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5難
四十八難曰:人有三虛三實,何謂也?然:有脈之虛實,有病之虛實,有診之虛實也。脈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牢者為實;病之虛實者,出者為虛,入者為實;言者為虛,不言者為實;緩者為虛,急者為實。診之虛實者,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外痛內(nèi)快,為外實內(nèi)虛;內(nèi)痛外快,為內(nèi)實外虛,故曰虛實也。
四十九難曰:有正經(jīng)自病,有五邪所傷,何以別之?然:經(jīng)言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是正經(jīng)之自病也。何謂五邪?然:有中風(fēng),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濕。此之謂五邪。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fēng)得之?然:其色當(dāng)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肝為心邪,故知當(dāng)赤色。其病身熱,脅下滿痛,其脈浮大而弦。何以知傷暑得之?然:當(dāng)惡焦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當(dāng)惡焦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然:當(dāng)喜苦味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為酸,人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咸,自入為甘。故知脾邪入心,為喜苦味也。其病身熱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其脈浮大而緩。何以知傷寒得之?然:當(dāng)譫言妄語。何以言之?肺主聲,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入腎為呻,自入為哭。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其病身熱,灑灑惡寒,甚則喘咳,其脈浮大而澀。何以知中濕得之?然:當(dāng)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液,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自入為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熱,而小腹痛,足脛寒而逆,其脈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也。
五十難曰:病有虛邪,有實邪,有賊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別之?然:從后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者為正邪。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風(fēng)得之為虛邪,傷暑得之為正邪,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傷寒得之為微邪,中濕得之為賊邪。
五十一難曰:病有欲得溫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見人者,有不欲得見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臟腑也?然:病欲得寒,而欲見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溫,而不欲見人者,病在臟也。何以言之?腑者陽也,陽病欲得寒,又欲見人;臟者,陰也,陰病欲得溫,又欲閉戶獨處,惡聞人聲。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五十二難曰:臟腑發(fā)病,根本等不?然:不等也。其不等奈何?然:臟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離其處:腑病者,仿佛賁響,上下行流,居處無常。故以此知臟腑根本不同也。
五十三難曰:經(jīng)言七傳者死,間臟者生,何謂也?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臟者,傳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一臟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也。間臟者,傳其所生也。假令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母子相傳,竟而復(fù)始,如環(huán)無端,故曰生也。
五十四難曰:臟病難治,腑病易治,何謂也?然:臟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腑病易治者,傳其子也。與七傳、間傳同法也。
五十五難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fā)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fā)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一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一卷
- 太上感應(yīng)篇感應(yīng)選錄
- 卷一 道德部
- 逍遙游第一
- 卷六十四 百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二
- 老子道德經(jīng)名句
- 始計第一
- 太上感應(yīng)篇后記
- 卷一 暢玄
- 捭闔第一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二卷
- 卷三十三 山東四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四
- 原始章第一
- 道原
- 印光大師序
-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
- 卷六十三 喻蔽
- 一宇(宇者,道也。)
- 李炳南居士序
- 卷一 文韜
- 齊物論第二
- 天瑞第一
- 內(nèi)篇第一逍遙遊
- 卷一人謀上●天無陰陽篇 第一
- 卷五十六 安貧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四卷
- 老子道德經(jīng)簡介
- 卷六十九 知止
- 太上感應(yīng)篇例證語譯 第三卷
- 馬蹄第九
- 人間世第四
- 第一計 瞞天過海
- 卷二 混元混洞開辟劫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