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目調(diào)神
現(xiàn)世眾人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坐像,其面部給人的最大印象就是佛祖的雙眼低垂,目光處于閉合與半閉合之間的狀態(tài),這就是世尊留給后人的慧眼形象,即凈眼如明鏡,眼色如紺青。佛祖的那雙似閉非閉的智慧眼睛,令一切眾生見之而樂,它仿佛在時刻教導眾生眼神形態(tài)與禪的關(guān)系,形象化地告誡眾生眼明不如心明的禪意和佛境。在此,佛祖以一種看似“閉目養(yǎng)神”的形象,為我們開示了閉目漸漸進入禪境的方法。
眼睛的生理機能是視覺,但是視覺決非肉眼的全部生理機能。除了視覺功能以外,眼睛還有別的功用,如流淚、濕潤眼球(上下眼皮接觸)、表達感情、閉目沉思等。生活中人們習慣于睜開眼睛做事情看東西,眼睛成了外緣外境信息的主要輸入器官,久而久之就忽略了眼睛別的特殊作用,往往除了睡覺時閉上眼睛,其它時間都讓它處于睜開應激狀態(tài)。實際上,眼睛工作時可以帶來視覺,在它閉上的時候卻另有妙用,閉目能帶領(lǐng)我們走進一片清靜空寂的世界。閉上眼睛,收攏心緒,暫離外境,脫離紛擾,漸入禪境。此乃佛家閉目的妙用。
閉目可以幫助人們進入禪的境界,與此同時,還可以在禪境中達到養(yǎng)生、養(yǎng)心的目的。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驗,我以為閉目調(diào)神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閉目靜心:當日常諸事紛擾,外境擾動內(nèi)心,俗務纏身,頭痛腦脹之時,找一清靜空寂、有綠色植被環(huán)繞、空氣清新的地方,正襟端坐,雙目自然閉合,兩眼球下沉,意無所念,使心神潛入寂靜狀態(tài);或模仿佛祖像無意識半瞇雙眼,目不瞻視;或眼雖動,視物無睹;或閉目手數(shù)念珠,心意集中于手中的珠子,如此則可心平氣和,頭腦清晰,漸漸進入禪境的靜慮狀態(tài)。
閉目降氣:凡遇憤憤不平或遭受屈辱,暴躁難耐時,要理智地控制感情,離開是非之地,閉目掂量一下理智被感情所控制的后果。同時用自己的雙手食指端輕輕壓在眼瞼上,微微揉摩,至眼珠發(fā)熱發(fā)脹,便覺胸膛悶塞頓開,肝火胃氣下降,躁怒平息,心情和緩。
閉目咀嚼:吃飯時,當食物被送入口中之后,立刻閉上雙眼,切斷來自眼睛的外境干擾,心意集中于口腔、牙齒、舌頭和食物之間,細心品味食物的味道,不時還可以心中默念口中飯菜的名稱,如:“哦,原來冬菇的味道是這樣!”待完全將口中的食物咽下后,才開啟雙眼,隨機應變地夾持飯菜再送入口中。然后重復上次的動作,再次閉目咀嚼……直到吃飯完畢。據(jù)個人的體會,這樣閉目咀嚼的最大好處就是,極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了口腔、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排除各種干擾而專注地吃飯,使吃飯的效果和質(zhì)量得到保證,同時,還可以保護視力,讓眼睛有一個休息的機會,做到不該它工作的時候就讓它休息,實在是兩全其美之舉。
閉目“看風景”:冬天時節(jié),坐在陽臺上曬太陽,讓冬日里和煦溫暖的陽光直射在臉上,此時自然將雙眼閉合,在自然的光感反應中“看風景”。只見眼前有微微泛紅的太陽光感應(因光線透過眼皮中的血液而致),有眼球表面沾上的微塵在隨機漫游,有隨著閉合力度改變而變化的時暗時明的光感應。眼前的“景色”如同漫游在茫茫宇宙之中,令人心曠神怡。光感應給人的感覺恰似看到無邊無際的宇宙,眼球上隨機漫游的微塵恰似太空中的星辰。持續(xù)閉目一段時間后,不妨一試心生一念:感覺與宇宙中的“暗物質(zhì)”互相“交流”(據(jù)天體物理學研究證明,暗物質(zhì)是宇宙中的一個大問題,從引力我們知道宇宙中有暗物質(zhì)的存在,可是用光看不見,用紅外、紫外、X光也都看不見。宇宙里90%以上是暗物質(zhì),這些暗物質(zhì)是什么我們不知道。)心在地球以外的天際太空。雖然閉目“視而不見”,但卻“看到了無限的宇宙”,并“看到了渺小的人生”?催@樣的“風景”,使人產(chǎn)生一種身離世俗并融入宇宙虛空的感覺,其樂無窮。
閉目行悅:當憂郁悲傷、失望空虛、心煩意亂的時候,退避靜舍,獨坐閉目,眼珠上視,神聚頭頂微微仰面昂首,放松思想,回憶以往得意歡愉之事。
閉目意弛:當事不如意,若有所失、煩悶終日時,閉目抬頭,意想浩渺廣闊的太空;蛲A⒂诟咛,俯視腳下人間萬景,閉目心曠意弛。
閉目臥思:人的思維有三種形式,第一為睜眼思維方式;第二為夢境思維方式;第三即為閉目思維方式。閉目思維的時候,頭腦處于“醒”與“睡”之間,稱之為第三狀態(tài),這也是禪修的理想境界。因此,閉目思維是一種臨界思維現(xiàn)象,即臥而不寐,閉目意想聯(lián)翩,大腦一方面排除了外界的物象視覺綜合干擾,另一方面又能處于充血充氧狀態(tài),促使大腦細胞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提高思維的深度。
從佛理上說,睜眼時多處于動境,閉目時則趨于定境。閉目靜慮的目的是“定”中求“靜”。在養(yǎng)生方面來說,一切生命功能的源泉,都從“靜”中生長,那是自然的功用。在自然界中,任何動物、植物、礦物的成長,都從“靜”態(tài)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尤其是植物——一朵花、一粒谷子、麥子等等的種子,都在靜態(tài)中成長,在動態(tài)中凋謝。人的生命,經(jīng)常需要與活動對等的便是休息。閉目睡眠,是人要休息的一種慣性姿態(tài)。除此之外,人生往復不絕的生命動能,也都要靠充分的閉目養(yǎng)神而得到及時的更新與補充。閉目習禪的方法簡單易行,是對閉目睡眠的很好補充,尤其適合于現(xiàn)代生活中日趨忙碌的有緣人。
- 上一篇:楞伽阿跋多羅寶經(jīng)
- 下一篇:大智圓正圣僧肇法師論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