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人,將以愚之。
嚴可均曰:「非以明人」,各本作「明民」。
羅振玉曰:敦煌辛、壬本「之」均作「民」。武內(nèi)義雄曰:敦、遂二本「愚」作「娛」。
謙之案:遂州、趙志堅本「明」亦作「人」,羅卷壬本「愚」作「遇」,又下「民」字重,考異未及。又強本成疏:「為道猶修道也。言古者善修道之士,實智內(nèi)明,無幽不燭,外若愚昧,不曜於人,閉智塞聰,韜光晦跡也!故浅伤姳疽嘧鳌该魅恕。又「愚」字,武內(nèi)敦本作「娛」。說文:「娛,樂也!乖姵銎鋿|門:「聊可與娛!箯埦瓣栐伿吩:「朝野多歡娛。」「娛」字義長。又壬本作「遇」,「愚」「遇」古可通用。呂氏春秋勿躬篇「幽詭愚險之言」,經(jīng)義述聞以為愚即遇也,惟此作「遇」,無義。又案「愚」與「智」對,愚之謂使人之心純純,純純即沌沌也。二十章「我愚人之心,純純」,蓋老子所謂古之善為道者,乃率民相安於悶悶淳淳之天,先自全其愚人之心,乃推以自全者全人耳。高延第曰:「道,理也,謂理天下。愚之,謂反樸還淳,革去澆漓之習(xí),即為天下渾其心之義,與秦人燔詩、書,愚黔首不同!
民之難治,以其多智。
嚴可均曰:「以其多智」,各本作「智多」。
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均作「多智」。
武內(nèi)義雄曰:敦、遂二本「智多」作「智故」。
謙之案:傅本作「多知」,范本作「知多」。易順鼎曰:「王注:『多智,巧詐!幌挛挠肿⒃:『以其多智也!皇峭醣疽嘧鳌憾嘀恰弧!
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嚴可均曰:御注、王弼、高翿作「故以」。
羅振玉曰:景龍、景福、敦煌庚、壬諸本均無「故」字,敦煌辛本「!棺鳌傅隆。
謙之案:嚴、河上、遂州及釋文、治要、書鈔引均無「故」字,傅、范本有,磻溪作「是故」,韓非難三篇、後漢紀靈帝紀引「賊」下有「也」字,傅本同。敦煌壬本「治國」誤作「知國」,遂州本「福」亦作「德」。
易順鼎曰:文子道原篇引「不以智治國,國之德」,或後人不知此「賊」與「!篂轫嵍闹。
謙之案:易說是也。此宜作「!埂\髯哟舐云:「天子即位,上卿進曰:『如之何憂之長也!能除患則為福,不能除患則為賊!弧挂唷父!埂纲\」並舉為韻。敦煌二本「福」作「德」,「!埂ⅰ傅隆沽x可通。禮記哀公問「百姓之德也」,注:「猶福也!箷x語:「夫德,福之基也!埂傅隆够驗椤父!怪⑽。
知此兩者,亦揩式。常知揩式,是謂玄德。
嚴可均曰:「亦揩式」,河上作「楷」,王弼作「稽」,下句亦然。
羅振玉曰:釋文:「嚴、河上作『楷式』。」景龍、御注、景福、敦煌庚、辛、壬諸本亦作「楷式」,下同。
謙之案:遂州、磻溪、柰卷、顧、彭、王羲之本均作「楷式」,傅、范、高作「稽式」!赋V,范作「知此」,傅、趙、高作「能知」。范曰:「傅奕、王弼同古本;,古兮反,考也,同也,如尚書『稽古』之『稽』。傅奕云:『稽式,今古之所同式也!弧菇癜傅啦厮螐?zhí)貜】趟募易⒁鲎?「楷,同也。今古之所同,則不可廢,能知楷式,是謂玄德。」是張?zhí)厮娡醣疽嘧鳌缚健?與此石同。雖「稽」「楷」古混,莊子大宗師篇「狐不偕」,韓非子說疑作「狐不稽」,「稽式」亦即「楷式」,但「楷」為本字!富,字林:「留也,止也。」玉篇:「留也,治也,考也,合也,計當也!乖诖私詿o義。玉篇:「楷式也!苟Y記曰:「今世之行,後世以為楷。」廣雅釋詁:「楷,法也!故恰缚健辜础阜ㄊ健,義長。碑文「楷」作「揩」,案字林:「揩,摩也。」廣雅釋詁三:「揩,磨也!古c「楷」字逈別,當從六朝寫本與諸唐本作「楷」。馬其昶曰:「楷式」,承「古之善為道者」而言。蓋以智治國、不以智治國兩者,古皆有知之矣,亦各有楷式可以師法。能知與物反而實大順者之楷式,乃可謂之玄德。
玄德深遠,與物反,然後乃至大順。
嚴可均曰:「深遠與物反」,各本作「深矣遠矣,與物反矣」。
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作「深遠」,庚本作「深矣遠」。又「與物反矣」,景龍本、敦煌辛本無「矣」字,庚本無此句。「然後」二字,景龍本、敦煌庚、壬二本無!改酥痢瓜,敦煌庚本有「於」字。
東條一堂曰:按一本無「然後」二字。孫礦考正亦云:「今本無『然後』二字!菇癜革叼B(yǎng)生論注「老子曰『與物反矣,乃至大順』」,亦無「然後」二字。
謙之案:嚴遵、河上、景福、柰卷、王羲之、傅、范均無「然後」二字,傅、范「至」上有「復(fù)」字,下有「於」字。文子自然篇引「與」上有「其」字,遂州、顧、趙至堅本首二句同此石。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國、賊、國、福、式、式、德韻(之部,賊,徂力反),遠、反韻(元部)。鄧廷楨:賊、福、式、德韻,遠、反韻。奚侗:賊、福、式、式、德韻,遠、反、順韻。
江永古韻標準入聲第六部:「福」,筆力切。旁證引老子此章。顧炎武唐韻正入聲一屋:「!,古音方墨反。引老子此章,曰「案此福與賊、式、德為韻」。旁證:詩經(jīng)既醉首章:「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管子白心篇:「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盡行之而天下服;殊無取焉,則民反,其身不免於賊!褂周髯哟舐云:「能除患則為福,不能除患則為賊。」
右景龍碑本六十五字,敦煌本同,河上本六十七字,王本六十九字,傅本七十四字,范本七十一字。河上題「淳德第六十五」,王本題「六十五章」,范本題「古之善為道章第六十五」。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一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一卷
- 太上感應(yīng)篇感應(yīng)選錄
- 卷一 道德部
- 逍遙游第一
- 卷六十四 百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二
- 老子道德經(jīng)名句
- 始計第一
- 太上感應(yīng)篇后記
- 卷一 暢玄
- 捭闔第一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二卷
- 卷三十三 山東四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四
- 原始章第一
- 道原
- 印光大師序
-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
- 卷六十三 喻蔽
- 一宇(宇者,道也。)
- 李炳南居士序
- 卷一 文韜
- 齊物論第二
- 天瑞第一
- 內(nèi)篇第一逍遙遊
- 卷一人謀上●天無陰陽篇 第一
- 卷五十六 安貧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四卷
- 老子道德經(jīng)簡介
- 卷六十九 知止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三卷
- 馬蹄第九
- 人間世第四
- 第一計 瞞天過海
- 卷二 混元混洞開辟劫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