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膩見國王
檀膩見國王
從前有個國王,叫端正王,他依照正法治理國家,處理政事,經(jīng)常為百姓排憂解難,從不冤枉一個好人,所以老百姓都很愛戴他,國家也很繁盛。
這個國家有個名叫檀膩的婆羅門。家庭貧困,經(jīng)常食不果腹,衣不遮寒。
一年秋天,他從田里收獲了一些稻谷,可是因為家里窮,養(yǎng)不起牛,所以無法打場。于是他去鄰村向一個熟人借了一頭牛,打完場以后,又把這頭牛送回去。可是,當(dāng)他把牛送到那位熟人家門前,看見對方正在忙著,便沒有打聲招呼,把牛系在門旁的樹上就走了。
牛的主人倒是看見他牽著牛過來了,但是以為他還沒有打完場,接著還要用,所以既沒有細(xì)問,也沒有把牛牽回自己家去。
就這樣,因為兩人的疏忽大意,結(jié)果那頭牛丟了。
過了幾天,牛的主人見檀膩還沒把牛送回來,就上門要。
檀膩則堅持說已把牛送還,兩人便吵了起來。
牛主人見檀膩堅持不肯還牛,氣極了,揪住他一起去見端正王評理。
兩人走沒多遠(yuǎn),碰到一個馬伕正在追趕一匹逃逸的奔馬。
馬伕看見有人迎面走過來,便大聲叫道:“快幫我攔住它!快幫我攔住它!”
剛好路旁有一塊石頭,檀膩就撿起石頭砸過去,正巧砸在馬腿上,馬腿應(yīng)聲而斷。
原來這匹馬是從國王的馬群中逃出來的。
馬伕看見檀膩把馬腿打斷了,嚇壞了,唯恐國王怪罪,便揪住他去見國王。
三人順著大路前進(jìn),遇到一條河,但不知道渡口在哪里。
這時,他們看見有個木匠左手提著木工工具,右手挽著衣服,還剩一把斧頭沒法處理,便叼在嘴里,正摸索著涉水過河。
檀膩便問:“請問水深嗎?可以涉水過河嗎?”
木匠回答:“可以!”沒想到口一張,那把斧頭就掉到水里,再也找不著了。木匠十分生氣,揪住檀膩,要他一起去見國王,賠他斧頭。
四個人繼續(xù)前進(jìn)。
檀膩這時又餓、又渴、又累,心情又特別煩躁,見到路旁有一家酒店,便急忙跑過去,討了一杯白酒,坐在床座上喝起來。
沒想到老板娘的兒子,蓋著一床被子在床座上睡覺,幾個月大的小孩,哪禁得住檀膩重重地一坐?孩子一下子肚腹?jié),連哼都沒來得及哼就死了。
見到這種情況,大家都驚呆了。
老板娘一邊號啕大哭,一邊揪住檀膩要他償命,跟著一起到王宮去找國王。
一行五人牽牽扯扯地走來。
檀膩越走越害怕,心想:“本來只是賠牛、賠馬、賠斧頭的事,誰知竟然又鬧出人命來!到了國王那兒,肯定不會輕饒我,還是想個辦法逃走為妙。”一邊走,一邊東瞅西看地找機(jī)會。又走了一會,他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道墻,心想:“這是個好機(jī)會,跳過墻,就可以逃走了。”于是猛地掙脫抓住他的幾個人,像兔子一樣竄出,一下子就翻上墻頭,跳了過去。
可是誰也沒想到,一個老織布匠帶著他的兒子,正坐在墻的那邊休息。
檀膩翻過墻頭,正好落在老織布匠身上,兩腳踏在要害部位。
老織布匠一口氣上不來,頭一歪,也死了。
老織布匠的兒子見父親被人踏死,哪肯罷休,抓住檀膩揍了一頓。
這時,牛主人、馬伕、木匠、老板娘也都趕到,大家揪住檀膩,一同向王宮走去。
走沒多遠(yuǎn),看見路旁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只野雞。
野雞看見他們走過來,就問:“檀膩,檀膩,你到哪里去?”
檀膩把自己遇到的倒楣事,一五一十地敘述了一遍,告訴野雞說:“現(xiàn)在他們要抓我去見端正王。”
野雞說:“聽說端正王十分聰明,你既然要去見他,我托你打聽一件事。不知為什么,我在其他樹上鳴叫的聲音,總不如在這棵樹上鳴叫時好聽。你見了端正王,幫我問問這到底是為什么?”
檀膩答應(yīng)了。又走了一會,看見路旁有個洞,洞口有一條毒蛇。
毒蛇看見他們走來,便問:“檀膩,檀膩,你到哪里去?”
檀膩又把自己的倒楣事,一五一十地敘述了一遍,告訴毒蛇:“他們要抓我去見國王。”
毒蛇說:“你到端正王那兒后,請代我打聽一件事。我每天早晨剛出洞時,身體柔軟,哪兒也不疼;但到了晚上要入洞時,就覺得身體疼痛,入洞很困難。
請問問端正王,這到底是為什么?”
檀膩也答應(yīng)了。又向前走,遇見一位少婦。
少婦看見他們,詢問他們要到哪兒去之后,拜托檀膩說:“你到端正王那兒后,請代我打聽一下,不知為什么,我到了婆家就想娘家,到了娘家又想婆家。”
檀膩答應(yīng)了。就這樣,檀膩被牛主人等幾個人,挾持著來到王宮。
牛主人首先上前,向端正王稟告說:“這個人借了我的牛,我去索回時,他拒不還我。”
端正王問道:“你為什么借牛不還?”
檀膩回答:“我因為太貧窮了,收獲的稻谷沒法打場,就向他借了一頭牛。承他好意,把牛借給我。我打完場,便把牛送到他家,他自己也看見了。雖然沒有當(dāng)面交代清楚,但牛確實是系在他家門前了,我是空著兩只手回家的。也不知道為什么這頭牛后來就給弄丟了。”
端正王問牛主人:“他講的經(jīng)過對不對?”
牛主人說:“對!”
端正王就對他們說:“你們兩人都有過錯。檀膩還牛時,應(yīng)該交代一聲;而牛主人既已看見,就該把牛收好,F(xiàn)在聽我宣判:檀膩還牛不吭聲,應(yīng)當(dāng)割舌頭;牛主人見牛不管好,應(yīng)當(dāng)剜眼睛。”
牛主人一聽,慌張地說:“不!不!大王,那頭牛我不要了,請不要割他的舌頭,也不要剜我的眼睛,讓我們自己和解吧!”
端正王說:“你們愿意和解,最好不過,此案宣告審理結(jié)束。”
輪到馬伕上前告狀:“這家伙太沒有道理,把馬腿打斷了。”
端正王沉下臉來,問檀膩道:“這是我的馬,你為什么平白無故地把它的腿打斷?”
檀膩嚇得連忙跪下,說:“牛主人抓著我來見大王,路上馬伕叫我們攔住國王的這匹馬。馬奔跑得太快了,實在攔不住,于是我撿了塊石頭扔過去,沒想到卻把馬腿打斷了。大王!我實在不是故意的。”
端正王問馬伕道:“他說的是實話嗎?”
馬伕說:“是。”
端正王的臉色和緩下來,說:“你們兩個都有過錯。”又對馬伕說:“誰讓你喊他攔馬的?該割你的舌頭!他擲石頭打斷了馬腿,該砍掉他的手。”
馬伕一聽也慌了,連忙說:“大王,這匹馬就由我賠償吧!
請不要割我的舌頭,也不要砍他的手,讓我們自己和解吧!”
國王也答應(yīng)了。
接著是木匠上前告狀:“檀膩把我的斧頭搞丟了。”
國王問檀膩:“這又是怎么回事?你怎么把他的斧頭搞丟了?”
檀膩說:“我向他打聽那兒是否能過河,他開口回答,這時口中叼著的斧頭,就掉到水里,怎么也找不到了。并不是我故意要把他的斧頭弄丟的。”
端正王一聽,原來是這么回事,便把木匠叫到面前說:“由于他問你話,才使你丟了斧頭,所以我宣判割掉他的舌頭。
不過,按照規(guī)矩應(yīng)該用手拿東西,哪有用嘴叼東西的道理?因為你不按規(guī)矩,斧頭才掉到水里,所以應(yīng)該敲掉你的門牙。”
木匠急著叫道:“大王!我不要他賠斧頭了,請饒了我吧!
讓我們像牛主人、馬伕那樣和解吧!”于是兩人和解。
老板娘哭哭啼啼地走上前,把檀膩的罪行說了一遍。
端正王聽說出了人命,很重視,忙問檀膩:“你怎么把她的兒子給殺死了呢?”
檀膩跪下回答:“債主逼著我趕路,我是又渴又累,便向酒店老板娘要了杯酒,坐到床座上去喝。沒想到老板娘的兒子蓋著一條被子,在床座上睡覺,我不小心把他壓死了,實在不是故意的。還求大王詳察!還求大王詳察!”
國王想了想,責(zé)備老板娘說:“你開酒店,來來往往的客人很多,床座本來是給人們坐著喝酒的,你為什么讓孩子睡在上面呢?還蓋著一條被子,使人不能一眼發(fā)現(xiàn)有人。這么說來,你們兩人都有過錯,F(xiàn)孩子已死,無法復(fù)活,這樣吧!就罰檀膩做你的丈夫,什么時候你生了兒子,就什么時候放他回家。”老板娘聽國王這么判決,叩著頭說:“大王!既然我的兒子已死,無法復(fù)活,我愿意就此和解。我可不要這個窮婆羅門做丈夫!”國王說:“那很好,就這樣吧!”
最后,老織布匠的兒子上前告狀:“大王!這個人生性兇暴,把我父親踏死了。”端正王一聽,怎么又是一條人命,忙問檀膩:“你怎么踏死了他的父親?”檀膩回答:“這么多人圍逼著我,要拉我來見大王,我心中十分害怕,就翻墻逃跑,沒想到他們父子兩人,坐在墻那邊休息。我落在他父親身上,不小心把他父親踏死了。這實在不是出于我本心啊!”端正王這才明白又是誤傷,便對老織布匠的兒子說:“這件事你們雙方都有錯。為什么不找平坦、安全的地方休息,而要在避人的墻后休息呢?好吧!你父親反正已經(jīng)死了,就罰檀膩做你的父親。”老織布匠的兒子一聽,急著叫道:“我可不要這個婆羅門做父親。”國王說:“那么你們也和解了用!”老織布匠的兒子無奈地答應(yīng)了。
就這樣,檀膩一身官司,全讓端正王解決了。他十分高興,也非常感謝端正王。
這時,有兩個婦女前來打官司。她們兩人帶來一個小男孩,都說這個男孩是自己的兒子,在國王面前爭吵不休。
國王也搞不清楚這個孩子到底是誰的,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大聲斥責(zé)說:“得了!得了!誰能搞得清楚你們的事?
這樣吧!你們一人抓住孩子的一條胳膊,誰能把孩子拉到身邊,孩子就算誰的。”
兩個婦女聽國王這么說,就扯著孩子的胳膊拉起來。那個冒充的母親,一心想把別人的孩子據(jù)為己有,拽住胳膊拚命地拉,根本沒有考慮別的;而真正的母親心疼孩子,唯恐孩子受傷,抓住胳膊想拉,又不敢使勁。
端正王見到這種情形,連忙讓兩個婦女松手,指著那個拚命拉孩子的婦女說:“你是冒充的,對孩子一點也沒有愛憐的感情,你難道不怕把孩子拉傷嗎?
你如果老老實實地認(rèn)罪,我可以饒了你,否則一定嚴(yán)辦!”
那個婦女慌了,連忙跪在地下連連叩頭,承認(rèn)自己的罪行。
另外一個婦女則帶著自己的兒子,高高興興地辭別端正王走了。
檀膩想起來王宮的路上,受到毒蛇、少婦、野雞的囑托,便上前跪下說:“大王!債主們帶我來此時,路邊有一條毒蛇,請我代它請教大王,不知為什么,它每天從洞里出來時,身體柔軟,動作方便,回洞時卻感到僵直痛苦。”
端正王說:“每天早晨從洞里出來時,它沒有什么煩惱,心平氣和,所以身體柔軟。在洞外,它碰到各種事情,常常動火,身體就粗大了,進(jìn)洞時,自然感覺僵直不方便。你可以告訴它,在洞外時,仍要保持柔和的心境,不要動不動就發(fā)火,那就不會再有不舒服的感覺。”
檀膩又問:“我在路上還遇到一個少婦,她說她在婆家就想娘家,在娘家時就想婆家,整天坐立不安。她托我問大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端正王回答:“你可以告訴她,那是因為她心有邪念。在娘家時,她與另一個男人私通,到了婆家就想情人;而回到娘家,與情人相處一段時間后厭煩了,又開始想丈夫,所以才會這樣坐立不安。只要她改邪歸正,不再胡思亂想,她的毛病就會好的。”
檀膩接著問:“我還碰到一只野雞,蹲在一棵樹上。它說在其他樹上,叫起來聲音都不好聽,只有在這棵樹上,叫起來最婉轉(zhuǎn)動聽,不知是什么原因?”
國王回答:“這是因為在那棵樹下,埋藏著一壇金子,所以它叫起來聲音特別動聽;其他樹下沒埋金子,它叫起來的聲音自然就沒那么好聽了。”
端正王接著說:“你這個人做事冒冒失失的,因而犯下許多過錯,但今天我都原諒了你。按照國法,樹下的這壇金子應(yīng)歸國王所有,但我念你家庭貧窮,沒法生活,看在你老實的份上,我就把這壇金子賞賜給你。你去把它挖出來,回家好好過日子吧!”
檀膩謝過國王,返回家去,路上把國王的回答,一一告訴少婦、毒蛇和野雞。檀膩回家后仍像以前一樣辛勤勞作,一天他在田里挖出一壇金子,檀膩將金子置辦田產(chǎn),進(jìn)行貿(mào)易,從此再也不愁吃穿,過著幸福的日子。
- 因果報應(yīng)
- 嫖娼有報應(yīng)嗎?真實的嫖娼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yīng)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xué)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fēng)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jīng)招鬼?不敢念地藏經(jīng)的請進(jìn)來
- 民間故事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dǎo)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yīng)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善護(hù)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guān)系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為老公念心經(jīng),菩薩真的加持為其開智慧了
- 學(xué)會心平氣和
- 夫妻姻緣天注定,能改變嗎?
- 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 梅蘭芳父親傾囊布施 終獲善報
- 當(dāng)代最受歡迎的佛學(xué)大師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卻很幸福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慳與舍,墮落轉(zhuǎn)生為牛的弟弟與成就阿羅漢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jì)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jì)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jì)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xiàn)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yán)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jì)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yīng)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
- [其他漢傳法師]隨緣偈
- [白茶]不炒不揉的白茶
- [禪宗公案]野狐禪
- [生活故事]否定一切才是肯定一切
- [哲理故事]云在青天水在瓶
- [佛與人生]三品人生,你要過哪一品的人生呢?
- [佛學(xué)常識]六道地藏名稱何來
- [弘一法師]跟隨內(nèi)心的感覺
- [烏龍茶]永春佛手是烏龍茶嗎?永春佛手茶簡介
- [禪宗典藏]《五燈會元》的作者是誰?
- [宗門故事]禪機(jī)處處
- [哲理故事]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楞嚴(yán)經(jīng)]蘇轍與《楞嚴(yán)經(jīng)》
- [佛與人生]怎樣美化人生?
- [佛學(xué)常識]地藏菩薩形象如何
- [華嚴(yán)經(jīng)]以水盥掌,當(dāng)愿眾生,得清凈手,受持佛法
- [如瑞法師]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bi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