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佛教里的人生智慧

\

  坐禪怎能成佛

  馬祖專心一致地坐禪,南岳上前問他:“請問你學(xué)坐禪是為了什么?”馬祖說:“為成佛!”于是南岳就拿了一塊瓦在馬祖面前磨。馬祖不解地問:“師父,您磨瓦做什么?”南岳答道:“想磨成鏡。”“磨瓦怎么能成鏡子呢?”南岳說:“坐禪又怎能坐成佛呢?”馬祖于是請教如何才能成佛,南岳一笑,引導(dǎo)他說:“這道理如同人駕牛車一

  樣,車子不動了,你是打車子還是打牛呢?”馬祖當(dāng)下大悟。

  做事也如此。比如有人想成作家,整日伏案不停地寫,這就如片瓦磨鏡一樣,想成作家,寫固不可少,重要的是要融入生活,體會生活,對生活感悟越深,下筆越有深度。不講究方法的執(zhí)著,常常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隨流去

  一名云水僧在山中迷了路,遇到了仙人般的大梅和尚,便問:“從哪條路可以走出山呢?”大梅即答:“隨流去。”順著溪流就會走到河口,見到市鎮(zhèn),自然就可以出山了。

  許多事原本很容易,太多的條條框框往往使人寸步難行,所以要自己尋找自然的路。有的時候是我們自己把事情想得太復(fù)雜,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其一定的規(guī)律,就像穿山過林的潺潺小溪,只要我們留意去找尋,就會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

  日日是好日

  過去,京都南禪寺前,有一位綽號“哭婆”的老婆婆,下雨時哭,天晴時也哭。寺中的和尚就問她:“你為什么每天都哭呢?”老婆婆邊哭邊說:“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賣鞋的,小女兒嫁給賣傘的。天氣好的日子,我就想到小女兒的雨傘一定賣不出去;下雨天,我就想到大女兒,雨天哪會有顧客上門買鞋呢?所以我每天都傷心落淚。”和尚勸她說:“你不要哭了,你想想,天晴時你大女兒的鞋店一定生意興隆;下雨時你小女兒的傘一定賣得很好。每一天都是好天啊,為什么要哭呢?”老婆婆當(dāng)即破涕為笑。從此,她每天都樂呵呵的,日子過得很快樂。

  其實,煩惱皆由心生,并不是因事而起。發(fā)生了壞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產(chǎn)生的壞的心境。每一種丑的后面都隱藏著一種美,每一種悲傷的后面都有一種快樂。背對太陽看到的只能是自己的陰影。只要轉(zhuǎn)過身來,面對的就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世界!

  啐啄同時

  母雞孵蛋21天后,蛋里面的雛雞已成形,這時雛雞在里邊嗑蛋殼,與此同時,母雞也在外面啄蛋殼。啐啄同時進行,就會從蛋破處產(chǎn)生新的生命。任何一方早了或遲了,雛雞都有生命危險。

  佛家在啟悟弟子時,也講究啐啄同時的機用。弟子既要自身努力,也要師長的悉心教誨,學(xué)識才會有所提高。師長在教導(dǎo)弟子時要做到“不憤不啟”,過急會拔苗助長適得其反,過緩則會使學(xué)生故步自封于自滿之中。只有啐啄同時,我們才能打破那層無知之殼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