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因果啟示 >

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

  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

  此節(jié)又申明貪利之害。以世人好利心重。故不憚詞之重而言之復(fù)也。太上婆心。反覆叮嚀。至矣盡矣。人世淫殺兇逆等罪。其事不易為。其人不多見。惟取財一道。千變?nèi)f化。不可窮詰。天下無不用財之日。則天下無不取財之人。天下無不取財之人。則其取之也。義者少。而不義者多。不問可知矣。何謂義。曰。情理而已矣。取之而人樂與我。是之謂近情。是之謂義。不樂與我。則不近情而非義。取之而我可告人。是之謂合理。是之謂義。不可告人。則不合理而非義。不論多寡也。使取非其義。而可以安然受用。則亦何妨順人心之所便。而聽其施為。而太上諄諄若此訓(xùn)戒。知世有非義取財之人。即有非義失財之人。一人快意。一人傷心;蛞蝗丝煲狻6藗。百人傷心。千萬人傷心。天道好還。何厚于快意者。而薄于傷心者。然則冥冥中之不平。而思直其事者。必皆攘臂而起矣。太上知其故。而正言戒人曰。勿取。人不從。婉言曉人曰。不可得。人不信。即危言勸人曰。得之者不祥。人亦且圖目前。不暇遠(yuǎn)慮。莫如喚醒曰。得與不得同。則人之貪也。庶少殺乎。故以漏脯鴆酒譬之。漏脯鴆酒。入口立斃者也。人雖狂愚。未有知其為漏脯鴆酒。而貪饕飲食。舉筯銜杯者。知非義之財。為漏脯鴆酒。則雖萬千入手。亦將舉阿堵而不用矣。非得與不得同乎。夫得之而不用。天下無益之棄物也。壞盡心術(shù)。使盡機(jī)謀。以求天下。無益之棄物。夫何為乎。然漏脯之馨香。等于膾炙。鴆酒之甘美。不亞醍醐。人見其馨香甘美。又將起一幸心曰。未必果然有毒。其不引滿大嚼者無幾矣。迨吐之不可。下之不能。斷腸裂膚。死不旋踵。而后嘆見之不早也。不可為矣。菜羹麥飯。村酒山蔬。入口雖無甚味。而陶然半酣。恬然一飽。捫腹自得。其苦樂相去何如哉。證案散見上文。詳明且盡。茲不再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