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第七回
在天上的宮殿里,帝釋正會晤眾天神,談?wù)撊绾螏椭切﹦偙惶毂鞂⒋驍〉陌⑿蘖_們改邪歸正。
突然間,帝釋天王覺得渾身不自在,他的王座突然變得非常燥熱起來。
「是誰要把我推下王座?」他,神一提,心一定,觀一觀,答案就出來了。
原來人畜間,有一只雁王正做著至誠的祈禱,祈求天眾們保護(hù)小燕化災(zāi)解難,這是一種感動天地的真誠。帝釋知道,這能讓他的寶座熱起來,必定有特殊的因緣。他不得不作出回應(yīng),不然,他的天王寶座就坐不穩(wěn)了。
「這雁王是誰呀?」帝釋心一問一觀,心就進(jìn)入了時光隧道……
帝釋的心,回到了很久很久的古佛時代。
那時帝釋是森林里的一頭雄獅,這雁王是一只年小的烏龜。
當(dāng)時,一尊長壽的佛正出現(xiàn)在世間,轉(zhuǎn)動了*輪,度化了無數(shù)的人天眾了生脫死,整個世界出現(xiàn)了祥和的新氣象,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著光明與希望。人間的人們幾乎已全不殺生了,也不偷盜了。有家室的人都安份地照顧自己的家庭,沒有人對別人的丈夫、妻子或情人打主意。人們說的都是真話,也都很珍惜心的清明,任何麻醉心智的飲食全被舍棄。
這種高度及廣泛的轉(zhuǎn)變與凈化,在幾千年后從人類普及到動物界。整個人畜界的光明慈愛磁場,讓森林里的動物都溫和起來。肉食動物們已減少了許多無謂的捕獵,開始轉(zhuǎn)向以自然死亡的動物尸體為食物。但這畢竟是艱難的事。它們,如獅豹類,正苦思解決自身的方法。
這尊長壽佛在度化了人天眾之余,會常出現(xiàn)在動物界,現(xiàn)金身放金光,攝受各種眾生,溶化眾生頑強(qiáng)的心,讓它們心中充滿光明與慈愛。
就在這么一次長壽佛放光的殊勝場合里,這頭雄獅與烏龜同時得到了佛光的沐浴。自從那次以后,這頭雄獅就不再捕獵,四處尋找在森林里自然死去的動物尸體,或其他動物吃剩的肉骨。但這畢竟是罕有的,不易得來的。于是這雄獅開始學(xué)野豬啃樹根,但那畢竟不是獅子的自然食物。就這樣,雄獅一天比一天虛弱,終于患病死去了。死后它投生到天界,因為他臨終時,憶起了長壽佛的無限慈愛金光,令他在天上成為有大威神力的天神,萬般莊嚴(yán)、福祿無限。
而那只烏龜,從那次起念念不忘佛光的記憶。因為烏龜無需肉食,故可輕易舍暴力而活。它就這么活了五百年。在那五百年中,它幾乎什么也不想,只一心念著佛光,一路往高山上走去。到了它臨終時,身體已經(jīng)非常龐大,已爬到很高很高的山上。這時長壽佛特別為烏龜在空中現(xiàn)出金光,再次以佛光攝受它。五百年后再重逢,它的思念沒有白費,佛的出現(xiàn)帶給它無限的力量與誠信。烏龜就這么死去了,也投生到天界,成為一位有大威神力的天神。
且稱獅化神與龜化神在天界重逢,大家都憶起了自己投生天界的因緣。定神一觀,度化他們的長壽佛還在人間教法。他們心對佛陀生起無限感恩,決心要像佛陀一樣,成就一切智慧與慈悲,普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獅化神特別崇敬佛陀的福德,龜化神特別崇敬佛陀度苦的悲心與智慧。
從那次起,他們在苦海的生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許多時候都能過著向善的生活,行著善事,修法護(hù)法。
世間苦海輪轉(zhuǎn)畢竟太無常難依,正法隨佛的出現(xiàn)建立,亦隨時間的潮流傾沒。浮浮沉沉,苦苦樂樂,這兩位在苦海輪轉(zhuǎn)的朋友,經(jīng)過了許多佛的時代,始終未得法上的安穩(wěn)。有時在天界還好;有時在人間時,就苦多于樂;有時不幸墮入苦界如畜生界、鬼界或地獄時,就苦不堪言了。
在那漫長的輪轉(zhuǎn)里,獅化神開始感到累了,心傾向于快快解脫,于是就一直用心行善與發(fā)愿解脫。就在最近一位佛的度化中,身為帝釋的他,證悟了不生不滅法──涅槃,得到了永不退轉(zhuǎn)的信心──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
而那一開始就傾向于佛陀度苦的悲心與智慧的龜化神,也經(jīng)歷了那漫長的輪轉(zhuǎn)淬煉,磨得他道心愈來愈強(qiáng),每每輪轉(zhuǎn)苦海時的苦與苦因,都提醒了他那古老的初發(fā)心。但畢竟苦海輪轉(zhuǎn)多險惡,有時他迷失了,有時又振作重新來過。浮浮沉沉,苦苦樂樂,六道輪回,卻始終侵蝕不了他的慈心悲愿。
此時帝釋憶起了這位在苦海與他曾無數(shù)次分享同樣心愿的朋友──雁王,熱淚不禁地涌現(xiàn)不止。
「他還沒放棄,他還沒放棄……」帝釋喃喃自語。
說時遲,那時快,正當(dāng)眾天神看著他們的天王呆一呆的片刻,帝釋已從時光隧道中出來。這一切回憶說來話長,在帝釋天王的回憶里,只用了非常短暫的片刻。
從天上看著雁王──他的義氣朋友,他心里無限感觸!肝以撛趺磶退?」他想。
。ùm(xù))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rèn)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xiàn)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xué)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jìn)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xué)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yīng)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yīng)事跡
- 楞嚴(yán)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yīng)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yīng)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