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走向世界的中國佛教教育

  走向世界的中國佛教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佛教界不斷向世界輸送留學生,大批留學生學成歸國,培養(yǎng)起了一支高素質(zhì)、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同時,越來越多的出家僧眾接受過高等教育,這也為佛教界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這些都是中國佛教界國際化的優(yōu)勢所在。

  同時,整體素質(zhì)有待進一步的提高。目前,法師們的文化素養(yǎng)參差不齊。有的接受過高等教育,更多的年少出家,只有初中水平,根本談不上系統(tǒng)的教育。基于這種現(xiàn)狀,中國佛教教育可以借鑒斯里蘭卡的佛學教育體系。將佛學院的學位體制參照國家學位體制來設計,因材施教。例如,對于取得學士學位后皈依的法師,他們可以只修學佛教研修班,補充佛學知識,而不用再次攻讀本科。對于文化基礎(chǔ)知識較為薄弱的法師,可以開設多種文化課程,以提高法師的文化修養(yǎng)。佛教課程設置也有待調(diào)整。目前,中國佛教課程設置多集中于具體佛法課程,而綜合課程相對較少,如,表達能力和儀態(tài)訓練、禮儀常識等方面的課程較少。同時,部分寺院較為保守,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較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佛教國際化的進程。

  還有就是外語在佛教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中國佛教現(xiàn)代化、國際化的羈絆之一就是語言的限制。語言是對外交流的工具。雖然中國對外交流日益頻繁,但是中國法師出國留學人員比例仍然相對較少。他說,這里的外語是廣義的外語,包括梵文、巴利文等古代語言在內(nèi)。許多佛教經(jīng)典著作是由梵文和巴利文書寫而成的,學習梵文和巴利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佛法要義。狹義的外語就是當今世界除中文之外的語言。這些語言是交流的媒介,是相互學習、借鑒的橋梁。很多法師雖意識到外語的重要性,但在語言表達上仍需提高。很多法師的外語也多是紙上談兵,外文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較強,交流能力則相對較為薄弱。因此,如何提高法師們的外語水平是中國僧伽教育所面臨的艱巨任務之一。

  我們也無需太過悲觀。高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是中國佛教界崛起的堅強后盾。在中國經(jīng)濟實力不斷增強的今天,中國佛教的外語教育也將不斷發(fā)展、不斷提高。中國佛教的發(fā)展離不開佛教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目前,中國佛教教師的地位仍然較低。很多教師沒有經(jīng)濟上的保證,使得他們無法集中精力進行教學方面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同時,佛教教師間的交流也較少,知識更新的周期較長。只有通過相互交流,方能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方能發(fā)現(xiàn)新的教學方法。佛教教師間的交流應該是開放的、自由的。既有不同佛學院間的交流,也可以有佛學院與大學間的交流,既有宗派內(nèi)部間的交流,也應有三大語系、三大佛教宗派的交流。通過交流,佛教教師就能不斷取長補短,共同促進中國佛教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者:惟善法師)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