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禪茶:與開悟相通

\

  隋唐以來,寺院的收入除了靠少量的施與,主要靠自給自足的田園經(jīng)濟。尤其是百丈懷海推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百丈清規(guī)》之后,寺院經(jīng)濟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各地寺院紛紛效仿,挖掘自身優(yōu)勢,農(nóng)禪并舉。天心永樂禪寺所處的位置既是武夷山景區(qū)方圓百里的中心,也是武夷巖茶產(chǎn)區(qū)(俗稱“三坑兩澗”)的核心地帶,發(fā)展以巖茶為主的寺院經(jīng)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從貞元年間邑僧結(jié)草為庵開始,天心庵的僧人們也開始培植茶葉。那個時候,他們定然沒有料到,他們種茶養(yǎng)生竟成為武夷茶名揚天下的發(fā)端。

  就這樣,禪、茶聯(lián)姻,“名寺出名茶”、“茶佛一家”、“茶禪一味”在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找到了最真實的寫照。

天心禪茶的出典

  根據(jù)《瑞巖實錄》等有關(guān)史料記載,唐末詩僧貫休禪月大師曾三次訪武夷,在天心寺掛單,并在那里巧遇扣冰藻光禪師,二人把茶當酒,說禪論時務(wù)。“閑云野鶴”的貫休,在茶單寧的作用下才思泉涌,口若懸河,參公案、把話頭、斗禪機。藻光頻領(lǐng)要旨,大開眼界。天心禪茶不但承擔(dān)了社交中以茶為媒的功能,而且成為參禪悟佛之機,顯道表法之具。明代冰縣知縣徐柳不但崇佛而且嗜茶,游覽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時,茶過七巡而意猶未盡,詩心大發(fā),萬千感慨躍然紙上,以洋洋灑灑的《天心禪茶疏》盛贊天心扣冰古佛和禪月大師援禪如茶、融茶于禪的茶禪之緣。天心禪茶始見于經(jīng)傳。

引茶入禪 援佛入儒

  南宋紹興二十年,朱熹在天心寺問禪于來訪的徑山大慧禪師,二人在焚香淪茗中悠然吐納。大慧禪師言如云廓天布,致使朱熹一朝省悟,為他日后創(chuàng)立融儒、釋、道之大成的朱子學(xué)體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礎(chǔ)。茶可通神,天心茶再次以禪茶的角色,為朱子問禪營造亦佛亦儒的平和氛圍,從而完成了援佛入儒的神圣使命。

舉子報恩大紅袍的傳說

  明洪武以降,朝廷為了減輕農(nóng)民負擔(dān),減少農(nóng)民為貢茶所花費的時間,改龍團為散茶,天心巖(山北)一帶的茶葉開始代替御茶園(溪南)的茶進入貢茶行列。這時的天心寺已有研制出了一整套制茶工藝,而且還發(fā)現(xiàn)了茶的入藥功能。明初舉子雷鎰進京趕考,路經(jīng)天心寺,因中暑而昏厥于路旁,為寺僧所救,以茶藥之,遂得救,后高中榜首,以大紅袍披茶樹報恩。從此“大紅袍”之名不徑而走。

茶因寺名 寺以茶榮

  永樂初年,明成祖命禮部尚書胡瀠踏遍名山大川以尋訪張三豐為名查尋建文帝的下落。永樂17年,胡瀠得知張三豐正歸隱武夷后,便率小隊兵馬直奔武夷山,遍訪各寺院宮觀,無果而終。因其耽迷于天心寺的禪茶,目睹了僧制茶全過程,聆聽了舉子報恩“大紅袍”的傳說,被濃濃的茶香所陶醉,而在天心寺戀棧月余,后把天心禪茶帶回進貢皇上。品了天心貢茶后,明成祖龍顏大悅,遂正式詔封天心禪茶,為“大紅袍”正名,降旨天心寺“精耕勤灌,嫩摘細制,世代相傳,歲貢入京。”同時敕封天心寺為“天心永樂禪寺”,擴充構(gòu)體,極一方盛概。兩塊圣旨碑和兩尊石龍至今猶保留在禪寺內(nèi),見證了天心永樂禪寺茶因寺名、寺以茶榮的輝煌歷史。“大紅袍”由此位居萬茶之尊,并無可替代地成了武夷茶的代名詞。

烏龍茶制作工藝的搖籃

  烏龍茶源于武夷山已經(jīng)是不爭之事實。而“武夷造茶,僧家最為得法”(見陸廷燦《續(xù)茶經(jīng)·隨見錄》)。明末降慶年間,崇安縣令殷應(yīng)寅從安徽請黃山僧入住天心永樂禪寺,專事制茶。黃山僧引入松蘿制法,以炒代蒸,做出來的茶葉色香味俱佳,“葉色經(jīng)旬月仍紫赤如故”。幾百年來,松羅制作工藝被不斷的改良,漸漸成為烏龍茶的慣用制法。無論是安溪茶還是武夷巖茶,至今仍然沿用這種工藝。由此可見,烏龍茶的制作工藝是天心茶僧結(jié)合“松蘿制法”而創(chuàng)制的,所以,“烏龍制作工藝的搖籃”,天心永樂禪寺當之無愧。作為烏龍茶中的珍品,武夷巖茶也從此聲名雀起。

  明末布衣,曾文忠櫻(南明文淵閣大學(xué)士)門人釋超全(1627-1712),俗名阮日錫,同安(廈門市同安縣)人,師事曾櫻傳性理學(xué),患難與共,性嗜茶,幼習(xí)茶書,隨師在鄭成功儲賢館為幕僚,善烹工夫茶,有制茶工藝。明亡,師盡節(jié),棄家行遁,身懷工夫茶藝而奔走四方。遍覽名山大川,盡嘗天下名茶,慕武夷之名,約于康熙二十五年(1685)入武夷天心禪寺為茶僧。與天心方丈超位、鐵華以及天成禪院方丈超煌等人交好,常在寺院共赴茶宴,在一起宣習(xí)工夫茶藝,以茶談禪,以茶論道,以茶說經(jīng),還有“毀家從軍抗清,明亡隱居茶洞”的李卷相好,傳習(xí)茶藝。在天心常住時釋超全寫下了著名的《武夷茶歌》和《安溪茶歌》,為烏龍茶工藝創(chuàng)始于天心再添佐證。

臺灣凍頂茶的故鄉(xiāng)

  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臺南人林鳳池,來閩考試,中舉后,乘興游覽武夷山。林鳳池對武夷巖茶欽羨不已,向天心永樂禪寺老方丈表達了想引種武夷茶的愿望。老方丈便贈送武夷“青山烏龍茶種”茶苗36株,囑咐說:“此為武夷烏龍茶佳種,希細心培育,如能分栽廣植,則子孫享用不盡。”林鳳池攜苗而歸后,引種成功,并逐漸被移苗廣植,成為今日的凍頂名茶。天心禪茶不但是臺灣凍頂烏龍的鼻祖,也是海峽兩岸血肉一家的見證。

萬語與千言 不如吃茶去

  1990年10月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蒞臨天心永樂禪寺,為禪寺題寫匾額之余,為天心禪茶渾厚的文化底蘊所陶醉,不忘揮毫潑墨,書下“萬語與千言,不外吃茶去”這一富含禪理茶趣的偈詩。

  今天,天心永樂禪寺的僧人們繼承農(nóng)禪并舉的傳統(tǒng),秉承造福十方茶農(nóng),利樂有情眾生的理念,廣辟茶園,以永樂茶坊為手工制茶基地,以天心禪茶居為茶文化交流窗口,以茶會友,廣結(jié)善緣,注冊了“扣冰”、“無我”商標,為推廣武夷巖茶、傳播茶文化不懈努力。

  禪與茶,相離而神合。茶,給了禪鮮活的生命;禪,給了茶深遠的意境。正如天心永樂禪寺禪茶居的對聯(lián)“含山氣,品茶禪,方無愧味中歲月;擢冷泉,洗物我,才見得壺里冰心。”欲知味中歲月如何?欲道壺底冰心何如?不如吃茶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