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世不布施,轉身不見貴人影-席曼寧
臺灣藝人席曼寧過去曾三度入圍金鐘獎。每次她在準備得獎感言時,形式上雖條列大串感謝者名單,但她心中真正的OS只有一句:「感謝我自己。」出道以來,她秉持著南部人「肯作不怕無田犁」的沖勁,在演藝圈闖出一片天,「我很努力,不喝酒不打牌,吃了很多苦,這是我應得的!谷鍤q以前的她如是想。
三十七歲那年,她遭遇人生重大挫折,投資失利,無論事業(yè)、生活都面臨巨大轉變。同一年,她開始親近佛法學習生命法則。九年后的今天,她不再覺得自己是只志得意滿的孔雀,只是蕓蕓眾生里「什么都不是」的凡人。她深深感受到生命修正后的喜悅,現在的她說:「我要感恩的人太多。」
頸椎自動調整兩度
席曼寧以洋娃娃面孔、曼妙的身材、精湛的演技,在臺灣電視圈打下高知名度,累積許多作品。她是第六代臺南人,因為祖上有荷蘭基因,賜予她天生深目高鼻,美貌成為她進演藝界的利器。而她性格中的機敏和自我要求,也讓她的事業(yè)層層進展。她賺錢置產、孝養(yǎng)父母,也安頓自己的現實生活,自己覺得很滿足。只是十多年來日夜拍戲、異于常人的藝人生涯,讓她的健康付出代價,也讓她遲遲不想踏入婚姻之路。
席曼寧交過三個男朋友,但她自覺不是好情人,很少遷就男友的生活型態(tài)。她也不想生小孩,對婚姻完全不期待。她一心只掛念父母,曾夸言:「男友可以換五百個,但父母只有兩個!
二○○一年投資失利時,她極為不平地向父親訴苦:「為什么?」學佛多年的爸爸只淡淡地說:「累世不布施,轉身不見貴人影!顾苫蟮貑枺骸脯F在布施來得及嗎?」爸爸教育她:「能改變命運的只有行六度波羅蜜,六度首重布施,你布施的種子灑落在哪,就在哪發(fā)芽。」她是聽話的女兒,為了改變命運,開始學習佛法,同時認養(yǎng)世界展望會的十三個孤兒。在大陸時,她也有機會為孤兒院募款,而日后真有來自大陸的多個工作因緣,應證行六度波羅蜜真能為自身帶來能量的改變,而且真的召來意想不到的各種善緣。
學佛五年后,父親說:「有法須有定!褂谑撬_始學習禪坐。在「圣脈生命教育協(xié)會」里,她學習阿含經的禪定法門,從五分鐘就開始不耐的初階,到能感受身體進入深沉禪定中內臟的放松。那曾因長期姿勢不良而呈S型的頸椎,在禪坐中釋放出陣陣刺痛,個性堅持的她,一點都沒松懈。
意外的是,八月學打坐,九月底去醫(yī)院作頸椎例行的復診時,醫(yī)生看著X光片,驚訝地發(fā)現,她的頸椎自動調整兩度!醫(yī)生說:「不管你做了什么,請你繼續(xù)做下去!」受到這樣的鼓勵,自此席曼寧養(yǎng)成每天打坐一小時的習慣,就算一大早就出門在外,睡前也一定要小坐一下。
學習不要「好奇」
很快地,她發(fā)現,拍戲空檔也是很好的打坐時機。她一有空就坐,不管是在化妝間或拍外景時的大樹下。她說:「演藝圈是個大染缸,守住身口意不容易,但進入禪定后,比較不易從耳識引起心念的活動。學習不要『好奇』,因為一切『不關我的事』!
禪定可以遠離八卦是非,另一個好處是,坐了一個小時后去上工,發(fā)現深沉的禪定比得過五小時的睡眠,所以臺詞也記得牢了,皮膚更亮,妝容能維持一整天。
席曼寧從人生的挫折中進入佛法。雖然她生長在佛教家庭,卻不代表她了解法義。父親很關心她走的道,但從不掛在嘴上。二○○九年她想學習內觀禪修法門,入關前一天才知道,父親和妹妹也同時報名了。父女三人在內觀禪修中閉關十天,家人從此共修,彼此是法親也是道友。
中年沒有危機只有歡喜
二○○一年起,席曼寧成為虔誠的佛教徒。「我一踏進佛法,就感覺很專注、很喜愛。除了讓我感到輕安之外,幾天之內如果沒有打坐或看佛書,我就感到急躁不安,就像沒見到情人!顾f。
接受本報采訪的這一天,她讓素昧平生的記者直探她的香閨,因為:「我要談論的是佛的教法,我不想在外面紛紛擾擾的地方,我怕被干擾而說錯話!
席曼寧的「香閨」馨香襲人,但不是胭脂香粉,而是燃香供佛的檀香味。這里是她住了十五年的居所,在關渡半山腰大廈的八樓。從大片窗戶看出去,可以俯瞰小區(qū)綠地,遠眺觀音山和淡水河出?凇
佛堂兼客廳是極簡的和室設計,供著大自在觀音菩薩。堂上玻璃拉門是特別請人磨砂制作的《心經》經文。一只叫「Jiuno」、皮色像乳牛的胖貓,已經陪伴席曼寧十一年,有客人來,牠就在客人小腿間穿梭。而主人不在時,牠擁有的就只有飼料和一屋子的空寂!肝也粫䦷蜖_冷氣或寵愛無度。因為牠這輩子已經在畜生道了,我不想再耗損牠的福報!瓜鼘帎蹜z地撫摸著Jiuno,一開始談話,就使用了佛門的詞匯。
佛堂上,隱藏在巨大臥榻下的兩個桌面拉出來后,即是十個人都坐得下的和室,她說是為了有朝一日請法用的,平時則是她一個人禮佛禪坐的圣地。
餐廳也是很平常的設備,用了十五年還未改變。兩塊檸檬原汁冰塊丟入五百CC的開水里,就是她用來待客及自己日常大量喝的飲品。
這里是她的家,也是她的菩提清境,在此,她卸下藝人光鮮亮麗外在,回到最清凈簡單本我。參加水懺之后,她更加珍惜資源,平常在家也不開冷氣,不再用大浴缸泡澡,只沖澡并把水留在浴缸里拿來沖馬桶和洗腳。她很感謝網絡世界的通達,讓她不必上街,也能在半夜下了戲后,能從管理員那里拎回一箱新鮮水果。她的臉書和博客經營得不錯,和粉絲團互動良好。她不再在意廣大但虛無的聲名和贊譽,而愿仔細聆聽每一個真誠聲音。
這些年來,她的演藝事業(yè)仍然暢旺,但她內在的驅力卻不在挑戰(zhàn)新角色或更多片酬,而想多修行!肝也缓染埔膊粣鄞蚺疲涣奶煲膊缓炔,在應酬的場合留不下來,所以機會都給了『留得下來的人』。我推掉一些不如正法的工作,或者說,我已經滿足了,不想再演一些不良示現的角色,雖然最后我可能面臨『沒有工作』的情況,但不代表我的福報不見了。」她很安然地說。
女明星的「中年危機」比一般女性嚴重,敏銳而熟諳命理學的席曼寧早就把自己可能面臨的「中年后」處境分析得很透徹,但她透過佛法,選一條自己非常歡喜而自在的路。她不認為宗教能直接賜予一個人有形的東西:「佛陀不是用來『求』的,但祂是最好的老師。宗教只是導引我們進入另一種宏觀人生的媒介,讓我們對生命有選擇權,而不是聽任宿命的安排。對生命,我們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所以要把握每個能學習的當下!」
才四十六歲,難道對愛情和婚姻都不再動念?她說:「如果要有,我希望遇到和我同心同路的人,那才有可能成為伴侶!惯@里的「心」和「路」,指的是佛法上的家庭、生活觀念。這樣的條件說難不難,說易不易。但這不是席曼寧的重點,她在意的是活在每一個當下。自從習得佛門的種種妙法之后,不管外在的境遇怎么變化,她總是可以讓身心靈找到一個安頓的所在。演藝圈絢麗多采、五欲六塵的工作背后,她因為學佛而擁有不同以往的恬靜人生。
禪悅是身心靈最好保養(yǎng)品
說到禪坐的體驗,席曼寧可以連講兩個小時都講不完。女明星總是常被詢問駐顏之道,席曼寧說:「打坐讓人老得很慢。因為打坐時,呼吸變和緩,心跳變慢,從皮膚到內臟都放松下來,『禪悅』是最好的保養(yǎng)品!顾寡,這些年她很少逛街,保養(yǎng)品都是網絡上訂購的,「擦什么都差不多,而且脖子以下,根本照顧不到。」既然每個人都無法抗拒歲月對外表的「摧殘」,何不面對真實的自我?席曼寧說:「透過內觀法,我觀察自己內在,發(fā)現欲望少了,壓力少了,要求少了,潛意識干凈了,而預知能力卻提高了。因為單純的心,讓阿賴耶識升起!
最近她為了參加「水懺法會」,正進行一○八天的齋戒。以前她會為了控制體重刻意不吃晚餐或吃全素,拍戲時也常吃素便當。但這次是為了懺悔累世所造諸惡業(yè)發(fā)愿吃全素,結果有了不同以往的體會:禪坐時更加輕安,身上排泄出的水分和廢物,竟然沒臭味!
有一位多年的「粉絲」看了她的連續(xù)劇近作《姊妹》后,在她的臉書上留言:「曼寧姊,你比以前更漂亮了!而且眼神的掌握更加精細了!」以前,導演常常要提醒她「眼神太兇了」,因為心高氣傲的個性,很難掩飾。她說:「以前的我,看人的標準很窄,所以朋友很少,寧愿獨善其身!苟F在的她,卻愿意為了募集善款,向任何有可能的人開口,并且每個月親自去收取一次善款,一點都不覺煩。
以前的她,覺得自己「任何東西都買得起」;現在的她,買東西以前先想一下是「需要」還是「想要」。若一時不能判別,那就以一個禮拜為限,七天之后若還在想那個東西,那就買吧;但常常是七天之后,她就忘了那個東西了。
偶爾想虛榮一下,買個幾萬塊的東西,這時,腦中就會出現一個聲音:「七萬?可以捐給世展會的孤兒七十個月哩!」于是,就算了。
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
棄命必死難。得覩佛經難。
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
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
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
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
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
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
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
覩景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 上一篇:超級女生武則天:從佛門女尼到中國唯一女皇
- 下一篇:大禹下車泣罪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感應
- 金剛經感應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的真實感應六則
- 佛咒感應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心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