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公(元年~十八年)

桓公元年

元年春。王;笩o王,其曰王何也?謹始也。其曰無王何也?桓弟弒兄,臣弒君,天子不能定,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為無王之道,遂可以至焉爾。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正月,公即位。繼故不言即位,正也。繼故不言即位之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繼故而言即位,則是與聞乎弒也。繼故而言即位,是為與聞乎弒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終,己正即位之道而即位,是無恩于先君也。

三月,公會鄭伯于垂。會者,外為主焉爾。鄭伯以璧假許田。假,不言以,言以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諱易地也。禮,天子在上,諸侯不得以地相與也。無田則無許可知矣,不言許,不與許也。許田者,魯朝宿之邑也。邴者,鄭伯之所受命而祭泰山之邑也。用見魯之不朝于周而鄭之不祭泰山也。

夏,四月丁未,公及鄭伯盟于越。及者,內(nèi)為志焉爾。越,盟地之名也。

秋,大水。高下有水災(zāi),曰大水。

冬,十月。無事焉,何以書?不遺時也!洞呵铩肪幠,四時具而后為年。

----------

桓公二年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弒其君與夷,桓無王,其曰:王何也?正與夷之卒也。及其大夫孔父。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書尊及卑,《春秋》之義也?赘钢人篮我?督欲弒君而恐不立,于是乎先殺孔父,孔父閑也。何以知其先殺孔父也?曰子既死,父不忍稱其名,臣既死,君不忍稱其名。以是知君之累之也?,氏,父,字謚也。或曰其不稱名,蓋為祖諱也,孔子故宋也。滕子來朝。

三月,公會齊侯、陳侯、鄭伯于稷,以成宋亂。以者,內(nèi)為志焉爾,公為志乎成是亂也。此成矣,取不成事之辭而加之焉。于內(nèi)之惡,而君子無遺焉爾。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太廟;竷(nèi)弒其君,外成人之亂,受賂而退,以事其祖,非禮也。其道以周公為弗受也。郜鼎者,郜之所為也。曰宋,取之宋也,以是為討之鼎也?鬃釉:名從主人,物從中國,故曰郜大鼎也。

秋,七月,紀侯來朝。朝時,此其月何也?桓內(nèi)弒其君,外成人之亂,于是為齊侯、陳侯、鄭伯討數(shù)日以賂。己即是事而朝之。惡之,故謹而月之也。蔡侯、鄭伯會于鄧。

九月,入杞。我入之也。公及戎盟于唐。

冬,公至自唐;笩o會,而其致何也?遠之也。

----------

桓公三年

三年春,正月,公會齊侯于嬴。

夏,齊侯、衛(wèi)侯胥命于蒲。胥之為言,猶相也。相命而信諭,謹言而退,以是為近古也。是必一人先。其以相言之何也?不以齊侯命衛(wèi)侯也。

六月,公會杞侯于郕。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言日言朔,食正朔也。既者盡也,有繼之辭也。公子翚如齊逆女。逆女,親者也。使大夫,非正也。

九月,齊侯送姜氏于讠雚。禮,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門,諸母兄弟不出闕門。父戒之曰:“謹慎從爾舅之言!”母戒之曰:“謹慎從爾姑之言!”諸母般,申之曰:“謹慎從爾父母之言!”送女逾竟,非禮也。公會齊侯于讠雚。無譏乎?曰為禮也。齊侯來也,公之逆而會之可也。夫人姜氏至自齊。其不言翚之以來何也?公親受之于齊侯也。子貢曰:“冕而親迎,不已重乎?”孔子曰:“合二姓之好,以繼萬世之后,何謂已重乎?”

冬,齊侯使其弟年來聘。有年。五谷皆熟為有年也。

----------

桓公四年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四時之田,皆為宗廟之事也。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四時之田用三焉,唯其所先得,一為干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

夏,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

----------

桓公五年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陳侯鮑卒。鮑卒,何為以二日卒之?《春秋》之義,信以傳信,疑以傳疑。陳侯以甲戌之日出,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舉二日以包也。

夏,齊侯、鄭伯如紀。天王使任叔之子來聘。任叔之子者,錄父以使子也。故微其君臣而著其父子,不正父在子代仕之辭也。葬陳桓公。城祝丘。

秋,蔡人、衛(wèi)人、陳人從王伐鄭。舉從者之辭也。其舉從者之辭何也?為天王諱伐鄭也。鄭,同姓之國也,在乎冀州。于是不服,為天子病矣。大雩。螽。螽,蟲災(zāi)也。甚則月,不甚則時。

冬,州公如曹。外相如不書,此其書何也?過我也。

----------

桓公六年

六年春,正月,寔來。寔來者,是來也。何謂是來?謂州公也。其謂之是來何也?以其畫我,故簡言之也。諸侯不以過相朝也。

夏,四月,公會紀侯于郕。

秋,八月壬午,大閱。大閱者何?閱兵車也。修教明諭,國道也。平而修戎事,非正也。其日,以為崇武,故謹而日之,蓋以觀婦人也。蔡人殺陳佗。陳佗者,陳君也。其曰陳佗何也?匹夫行,故匹夫稱之也。其匹夫行奈何?陳侯憙獵,淫獵于蔡,與蔡人爭禽。蔡人不知其是陳君也,而殺之。何如知其是陳君也?兩下相殺,不道。其不地,于蔡也。

九月丁卯,子同生。疑故志之,時曰同乎人也。

冬,紀侯來朝。

----------

桓公七年

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其不言邾咸丘何也?疾其以火攻也。

夏,谷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其名何也?失國也。失國,則其以朝言之何也?嘗以諸侯與之接矣,雖失國,弗損吾異日也。

----------

桓公八年

八年春,正月己卯,烝。烝,冬事也,春興之,志不時也。天王使家父來聘。

夏,五月丁丑,烝。烝,冬事也,春夏興之,黷祀也。志不敬也。

秋,伐邾。

冬,十月,雨雪。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其不言使焉何也?不正其以宗廟之大事,即謀于我,故弗與使也。遂,繼事之辭也。其曰遂逆王后,故略之也,或曰天子無外,王命之則成矣。

----------

桓公九年

九年春,紀季姜歸于京師。為之中者歸之也。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來朝。朝不言使,言使非正也。使世子伉諸侯之禮而來朝,曹伯失正矣。諸侯相見曰朝。以待人父之道待人之子,以內(nèi)為失正矣。內(nèi)失正,曹伯失正,世子可以已矣,則是放命也。《尸子》曰:“夫已,多乎道!

----------

桓公十年

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終生卒;笩o王,其曰王何也?正終生之卒也。

夏,五月,葬曹桓公。

秋,公會衛(wèi)侯于桃丘,弗遇。弗遇者,志不相得也。弗,內(nèi)辭也。

冬,十有二月丙午,齊侯、衛(wèi)侯、鄭伯來戰(zhàn)于郎。來戰(zhàn)者,前定之戰(zhàn)也。內(nèi)不言戰(zhàn),言戰(zhàn)則敗也。不言其人,以吾敗也。不言及者,為內(nèi)諱也。

----------

桓公十一年

十有一年春,正月,齊人、衛(wèi)人、鄭人盟于惡曹。

夏五月癸未,鄭伯寤生卒。

秋,七月,葬鄭莊公。

九月,宋人執(zhí)鄭祭仲。宋人者,宋公也。其曰人何也?貶之也。突歸于鄭。曰突,賤之也。曰歸,易辭也。祭仲易其事,權(quán)在祭仲也。死君難,臣道也。今立惡而黜正,惡祭仲也。鄭忽出奔衛(wèi)。鄭忽者,世子忽也。其名,失國也。柔會宋公、陳侯、蔡叔,盟于折。柔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公會宋公于夫鐘。

冬,十有二月,公會宋公于闞。

----------

桓公十二年

十有二年春,正月。

夏,六月壬寅,公會紀侯、莒子,盟于曲池。

秋,七月丁亥,公會宋公,燕人盟于谷丘。

八月壬辰,陳侯躍卒。公會宋公于虛。

冬,十有一月,公會宋公于龜。丙戌,公會鄭伯,盟于武父。丙戌,衛(wèi)侯晉卒。再稱日,決日義也。主

十有二月,及鄭師伐宋,丁未,戰(zhàn)于宋。

非與所與伐戰(zhàn)也。不言與鄭戰(zhàn),恥不和也。于伐與戰(zhàn),敗也。內(nèi)諱敗,舉其可道者也。

----------

桓公十三年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會紀侯、鄭伯。己巳,及齊侯、宋公、衛(wèi)侯、燕人戰(zhàn),齊師、宋師、衛(wèi)師、燕師敗績。其言及者,由內(nèi)及之也。其曰戰(zhàn)者,由外言之也。戰(zhàn)稱人,敗稱師,重眾也。其不地,于紀也。

三月,葬衛(wèi)宣公。

夏,大水。

秋,七月。

冬,十月。

----------

桓公十四年

十有四年春,正月,公會鄭伯于曹。無冰。無冰,時燠也。

夏,五。鄭伯使其弟御來盟。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其弟云者,以其來我舉其貴者也。來盟,前定也。不日,前定之盟不日?鬃釉:聽遠音者,聞其疾而不聞其舒;望遠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立乎定、哀以指隱、桓,隱、桓之日遠矣。夏五,傳疑也。

秋,八月壬申,御廩災(zāi)。乙亥,嘗。御廩之災(zāi)不志,此其志何也?以為唯未易災(zāi)之余而嘗可也。志不敬也。天子親耕以共粢盛,王后親蠶以共祭服,國非無良農(nóng)工女也,以為人之所盡事其祖禰,不若以己所自親者也。何用見其未易災(zāi)之余而嘗也?曰甸粟,而內(nèi)之三宮,三宮米而藏之御廩,夫嘗必有兼甸之事焉。壬申,御廩災(zāi)。乙亥嘗。以為未易災(zāi)之余而嘗也。

冬,十有二月丁巳,齊侯祿父卒。宋人以齊人、蔡人、衛(wèi)人、陳人伐鄭。以者,不以者也。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非正也。

----------

桓公十五年

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來求車。古者諸侯時獻于天子,以其國之所有;故有辭讓而無征求。求車非禮也,求金甚矣。

三月乙未,天王崩。

夏,四月己巳,葬齊僖公。

五月,鄭伯突出奔蔡。譏奪正也。鄭世子忽復歸于鄭。反正也。許叔入于許。許叔,許之貴者也。莫宜乎許叔,其曰入何也?其歸之道,非所以歸也。公會齊侯于蒿。邾人、牟人、葛人來朝。

秋,九月,鄭伯突入于櫟。

冬,十有一月,公會宋公、衛(wèi)侯、陳侯于袲,伐鄭。地而后伐,疑辭也。非其疑也。

----------

桓公十六年

十有六年春,正月,公會宋公、蔡侯、衛(wèi)侯于曹。

夏,四月,公會宋公、衛(wèi)侯、陳侯、蔡侯伐鄭。

秋,七月,公至自伐鄭。桓無會,其致何也?危之也。

冬,城向。

十有一月,衛(wèi)侯朔出奔齊。朔之名,惡也。天子召而不往也。

----------

桓公十七年

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會齊侯、紀侯,盟于黃。二月丙午,公及邾儀父盟于趡。

夏,五月丙午,及齊師戰(zhàn)于郎。內(nèi)諱敗,舉其可道者也。不言其人,以吾敗也。不言及之者,為內(nèi)諱也。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秋,八月,蔡季自陳歸于蔡。蔡季,蔡之貴者也。自陳,陳有奉焉爾。癸巳,葬蔡桓侯。及宋人、衛(wèi)人伐邾。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

----------

桓公十八年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于濼。公與夫人姜氏遂如齊。濼之會,不言及夫人何也?以夫人之伉,弗稱數(shù)也。

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齊。其地,于外也。薨稱公,舉上也。丁酉,公之喪至自齊。

秋,七月。

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葬我君,接上下也。君弒賊不討,不書葬,此其言葬,何也?不責逾國而討于是也。桓公葬而后舉謚,謚所以成德也,于卒事乎加之矣。知者慮,義者行,仁者守,有此三者備,然后可以會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