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追尋內(nèi)心之美

  追尋內(nèi)心之美

  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贊美,但是太喜歡他人贊美,連美也會變得庸俗。應該學會把心靈的美看得比形體的美更珍貴。美猶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爛難以保持的。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jié)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自古以來,對于什么是美一直爭論不休,而禪者主張美在內(nèi)心。

  有位女施主家境很富裕,無論財富、地位、能力、權(quán)力,還是容貌,都沒有人能夠比得上她,但她卻仍然郁郁寡歡,連個談心的人也沒有。于是她就去請教無德禪師,詢問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及贏得別人的喜愛。

  無德禪師告訴她:“你能隨時隨地和各種人合作,并具有與佛一樣的慈悲胸懷,講些禪話,聽些禪音,做些禪事,用些禪心,那么你就能成為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聽后,發(fā)問:“禪話怎么講呢?”

  無德禪師回答:“禪話,就是說歡喜的話,說真實的話,說謙虛的話,說利人的話。”

  女施主又問:“請問禪音怎么聽呢?”

  無德禪師回答:“禪音就是化一切聲音為美妙的聲音,把辱罵的聲音轉(zhuǎn)為慈悲的聲音,把誹謗的聲音轉(zhuǎn)為幫助的音聲,哭聲鬧聲,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禪音了。”

  女施主再問:“那請問禪事怎么做呢?”

  無德禪師回答:“禪事就是布施的事,慈悲的事,服務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進一步問:“禪心怎么用呢?”

  無德禪師回答:“禪心就是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聽了之后,一改從前的驕氣,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財富,不再自恃美麗,對人總是謙恭有禮,對眷屬體恤關(guān)懷,不久之后人們都稱贊她是“最具魅力的施主”!

  “充內(nèi)形外之謂美。”人的美麗可愛,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容貌,首先決定于他的精神面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永遠是年輕和美麗的。要評判美,就要有一顆有修養(yǎng)的心。

  有一位小尼姑去見師父,悲哀的對師父說:“師父!我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已經(jīng)多年,每天在這青山白云之間,茹素禮佛,暮鼓晨鐘,經(jīng)讀得愈多,心中的個念不但不減,反而增加,怎么辦?”

  師父對她說:“點一盞燈,使它不但能照亮你,而且不會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體悟了!”

  幾十年過去了。而此時,有一所尼姑庵遠近聞名,大家都稱之為萬燈庵;因為那里點滿了燈,成千上萬的燈,使人走入其間,仿佛步人一片燈海,燦爛輝煌。

  這座萬燈庵的主持就是當年的那位小尼姑,雖然年事已高,并擁有上百的徒弟,但是她仍然不快樂,因為盡管她每做一件功德,都會點一盞燈,但是無論把燈放在腳邊,懸在頂上,乃至以一片燈海將自已團團圍住,卻總還是會見到自己的影子,甚至可以說,燈愈亮,影子愈顯;燈愈多,影子也愈多。她困惑了,卻已經(jīng)沒有師父可以問,因為師父早已死去,自己也將不久人世。

  后來,她圓寂了。據(jù)說就在死之前她終于體悟到了禪理的機要。她沒有在萬燈之間找到一生尋求的東西,卻在黑暗的禪房里悟道,她發(fā)覺身外的成就再高,如同燈再亮,卻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唯有一個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無掛礙。那就是,點亮一盞心靈之燈。

  世間萬物沒有比人的心靈更美、更好的東西了。

  有個財主有七個女兒,個個花容月貌。每當家里來了賓客,財主總要把女兒們叫出來展示一番。他最想聽到的就是客人們的贊嘆聲,而實際上也確實這樣。

  有一天,來了一位客人,財主照樣讓他看自己的女兒,然后問他:“我的女兒們美嗎?”

  那個人說:“這樣吧,讓你的女兒披上盛裝,到各地的街上行走,如果每個人都說她們美,我就給你五百兩黃金,只要有一個人說不美,你就輸給我五百兩黃金,您看怎么樣呢?”

  財主欣然同意了。于是,他帶著女兒們在各地游走,每個人都說他的女兒們漂亮,眼看五百兩黃金就要到手了,財主又帶她們來見佛祖,得意洋洋地問:“佛祖,你說我的女兒美嗎?”

  佛祖不屑地答道:“不美!”

  財主很不高興,問:“城里的每個人都說她們美,怎么就你一個人說不美呢?”

  佛祖回答:“世人看的是面容,而我看的是心靈。在我看來,身能不貪錢財,口能不說惡言,意能不起邪念,這樣才是美!”

  財主聽了佛祖的話,灰溜溜地走了。當然,他也輸了五百兩黃金。其實,那個和他打賭的人正是佛祖的弟子,他知道佛祖是怎樣看待美的,而到佛祖這里來是他為財主安排的最后一站。

  一個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和尚,人們都稱他為智和尚。少年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帶給他人愉快的人呢?”

  智和尚笑著對他說:“孩子,你有這樣的愿望已經(jīng)是很難得了。有很多比你年長的人,從他們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給他們怎樣解釋,都不可能使他們真正明白重要的道理,就只好隨他們?nèi)チ恕?rdquo;

  少年滿懷虔誠地聽著,臉上沒有絲毫得意之色。

  智和尚接著說:“我送給你四句話。第一句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

  少年回答說:“您是不是說,在我感到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淡一些?”

  智和尚微微點頭,接著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會兒,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而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智和尚兩眼發(fā)光,繼續(xù)說道:“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任何情形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lǐng)地?”

  智和尚哈哈大笑:“阿彌陀佛,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話是,把自己當成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著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這句話的含義,我一時體會不出。但這四句話之間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么才能把它們統(tǒng)一起來呢?”

  智和尚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閱歷。”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別。

  后來少年變成了壯年,又變成了老人。再后來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后,人們都還時時提起他。人們都說他是一位智者,因為他是一個愉快的人,而且也給每一個見到過他的人帶來了快樂。

  從前,在一座山上,有一座香火很盛的廟宇,廟里有一位和尚。這位和尚已年近花甲,加上有些積蓄,便思量著物色一個老老實實、品德端正的小和尚為徒。

  一天,一個小青年來到廟里,求見老和尚,表示愿意出家。老和尚沒有表態(tài),先叫他在太陽底下站兩個時辰再說。這時正值盛夏,赤日炎炎似火燒。一會兒,小青年便汗流浹背。他終于熬不住了,趁老和尚不在,偷偷溜下山去了。

  過了幾天,又有一個后生來到廟里,誠懇地要求出家,并請老和尚收他為徒。老和尚也沒有馬上答應,先叫他到小溪里洗兩個時辰木炭再說。后生覺得洗木炭是捉弄人,當場丟下木炭揚長而去。老和尚見了,不由得連連搖頭。

  又過了一段時間,又來了個年輕人。他一踏進廟門,就一頭拜倒在老和尚面前,發(fā)誓出家終生,不再糾纏塵世,懇求老和尚開恩收下他。老和尚見他出家之心如此堅決,而且又這盤有禮,心里已有五分歡喜。于是,他便吩咐他先在太陽底下站兩個時辰,之后再進廟里面談。年輕人二話不說,真的在烈日下站了兩個時辰,身上曬脫一層皮。老和尚見了,心里又增加了三分歡喜。接著老和尚又叫他去洗木炭,年輕人毫無怨言地足足洗了兩個時辰。老和尚見這位年輕人如此循規(guī)蹈矩,彬彬有禮,誠實聽話,慶幸遇到了一個好徒弟,當下便收進門來。

  卻說小和尚進廟后確實十分出眾,一月有余,所做的事件件都令老和尚稱心如意,老和尚人前人后好幾次都說:“收了這么個賢明老實的徒弟,老衲我真是前世修得的緣!”

  又是一月過去了。這天老和尚要下山化緣,簡單地交待了小和尚幾句,就放心地走了?墒谴虾蜕腥旌髿w來,廟里卻被洗劫一空,小和尚也已不知去向。

  據(jù)《大莊嚴論經(jīng)》第十五卷記載,釋迦牟尼說過這樣一個充滿哲理的故事:

  有一個富家媳婦,因為常被婆婆責罵,便賭氣走進林中,想自殺了結(jié)性命。自殺沒有成功,她便爬到樹上,想暫時安歇一個晚上。樹下有一個池塘,她的身影倒映在水中。

  這時走來一個婢女,挑著水桶準備取水,看見水中的倒影,以為就是自己,便自言自語地說道:“我長得這樣美麗端莊,為什么替別人挑水呢?”立即打破水桶,回到主人家中。

  她對大家說:“我長得這樣端莊美麗,為什么還讓我干挑水這種粗活?”

  大家議論道:“這個婢女大概是被鬼魅迷住了,所以才會說此蠢話、干此蠢事。”也不理睬她,又交給她一個水桶,再叫她去取水。婢女重新來到池塘邊,又看到了富家媳婦的倒影,便再次打破水桶。

  富家媳婦在樹上目睹這發(fā)生的一切,忍不住笑了。婢女見水中之影笑了,便有所覺悟,抬頭一看,見一個婦女坐在樹上微笑,她容貌端莊,服飾華麗,非己可比,覺得很羞慚。

  釋迦牟尼說:“我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呢?是因為世上有倒見愚惑之眾。”

  于是釋迦牟尼說了一首偈語:

  “末香以涂身,并熏衣瓔珞。

  倒惑心亦爾,謂從己身出。

  如彼丑陋婢,見影謂己有。”

  釋迦牟尼所說之偈,是從婢女誤認富家媳婦之倒影為自己的角度來闡述的,他把這種現(xiàn)象,稱作“倒惑”。

  倒影所看到的假象,實質(zhì)上是一種心理活動,或者說是一種潛意識。婢女為什么會“見影謂己有”呢?因為在她的潛意識中,就是希望自己長得漂亮,擺脫粗重的勞動。她上當了,她是上了水中倒影的當嗎?不是。她是上了自己眼睛的當嗎?不是。她是上了自己求美之心、怕苦之心的當。

  一條青竹杖,

  操節(jié)無比樣。

  心空里外通,

  身直圓成相。

  ——宋·汾陽善昭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