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親見三件輪回轉(zhuǎn)生的事實(印度)
周祥光
。ㄒ唬
去春攜內(nèi)侄吳君偉良入梵須那婆大學研究院,得在該校所在地之婆玲陀波——婆羅門教主黑天Ishna的誕生地,游了數(shù)天。一日早晨我與該校創(chuàng)辦人波恩尊者Swami H.Bon Maharaj正在喝茶,忽然一印度女人前來,儀態(tài)大方,一望而知為大家閨秀,我們彼此相談之下,才曉得這位小姐就是二十年前德里所發(fā)生之輪回轉(zhuǎn)世故事的主角乞寂提毗小姐Miss Shanti Devi,她今年約有三十五歲,曾畢業(yè)于印度旁遮普大學研究院,現(xiàn)在德里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充哲學講師。因她應(yīng)瑞士輪回轉(zhuǎn)生學會之約,將前往講學,故特前來訪晤波恩尊者辭行耳......。
時至今日,我曾面詢乞寂提毗是否尚能憶及前生情形,她說尚能憶及,惟不若幼時之明顯耳。當她憶及前生情形,有若銀幕之影片,瞬息即逝,否則,如時間長久則與今世相違,不能生活下去矣。
。ǘ
大概在一九五二年七月間,于印度北方省德立洞Dehra Dun地方,有一女孩子名叫摩黎陀蘿Mridula,她在三歲多時,每當她看見對面鄰居一老太太從汽車走下來時,她總是趨前大叫「媽咪!媽咪!」有時候亦說著:「這是我自己的汽車,她是我的媽咪!」可是當時這位老太太也不會理會她,而同時她的今生母親往往以為她跑到街上迷了路,所以,屢次把她拉回來。事情就是這么的發(fā)展下去。有一天晚上,摩黎陀蘿又告訴她今生的母親說:「嗎咪!我有另外一個家,我有六只象及一輛汽車,我有父親妹妹及很多朋友,你愿意帶我到我從前那個母親那邊去嗎?我要回家去!」于是她今生的母親亦覺得奇怪,也想不出一個道理出來,以為這個女孩子大概犯了神經(jīng)錯亂的病,暗自嘆息而已。
摩黎陀蘿一直向她的今生母親提及此事,一年半載不息。等到一九五三年春間,她大概也有四歲多了。有一天在她所居住的街道上,舉行宗教集會,摩黎同她的母親一起前往,但當儀節(jié)終了時,她忽然拿了兩個花圈跑到對面坐著的兩個小朋友那邊,將花圈放在他們的頸上。這兩個小孩子的母親覺得非常奇怪,于是問摩黎陀籮:「你真是一個好女孩子,你知道他們么?」摩黎陀蘿立刻回答道;「我不知道這兩個小孩子,但是我認識你。我奶名母奴Munnu,你是我的姐姐,我們的爸爸同媽咪在那里?我們所養(yǎng)的六只象現(xiàn)在怎么樣了」?她又說了很多有關(guān)家中的事情,非外人所知道的。因此這位年青的婦人就將摩黎陀蘿帶到她的今生母親前,問她可否將這小女孩子帶到前生母親家中去,她答應(yīng)了,于是,她們數(shù)人便坐著汽車一直到前生母親的家中去。
當汽車一停在一座房子前時,摩黎陀蘿即大聲說道:「這是我自己的房子!」同時看見門邊站著一位老者,她又說:「這是我的爸爸!」她于是一直走到房子里去,從這個房間,穿到那個房間,并時刻說出如這間房子我從前參加大學畢業(yè)考試時住的,我的教科書都放在那邊,或說那個房間的衣櫥內(nèi),有我的衣服,又說這張床鋪是我生病時躺過的。她所講的都屬正確。
摩黎陀蘿Mridula看見她的前世母親時又說:「媽咪!你不認識我嗎?唉!當我離開我的身體時,全身神經(jīng)緊張,非常疼痛。后來,我好像同小鳥一樣,立即高飛,但我又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好像浮于空中。我看見很多金碧輝煌與愉快的事體。住在那邊的人都非常快樂。于是,我記起我離開了你們,心中無限難過,其他的事我也記不起來了!顾那吧改赣H是非常疼愛這個女孩子,但聽到她說的一切,亦講不出什么來,回憶往事,雙淚直流下來。
摩黎陀蘿又繼續(xù)的說下去:「我就是梅陀Medha,我的奶名母奴Munnu。我從前的朋友怎么樣了?在D.A.V學院讀過書的蘇格拉耆Shukraji怎么樣了?房子里的一切,大概都同從前差不多,為什么你們要把我的房間搬了呢?這個風扇原來放在會客室里的,為什么放到這里呢?媽咪!你說吧!我離開你們的時候,不是我答應(yīng)你們要回來的嗎?」她的母親只是抱著她,號啕大哭。
梅陀于一九四五年間,因患舌癌而逝世,當時,她正參加大學畢業(yè)考試。她前世原在一個很有錢的商人家里,到一九四九年七月卅一日則轉(zhuǎn)生于孟買省奈錫縣Nasik的一個婆羅門家中。出生后不久,她的父親去世,因此,她的母親在德立洞中學找到教師職,乃遷來前址,而發(fā)生前事。
一九六○年間,么黎陀蘿Mridula之前世與今世之兩位母親將她一起攜到仙坡Rishikesh謁晤本師圣熙福難陀Sri Swami Sivananda,作者乃知此事之來龍去脈,記之如上。
。ㄈ
阿拉哈巴大學前副校長楞迦博士Dr. Sri Rajar,其仆人有一子名鳩摩羅kumar于一九五○年間被毒蛇所咬致死,依照印度習俗,蛇咬死者不能火葬,必須土葬,故其尸體乃埋于阿城鄉(xiāng)間。不久這一個小孩子的靈魂又投生到缽羅多伽Prata Pgarh(離阿拉哈巴卅英里)一農(nóng)家中,出世后父母雙亡,由其伯父養(yǎng)育,家中有兄弟六人,家境困難。在一九五五年間,鳩摩羅轉(zhuǎn)世后,約有五歲左右,他憶及前世之事,他私下偷愉的跑到阿拉哈巴城(作者此日僑居地)的路德街,街上有一婦人擺攤出售香煙洋火及糖果等物。鳩摩羅即到這個煙攤上,把老婦人抱住,說明他如何被蛇咬死,尸體埋于何處,以及如何轉(zhuǎn)生到另一家中情形,所言均屬實在。于是這個老婦人將他攜到楞迦博士家去見其夫。他們將此事報告楞迦博士如何處理。楞迦博士當即告訴其仆人,他人之子,你們不能隨便收留,不過既有轉(zhuǎn)生之事,則不妨將此事經(jīng)過情形向當?shù)鼐謭蟾。于是鳩摩羅之前生父母一一照辦,警局又將他送往縣長公館住了一周,以觀動靜,在一星期中,縣長見到這個并無異樣,故其所言轉(zhuǎn)生事實,自屬實在。同時,鳩摩羅今生之伯父前來領(lǐng)返,惟其前生父母不允,于是雙方控告到縣府判決。當時辦理此事之法官為阿格華爾Agrawala為作者鄰居,認為其伯父家既有子五人,且家窮困,無法養(yǎng)育大批孩子,故勸其讓此一侄兒回返其前生父母家中,雙方皆許諾,事乃解決。
此類輪回轉(zhuǎn)生事情在印度發(fā)生甚多,不勝枚舉。我人之所以不能知曉前世事情,其故殊多,最重要者:
(一)由于隔陰之迷,因我人靈魂轉(zhuǎn)生今世之時,必須在母胎中為時十月之久,故一切事情遺忘,不能憶及。
。ǘ┮蛭胰酥智慧有限,不能憶及前生之事,且日常一切行為,皆為知情意在作主,靈魂則隱而不見。
。ㄈ┐艘嗍窃煳镏鲗ξ胰酥缺,使我人忘記一切,否則,如我知曉我的兒女是我人前世之仇敵,則我人如何與他們生活一起,將其養(yǎng)育成人?
(四)若我人時刻憶起前生事情,則在同一時間內(nèi),必與我人之現(xiàn)世相沖擊,則我人無法生活下去了!
生與死是一物兩面,生是死的開始,死是生的終了,生死循環(huán),永無止境。若欲脫生死,必須做禪定功夫,涅槃寂寂,無生即永生矣。
錄自「無盡燈」雙月刊第十四期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jīng)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讀誦無量壽經(jīng)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jīng)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nèi)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guān)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jīng)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xùn)》: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yīng)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dǎo)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guān)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