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 >

知量攝食而身心安康 少欲知足而常樂

知量攝食而身心安康 少欲知足而常樂

  國王們時常來拜訪佛陀,而佛陀每次都給他們很具體的教示。有一天,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又來拜訪,佛陀看到波斯匿王氣喘不停,經(jīng)查問后,才知道大王有暴飲暴食的習(xí)慣。今天大王又貪食美肴后,才來拜訪佛陀的。

  佛陀面露微笑,望著氣喘如牛的大王,以一首偈予以說教:

  「人應(yīng)自己系念,如量而攝食。

  如斯,可少吃苦;a不垂老,可保長壽!。

  這個時候,有一個叫著郁多羅的少年,站在大王背后正在服侍大王。大王就回顧這個少年道:

  「郁多羅呀!你把世尊剛才的偈背熟,每當(dāng)我用餐時,就背誦給我聽吧!這樣,我就每天給你一百個錢!。

  「遵命!大王!。

  這個少年果真背熟佛陀的偈,每天在大王用餐時,朗誦這首偈。大王由于邊聽這首偈,一邊用餐,得以逐漸減少食量。結(jié)果,肥胖的身體,漸趨結(jié)實而健康,容貌也變得端正。

  后來,有一天,大王自己撫摸自己的身體,滿心歡喜,面向佛陀住處遙拜后,高聲說了三次:

  「世尊將兩個利益惠賜給我。我依靠世尊,得以獲得現(xiàn)在的利益,知量攝食而身心安康,和未來的利益,少欲知足而常樂!埂

  這是一則很淺近的教諭,也許后代的佛教徒中,有人認(rèn)為是昧于現(xiàn)實利益而不欣賞。但是,殊不知佛陀的教諭,在行住坐臥,喝茶吃飯之間,也有其燦爛的真理存在。如果將這一則偈,以佛教的原理來解釋時,就是所謂「中道」。「中道」就是不偏重于禁欲主義,也不偏重于快樂主義,所表現(xiàn)的實踐原理。如就日常膳食而言,就是「知量攝食」。

經(jīng)典出處:

  ◎相應(yīng)部經(jīng)典三·一三·大食

  ◎雜阿含經(jīng)四二·六·喘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