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是如何在大陸火起來?
媒體都注意到習近平這一“特意”的舉動——在最近的“習連會”上,習近平專門對星云大師說,星云送他的書,“我全都讀完了。”會見后星云告訴媒體,習近平是自己的“書迷”。
星云大師在大陸政界有很多“粉絲”。一讀記者根據(jù)公開報道不完全統(tǒng)計,這位來自臺灣的佛光山開山宗長,僅2013年一年,便以86歲高齡與24位大陸省部級(及以上)官員見過面(部分是陪同會見),其中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俞正聲,文化部部長蔡武,山東省省長郭樹清,湖北省省委書記李鴻忠。李鴻忠2013年率團到佛光山參觀,成為第一位造訪的大陸省委書記。他剛見到星云時大呼“久仰!久仰!”,參觀后又對星云說,“大師年輕的時候挺英俊瀟灑”。
這位臺灣僧人如何在大陸火起來?
從某種程度來說,星云的“人氣”,也得益于大陸的善意!肚嗄陞⒖肌吩且黄窃拼髱煹氖鹈恼,其中講到他開始接觸大陸高層的細節(jié)。
1989年,他自1949年從南京赴臺后,40年來第一次回到大陸。星云說,他在西安法門寺看到佛指舍利,便希望其也能到臺灣受供奉,但這個愿望在此后十多年一直未能實現(xiàn)。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他通過一位旅美企業(yè)家向統(tǒng)戰(zhàn)部表達此意,部長王兆國將它傳達給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
當時的臺灣正逐漸確立“文化兩國論”,“文化臺獨”盛行,而被稱為“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的佛指舍利赴臺,卻剛好能打破這種窘境。星云大師在這篇文章中說,當時江澤民批了16個字:“星云牽頭,聯(lián)合迎請,共同供奉,絕對安全。”
很快,2002年2月23日,佛指舍利便到了臺灣——由于護送過程煞費周章,舍利最后由專機直航,成了一次另類的“三通”。而佛指舍利在臺灣的37天,得到了500萬臺灣人的參拜。
這被認為是兩岸50年來第一次文化及宗教交流“破冰之旅”。此后,星云大師到大陸的腳步便頻繁起來,也逐漸取得大陸高層的認可。
2003年,大陸SARS盛行,星云大師卻從臺灣趕來,由臨近的廈門登陸,為“降伏非典”舉行祈福法會。同一年,佛光山梵唄贊頌團,獲得了第一張進入北京、上海演出的“門票”。接下來,星云大師的佛樂從京滬鋪展到多地,他本人也擔任了“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的團長。
這個團有來自臺灣佛光山、福建廈門南普陀寺、北京雍和宮、云南西雙版納總佛寺及河南嵩山少林寺等150多名僧眾,在全球多地巡演,頗受關(guān)注。“‘三通’未通,宗教界卻已通了起來”,是星云大師的工作在當時受到的贊譽。
兩岸的統(tǒng)一,也是星云大師自己的想法。2005年他在出席海南一次兩岸佛教圓桌會議上,認真地講了要增加團結(jié)、促進統(tǒng)一。這些說法得到同在現(xiàn)場的時任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的肯定。賈慶林在后來的發(fā)言中說:“這樣的交流活動要形成一個制度,應該多做。”
此后,星云大師在大陸活動的主題開始有了轉(zhuǎn)變由佛樂延展至文化,并開始一次次出席以“兩岸交流”為主題的會議和活動。他的角色也從最初大陸與臺灣緊張時期的“緩沖地帶”,逐漸成為兩岸對話的微妙紐帶。
因為在有些敏感場合,星云的作用可謂事半功倍。
2007年,距離臺灣舉行加入聯(lián)合國的全民投票“入聯(lián)公投”不到一年,當時造勢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大陸若“強烈反對”,收到的效果未必最佳,但必須以合適方式表達大陸的不滿,這時,星云大師恰當?shù)?ldquo;出現(xiàn)”了。
據(jù)時任國家宗教事務(wù)局局長葉小文事后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當時,星云大師先舉辦祈禱和平的大法會,又通過葉小文讓大陸送一尊“和平鐘”給臺灣,繼而公開發(fā)表文章,用他的方式向臺灣喊出大陸的聲音——“既然臺灣沒有加入聯(lián)合國的條件,就不要用公投來欺騙老百姓……大家應該體念臺灣得來不易的現(xiàn)有成就,不要將之毀于一旦……”
作為曾經(jīng)負責宗教事務(wù)的長官,葉小文毫不掩飾他對星云的贊美。他曾回憶,說當時汶川地震剛發(fā)生時,便接到星云從臺灣打來的電話——葉小文描述,星云對他說:“不得了了,四川地震臺灣也震動,一定是大災,我要拿出1000萬人民幣救災款。”兩天后,1000萬善款便通過宗教局匯到四川;再過兩天,四川迎來了佛光山醫(yī)療隊。
火起來之后的星云大師在大陸政界的影響力也讓臺灣地區(qū)領(lǐng)導人很受用。去年,山東省省長郭樹清率團訪問佛光山,行程安排緊促,停留在佛光山所在的高雄市的時間不到短短一天。宴席間,高雄市市長陳菊突然現(xiàn)身由星云大師引見入場。
飯桌上,陳菊與郭樹清會晤并表達了自己的意愿之后,便稱因公務(wù)繁忙先行離開,沒有參加接下來的活動。陳菊跟郭樹清說的是——“希望有機會去山東吃大饅頭”。
- 上一篇:嵩山法王寺大德高僧——釋延佛大師
- 下一篇:圓瑛大師與四大高徒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jīng)招鬼?不敢念地藏經(jīng)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
- 金剛經(jīng)感應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jīng)》,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jīng)的真實感應六則
- 佛咒感應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guān)系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
- 金剛經(jīng)感應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事跡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