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泰山封禪大典祈福國泰民安 

  2月26日是農歷二月初二,民間素有“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等諺語。這一天,一場主題為“二月二龍?zhí)ь^·五岳共祈!钡拇笮碗娨曋辈テ砀;顒釉谖逶劳瑫r上演。五岳用各具特色的祈;顒,共同祈求中華吉祥,祝福國泰民安。

  五岳作為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古往今來一直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中華文化的縮影,甚至成為天下華人的圖騰。千百年來,五岳是封建帝王封禪祭祀、定鼎中原的地方,也是老百姓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幸福安康的寄托。同時,農歷二月二,在各地向來有民間祈福的傳統(tǒng),民間素有“二月二,敲梁頭,金子銀子往下流”、“二月二,撒灰圈,大囤滿,小囤尖”等諺語。這也成為農歷二月二祈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的基礎。

  在昨天的祈福民俗活動中,五岳依次輪流上場,亮出了各自的民俗傳統(tǒng)“絕活”,西岳華山表演了華山論劍、素鼓、華山老腔等特色民俗;中岳嵩山以威震天下的少林功夫打頭炮,還表演了獨角舞、鬧歌、猩猩怪等民俗節(jié)目;南岳衡山則擂響了有“天下第一鼓”之稱的“南岳福壽鼓”,這個鼓直徑3.48米,厚度1.89米,鼓的兩面材料材質均為整張牛皮,鼓邊使用了楊木,因為衡山被稱為“壽山”,所以這個鼓也被稱為“南岳福壽鼓”;北岳恒山展示了威武的得勝鑼鼓、扇鼓、八音匯和具有恒山特色的道樂表演。

  東岳泰山的祈福主場設在了岱廟,一場以宋真宗封禪泰山為原型的表演活動,在莊嚴、典雅的古樂背景下隆重開場,只見“宋真宗”身穿龍袍,頭頂黃羅傘,在文武百官和侍衛(wèi)的簇擁下,舉行封禪大典,F(xiàn)場場面隆重華麗,再加上豐富的音樂舞蹈的藝術魅力,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年皇帝封禪泰山的歷史畫卷。

  據(jù)了解,封禪儀式是泰山歷史上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封,就是祭祈天帝,禪,就是祭祈地神。據(jù)史料記載,先秦之前,到泰山封禪的古帝王就有72人。之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幾乎都來泰山舉行過封禪儀式。最后一位到泰山封禪的皇帝就是“今天的主角”宋真宗趙恒。宋以后,帝王只祭祀,不再封禪。

  “我們這次泰山封禪表演就是以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的宋真宗泰山封禪史實為依據(jù),整個表演由‘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及送神\’5個部分組成。”一位參與表演的演員介紹,這次表演簡化了封禪大典的繁文縟節(jié),豐富了音樂舞蹈的藝術魅力,將帝王泰山封禪這一特殊歷史現(xiàn)象用藝術手段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增強了可觀性。

  據(jù)活動組織者介紹,“二月二龍?zhí)ь^·五岳共祈福”活動將“二月二”和“五岳”結合起來,既是對中國傳統(tǒng)二月二民間祈福文化的挖掘,也是對“五岳”為代表的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的弘揚,更有利于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

  都說自古華山一條道,在農歷的二月二這天,通往華山北峰的道路上擠滿了祈福的人,而就在峰頂,一場別開生面的“華山論劍”正展開。

  26日,以《射雕英雄傳》中華山論劍曲為背景音樂,9名身著紅衣的長劍舞者演繹了太極劍的神韻,而另1名道家劍法高手也正恣意張揚。他時而慢如風拂葉搖,時而快若流星過天,動靜結合處,信手拈來的劍鋒走勢似乎帶著觀眾回到了華山論劍五大高手比拼之時。

  接下來的就是華山太極拳第19任掌門人孟川州帶來的華山太極拳的表演。華山太極拳注重“天道法自然,陰陽不見面”,是華山武術之最。山頂表演正濃的時侯,華山腳下西岳廟萬壽閣,一場素鼓表演也引人注目。

  華陰素鼓發(fā)源于西漢時守護京師糧倉士兵的操練,是一種場地固定、程式嚴謹?shù)亩嗵茁饭奈?它的每一套節(jié)目都有一定的內容和故事情節(jié)。在表演過程中展現(xiàn)的炫目的視覺刺激、張揚的動作、激烈的戰(zhàn)場氣氛,讓所有的觀眾目不轉睛。此外,被稱為活化石的傳統(tǒng)民俗民調——華山老腔也通過這次五岳同祈福傳到了神州大地。一曲由八九個藝人共同表演的《關中古歌》唱出了濃濃的關中風情。

  一部《少林寺》演繹了嵩山傳奇,F(xiàn)在,嵩山憑借著悠久的歷史和知名度越來越高的少林寺逐漸被世界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嵩山是一座三教薈萃的名山,在這里,儒釋道得到了極好的相處。

  先從最具代表性的少林寺說起。在“二月二龍?zhí)ь^,五岳共祈!贬陨椒謺䦂,一道少林功夫大餐飽了不少觀眾的饕餮之欲。少林鐵頭功、二指禪、燒火棍法、人體梅花樁,突出了一個“打”字的少林拳皆是一氣呵成,手法簡潔,清晰明了,將樸實無華、剛柔相濟和招式多變的實戰(zhàn)風格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嵩山中岳廟,一場冒雪敲響的英雄鼓把世人帶回了楊家將的時代。伴著英雄鼓的威風表演起的鬧歌有“佘太君”、“楊宗保”、“穆桂英”等,別看他們站在表演者頭上有點像假人,但從他們不斷變化的表情可以看出,這些都是精于表演的小演員。

  在一旁表演的人獸大戰(zhàn)也十分有趣。一只猩猩怪正同一個功夫不錯的大漢激戰(zhàn),雖然過程揪人心弦,但最終還是嵩山腳下的村民獲得了勝利。“猩猩怪與年獸是差不多的意思,通過這種群眾趕跑怪獸的表演,寄托了人民希冀生活美滿安康的心愿。”研究嵩山文化的袁戰(zhàn)森教授解釋。

  這個三星可不是生產手機、電腦的電子企業(yè),而是福星、祿星、壽星這三個人們最喜歡的老人家。每年到了二月二,衡山腳下的人們總喜歡把孩子帶到南岳大殿,讓三星給孩子帶來吉祥。

  人們經常祝愿老人能夠壽比南山,這個南山,其實就是南岳衡山。由于南岳衡山對應二十八星宿南方七宿中的軫星,而軫星司衡主壽,所以衡山又名“壽岳”!壽命壽字滿山在”也成為南岳八大怪之一,如今,南岳山上與壽有關的石刻有數(shù)百處。

  說到南岳八大怪,還不得不提“和尚道士住一塊”。在祈福的大法會上,南岳衡山的佛道合一祈福法會成為最有看點的節(jié)目。此外,由南岳武術館表演的威風鑼鼓也給觀眾以巨大的視覺沖擊。

  接下來就是南岳分會場最具特點的節(jié)目——三星點吉祥了。3名化身福星、祿星、壽星的老者人手一只朱砂筆,他們將于南岳廟正殿在9名兒童的眉心點上朱砂,不僅為這些孩子帶來幸福、健康、長壽和吉祥的生活,還能為他們辟邪,保佑他們健康成長。

  恒山最有代表性的,非懸空寺莫屬。26日的懸空寺下,聚滿了當?shù)貞c祝二月二的村民。

  氣勢恢弘的得勝鑼鼓,生動有趣的故事表演,口技出眾的八音會,恒山的表演同樣不弱于其他幾岳。作為古代草原文明與中原文明交流的最前線,具有1500年歷史的道家音樂抑揚頓挫,極為悅耳。這次“二月二龍?zhí)ь^,五岳共祈福”大型祭祀活動是自1905年以來,恒山的第一次祭祀活動。

  不過整個活動中,最有意思的還是當?shù)厝罕姂c祝農歷二月二的民俗活動,他們稱之為“取水引龍”。但這種方式在晉北和晉南是有一定區(qū)別的。

  如果你身處晉北,那么二月二這天可以看到所有的人家都會提著一把大銅壺,從井里取出水灌滿銅壺后,一路走,一路灑水,意味著源源不斷、引財進家,而往水缸里倒水就意味著把福氣、財源和吉祥帶回了家。

  而當你來到晉南,雖然“取水引龍”的風俗還在,但是形式已經發(fā)生了變化。一大早,每家都要派一個人到河里取水,取水之前還要燒紙祭祀,祈求神靈保佑。取水的壺或桶里有銅錢或者硬幣,與引龍聯(lián)系起來就是“錢龍”,這樣就能保證一年發(fā)財。同時,在取水的過程中人與人是不能說話的,因為怕把“錢龍”嚇跑,他們只能一邊走路,一邊灑水。

  在祭祀現(xiàn)場又是另一番場面,道長向神靈們供奉了太牢三牲,祭祀在道長點燃“萬民同樂”、“國泰民安”和“風調雨順”三柱檀香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稿源:泰安新聞網)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