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 >

貓足富翁的故事

  貓足富翁的故事

  「莫輕于小善,謂『我不招報』。

  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

  智者完其善,少許少許積。」

  【惡品第(122 偈頌)】

  這一偈法句,是佛陀住在給孤獨園時,對一位貓足富翁(注一)說的。

  有一次眾人聚集在舍衛(wèi)城,一起供養(yǎng)佛陀以及佛陀的弟子──比丘僧團。那天,佛陀開示:

  「有些人喜歡自己布施,不讓別人布施;這種人往生后,出生的地方會很有錢,但是不會有很多親友;有些人自己不布施,而讓別人布施,他出生的地方會很窮,但有很多親戚朋友;有些人自己不布施,也不鼓勵別人布施,這種人出生的地方,不會有錢,也不會有很多親戚朋友;有些人自己樂于布施,也讓別人布施,他出生的地方,不但有財富,也有兄弟姊妹、親朋好友!

  一位有智慧的人聽到佛陀的開示,覺得非常感動,就想要布施。他走到佛陀面前,邀請佛陀和弟子明天接受供養(yǎng)。他回到鄉(xiāng)下以后,告訴村民說:「我已經(jīng)邀請佛陀和比丘僧團來受供,請大家量力布施財物、食物。我們一起烹煮之后,一同供養(yǎng)!

  他四處奔走宣傳這件事,得到村民的支持。其中有一位富翁看到他來店門前,就很不高興。富翁認為這個智者自己請了佛陀,卻大肆宣揚,自己廣告,于是生氣地說:「自己供養(yǎng)就好了,還要打廣告!」?jié)M心不情愿地叫他把籮筐拿來,富翁用三只手指撮一撮米,撮一撮芝麻,撮一撮綠豆,丟進籮筐,芝麻油滴三滴。智者立即將富翁供養(yǎng)的少許供品分隔開。富翁雖然富有,卻供養(yǎng)最少,從那天開始,他得到了「貓足富翁」的綽號。

  當(dāng)富翁看到收供養(yǎng)品的人分隔開布施的供品,開始擔(dān)心。于是他派了一位間諜去監(jiān)視他們。智者在分配食物時,拿起富翁供養(yǎng)的布施,一粒一粒地放進每一個盤子,同時一邊念:「讓這個富翁有福報!」間諜回去據(jù)實報告。富翁心想:「今天他沒有講我的壞話,可能明天在眾人面前他會講出我布施的情形,讓我丟臉出丑,那么我將會殺了他!

  第二天,富翁穿著寬大的衣服,暗中藏了一把刀子,預(yù)備要殺智者。

  齋僧供養(yǎng)完畢之后,智者向佛陀報告:「今天村民都量力布施,富有的人供養(yǎng)多,窮的人供養(yǎng)少,但是每個人都一樣功德無量。」這句話一說完,貓足富翁聽了既感動又慚愧,心想:「我不應(yīng)該恨他,我錯了。我如果沒有道歉的話,會很罪惡感!垢晃塘⒖套哌^去,在他足下禮拜,說:「請原諒我!」

  智者當(dāng)時一愣,說道:「你沒有錯,為什么要我原諒你呢?你有沒有不舒服?不要擔(dān)心啦!」

  于是富翁坦白說出全部過程,并請求原諒。智者帶他去佛陀面前報告經(jīng)過。

  佛陀鼓勵說:「在家居士們,你們不應(yīng)該看不起自己做的小小的布施。就好像一滴滴的水,可以慢慢地裝滿一個水瓶;一點點的小善,慢慢地累積,也可以帶來很多快樂。」

  接著佛陀說了一首偈:

  「莫輕于小善,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

  ,亦可滿水瓶,智者完其善,少許少許積!

  聽了佛陀這一番話,貓足富翁證「須陀洹果」(注二)。聽聞?wù)咭餐捶ㄒ妗?/p>

  注釋:

  注一:貓足留下的腳印,好像三個指頭的印,富翁小氣地用三個手指取物布施,故被譏為貓足富翁。

  注二:須陀洹果意譯為預(yù)流果,及初果。是破我見、破戒禁取見,沒有懷疑。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