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河南省空相寺舉辦第六屆達摩祖師紀念大典  

  達摩祖師誕辰日,河南省三門峽市熊耳山空相寺隆重舉辦第六屆達摩祖師紀念大典?障嗨卤O(jiān)院延慈法師在祭祖法會上誦《祈愿文》。

  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永信法師,印度圓度達摩法師,泰國朱拉龍宮大學校長助理素瓦法師出席法會開幕式并致辭,三門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鄒援朝,市政協(xié)副主席王鐵創(chuàng)、孫繼偉等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諸山長老參加了祭祖法會。

  “達摩祖師紀念大典”共歷時11天,期間有“達摩祖師紀念大典開幕式”、 “祭祖法會”、“水陸法會”、“傳在家居士菩薩戒法會”、“達摩杯武術(shù)大賽”等活動。開幕式上,西安長安畫院、南京棲霞禪宗書畫院、南京民俗博物館等分別向空相寺捐贈了禮品,陜縣工商聯(lián)向空相寺接引殿捐贈了資金。

  空相寺古稱定林寺,俗稱西山寺、熊耳寺,又名達摩塔院。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李村鄉(xiāng)境內(nèi)熊耳山下,建于東漢永平年間,距今已有1900多年歷史,是我國建筑時間較早的寺院之一,素有“陜郡之圣地,天下之名藍”的美譽。并與少林寺、白馬寺、相國寺共稱中州四大名寺。

  公元535年,達摩祖師在傳法與二祖慧可后,西行游化于河洛之間,示寂禹門,葬于熊耳山。后有北魏使臣宋云,自西域歸國,遇大師于蔥嶺,杖挑只履西還。宋云將此事報知北魏皇帝,皇帝甚感驚異,命開棺查看,惟見只履空棺,方知初祖已脫化成佛,只履西歸了。南朝的梁武帝聞知此事,異常惋惜,親自撰寫碑文贊頌。

  公元538年,在空相寺內(nèi)建造了達摩靈塔、達摩殿和達摩造像碑。從此,少林寺稱禪宗祖庭,空相寺為禪宗祖塋。

  達摩大師與空相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障嗨轮怨庖Ч,是以創(chuàng)立中國禪宗的達摩大師遺塔于此,而聞名天下。現(xiàn)存于少林寺的《達摩只履西歸相》碑上就有“達摩入滅太和年,熊耳山中塔廟全,不是宋云蔥嶺見,誰知只履去西天!钡挠涊d;現(xiàn)存于空相寺的達摩造像碑也有這樣的碑文:“航海西來意,金陵語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彼木湓捇靖爬诉_摩祖師在中國的生平。

  公元772年,由唐代大將軍郭子儀啟奏皇帝將定林寺(當時也叫達摩塔院)改為“空相寺”(因為“空相”二字,是對達摩祖師所傳禪宗心要的最貼切的闡述)并賜寺額;加封達摩祖師“圓覺大師”謚號;加封達摩塔 為“空觀之塔”并賜塔額;賜度僧表。唐代宗皇帝準奏,并御筆親題寺名、塔額,派中使張如津送至熊耳山空相寺。

  “達摩祖師紀念大典”是在2002年熊耳山空相寺恢復(fù)重光的同時恢復(fù)的傳統(tǒng)祭祖法會。明朝衛(wèi)濬有《空相寺》詩,直抒古剎之盛況禪意,其詩為:

  午煙細綰諸天座,夕磬清流萬壑音;

  禪杖堪清煩惱障,僧床頓悟菩提心;

  逢人漫話西歸事,只履遺蹤未易尋。

  公元二十世紀中期后,空相寺的大部分建筑或毀于戰(zhàn)火,或人為破壞,寺院原貌已經(jīng)蕩然無存,只有空觀之塔屹然熊耳山中。

  欣逢盛世,政通人和。公元1994年,中國佛協(xié)副會長、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師發(fā)大悲愿,于初祖示寂圣地空相寺舊址恢復(fù)古佛道場,再造生機。人天歡喜,因緣殊勝,四海踴躍。從2001年起,開始重新恢復(fù)修建,于2002年重光道場。并報請上級管理部門批準,在每年的農(nóng)歷十月初五(達摩祖師圣誕日)舉行達摩祖師紀念大典。

  熊耳山空相寺是達摩祖師在中國的最后驛站。是“凡圣脫化的見證點”,是研究禪宗文化和達摩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頁,更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豐碑。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