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因果啟示 >

忘本悖德

  忘本悖德

  李皋。攝溫州事。行縣。見一媼。垂白而泣。哀而問之。對曰。李氏婦。有二子。鈞。鍔。宦游二十年不歸。貧無以自給。時鈞為殿中侍御史。鍔為京兆法曹。名重于時。皋曰。入則孝。出則悌。若二子者。豈可備位。由是舉奏。并除名勿齒。(李皋傳)

  唐朝德宗年間,李皋治理溫州政事時,有一次到境內(nèi)各地去巡視,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婦人,獨自一人在哀傷哭泣,李皋心中憐憫,便近前訊問他的身世境況,老婦人回答說:“我是李氏婦人,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名叫李鈞,一個名叫李鍔,先后離鄉(xiāng)背井,到京都去參加科舉考試,以求取功名,可是至今已經(jīng)二十年了,一直沒有回來探望,二十年來,我孤苦伶仃,家境貧窮,如今已經(jīng)無法維持生活了………。”話未說完,便哽咽悲傷,老淚縱橫。李皋聽罷,非常同情又憤慨。原來當時老婦人的兒子李鈞,在朝廷官任殿中侍御史(居殿中糾察非法),李鍔官任京兆法曹(掌治京師),名位聲望都隆重于當時。

  李皋感慨地說:“為人子弟『入則孝,出則悌』在家里的義務(wù)責任,對父母要心存恭敬,服勞奉養(yǎng),以盡孝道,出門在外,才能仁愛推及一切人,像李鈞、李鍔這樣忘本之人,在朝為官,怎能公正盡忠呢?”于是列舉李氏二子不孝之過,上奏朝廷。皇上得知,便下令免除兩人的官職,并屏斥于遠方,終身不錄用。從此天下人對李鈞、李鍔感到羞恥,不愿與他為伍。

  “按”父母教養(yǎng)子女,長大成人,恩德最重,情義最深。為人子女,應(yīng)該知恩報德,以盡孝道,這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也是立身處世,行仁的根本,人格的基礎(chǔ)。孝經(jīng)云:“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觀李氏二子,自己享受榮華富貴,竟對家中貧困老母,棄置不顧,違背德義,違逆天理,良心已喪,宜為天下所不愿與之為伍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