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樂解第三十五
孔子學(xué)琴于師襄子.襄子曰:「吾雖以擊磬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習(xí),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數(shù)也.」有間,曰:「已習(xí)其數(shù),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習(xí)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曰:「孔子有所謬然思焉,有所睪然高望而遠(yuǎn)眺.」曰:「丘迨得其為人矣,近黮而黑,頎然長,曠如望羊,奄有四方,非文王其孰能為此.」師襄子避席葉拱而對曰:「君子圣人也,其傳曰文王操.」
子路鼓琴,孔子聞之,謂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聲以為節(jié),流入于南,不歸于北.夫南者,生育之鄉(xiāng),北者,殺伐之城.故君子之音溫柔居中以養(yǎng)生育之氣,憂愁之感不加于心也,暴厲之動,不在于體也.夫然者,乃所謂治安之風(fēng)也.小人之音則不然,亢麗微末,以象殺伐之氣,中和之感,不載于心,溫和之動,不存于體,夫然者乃所以為亂之風(fēng).昔者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fēng)之詩,其詩曰:『南風(fēng)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fēng)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唯脩此化,故其興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王公大人述而弗忘.殷紂好為北鄙之聲,其廢也忽焉,至于今王公大人舉以為誡.夫舜起布衣,積德含和而終以帝,紂為天子,荒淫暴亂而終以亡,非各所修之致乎.由今也匹夫之徒,曾無意于先王之制,而習(xí)亡國之聲,豈能保其六七尺之體哉?」冉有以告子路,子路懼而自悔,靜思不食,以至骨立.夫子曰:「過而能改,其進(jìn)矣乎.」
周賓牟賈侍坐于孔子,孔子與之言及樂曰:「夫武之備誡之以久,何也?」對曰:「病疾不得其眾.」「詠嘆之,淫液之,何也?」對曰:「恐不逮事.」「發(fā)揚蹈厲之已蚤,何也?」對曰:「及時事.」「武坐致右而軒左,何也?」對曰:「非武坐.」「聲淫及商,何也?」對曰:「非武音也.」孔子曰:「若非武音,則何音也?」對曰:「有司失其傳也.」孔子曰:「唯,丘聞諸萇弘,若非吾子之言是也,若非有司失其傳,則武王之志荒矣.」賓牟賈起,免席而請曰:「夫武之備誡之以久,則既聞命矣.敢問遲矣而又久立于綴,何也?」子曰:「居,吾語爾.夫樂者,象成者也.總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發(fā)揚蹈厲,太公之志也;武亂皆坐,周邵之治也.且夫武始成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反,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而分陜,周公左,邵公右,六成而復(fù)綴,以崇其天子焉.眾夾振焉而四伐,所以盛威于中國;分陜而進(jìn),所以事蚤濟;久立于綴,所以待諸侯之至也.今汝獨未聞牧野之語乎,武王克殷而反商之政,未及下車,則封黃帝之后于薊,封帝堯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陳.下車又封夏后氏之后于杞,封殷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使人行商容之舊,以復(fù)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祿.既濟河西,馬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fù)乘,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復(fù)服.車甲則釁之,而藏之諸府庫,以示弗復(fù)用.倒載干戈而包之以虎皮,將率之士,使為諸侯,命之曰鞬橐,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復(fù)用兵也.散軍而修郊射,左射以貍首,右射以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脫劍;郊祀后稷,而民知尊父焉;配明堂而民知孝焉;朝覲然后諸侯知所以臣;耕籍然后民知所以敬親.六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于太學(xué),天子袒而割牲,執(zhí)醬而饋,執(zhí)爵而酳,冕而總干,所以教諸侯之弟也.如此則周道四達(dá),禮樂交通.夫武之遲久,不亦宜乎.」
- 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 學(xué)而第一
- 論語序說
- 日知錄 卷三十二
- 國風(fēng)·周南
- 開宗明義章第一
- 了凡四訓(xùn) 第四篇 謙德之效
-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 虞書·堯典
- 為政第二
- 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 一、釋詁
- 孟子序說
- 第一章
- 日知錄 卷一
- 易經(jīng)·系辭上傳·第一章
- 隱公(元年~十一年)
- 曲禮上
- 中論 卷之上
- 日知錄 卷三十一
- 日知錄 卷二十六
- 了凡四訓(xùn) 第三篇 積善之方
- 日知錄 序
- 天子章第二
- 八佾第三
- 日知錄 卷二十四
- 里仁第四
- 日知錄 卷二十七
- 了凡四訓(xùn) 第一篇 立命之學(xué)
- 堯曰第二十
-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 雍也第六
- 公冶長第五
-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 國風(fēng)·召南
- 了凡四訓(xùn) 第二篇 改過之法
- 二、釋言
- 泰伯第八
- 上經(jīng)乾傳卷一【上】
- 述而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