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購買保險是因為“無產”帶來的擔憂嗎?

  據(jù)說現(xiàn)在有些僧人還為自己購買保險,這是因為“無產”帶來的擔憂嗎?過去的僧人“一缽千家飯”,簡單到幾乎一無所有,為什么反而沒有生存的擔憂?

  濟群:這多少也是受到社會的影響。社會從原有的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這種轉型帶來了競爭,帶來了變化,也帶來了壓力。于是很多人紛紛購買保險作為養(yǎng)老保障,包括個別出家人,也擔心將來生活沒有保障,于是就有買保險、買精舍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是否現(xiàn)在的僧團已不能給出家人提供生存保障?或者說,出家人應以什么作為保障?過去叢林中有句話,叫做“生歸叢林,死歸塔”。生死歸屬都解決了,還有什么可以擔憂的呢?從前的僧人雖然生活清苦,但他們真正關心的只是道業(yè)能否成就,因而不會有其他后顧之憂。我認為,既然選擇出家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就應以修學佛法為重,而不必像社會上的人那樣考慮生計問題。當然,有些擔憂是可以理解的,現(xiàn)在部分寺院對老年僧人照料得不夠細致,難免使一些年輕僧人對未來產生擔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