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安禪何須勞山水

  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竹敞房廊。

  安禪何須勞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

  這首詩大家都十分熟悉,因為語句樸實,禪意盎然,讀起來恰如飲一杯涼茶,心靜神安。

  詩的作者是晚唐詩人杜荀鶴,字彥之。池州人,自號九華山人。平時好佛論禪,常與大德的禪師在一塊詩歌酬唱,論禪談經(jīng),當時影響較大,詩名日隆。

  杜荀鶴出身微寒,仕途坎坷,雖然年輕時就才華橫露,但由于“帝里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至屢試不中,感到報國無門,一生潦倒。直到大順二年(891年)擢第,仍回家鄉(xiāng)九華山隱居,后遇朱全忠賞識,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天佑初卒,有《唐風集》十卷傳世。

  這首詩是杜荀鶴描寫悟空和尚的,題目為《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題詩》。詩的開頭就點出了環(huán)境,“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竹敞房廊。”三伏天氣,酷署當時,炎熱十分,況且無松無竹之遮陰,而那悟空上人,卻能夠披一件破僧衣,關門靜坐參禪入定。這是何等的高人,何等的超脫,何等的境界。外面的世界,烈日炎炎,鳥雀鳴唱,泉水叮咚,人世紛雜,世態(tài)炎涼,統(tǒng)統(tǒng)被悟空上人關之門外。

  “安禪何須勞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參禪悟道不必強調(diào)外界條件和環(huán)境,主要決定于自身,只要你有心,有毅力,有向禪之慧根,就能滅卻心頭的種種雜念,平靜如佛,冷熱何妨。

  這首詩雖然是贈悟空上人,但何嘗不是作者描寫悟空上人而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思想感情,說明自己的處世態(tài)度。“滅卻心頭火自涼”也正是杜荀鶴當時對生活的態(tài)度。

  杜荀鶴是一位有名的居士,與禪師們接觸較多,在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參禪論道是他詩歌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如《贈質(zhì)上人》詩:

  蘗坐云游出世塵,兼無瓶缽可隨身。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這首詩也說質(zhì)上人有時打坐參禪,有時云游四方,行蹤無定,超塵出世。但他連他最起碼的生活用品瓶缽都沒有,真飄飄然然來去無蹤無影,無牽無掛,無阻無礙。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這真是禪者之語,哲理十足,禪意濃濃;對人間事不放在心上,不去想,不去說,不去追求,那就是游離于塵世之外的人了。

  杜荀鶴生活在晚唐戰(zhàn)亂的年代,到處民不聊生,動蕩不定。他向往那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曾在《題道林寺》詩中說:“萬般不及僧無事,共水將山過一生”,充分反映了他的心態(tài)。因此,他對山僧生活給予肯定和贊賞,同時也道出了僧人們?yōu)榱撕敕〒P佛,參禪悟道,甘于清貧,自我犧牲的精神。

  杜荀鶴的詩,語句通俗淺近。明白曉暢,但意義良深,“安禪何須勞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就是一證。我們從詩中體會到“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信念,但又看到那種要平淡自然,無欲無求的禪境。(作者:蔣譜成)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