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云長老參禪學道的一生
夜不燃燈
長老若坐若行,若與人接談,總是雙目視地三尺。即偶一舉視,立即垂下,雖與人攝影亦然。古人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者是。
長老夜行,無論月夜或黑夜,均不燃燈;蚩制淠昀嫌惺,掌燈導前,老和尚必揮之去,謂有燈反礙其行。弟子私詢之曰:“老和尚雙目,是否夜間放光?”長老不答。
哄動暹京
清光緒三十三年虛老料理妙老身后事畢,轉船赴暹羅,住龍泉寺,一日趺坐,一定九日,哄動暹京。自國王大臣以及男女善信,都來羅拜。長老出定后,被請至宮中誦經,百般供養(yǎng),肅誠皈依,官紳士庶皈依數者千人。
設壇求雪
1922年(歲次壬戌八十三歲),滇省自顧品珍接掌督軍后,連年災荒,人民病苦,死亡無數。自將領以至士民,無不思念唐繼堯的恩德,大家議定迎唐回任。唐接受眾意返任后即親到云棲寺,請長老禱雨。
設壇三日,雨大降,但喉疫還是不能止息。唐又說:“聞雪能止喉病,現在是暮春,怎么能得雪呢?”長老說:“我來設壇,你竭誠求之。”唐應允,齋戒,過一日,雪下盈尺,喉疫頓止,大家都說佛法不可思議。
最后的一字教言
1959年,農歷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時半,長老喚侍者一起進來,舉目遍視,有頃曰:你等侍我有年,辛勞有感。從前的事不必說了。我近十年來,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謗受屈,我都甘心,只想為國內保存佛祖道場,為寺院守祖德清規(guī),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領大衣。
即此一領大衣,我是拼命爭回的,你各人今日皆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經過的。你們此后如有把茅蓋頭,或應住四方,須堅持保守此一領大衣,但如何能夠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說畢合掌道珍重。諸人含淚而退。
虛云長老圓寂前曾作詩一首:少小離塵別故鄉(xiāng),天涯云水路茫茫,百年歲月垂垂老,幾度滄桑得得忘;但教群迷登彼岸,敢辭微命入爐湯,眾生無盡愿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
臨終時寫的話
1959年農歷九月十二日,虛云長老安詳入寂。圓寂前當晚,長老住在自己的茅棚中,時至半夜起床,發(fā)現房間內有兩位弟子。
這兩位侍者為照顧長老,自己偷偷溜到茅棚里。二人皆蜷縮著身體,睡在長老的床頭和床尾,見長老醒來,床頭的弟子連忙起身。長老見此便問:“你怎么在這里呀?”床尾的弟子此時也醒來,站了起來。長老云:“你也在這里?”
之后,老人家讓他們兩人回寮休息。兩人出茅棚后,不忍離去,與其他趕來的弟子等共有五六人,圍繞在長老茅棚的窗戶旁,從縫隙中向里面觀看。見老人家倒了一杯水喝下,在桌子上寫下了幾個字,之后臥床而眠。
次日,長老圓寂,最后寫下的內容大意是:“反對我的人,你們不要反對了,我馬上就要走了;舍不得我的人,不要舍不得了,我去去就來。”
虛云長老一生歷經十難:生為肉球;饑寒雪掩;痢疾待斃;口流鮮血;失足墮水;大病頓發(fā);索斷浸水;險遭剖腹;全身枯木;遭匪毒打。
但長老一生志大氣剛,悲深行苦,解行并進,嚴凈毗尼,行頭陀行,弘法演教,建樹卓著。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鐘行遍天下,為天下人所敬仰。
謹以此文紀念虛老一生,感恩諸佛菩薩倒駕慈航救度迷眾。虛云長老雖已離開我們半個多世紀了,但老人家的行持精神依然策勵著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懈地前行。
- 上一篇:文昌帝君,從周幽王的諫官變成雪山大仙
- 下一篇:船子禪師用生命為夾山禪師堅定信心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感應
- 金剛經感應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的真實感應六則
- 佛咒感應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心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