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味,炎黃魂
古往今來,山茶,芬芳之縈,精氣之純。古有陸羽嗜茶,黃金罍,白玉杯,但取一瓢西江水。今之茶魂傳承,猶百年炎黃氣概,頭顱拋,碧血灑,紅動神州。
茶生瘠土,但養(yǎng)浩然,水向石邊流出碧,風從茶旁過來香。纏路山茶,拂城芳香,韻味漫樓臺,茶神籠太穴。而茶之得韻,在于茶之韌性,辛亥之韌,茶之韌也。
余愛植茶,一如植人。十年茶樹,百年樹人。古有陶淵明舊宅柳條舒,五柳淡泊;和靖孤山梅香散,剪蕾明志;謫仙狂興,金龜換酒,桃花潭水寄深情;板橋種竹以修身,敦頤嗜蓮以養(yǎng)德。而辛亥百年,如載茶自勵,其時愈久,其神彌遠。神州植茶,亦揚古風,亦養(yǎng)古德。茶修而不折,瘦而不弱,亭亭玉立,直掛山丘,任爾凄風苦雨摧。辛亥英魂則行得正,坐得端,放浪江湖遠而不易志高遠,炎日曝曬,天炙地龜裂,地貧碧魂載。辛亥豪情萬丈,何畏遠方枯木竹棘翻騰,近處風霜雨雪雷滾?翹首挺胸,毅力鐵打。辛亥若茶,出貧瘠之地而不染貧瘠之墮,此茶之亮節(jié)。躺他日身陷混沌昏沉,則常憶辛亥傲岸,近墨則避其黑,保己朱赤之身,不隨波競逐。風入袂,月盈懷,數桿茶枝椏,百載不老青。野徑茶枝草灼爍,國魄縈繞碧溪泊。卿與山茶為鄰,久仰星空,自思量,還藏英氣。驅除韃虜,盡舞狂雨吹芭蕉,何時神州浣綠裝?
余愛植茶,一如去腥。今之社會,欲壑難填,拜金崇利,嘆終日忙忙碌碌,渾渾噩噩,及時傾讀幾書辛亥史,飲一劑還魂茶。嗚呼。少年何比辛亥?誰肯擊楫中流?熱血當年,韃虜鼠畏,山崩之,地震之,海嘯之,泥石流之,山峰為之破碎,海河為之蕩波。乾坤運轉,武昌揭竿,如虬飛蠖動,起雷霆于指顧之間,動山岳于神州之外,辛亥一事,俯仰難卻。縱蠻箋萬迭,難筆其微茫。孰視今日,少年如辛亥者少,而自私自溺者多。山茶,自然之綠,何時眼前綠滿九洲?日以品茗修茶,可去浮華聒噪。綠閣秀簾,茶葉暢飲清新水。古茶推窗,紅葉鋪肩。茶之韌性,人亦仰之。當年多少英杰,憂心國事滄桑,一身皓潔,紅心向國,碧血為民,怎肯為鐘鳴鼎食左右?哪愿為山珍海味緊鎖?國欲培棟梁,必先韻其愛國之懷,勿為私心自鎖。山茶青石秀,清新精氣濃,詩寫茶精,賦興中華,萬里江山詩云沾茶影,誰記一屋黃金青銅臭?
余愛植茶,一如植國。國欲昌盛,則必自潔。懷古傷今,腐肉政治,亂臣賊子,沽清正之名,暗結虎狼之旅。袁氏哀鳴,悲夫戰(zhàn)火流煙,北洋割據,哀哉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辯乎善惡之舉,定乎虛實之為。逸仙英豪,展鴻雁于青云,民主革命雖墜亡而欣欣,為國生,為國亡,懷報國重任而不覺其沉,耿耿全然無乏意。國之舉者,如能運山茶之浩然,得茶之精氣,則苦后必甘。百年愛國詩,百年傷痛史。而百年之后,視之,中華神州傲然起,雄赳赳,氣焰焰……
山茶歌,山人唱,山人亦非居隱者,懷握愛國事,終日難以忘,目染茶蔭,耳聞風音,鼻沁茶芳,舌沾西江水,手扶紫砂壺,吞吐清新之氣,百年辛亥,盡歸山茶芳。
- 上一篇:飲茶文化與禪宗
- 下一篇:一盞清茶滋養(yǎng)出的心靈獨白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