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佛經五不翻是誰提出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3、此無故不翻

  意思是說,目的語文化中沒有的詞語不用意譯,而應采用音譯。例如,“閻浮樹”又名“勝金樹”,只產于印度等地,中國沒有這種樹,所以采用音譯。同樣,“檳榔”是印尼語的音譯,“葡萄”是大宛語的音譯,“西瓜”是女真語的音譯,“茉莉”和“曇花”是梵語音譯,等等。

  這種彼有我無或彼無我有的文化局限詞,即只存在于一種文化當中,而另一種文化中沒有的事物或概念,一般都采用音譯的方式,保持原文化的形態(tài)和精神。

  4、順古故不翻

  意思是說,對以前已經存在并廣泛使用的約定俗成的音譯詞語不用意譯,而應遵循習慣沿襲其原有的音譯。

  例如,“阿耨菩提”,可以翻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從東漢佛教傳入我國以來,歷代佛經翻譯家都采用梵語的音譯,所以玄奘法師認為不需采用意譯,而應保持其約定俗成的音譯。

  5、生善故不翻

  意思是說,有些詞語用音譯能令人生尊重之念,否則容易等閑視之,所以對這類詞語不用意譯,而應采用音譯。

  例如,“般若”跟漢語里的“智慧”的意思差不多,但有著輕重之分。因為“所謂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圣的這個智慧。這不是普通的聰明,這是屬于道體上根本的智慧。

  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兩方面整個投入求證到的智慧。”因此,音譯為“般若”顯示出對佛經的尊重敬仰,而意譯為“智慧”則顯得輕淺世俗。實在要譯的時候,“般若”往往被譯為“大智慧”、“妙智慧”、“真智妙慧”之類。

  此外,“釋迦牟尼”、“阿耨菩提”、“菩提薩埵”分別被意譯為“覺悟者”、“能仁”;“正遍知”;“道有情”、“大道心眾生”,但音譯和意譯之間體現(xiàn)出尊卑之別。

  這些意譯都是用儒家和道家的概念與術語擬配佛學的概念與術語,即所謂“格義”或“歸化”,從而不僅混淆了佛學與儒道之間的區(qū)別,而且降低了佛陀和佛學的地位。因此,應采用音譯以保持佛經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典雅莊重的風格。

  玄奘大師的“五種不翻”譯論,距今已經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語言的變化,音譯這一翻譯策略也經歷了很大改變,變得更加豐富且多樣。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玄奘大師的“五種不翻”譯論的基本原則和總體精神不但沒有過時過,反而更加彰現(xiàn)其不凡的意義和價值。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