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卻心頭火,勝點佛前燈
報紙有一則這樣的新聞:一個青年,因為追討朋友欠他的五百元,而失手刺死朋友。庭審的時候,青年的母親得知兒子將被判處死刑而暈倒。而失去兒子的母親竟向法官求情,求法官從輕發(fā)落兇手,并表示她能夠理解另一位即將失去孩子的母親的痛楚。最后,青年被免于死刑,改判十二年的有期徒刑。青年向朋友的母親長跪不起,表示他極為深切的懺悔和感激。
這件事給我很深的思考。自古以來,“欠債還錢,殺人償命”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青年刺死了他的朋友,他朋友的母親理當(dāng)要求他為其子抵命,這在法律,在人情上,都無可厚非。但這位母親在經(jīng)歷了喪子之痛后,反倒深切同情起那位即將失去兒子的“仇人”的母親,同命相憐使她“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的寬恕了那個青年,并代他向法官求情。這位母親的偉大在于她那顆偉大的心靈!
由此,我想起了一句俗語:“滅卻心頭火,勝點佛前燈”。
為什么要點佛前燈?那是因為燈是光明與智慧的象征,在佛前點燈,可藉著佛的智慧光明,照破我們的無明,成就我們的智慧波羅蜜,而獲無上功德。因而《無量壽經(jīng)》說:“為世之燈明,乃人間最勝之福田。”《菩薩藏經(jīng)》也說:“百千燈明,懺除悔罪。”這位偉大的母親,滅掉了她的心頭怒火,也令一個誤入歧途的生命,迷途知返,得以新生。她的行為雖悖常情,但卻具無上慈悲,她的良善和寬容,令人無比的感動。
然而,生而為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如己意或被他人損害,于是自然會生氣。這心頭火就是佛教講的嗔心。這種憤怒、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會使眾生身心產(chǎn)生熱惱、不安,也是人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癡一起被稱為“三毒”。
佛家講: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宋代的張九成造訪喜禪師時,喜禪師問∶“你來這里為何故?”張九成答∶“打死心頭火,特來參喜禪。”喜禪師聽了,就知他尚未悟道,故意試探說∶“緣何起得早,妻被別人眠?”
張九成一聽禪師平白無故說自己老婆和別人睡覺,心中無明火起,氣憤地說∶“無明真禿子,焉敢發(fā)此言?”喜禪師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說∶“輕輕一撲扇,爐內(nèi)又起煙。”張九成聽了,慚愧不已,更加誠篤地皈依佛門。
日本的山岡鐵舟和尚也有類似的遭遇。
鐵舟到處參訪名師,一天,他見到了相國寺的獨園和尚。為了表示自己的悟境,他頗為得意地對獨園說∶“心、佛、眾生,三者皆空。現(xiàn)象的真性是空,無悟無迷,無圣無凡,無施無受。”當(dāng)時獨園正在抽煙,未曾答腔。但他突然舉起煙管將山岡打了一下,青年禪者大為惱怒,吼道∶“您打我干嘛?”獨園反問∶“一切皆空,哪兒來的這么大脾氣?”
生氣、發(fā)怒、怨恨,這些都是由煩惱而引發(fā)的心頭火,也就是嗔心之毒。當(dāng)我們遇到了違背自己意愿或不順心的事,就會生起憎恚,身心就不能平靜,由此產(chǎn)生的忿、恨、惱、嫉、害等危害極大的情緒,由此而起的仇恨之心,便會發(fā)生爭斗,或?qū)е禄ハ鄽垰?輕者危害一人一家一村,重則使整個社會,乃致國家陷入災(zāi)難,因而《大智度論》卷十四中說:“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佛遺教經(jīng)》云:“當(dāng)知嗔火,甚于猛火,常當(dāng)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又,寒山子有詩偈云:“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仔細想想,人在生氣的時候,就好像烏云蓋在心頭,你愈想驅(qū)散它,愈驅(qū)之不走。其實,沒人喜歡生氣,但往往境界現(xiàn)前,卻沒辦法不生氣,而且是越想越氣。由于眾生習(xí)氣不同,有人是沾火就著,有的看起來似乎不會生氣,但心里卻是暗自生悶氣。不管怎樣,這心頭火,卻是被這怒和怨,慢慢點燃,最后形成熊熊烈火,不管不顧,燒掉了所有的功德—親情、愛情、友情;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和福報善果。當(dāng)然,人非圣賢,誰也不能時刻都保持良好狀態(tài),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地學(xué)習(xí)和修持,來慢慢調(diào)整自己,學(xué)會在大事臨頭時“忍耐”克制,故寒山子詩偈云:“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宋代高僧慈受禪師亦有《退步》詩:“萬事無如退步人,摩頭至踵自觀身,只因吹滅心頭火,不見從前肚里嗔。”這首詩的大意是,勸人在受到傷害或吃虧的時候,不要立刻就發(fā)火或心生報復(fù),而是反觀自身,想想這件事因何而起,自己有沒有過錯?如果發(fā)怒,之后會有什么結(jié)果?若不生氣又會有什么結(jié)果?這樣孰是孰非就很清楚,怒火也就慢慢消退,相互之間的矛盾,就不再那么尖銳了。一旦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現(xiàn)實,自然就可以找出化解矛盾的方法,一場可能發(fā)生的爭吵或災(zāi)難,就這樣無聲無息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
晚清名將曾國藩,未求取功名前,去長沙讀書。他的書桌就在窗前,后來有個叫展大寬的同學(xué)來了,因為來得晚,書桌只好安排在墻角。有一天,他突然沖著曾國藩大吼:“亮光都是從窗子照進來的,你憑什么遮擋別人?”曾國藩一聲不響地把桌子挪開。但展大寬仍不滿意,第二天,他趁曾國藩不在,竟把自己的書桌挪到窗前,把曾國藩的書桌移到墻角。曾國藩看了沒說一句話,之后他就一直在墻角的位置讀書。后來曾國藩考中了舉人,展大寬又來尋釁。他氣呼呼地說:“你讀書的地方風(fēng)水好,那本來是我的,結(jié)果讓你給奪去了。”旁邊的同學(xué)為曾國藩抱不平,問道:“書案的位置不是你吆二喝三的,非要換過來的嗎?”展大寬無理取鬧的說:“所以呀,他才奪了我的好風(fēng)水!”那同學(xué)說:“那好啊,你再搬回墻角吧,明年準(zhǔn)能中舉!”眾人哄堂大笑。展大寬一臉狼狽,而曾國藩在旁,始終和顏悅色的聽著,不置一詞。
的確,曾國藩有大智,智在善忍!而他之后數(shù)十年的官場,縱橫和名利雙收,都證明了他能以過人膽識和高超的手腕,“忍小忿以就大謀”,化逆境為坦途,屢歷艱險而屢屢成功。他的成功,最終歸功于一個“忍”字,官場失意,忍忿;同僚排擠,忍氣;戰(zhàn)事潰敗,忍辱;名利無收,忍欲;功高震主,忍嫉…,一個“忍”字,貫穿了曾國藩的一生,一個“忍”字,造就了曾國藩的輝煌。而他亦有這樣的箴言流傳后世:“人若一味見人不是,則到處可憎,終日落嗔。”、“人只是怕當(dāng)局,當(dāng)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觀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膽氣以得失而奮也。只沒了得失心,則聲氣舒展,此心與旁觀者一般,何事不濟?”、“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則不屈于物,忍劇則不擾于事,忍撓則不折于勢,忍窮則不茍于進,故曰,必有忍乃有濟。”
后人贊他是“每逢大事有靜氣”。正是這種靜氣讓他的生命,有了一種安詳?shù)木辰。安祥是一塊智慧的美玉,它與豁達寬容結(jié)伴,同寧靜慈悲為伍,以成熟豐富為內(nèi)涵。一個人能有安祥的心態(tài),便能從容地面對世間百態(tài),云卷云舒,花開花落,一任自然,這便是一種永恒。
在佛經(jīng)里,“忍辱”的意涵很豐富。挫折、打擊固然要忍,成功與歡樂也要忍;逆來受,順來也要受。在逆境中忍辱負重、蹣跚前行,這個道理大家能接受;而在事事順利、飛黃騰達的時候也要“忍辱”,恐怕就不容易理解了。“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許多人在失意的時候還能刻苦自勵,一旦春風(fēng)得意,就放蕩起來,得意忘形,言行舉止失了分寸,災(zāi)難禍害很快就隨之而至。
學(xué)佛的人都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也都明顯感覺到心頭火生起的時候,身心的迅速變化,既然如此,就應(yīng)當(dāng)適時轉(zhuǎn)換自己的心態(tài),調(diào)整情緒,作深呼吸,安靜下來,從種種問題中,找出對治方法,并以償報和悲心來對待人和事,如此嗔心就生不起來了。寂天菩薩有首偈頌:“遭遇任何事,莫擾歡喜心;若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是啊,狂怒和暴喜,都不能讓我們獲得祥和的心,那不如平心靜氣地來看世間。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xué)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dǎo)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