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xì)w >

安祥離世為“善終”

  安祥離世為“善終”

  佛家認(rèn)為,一個人想要得以善終,一生中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諸惡莫做。即不要做殺害動物、偷盜、邪淫、妄語、酗酒等行為。因為在佛典《地藏經(jīng)》的第八品上記載道:“行善的人,臨終時也有百千位惡道鬼神成我們已故的父母親屬,來引誘我們進(jìn)入惡道受苦。”行善的人都會如此,何況平時造惡的人呢?因此,一定不能做虧心事,不要占別人的便宜,以免冤仇結(jié)得太多和太深,臨終時被冤仇債主來擾亂。其次,要眾善奉行。意即要在心里常常生出有益眾生的愿望,然后從語言和行為上去實行。最后,要自凈其意。意思是說在行善、讀經(jīng)誦典與參禪時都要靜下心來,不要慌亂。

  佛教認(rèn)為,濫殺動物尤其是國家保護的珍貴野生動物的人不得善終!斗ň淦┯鹘(jīng)》上記載:從前佛陀在抵園精舍講經(jīng)說法時,有一位很富有的長者,住在通往精舍的路旁。他的財富多得很難計數(shù),可是只生了一個寶貝兒子。這個兒子長大后,20歲時就結(jié)了婚。結(jié)婚不到七天,因為夫妻恩愛,就一同到后花園游玩。后花園有一棵樹長得很高大,樹上開了很美的花朵。新婚的妻子想要這種花,剛好四周又沒仆人在場可以代勞,她的丈夫就親自爬到樹上,越爬越高,所攀踩的樹枝,因為太細(xì)而折斷了,人就從高空摔下來,一命嗚呼哀哉,全家大小都非常傷心,哭個不停。

  佛陀憐憫長者,來到長者的家中慰問,并且告訴長者“萬法無常”、“有生必有死”以及“罪福產(chǎn)生的原理”。接著又說了一首很有哲理的詩謁:

  命如華果熟,非恐會零落,已生皆有生,孰能致不死?

  從初樂愛欲,可望入胞影,受形命如電,晝夜流難止。

  是身為死物,精神無形法,作命死復(fù)生,罪福不敗亡。

  始終非一世,從癡愛長久,自從愛苦樂,身死神喪亡。

  ——《法句譬喻經(jīng)》

  長者聽了佛陀的這段話,心開意解,忘記憂愁,跪下來問佛陀說:“我的兒子到底造了什么罪業(yè),為什么這么早就夭折了?請您告訴我吧!”佛陀說:“過去有一個小孩子拿著弓箭在游戲,旁邊有甲、乙、丙三個人陪著。這個小孩子看見樹上有一只鳥,想射殺它。旁邊那三個人就慫恿這個小孩說:‘你假如能夠射中樹上的這只鳥,你就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那小孩子被美言所動,拉開弓箭射中了小鳥,小鳥當(dāng)場死亡。甲乙丙三個人都在旁邊喝彩,大家都很高興地離去。”這三個人因為見殺隨喜,所以生生世世常受喪子之痛。接著佛陀又說了兩句啟發(fā)性的詩謁:

  識神造三界,善不善三處,陰行而默至,所生如響應(yīng)。

  欲色無色有,一切因宿行,如種隨本緣,自然報如影。

  ——《法句譬喻經(jīng)》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