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 >

沙門的懺悔

  沙門懺悔

  懺悔是出于心靈深處,是良心的發(fā)現(xiàn),目的是在重新找回自己的尊嚴(yán),獲得對方乃至社會的尊重,它完全是一種自我的意識,而不是外加的,迫于外來壓力的懺悔那只是小學(xué)生寫的檢討書,是毫無意義的東西,于已于社會都是有害的。我們說真正的懺悔是不帶功利性質(zhì)的,只要摻雜了功利的東西,懺悔就只能是假懺悔,是偽君子所為,他一定有著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從而又將成為他將來要懺悔的東西。嚴(yán)格意義來講,懺悔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懲罰,因?yàn)樗仨毶羁痰亟馄首约,挖掘?nèi)心深處的陰暗面,要否定自己人性中邪惡的元素,這無疑是一種脫胎換骨,是另一種形式的涅磐(這只是個替代字,把底下的“石”換成“木”字),這種懺悔讓人感動,終會得到人們的寬恕,得到上帝的寬恕抑或說是歷史的寬恕。

  很久以前,在印度中部的一個小國里,住著一個沙門。由于他家世代經(jīng)商,而且經(jīng)營有方一次,到了他這一代時,家里積累的財富之多,除了國王外無人可比。有一天,這個沙門覺得自己富甲一方,財富多的簡直都不知道如何去花費(fèi)了。突然間,他想到自己可以用這筆財富去建造一座佛塔、一座寺院。不久后,他的計劃就開始實(shí)施了。佛塔和寺院很快就開始興建起來,沙門花費(fèi)了許多錢買來最珍貴的檀香木做成柱子,又購置了赤金、白銀、琉璃、琥珀、珊瑚、瑪瑙、珍珠等七種寶物,用來裝飾塔尖?傊,為了建造佛塔和寺院,沙門不惜巨資,所用的材料都是最好的。佛塔和寺院還沒有完全建好的時候,從很遠(yuǎn)的地方慕名而來了五百個沙門。他們各托著一個缽,衣衫襤褸地到了還正在建造中的佛塔,寺院旁邊。這個沙門因?yàn)榉鹚八略哼未建好,因此未來的及給任何布施。但是這個國家的五百名賢達(dá)人士,看見這些從遠(yuǎn)方而來的沙門衣衫不整,

  面容憔悴,于是大發(fā)慈悲之心,給他們每人布施了新的袈裟以及衣服和被子。這些賢達(dá)人士對寺主沙門說:“遠(yuǎn)來的眾位沙門因?yàn)榉鹚退略憾嘉赐耆藓,所以他們只好先離開,我們布施后送他們走了。”

  寺主沙門本來想在佛塔和寺院修好后,就馬上接待他們?墒乾F(xiàn)在這五百沙門卻接受他人布施后一走了之。他非常生氣,心中暗想道:“我修塔、修寺的功德,堆積起來如同須彌山那樣高的不可算計,但是其他人卻不肯幫助我,反而瞧不上我。”

  于是他就搬來柴草,放火燒掉他花了巨資以快要修成的佛塔和寺院。大火一直燒了三天三夜才熄滅,這一把火其實(shí)也燒掉了他大部分財富。不久,這個遭全國民眾咒罵的沙門的病臥床不起,幾天以后便死去了。

  沙門死后,他的靈魂墜入地獄經(jīng)過了九十劫,后來六道輪回時,又在畜生道里經(jīng)歷了九十劫。之后,沙門投生在海里化作了一條大魚。大魚身長四十萬里,一對眼睛如同太陽那么大、那么亮;嘴里長著兩萬里長的大牙,大牙純白如同積著白雪的大山一樣;舌頭寬有四萬里,并且紅的向正在噴發(fā)的火山一樣;嘴也有五萬里寬。當(dāng)它在海中游動時,掀起的大浪差不多和天一樣高。

  一天,他正在海里休息,突然,海面劃過來一只大船,船上坐著五百個到海里尋求珍寶的人。其實(shí),這五百個人的前身,正是當(dāng)初布施袈裟、衣服和被子給五百沙門的五百賢達(dá)人士。這船上的五百人由于和沙門的前緣未了,因此,船駛來正好遇到大魚張嘴喝水,于是,載有五百人的船隨著海水直往大魚嘴邊飄去。滿船人都非?謶,以為自己一定要命喪魚腹了,危急之時,船上的人都不由自主口稱“南無(na mo)阿(e)彌陀佛”。

  這時候,大魚聽見這種聲音,覺得十分熟悉,于是合上大嘴用心聽。海水停住不再流了,而船離大魚的嘴也只差一點(diǎn)了。穿上誦經(jīng)之聲依然響著,大魚聽見后,眼中流出了淚水,由于淚水太多,所以又使得船不住的左右搖晃起來,但已經(jīng)沒有什么危險了。過一會兒,吹來一陣強(qiáng)勁的東風(fēng),那五百人急忙掛起風(fēng)帆,漸漸遠(yuǎn)去了。沙門化成的大魚十分后悔,它已經(jīng)很久很久沒有聽見誦經(jīng)聲了。他開始后悔前生不該焚燒佛塔和寺院。從此它不在進(jìn)食,七天之后,悔恨交加的大魚就餓死了。它的尸體被海水送到了海岸上。大魚的靈魂投生到一個有德之家,剛一生下來就能說話,并且知道自己前身是什么。剛過八歲,由于聰慧異常,所以修成了羅漢。

  以后,羅漢還到過大魚停尸的地方看見了他的前身,不過現(xiàn)在只剩下堆積如山的白骨,羅漢看了七天也還沒有看完。這些白骨就是因?yàn)樗吧矸赶铝朔贌鹚八略旱淖镞^,而得到在惡道中經(jīng)歷八十劫的結(jié)果。自此以后,羅漢更加虔心向佛了。

  懺悔有理懺與事懺,佛教講“一切唯心造”,一念善則善,一念惡即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