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宗門故事 >

十祖虞山普仁截流大師

  十祖虞山普仁截流大師

  截流大師(公元1628~1682年),諱行策,清初順康間人。俗姓蔣,父名全昌,乃宜興老儒,與憨山大師為友。憨山大師示寂后三年,一天晚上,全昌夢見憨山進臥室,隨后,大師出世,由此全昌為兒子取名為夢憨。

  大師長大成人時,父母相繼逝世,遂萌發(fā)修道的志向。二十三歲那年,投武林理安寺箬庵問公出家。出家后,精進修持,肋不至席地修了五年,契悟法源。

  問公圓寂后,大師住報恩寺,遇同參道友息庵瑛師,勸大師修凈土法門。又遇錢塘樵石法師,引導(dǎo)大師修習(xí)天臺教觀。大師與樵石法師同入凈室,修法華三昧,宿慧頓然通達,窮徹佛教的精髓。

  康熙三年,大師結(jié)庵于杭州法華山西溪河渚間,專修凈業(yè)?滴蹙拍辏髱熥∮萆狡杖试,倡興蓮社,信從者日眾。又嘗起精進念佛七,有的念佛期長達三年。大師作《起一心精進念佛七期規(guī)式》甚為詳明。不揀道俗,饒益眾生,成就凈業(yè)。

  大師洞悉凈業(yè)行人雖終日念佛,往生成就者鮮少的原因,對癥投藥,婆心切切。往生未保皆因愛樁未拔,情纜猶牢。唯貪愛能漂溺行人,障往生法。情愛一分疏淡,則凈業(yè)一分成熟,于生死岸頭庶得解脫。故敬勸凈業(yè)行人具真實愿,發(fā)忻厭心,視三界如牢獄,視家園如桎梏,視聲色如鳩毒,視名利如韁鎖,視數(shù)十年窮通際遇如同昨夢,視娑婆一期報命如在逆旅,唯以念佛求生凈土為務(wù)。果能如是,若不生凈土者,諸佛皆成誑語矣。

  大師作《勸發(fā)真信》文云:凈業(yè)行人須具真實心,茍無真信,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只是世間善人,報生善處受樂。當受樂時,即造業(yè),既造業(yè)已,必墮苦。正眼觀之,較他一闡提、旃陀羅輩,僅差一步耳。

  大師殷殷開示,所謂真信有三:

  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無二無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我雖昏迷倒惑,覺性未曾失。我雖積劫輪轉(zhuǎn),覺性未曾動。故曰莫輕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

  第二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彌陀是究竟佛。性雖無二,位乃天淵。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yè)流轉(zhuǎn),受苦無量。所謂法身流轉(zhuǎn)五道,不名為佛,名為眾生矣。

  第三要信得我雖障深業(yè)重,久居苦域,是彌陀心內(nèi)之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剎之外,是我心內(nèi)之佛。既是心性無二,自然感應(yīng)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應(yīng)如磁石吸鐵,無可疑者。所謂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也。

  大師居普仁院十二年,于康熙二十一年七月九日示寂,時年五十五歲。當時有一名叫孫翰的人病逝,一晝夜又復(fù)活了。復(fù)活后即對他人說:“我被冥界的獄卒勾攝,到了閻羅殿下。黑暗中,忽然睹見光明熾盛,香華布滿虛空,閻羅王趕忙伏地頂禮,迎接西歸的大師。我問西歸的大師是誰,回答是截流大師。我幸蒙大師的光明照觸,得以放還陽間。”同一日,亦有一病死的吳氏子,一夕后也復(fù)活過來,陳述在閻羅殿所見到的情形,與孫翰所說的一樣。

  贊云:

  闡揚凈土,懇切少儔。以深信愿竭誠修,心佛兩相投。萬念俱休,決定出苦邱。

  憨山宿愿尚未酬,故復(fù)示生作截流。呵斥修人天福者,直是闡提旃陀儔。佛我心性原不異,佛是已成我未修。欲得心佛兩無差,當向憶佛念佛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