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論篇第四十四
黃帝問曰:五藏使人痿何也?
岐伯對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則筋急而攣,發(fā)為筋痿;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fā)為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fā)為骨痿。
帝曰:何以得之?
岐伯曰:肺者,藏之長也,為心之蓋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fā)肺鳴,鳴則肺熱葉焦,故曰,五藏因肺熱葉焦發(fā)為痿躄,此之謂也。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nèi)動,發(fā)則心下崩,數(shù)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經(jīng)空虛,發(fā)為肌痹,傳為脈痿。思想無窮,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fā)為筋痿,及為白淫,故《下經(jīng)》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內(nèi)也。有漸于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fā)為肉痿。故《下經(jīng)》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nèi)伐,內(nèi)伐則熱舍于腎,腎者水藏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fā)為骨痿。故《下經(jīng)》曰:骨痿者,生于大熱也。
帝曰:何以別之?
岐伯曰: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
岐伯曰:陽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骨而利機關也。沖脈者,經(jīng)脈之海也,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于宗筋,陰陽揔宗筋之會,會于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于帶脈,而絡于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diào)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矣。帝曰:善。
- 太上感應篇原文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一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一卷
- 太上感應篇感應選錄
- 卷一 道德部
- 逍遙游第一
- 卷六十四 百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二
- 老子道德經(jīng)名句
- 始計第一
- 太上感應篇后記
- 卷一 暢玄
- 捭闔第一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二卷
- 卷三十三 山東四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四
- 原始章第一
- 道原
- 印光大師序
-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
- 卷六十三 喻蔽
- 一宇(宇者,道也。)
- 李炳南居士序
- 卷一 文韜
- 齊物論第二
- 天瑞第一
- 內(nèi)篇第一逍遙遊
- 卷一人謀上●天無陰陽篇 第一
- 卷五十六 安貧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四卷
- 老子道德經(jīng)簡介
- 卷六十九 知止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三卷
- 馬蹄第九
- 人間世第四
- 第一計 瞞天過海
- 卷二 混元混洞開辟劫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