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息意為道

\

  守成法師著

  往昔印度有一國王,名多味象,心性柔和,奉事婆羅門教。一日,其王忽然大發(fā)善心,欲大布施,遂傾國庫藏,積七寶如山,親手施與,凡有來乞者,每人一撮而去,如是數(shù)日,其所積之七寶,絲毫不減。

  是時佛知是王宿福應(yīng)度,即化為梵志,往詣其國,國王聞有他國梵志入境。即便出而相見,禮問起居曰.“君遠道前來,何所求索?”梵志答言:“吾從遠來,為欲乞施珍寶,持作舍宅。”王言大善,隨即自取滿一撮去。梵志取一撮后,方行七步,還著故處。王問:“何故?”梵志答曰:“此一撮只足作舍,復(fù)當娶婦,懼不足用,是以不取。”王言:“更取三撮。”梵志取去未久,復(fù)還故處。王言:“何故?”答言:“此足娶婦,復(fù)無田地,奴婢車馬,是以不取。”王言:“更取七撮。”梵志取后,行不數(shù)步,又復(fù)回轉(zhuǎn)。王言復(fù)何意故?答言:“若有子女,當復(fù)嫁娶,以及吉兇用費,計不足化,是以不取。”王曰:“既然如是,我愿盡此積寶,悉數(shù)與汝,汝持用之,決無虧短。”梵志仍然不取,掉頭便去。王甚怪之,重問何故?答言:“諦念人命,處世無幾,萬物無常,旦夕難保,世緣繁重,憂苦日深,雖積寶如山,無益于已,貪圖欲樂,徒自勤苦,不如息意,求無為道,因此之故,是以不取。”王聞是言,意即開解。

  于是梵志現(xiàn)佛光相,踴住空中,為說偈言:“雖得積珍寶,嵩高至于天,如是滿世間,不如見道跡。”王見佛光,又聞此偈,遂與諸臣,同受五戒,得法眼凈。

  人之欲望,無有止境,得少貪多,得多求富,所謂:“得隴望蜀,貪婪無饜。”殊不知,“榮華猶如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況人壽無定,朝不保夕,三十夜到來,隨喜惡業(yè)之升沉,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yè)隨身。”

  記得寒山詩云:“人生不滿百,常懷千載憂,自身病始可,又為子孫愁。”此詩確為現(xiàn)實人生之寫照。人素以求欲為樂,洵如在黃連樹下彈琴,以苦為樂。《智度論》上說:“諸欲求時苦,得之多怖畏,失時懷愁惱,一切無樂處。”

  我人若要求樂,當舍世欲而修學(xué)佛法,佛法是了生脫死,離苦得樂之妙門,非一切外道可比。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