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位害怕上班的弟子的開示(問答)

對一位害怕上班的弟子的開示(問答)

  弟子:師父,我不想上班了。

  寬見法師:我先聽聽你的想法,什么原因使你做出這樣一個決定的?

  弟子:可能我現在的想法是錯誤的,但是我確實覺得上班挺浪費時間的。我很多東西需要學,但是在班上我是學不到的,只有來到寺院我才能學到。雖然說生活中處處是修行,但我覺得我現在達不到,就是無法把佛法應用到生活中,應用到工作中。我一直想很系統(tǒng)、很專業(yè)地去學佛法方面的東西。我在上班的過程中踏實不下來,這樣工作也不是很好。我現在工作的業(yè)績并不好,我甚至覺得很讓領導失望。我從開始學佛的時候,我就一直覺得挺對不起領導的,因為我去之前,領導是對我抱有希望的。

  寬見法師:讓領導失望,為什么?

  弟子:因為我工作不太好。

  寬見法師:為什么工作不太好?學佛應該……

  弟子:就是我這個心用不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天天都是在學習佛法方面的東西。我一直想干工作的時候就好好干,學佛的時候就好好學,但我一直達不到這個狀態(tài),我想可能一心不可二用。

  寬見法師:現在單位領導對你有意見嗎?

  弟子:沒有意見,但我能感覺出來,可能是我的心造成的吧!他們對我是很失望的。

  寬見法師:你能聽師父的話嗎?

  弟子:師父讓我上班,我就不一定要聽。師父您覺得我還需要上班嗎?

  寬見法師:上不上班不是師父要跟你講的,是你要調整的是自己的心態(tài)。師父一說你,還有選擇地聽,這種就不對啦。那你還要師父說你什么呢?你有選擇地聽,師父說你愛聽的你就聽,說你不愛聽的你就不聽,那你還叫師父怎么說你呢?

  弟子:那我現在真的挺害怕上班的,我不想上班,我就想在這兒,我每次來這里都覺得……

  寬見法師:你來這兒很歡喜是對的,但是你通過學佛居然會討厭上班,或者害怕上班,這就是學佛出現問題啦,學佛不應該會討厭上班、害怕上班。結合不起來不是佛法的問題,結合不起來不能成為我們因此而不上班的理由。打個比方講,你現在不解決這個問題,那么你學佛之后導致了你害怕上班,你這個誤區(qū)不解決,你將來學佛還會出問題。你在這學,還會出問題。

  怎么會害怕上班呢?你告訴我實情,肯定還有其他事你沒說。這個詞用的……為什么學佛之后你會害怕上班,我覺得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呀。

  弟子:我現在的部門是我去的時候剛成立的,領導把我安排在那里,就是想讓我把客服這一塊撐起來,但我這種心不在焉的工作狀態(tài),使領導對我很失望,領導已經找我談過好幾次話了。由于我一心要學習佛法,他們就認為佛法比較迷惑人。

  寬見法師:事實上,你現在這種實際的表現,就會讓他們產生這樣的錯覺,我們學佛應該是要把工作做得更好。

  弟子:反正領導已經找我談過好多次話了。

  寬見法師:那你的態(tài)度好不好?

  弟子:也很好,其中一個領導很想知道我學了點啥,為什么會這么迷?但是每次談佛法的時候,都會有其他事而無法繼續(xù)下去,我覺得這位領導沒這個福報

  寬見法師:其實啊,對他們來講首先不應該談佛法,應該是談怎么工作。我建議你跟那位很敬業(yè)師兄溝通一下。

  弟子:可我現在真的不想在工作上有敬業(yè)的精神。

  寬見法師:你得有感恩的心,你覺得公司對你有沒有恩呢?

  弟子:感恩不起來。

  寬見法師:我的建議啊,還是要從自己這一方面挖掘一下,就是我們還是要帶著一種感恩的心。領導對你寄予期望,說明他心中有你,假如說隨便怎么樣,愛理不理你……

  弟子:可現在已經令他們失望了,所以我就想撤了。

  寬見法師:不,那這就是逃避,別人關心你,結果你不回應,然后你就要撤了,你就心安理得啦?

  弟子:還有一個原因是,公司搬到地下室了,我對地下室這個環(huán)境過敏。這倆天就得蕁麻疹了。

  寬見法師:你出地下室就好嗎?

  弟子:對。

  寬見法師:這個可以和領導去溝通。

  弟子:但是他不可能因為我一個人而改變什么。

  寬見法師:你試過了沒有?去和他溝通,就是實話實說。

  弟子:那醫(yī)院也給我開不出這方面的證明,我只是自己分析出來。

  寬見法師:病情不可以給他們看嗎?

  弟子:診斷是蕁麻疹,但是是什么原因引發(fā),這個無法證明。

  寬見法師:你可以跟他講,不要緊。不要這樣去設想別人,你即使拿出一個證明來,別人也可能會懷疑你,你不拿出這個證明來,也不一定別人就懷疑你。

  弟子:那我跟他說了有什么用嗎?他也不可能把我調到地上去。

  寬見法師:哎呀!所以這是你的思維方式有問題,你的思維方式都是只站在自己這一方去思維,就是你已經替別人做好了選擇。你不是別人,怎么知道別人選擇什么呢?你都替別人選擇好啦,然后你就1、2、3、4……噢,我這樣去選擇別人就會這樣選擇,別人這樣選擇我就會這樣選擇,你把這些已經想完了。你怎么可以去替別人選擇呢?這就是你的思維方式的問題啊,這是“一根筋短路”的思維方式。比如說:“今天某某來見我,見我她可能就想訴苦,訴苦的話呢,我可能就批評她,批評她的話呢,她可能就不高興,不高興之后呢,可能就會抱怨,抱怨之后呢,可能會更不高興,更不高興呢,她就會開始報復。”你看,就是這個腦子有問題,她就會全給你想完啦,你怎么可以為別人做選擇呢?這就是這種思維方式,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弟子:那我難道不想嗎?我向來想事情都是正反兩方面的結果都要想到。

  寬見法師:這種方式是錯誤的。因為別人的選擇可以有一萬種,你都設定好了。打個比方講,我都設定好了,你可能要抱怨,最后要報復我,那我現在好生氣了,我還等著被你報復啊?就是這個樣子的,已經想到后面你要報復我,所以就用報復這種態(tài)度去做了,然后你就已經把防范這種態(tài)度拿出來了,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思維方式。也許你已經用這種思維方式很久了,我告訴你,這是完全錯誤的思維方式,某某過來不一定是要抱怨的呀,她抱怨,我也不一定就是要指責她呀。我即使指責她,她也不一定就會想報復啊。什么正反兩方面,全想錯了,你的正反兩方面只想到了一面,正可以有很多方面,反也可以有很多方面,你這種思維方式是你一貫的錯誤,你都已經替別人做好了選擇,然后就用你后面選擇的態(tài)度去對付他,當我想到你后面可能會報復我,我馬上把鐵錘都拿在身上了……就是這樣的,就說你這種思維方式的錯誤在哪里,我現在告訴你。

  弟子:比如說走路,我要一目先看出去很遠吧?

  寬見法師:你看很遠不能看死啊,我剛才不也看的很遠嗎?我都看到你將來要報復我啦,這不叫看的遠,這叫看歪了。這是用變色鏡去看人,后面有無數種可能啊,你只想到你那種認識的可能,這是完全錯誤的思維,我今天告訴你。我一見你,我就把鐵錘拿上來,為啥?我已經考慮得很長遠啦,萬一你報復我怎么辦?馬上帶著警惕的心理,聽得懂嗎?我這不是開玩笑,就是師父告訴你,你思維方式的錯誤,所以你就無法用真誠坦蕩的心去跟別人交流。比如,我想你要報復我啦,我還怎么跟你說呀?

  弟子:嗯!但是我想這個習慣應該是很難改的,這是我多年的思維習慣。

  寬見法師:這就是我們學佛要超越的,要超越這種具體的東西。你想想領導找你談話,是帶著一顆愿意賞識、栽培你的心,可是你已經把盾牌準備好啦……可以跟他溝通,比如說,我現在身上不適應、不舒服,可不可以請領導考慮一下我這個情況,如果領導再不答應,哪怕你再考慮辭職或者什么都還可以啊。領導也不是不近人情,因為你確實有這個問題。為什么找你溝通可能會難以溝通呢,因為你只有一根路的思維,你不聽別人在講什么,一見人先把鐵錘就拿起來,把盾牌先拿起來,我想你要報復我,我就一手拿著盾牌一手拿著鐵錘,萬一你是先用刀,我就先用盾牌,你要是先用劍,我就怎么怎么樣……你看看,連這都想到了,你麻不麻煩。窟@不是想到啦,是完全想歪了,不要把別人看死。

  弟子:我現在不是解決這個問題,我就是想……

  寬見法師:現在不是你就想什么,而是現在你需要聽師父在說什么,如果你只想你要想什么,那你來見師父有什么意義啊?

  弟子:活得好被動!

  寬見法師:被動就是對的,你總想主動,總想主動你就會陷入絕境。是啊,我不等你來報復我,我先準備好,那不是主動嗎?這就是主動,別等你報復了,我先把錘子準備好,或者說趁你還沒報復我之前,我先敲你一錘子,真的有這樣子的,你信不信?還等你報復我,趁你一轉身我先給你一錘子,免得你報復我,聽得懂嗎?別笑,真的是這樣子,這是一種思維的誤區(qū)。我這想得更長遠啦,萬一你十年之后報復我,不如現在我就把你先錘死算了,我這是把它夸張一下,是告訴你,讓你明白這種思維的問題在哪里,聽得懂嗎?

  弟子:我想我聽懂了。

  寬見法師:學佛是要解決這些東西。所以說當你學佛之后居然對工作產生了害怕,這一定是學錯了,我們是要把這個錯扭轉過來,而不是離開工作,這就屬于逃避,不能面對,不肯面對。打個比方來講吧,小孩子要上學吧,可是上學就要做作業(yè),做作業(yè)就有可能做錯,做錯老師可能就批評,我為了怕批評所以我干脆不上學啦。你說應該采取哪種態(tài)度呢?

  弟子:師父還是讓我工作啊,把工作處理好,是嗎?

  寬見法師:我讓你不要先入為主,把個錘子拿起來。你把你遇到的這些問題真誠地、心平氣和地跟領導溝通,請領導諒解并且也為過去自己做的不足跟人家道歉,也請領導原諒,這不可以嗎?當然是有一定難度,你這種性格確實很難,但是這就是超越。

  弟子:道歉,我覺得可以,因為我確實一直覺得挺對不起公司的。

  寬見法師:對啊,那就可以道歉。你說,其實學佛本來是應該讓我更加去為別人著想,為別人服務。但是事實上我做的不好,不是佛法教我這樣,而是我自己沒有做好,這樣子去跟別人溝通啊。再說,別人想了解佛法,你也可以把佛書給他。所以你總是先入為主,就是你感覺、發(fā)覺到“別人可能不適合”,或者“別人沒有福報”,你看都是你先入為主,你都把別人設定好了,把別人看成是沒有福報的人,你把領導看成是沒有福報的人,你說說看你這是多大的誤區(qū)呀。

  弟子:我說的這個領導,他認為佛法就是政府用來愚民的政策。

  寬見法師:他怎么認為都可以,你可以給他看一些適合的書,《覺海慈行》《了凡四訓》可以給他看呀。居然已經判定他是沒有福報之人?!

  弟子:我錯了。

  寬見法師:這些才是需要去改變的,你這種思維方式一定要改變,懂嗎?

  弟子:那我改變了就哪兒都可以去了是嗎?怎么選擇都可以了,是嗎?

  寬見法師:你先改變的是這個,學佛告訴你改變的是自己的習氣,。不管你做哪一樣選擇都必須改變這種思維方式,你要不改變這種思維方式,你到寺院里來,你照樣生煩惱。否則,到時候你一見別人先把錘子拿起來,不還是一樣嗎?到哪都是這樣的,不管你干什么,要改變的是這個,而不是不學習啦。吃飯有可能就噎著,就得咀嚼,你因為怕噎著,所以干脆因噎廢食,干脆就不吃飯就餓死,對嗎?

  弟子:嗯,因噎廢食這個錯誤我老犯。

  寬見法師:是。∵@是逃避。我面對,我接受,我快樂,你不肯面對,不肯接受,明白嗎?要改的是這個。

  弟子:可是,我很想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我覺得我來這兒很開心。

  寬見法師:你開心,但是你沒有解決問題,開心是暫時的。假如說你這個思維方式不改變,到這來馬上也會痛苦,因為你這種思維方式先把別人先想定了,你就會經常陷入痛苦,到時候,你又來一個我害怕,我害怕在寺院,怎么辦?你沒地可去了,我害怕工作,所以來到寺院,又害怕寺院或者害怕見人,那你還有什么地兒可去?先學會到哪都開心,到哪兒都快樂,你才有選擇的余地。你選擇,是逃避的選擇,還是接受的選擇?這是兩碼事。

  弟子:師父,我很想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我把工作處理好就可以來嗎?

  寬見法師:你老是用你自己想什么,你現在來這的目的是先要聽師父在講什么,而不是你想什么呀?所以你這種思維方式問題很大,你能明白嗎?這些是非常重要的,我建議你不要逃避,你好好和人家溝通,你不要現在就說我要退出。

  弟子:好吧,謝謝師父!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