遍。及見蕅益法師,遂終身依止,卒傳其道。歙人延時居仰山,山中猛獸皆馴伏。自撰齋天法儀,感天神現(xiàn)身,人多見者。后往江寧,駐錫天界半峰,宏靈峰之遺教。勤修凈業(yè),日有定課,雖甚寒暑不少懈?凈土十要,為之序,以暢其旨。其文曰,凈土法門者,法界緣起也。何謂法界。吾人現(xiàn)前一念之心,不唯非塊然,亦復非倏爾。才有能起,即屬所緣,非能緣者。不得已強名之曰無相。然虛空兔角,亦受無相之名。而虛空有表顯相,兔角有斷無相,非真無相。又不得已,強名此無相曰真。唯其無相而真,故十方三世依正色心自他凡圣等法,皆在我現(xiàn)前一念無相真心中,炳然齊現(xiàn)。心無相而真,從心所現(xiàn)一切諸法,莫不無相而真。是故于中隨拈一毫末,一一皆具十方三世依正色心自他凡圣等法,而無余欠。乃至一欬一掉,一名一字,罔非自心之全體大用。而欬掉名字之外,更無一法可得。此所謂法界也。何謂法界緣起。圣凡皆此法界,非粗妙,無減增,不涉生死,不干迷悟。而悟順法界故,出生二種涅槃。迷逆法界故,妄現(xiàn)二種生死。迷逆生死,法界宛然。無奈眾生從未悟故,終不能了。諸佛菩薩愍之,從一真法界,起種種因緣,世出世間,事類無算。一介螻蟻,萬圣互援。神力既同,慈心亦等。而眾生迷逆妄故,受化不齊。于諸佛菩薩平等光中,有有緣無緣,及緣中淺深久近之異。緣分差等,化辨從違。若或無緣,徒勞引領。此所謂法界緣起也。是故建化門中,只論系珠一義。如法華妙典,廣談宿因。先圣以四釋闡明,(因緣釋,約教釋,本跡釋,觀心釋。)而必以因緣居首。由緣匪一,故教網(wǎng)弛張。由教無方,故恩德貫徹。由恩不可窮盡,故得消歸自己,領納家珍。故知因緣,即第一義。是旨也,精研藏教,備考群宗,由忍土而遐攬十虛,從末流而曠觀三際,則求生凈土一法,誠法界第一緣起矣。說者謂阿彌愿勝,駕越諸方。然諸佛愿等,子等,心等,法性海中,豈容優(yōu)劣。而千經(jīng)萬論,極口指歸樂邦,十方廣長,同聲勸贊光壽者,何哉,緣在故耳。緣何謂在,信也。何謂不在,不信也。信不在處,惡業(yè)障之。又諸佛四土,上三土,容有橫義。至同居土,大抵有豎無橫。唯極樂同居,橫具四土。是故有情以凡夫而例一生補處,國土即緣生而顯稱性法塵,佛身因應化而見法身真常,說法從眾鳥而聞梵音深遠。以要言之,法法圓融,塵塵究竟。教海無一名相可筌蹄,法門無一因果可比擬。然此等希有,十方罕聞,而唯在極樂者,何哉,緣深故耳。緣何謂深,信深也。緣何謂淺,信淺也。信根淺處,恒情域之。諸佛度生,皆經(jīng)累劫。從凡階圣,不退為難。今求生極樂,但七日竭誠,十念傾注,雖陷惡逆,悉記往生。才得往生,便圓踞三不退地。且見阿彌,即見十方諸佛。生極樂,即生一切剎海。乃至阿彌一光,極樂一塵,悉能于中頓證十方三世依正色心自他凡圣等法,而不出剎那際三昧。夫諸佛度生如彼難,阿彌度生如此易者,何哉,緣久故耳。緣何謂久,信久也。緣何謂近,信近也。信緣近處 ,時分限之。如上所論,專重有緣。緣深,則境界難思,非十地等覺所能測。緣久,則神力迅速,非三祇百劫所可倫。要之,阿彌非有加于吾心也。吾心一念離絕,故圣凡無在。吾心萬法頓融,故四土無在。吾心不屬時劫,故十世剎那無在。吾心不屬方隅,故微塵剎海無在。吾何歉乎哉,特仗增上因緣,一顯發(fā)之耳。故凈土一門,至簡至妙。唯以現(xiàn)前一念無明業(yè)識之心,專稱阿彌陀佛名號,無間一心,未有不親證親到者。但恐法門之戲論難忘,生死之天懷不切。或執(zhí)摩尼而視同瓦礫,或以指爪而撮摩虛空;蚓耵瓒c眼以明,或傳經(jīng)而苦舌之鴂。如此,則揚之與抑,總莫暢乎本懷。而信之與疑,皆不成乎三昧。間有大智,知進知退,知存知亡,而未遘至人,未獲圓悟,未窮極致,未學要詮,欲升永明之堂,入楚石之室,居五濁之世,闡難信之宗,殊非聊爾。昔靈峰老人,選定凈土十要一書,剞劂未全。乙未以后,梨棗四散。成時,竊念凈土諸書,唯此十種盡善盡美。爰加點評,稍事節(jié)略。自以觀經(jīng)初門,彌陀行儀,二種附之。訂訖,倡募流通,而大心緇白共成焉。于是成時合掌稽首,重為告曰,凈土持名之法,有三大要焉。一者,六字洪名,念念之間,欣厭具足。如出幽獄,奔托王家,步步之間,欣厭具足。是故萬緣之唾不食,眾苦之忍莫回。高置身于蓮華,便訂盟于芬利。蛆蠅糞壤,可殺驚慚。二者,參禪必不可無凈土,為防退墮,寧不寒心。凈土必不可入禪機,意見稍乘,二門俱破。果能專修凈業(yè),不須更涉余宗。冷暖自知,何容強諍。三者,一句彌陀,非大徹不能全提,而最愚亦無少欠。倘有些子分別,便成大法魔殃。只貴一心受持,寧羨依稀解悟。乞兒若見小利,急須吐棄無余。棒打石人頭,曝曝論實事。已上三要,頗切今時,倘能真實指迷,我愿舍身供養(yǎng)。十方三世,共聞此言?滴跏吣晔率迦,卒于江寧半峰。三日前,異香繞室。(余學齋集,凈土十要序)
- 上一篇:清行策(蓮宗十祖)《凈土圣賢錄》
- 下一篇:清勝慈《凈土圣賢錄》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jīng)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讀誦無量壽經(jīng)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jīng)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nèi)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jīng)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