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般若凈土中道實相菩提論
- 觀經四帖疏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毗婆尸佛經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
- 凈土修學導引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百喻經》原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大方廣佛華嚴經》原文
- 凈土探微
- 彌勒凈土論【松本文三郎 著】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慈悲道場懺法
- 大乘無上續(xù)論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佛說七佛經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般泥洹經原文【西晉 白法祖譯】
- 般泥洹經
- 中阿含經
- 佛說千佛因緣經
- 《賢劫經》原文
- 安樂集
- 歧路指歸
- 清蓮飄香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凈土風光
-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 了然法師:入香光室
- 思歸集
- 導歸凈土
- 印光大師文鈔
- 李濟華居士遺集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凈土三經曼陀羅
作者:肖 越 此文 發(fā)表在2004年5月號《法音》
衷心感謝龍谷大學名譽教授稻垣久雄教授提供珍貴的資料和圖片
(一)日本凈土三曼陀羅--當麻曼陀羅、智光曼陀羅、青海曼陀羅
所謂"曼陀羅"是梵語Mandala的漢語音譯,有輪圓具足、聚集、壇城、道場之意[1]。即筑方圓之土壇,安置諸尊于此祭供,聚集具足諸尊諸德成一大法門,如轂輞輻具足而成圓滿之車輪,是曼陀羅的本義。描繪佛、菩薩及其莊嚴凈土的組合圖畫,亦是"曼陀羅"之一種。凈土宗所謂"曼陀羅",嚴格說應為"凈土變相圖"[2]。被世人尊為彌陀化身的唐代善導大師(613-681)就是在看到一幅奇妙的凈土曼陀羅之后,而發(fā)出真誠懇切之心求生西方凈土的。善導大師生前曾親自創(chuàng)作了三百余幅凈土曼陀羅,大約同時代的女皇武則天也創(chuàng)作了四百余幅凈土曼陀羅[3]?梢娐恿_信仰對于凈土思想的普及發(fā)揮了深遠影響,尤其倍受文化水準不高的庶民階層的喜愛。凈土曼陀羅使他們能夠通過莊嚴的圖畫加深對凈土經典的理解,從而發(fā)愿一心念佛、往生凈土。敦煌莫高窟中有三百六十五幅曼陀羅,而其中就有七十余幅是描繪阿彌陀佛凈土的曼陀羅[4]。這說明遠在隋唐時代,在中國漢地就已經有很多凈土曼陀羅流傳于世了。
無論在日本還是中國,當提起"曼陀羅"時,大家通常會想到密教中令人向往而又深奧莫測的曼陀羅。約在空海上人(774-835)從中國留學歸國創(chuàng)立日本真言宗之前半個世紀,在日本就已經有兩幅曼陀羅存在了,其中一幅就是有著奇特傳說的"當麻曼陀羅"(Taima Mandala)[5]。
"當麻曼陀羅"為日本奈良當麻寺所傳之凈土曼陀羅,在日本凈土思想發(fā)展史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更不可思議的是,該圖與中國祖師有著甚深的因緣。它不僅是絕妙的佛教美術作品,并且對于深入理解凈土教義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麻曼陀羅"不僅準確描繪出凈土三經中《觀無量壽佛經》(簡稱《觀經》)的內容,而且按照日本西山凈土宗開祖證空上人(1177-1247)的解釋,此圖與中國善導大師所著《觀無量壽佛經疏》(簡稱《觀經四帖疏》)的內容完全一致[6],并被認為是佛菩薩權化示現(xiàn)之作[7]。據史籍記載,法然上人的高徒之一、創(chuàng)建日本凈土宗西山派的證空上人于1229年在奈良當麻寺看到"當麻曼陀羅"后,嘆服于其絕妙的手筆,親自撰寫《當麻曼陀羅供式》一卷[8]及作為"當麻曼陀羅"教義注解的《當麻曼陀羅注》十卷[9]。后來西山凈土宗的明秀上人(1403-1487)撰有《當麻曼陀羅注記明秀鈔》十卷[10],此外位于東京的日本凈土宗大本山增上寺的開山祖師酉譽圣聰(1366-1440)上人也撰有《當麻曼陀羅疏》(48卷)[11],對后世"當麻曼陀羅"的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由于這些殊勝因緣,"當麻曼陀羅"信仰在日本德川時代達到鼎盛,其摹本在日本各地信眾中廣為流傳[12]。
在日本描繪阿彌陀佛及其凈土莊嚴的曼陀羅中,比"當麻曼陀羅"更古老但尺寸較小的是"智光曼陀羅"。此圖是由日本奈良興福寺三論宗僧人智光上人(709-780)根據其感應到的阿彌陀佛凈土景象而創(chuàng)作。最初的智光曼陀羅尺寸比較小,長度與寬度都大約僅為30cm,后來被人們放大之后,在日本各地廣為流傳[13]。
另一幅凈土曼陀羅就是青海曼陀羅。據說此圖是由日本法相宗僧人青海上人(?-1017)從一位老人那里得到的。據說此圖吸收了智光曼陀羅的構思,為日本平安時代中葉的作品。有關這兩種曼陀羅的情況,在圣聰上人《當麻曼陀羅疏》第四、第五卷中有比較詳細的介紹[14]。
(二)凈土三部經曼陀羅---獨湛曼陀羅、無量壽經曼陀羅、阿彌陀經變相本篇
要向國內同修介紹的是"當麻曼陀羅"摹本中甚為特異的"獨湛曼陀羅"、日本江戶時代中后期制作的珍品"無量壽經曼陀羅"以及與前兩者完全同類的 "阿彌陀經變相"等三幅作品,也就是作為《觀無量壽佛經》曼陀羅的"獨湛曼陀羅"、作為《無量壽經》曼陀羅的"無量壽經曼陀羅" 以及作為《阿彌陀經》變相圖的"阿彌陀經變相"。"獨湛曼陀羅"和"無量壽經曼陀羅"均為木板套印著色的掛軸作品,而"阿彌陀經變相"的原圖則是在真絲上描繪的。
1、獨湛曼陀羅
"獨湛曼陀羅"不僅由于"當麻曼陀羅"本身的神奇?zhèn)髡f,還因為與中國明代禪僧、日本黃檗宗祖師性瑩獨湛的特殊因緣而變得非常有名。此圖上部有與隱元禪師(黃檗宗初祖,1592-1673)一同東渡赴日的性瑩獨湛禪師(黃檗宗四祖,1628-1706)親筆題寫的偈頌。據說駐錫萬福寺的獨湛禪師瞻仰"當麻曼陀羅"時,深為其絕妙的手筆所表現(xiàn)的阿彌陀佛極樂凈土的依正莊嚴所震撼。此后獨湛禪師摹寫印制了許多"當麻曼陀羅",在日本各地廣為流布,并曾傳回中國。獨湛禪師摹寫印制的"當麻曼陀羅"就被后人稱為"獨湛曼陀羅"。文中所據的"獨湛曼陀羅"幅面尺寸為111cm×90cm,是"當麻曼陀羅"原圖大小的十六分之一,圖中極彩部分使用純金著色,為元祿四年(1691)完成的作品。
2、《佛說無量壽經》曼陀羅
"無量壽經曼陀羅"完成于日本江戶時代。該曼陀羅用極為綿密的手法生動描繪了《佛說無量壽經》的內容,被日本學者推測為迄今為止"無量壽經曼陀羅"中的最極珍品[15]。圖中極彩部分也是使用純金著色,幅面尺寸為139cm×68cm。
獨湛曼陀羅
無量壽經曼陀羅
彌陀經變相
3、《阿彌陀經》變相圖
"阿彌陀經變相圖"為真絲掛軸精品,圖中極彩部分同樣使用純金著色。《佛說阿彌陀經》變相圖并不多見,日本凈土宗總本山知恩院所藏凈土曼陀羅也僅是描繪了阿彌陀佛凈土的依正莊嚴,并沒有直接表現(xiàn)《佛說阿彌陀經》的經義[16]。筆者偶然在國內見到的據說出自敦煌的凈土曼陀羅圖片,也同樣沒有表現(xiàn)《佛說阿彌陀經》的具體內容。此圖正是彌補了這一不足,作者以其對《佛說阿彌陀經》的深入理解和高超的藝術修養(yǎng),巧妙地將阿彌陀佛極樂凈土的依正莊嚴和《佛說阿彌陀經》的經義融為一體。該圖幅面尺寸為:128cm×58cm。據說迄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過類似的作品。
(三)凈土三部經曼陀羅的因緣
凈土三部經曼陀羅是已故澳大利亞佛教詩人豪爾德·史特多爾特氏(Harold Stewart,1916-1995)于六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分別購于日本京都。后來豪爾德先生的朋友稻垣久雄教授(凈土三經的英譯者、龍谷大學名譽教授)看到后即發(fā)心弘傳。在日本佛教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筆者有幸在稻垣先生處得以瞻仰原圖。稻垣先生為了讓更多中國凈土同修共沾法喜,特意請專業(yè)攝影人員拍攝成清晰的照片,并將底片分贈臺灣有關佛教機構和筆者。現(xiàn)承《法音》編輯部,有緣將"凈土三部經曼陀羅"供養(yǎng)諸位同修,筆者更是歡喜不盡。本文主要參考稻垣教授提供的資料,僅對"凈土三部經曼陀羅"做一個通俗的介紹。
注 釋:
[1]佐佐木月樵《印度中國日本凈土教史》第四章"凈土三曼陀羅",頁779,國書刊行會。
[2]中村幸真《中國思想からみた當麻曼陀羅》,《密教學》第39號頁55,種智院大學。
[3]野上俊靜、小川貫弌、牧田諦亮、野村耀昌、佐藤達玄等合著《佛教史概說》(中國篇),頁83,平樂寺書店。
[4]元興寺文化財研究所編《日本凈土曼陀羅研究》頁10、頁15,1987年。(稻垣久雄《凈土三部經曼陀羅序說》,引用《龍谷大學論集》第四四七號)
[5]譯自稻垣久雄《凈土曼陀羅》(英文),永田文昌堂。
[6]證空《當麻曼陀羅注》卷第一,《西山全書》卷二,頁1。
[7]譯自《當麻曼陀羅注記明秀鈔》卷第一,《西山全書》別卷第二 ,頁220。
[8]《大正新修大藏經》 第八十三冊,No、2622。
[9]收錄于《西山全書》卷二。
[10]收錄于《西山全書》別卷第二。
[11]收錄于《凈土宗全書》第十三卷。
[12][13][15]稻垣久雄《凈土三部經曼陀羅序說》,《龍谷大學論集》第四四七號(平成七年十二月)。
[14]《當麻曼陀羅疏》卷第四,《凈土宗全書》第十三卷,頁444。
[15]同注12
[16]稻垣久雄《凈土三部經曼陀羅序說》,《龍谷大學論集》第四四七號。
- 上一篇: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下一篇:溫室經義記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讀誦無量壽經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是指哪三經?主要內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