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經(jīng)論 >

說話是一種藝術(shù)

星云大師寬心:說話是一種藝術(shù)

  我生病時,徒眾分批來探望我,他們口拙,老是說:“師父睡得好嗎?”“傷口痛不痛?”“有胃口嗎?”“醫(yī)生怎么說?”每問一次,我就要回答一次,好像簡介似的,到最后實在懶得回答,只好說:“探望可以,但別問我!”

  記得過去有一些老法師,如大醒、東初、慈航都很喜歡和我談話,每次跟他們告辭時,都會留我再坐一會兒。慈航法師每次知道我到汐止,總是百般呵護招呼,一個話題講完了會再引出一個話題,從交談中表達見解和看法。老法師們也常會依我的意思給我一些建議,所以常常在共鳴氣氛中談得很盡興。

  自古就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明訓(xùn),講話確是一門藝術(shù)。朱熹說:“辭達則止,不貴多言。”如何說話才能受人歡迎?以下四點說明:

  一、為受窘的人說一句解危的話。助人不是只有在金錢、勞力、時間上的付出,說話也可以幫助別人。例如,有些人面對尷尬不知如何下臺的窘境時,你及時說出一句可以幫他解危的話,這也是助人功德一件。

  二、為沮喪的人說一句鼓勵的話。西諺有云:“言語所賦給我們的功用,是在我們之間作悅耳之辭。”什么是悅耳之辭?就是說好話。說好話讓人如沐春風(fēng),讓人生發(fā)信心。遇到受挫、心情沮喪的人,能給他一些鼓勵,給他一些鼓舞信心的話,就是以語言給他人力量。

  三、為疑惑的人說一句點醒的話。孫子說:“贈人以言,重于珠玉。”遇到徘徊在人生路口的人、對生命疑惑的人,及時用一句有用的話點醒,有時會改變他的一生,甚至救回一條性命。

  四、為無助的人說一句支持的話。無助的人對自我信心不足,需要他人給予肯定才有力量。這樣的人經(jīng)常生活在別人的善惡語言中,一句言語可以決定他的心情好壞。面對無助的人,我們應(yīng)該多多給予支持的語言,讓他對自己生發(fā)信心,肯定自我。

  《說苑》曰:“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話不在多,而在貼切與恰當(dāng)。孟子說:“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如果說話淺近,但是用意深遠,這就是一句好話。所以,話要謹(jǐn)言慎說,才不會讓人覺得輕薄,乃至招怨。

  佛光菜根譚

  平和是社交的藝術(shù),輕聲是文明的象征,微笑是人際的陽光,信任是成功的朋友。贊美如花香,芬芳而怡人;助人如冬陽,適時而溫暖;信心如舟航,乘風(fēng)而破浪;希望如滿月,明亮而美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