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選語錄(3)
同參問首座親見老人是否。師云是。參云。還有奇特事也無。師云。扣冰人少。崇福人多。
僧入室請師決疑。師云。鬼谷老爺不在家。僧云。豈無方便。師云。歸去門前自打瓦。
僧問如何是清凈法身。師云。普請擔泥。僧云。因甚學人不會。師云。有直歲在。僧云。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師云。依教奉行。
僧云。牛頭橫說豎說。不知有關捩子。如何是關捩子。師云止。僧擬議。師云去。
僧問如何是妙唱不干舌。師云。罕遇知音。僧云。如何是死蛇驚出草。師云。照顧性命。僧云。如何是鐵鋸舞三臺。師云。呆鴨聞雷。僧云。如何是解針枯骨吟。師云。切忌寐語。
僧問終日紛紛擾擾。如何是不動尊。師云。天晴快走。僧擬進語。師云。換手捶胸。
僧問四方八面來時如何。師云。門前石馬腳撩天。僧問羚羊掛角時如何。師云。引我笑。
僧問一等是水。因甚海咸河淡。師云。莫矢溺。
僧請益云。不假半寸繩。如何出得深井入。師云。賴遇天溪。進云。大似失便宜。師云?茨泐嵉。進云。乞師方便。師云。大圣緊那羅王菩薩。
僧問如何是玄中玄。師云。日長夜短。
僧問佛心無處不慈悲。觀音大士因甚不去高麗國。師云。謝汝饅頭湯餅。
游山歸問僧。涂毒鼓聞者皆喪。因甚擊者不死。僧下語不契。師示偈云。山上鴟夷又買舟。清風明月幾時休。欲知進退存亡事。只問歸來鄭化州。
僧問昔日趙州勘破臺山婆子。畢竟在甚么處。師云。天開河。進云。學人不知落處。師云。齋堂東邊。進云。乞師慈悲直說。師云。趙州兩只眼。婆子一條舌。五臺山上去。舊路嶺莫歇。
僧問如何是先照后用。師云。臨濟來也。僧擬議。師便喝。僧云。如何是先用后照。師搊住云。道道。僧茫然。師遂托開。僧云。如何是照用同時。師掌云。非驢所堪。僧云。如何是照用不同時。師云。不知痛癢漢。僧喝。師云。再喝看。僧又喝。師便打。
僧問如何是無相涅槃。師云。五里亭。十里鋪。僧云。因甚學人不會。師云。驢前馬后。
僧問如何是云門顧鑒咦。師展手云那。僧擬議。師云了。僧再問。師云去。
僧問劈面來時如何。師隨聲便掌。
僧問如何是大雄山底佛法。師云。白額當途坐。僧云。還有方便也無。師云。阇黎莫夜行。
僧問如何是西來祖意。師云。南人瘦。北人肥。
僧問諸佛出身處且置。如何是和尚安身立命處。師云。你卻跳得好。僧喝。師云。為什么。僧擬議。師打退。
僧問因甚不點路燈。師云。一任瞎闖。
僧問入門便喝便打意作么生。師云。祖師在你背后。
僧問不慕千圣。不重已靈時如何。師云。你五戒也不持。僧云。古人到者里。為甚不肯住。師劃一畫。僧喝。師云好喝。僧擬議。師便打。
僧問金鎖斷后時作么生。師云。腦門著地。
僧問堆堆坐禪。圖個什么。師掩鼻云。出去。僧茫然。師云走來。僧近前。師云。三黃丸好。
僧問從上宗乘如何接續(xù)。師云。日東上。月西下。僧云。與么則人人有分也。師云。知章騎馬似乘船。
同參問如何是首座家風。師云。沒籬沒壁。參云。忽遇賊來時作么生。師云。憑你模索。
僧問畢竟如何是佛。師云。撞不破便燒。
僧問如何是梵音相。師云。鋪堂不細行。
僧問箭鋒相拄時如何。師云。過者邊立。僧喝。師便笑。僧擬議。師云。大好箭鋒相拄。
僧問作么生轉得自已歸山河大地去。師云。昨夜好秋雨。
僧問如何是和尚為人處。師云。呆子呆子。進云。不落古今句作么生道。師云。官久必當。進云。七佛未出世時。向甚處行履。師云。疑人莫用。
僧入室請益心經(jīng)云。揭諦揭諦意旨如何。師云?鬃赢a(chǎn)山東。文才今古通。大夫天下有。白屋出三公。僧云。學人不知落處。師云。自衛(wèi)返魯。
僧問一人發(fā)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為什么方丈后泥挑不盡。師云。鬼吃餿饅頭。僧問既是報恩人。因其不識金車山。師云?茨愦蛑@。僧喝。師云。有甚了期。僧擬議。師云。還怪得我么。便打。
僧問山河大地還有過也無。師云。缺嘴打鑼。
僧問乍起乍滅時如何。師云。不是鬼燈。便是螢火。
僧問如何是觀音三昧。師云。夜來孩子哭。僧云。如何是文殊三昧。師云。日里踢繡毬。僧云。如何是普賢三昧。師云。包公廟里失氈包。
僧問心佛俱忘時如何。師云。誰與么道。僧擬議。師喝出僧問浩浩塵中如何辨主。師云。飯里沙多。僧云。謝師指示。師云。莫亂嚼。
僧問。無夢無想時主人公在什么處。師云。大眾笑你師問僧仙鄉(xiāng)那里。僧答合浦縣。師云。明珠拈出看。僧無對。師云。想是新戒。
師問座主金剛且止。喚作什么經(jīng)。主擬議。師便笑。主問如何是經(jīng)。師召云。法師。主應諾。師云。好個座主。主指茶鐘云。者里有趙州也無。師云。匙挑不上。
師問一切葛藤敲門瓦子。如今門開也。瓦子在什么處。僧茫然。師云?上唛g僧堂。
僧問一字不著畫是什么字。師云。鼻大心無毒。
僧問未生之前即不問。如何是趙州勘破婆子處。師云。飯飽弄箸。進云。某甲即不然。師云。要疴那邊去。僧無語。師云。急歸堂。
僧問如何是有柱杖子與柱杖子。師云。伶俐好。僧云。如何是無柱杖子。奪柱杖子。師云。懵懂漢。
僧問目前蕩盡時如何。師云。更夢見什么。
僧作禮。師問汝名什么。僧云南山。師云。南山起云。為甚北山下雨。僧無對。師云。春無三日晴。
僧問百尺竿頭進步時如何。師云。三月三。僧云。學人不知落處。師云。起席不謝坐。僧云。從今得個安樂地。師云。義冢淚痕多。
師問僧。抑而為之可謂貴人多忘。擬向那邊施設。僧無對。師問傍僧。若也鑒不出。落地作金聲。你道作么生。僧擬作禮。師便打。
師游牛首時。路逢一道者。者彈指一下。問云。是何宗旨。師云。老鼠吃鹽。者云。如何是藏鋒句子。師云。東西南北。者云。如何是事藏鋒。師云。隔岸醉人多。者云。如何是理藏鋒。師云。滿江野鴨子。者云。如何是事理俱藏鋒。師云。水里船。船里水。者云。如何是事理俱不藏鋒。師云。上底上。下底下。者便作禮。
僧問萬法歸一即不問。畢竟一歸何處。師云。昨日典座來。今朝柴頭去。
僧問髑髏粉碎時如何。師云。僧排夏臘。俗列耆年。
僧問供養(yǎng)百千諸佛。不如供養(yǎng)一無心道人。諸佛有何過。無心道人有何德。師云。打鼓轉船頭。
僧問王索仙陀婆。意作么生。師云。聽事不真。僧云。古人點鐵成金。乞師直捷指示。師云;幢惫摹
師問打稻僧。禾熟不臨場且置。作么生耕人田不種。僧無對。師云。賀家湖上天華寺。
僧問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什么動。師云。禪和走入漆桶。僧云。和尚作么生。師云。茆溪號做慈翁。
僧問樹雕葉落時如何。師云。大好從頭起。僧云。體露金風。又作么生。師云。歌于斯。哭于斯。僧喝。師云。汝命何短。僧擬議。師打退。
僧問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是否。師云。雙陸盤開大喝彩。進云。如何是至道。師云。不差不差。進云。學人今日得遇和尚。師云。禪客昨晚在那里歇。
僧問如何是大通智勝佛。師云。古家橋下。進云。為什么佛法不現(xiàn)前。師云。臨平腐干。
入室僧問臨濟的的意作么生。師云。官打現(xiàn)在。進云。學人不識宗旨時如何。師云。我是天溪主人。進云。道眼如何得明。師云。禮防君子。進云。乞師方便。師云。你問什么。僧罔然。師云。近前來。僧近前。師大笑云。金風落落洗芳菲。瘦盡千峰雁始飛。南海一波長不定。西山半面莫疑非。
- 上一篇:宗鏡錄(84-85)
- 下一篇:御選語錄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