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經故事 >

鳥兒與仙人

  鳥兒與仙人

  在釋迦牟尼佛還沒有成道證果的時候,有一世,名叫尚闍利,也是一位十分精進修行者。

  他經常到森林里靜坐,一坐就是好幾天,不分晝夜地精進用功。

  特別的是,他有一頭長髮,為了方便用功,他便將頭髮像螺旋狀般地盤繞在頭頂上,村里的人,都尊稱他是「螺髻仙人」。

  這一天,螺髻仙人如往常般在林間打坐。

  中午的日光特別熾盛,空中的鳥群們正尋找著一個臨時的落腳處,其中一只受孕的母鳥即將臨盆,更是焦急的四處張望,希望能找到一個安穩(wěn)的地方生產,在母鳥幾乎疲乏無力之時,

  突然看到眼前就有一個充滿毛絨溫暖的鳥巢,說時遲那時快,牠便立即向前就位下了蛋。

  過了一會兒,虛弱的體力恢復后,便展翅離去,尋覓糧食準備餵養(yǎng)。

  此時,入定已久的仙人逐漸睜開了雙眼,感覺頭頂沈甸甸的,便往頭頂一摸「咦!怎麼有鳥蛋?」

  仙人立刻正襟危坐,慎重考量:「要是我一動,鳥蛋落地,小鳥未出生就命喪黃泉,不行!

  要是我一動,母鳥就知道我不是樹,我的頭更不是巢,就更不可能再靠近我,那麼,誰來孵鳥蛋呢?

  不行!我不能動!絕對不能動!

  于是,仙人立刻振奮心力、聚精會神,繼續(xù)入定,不理會色身些許的疲累。

  就這樣,一天、二天、三天;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過去了,螺髻仙人一動也不動地直到鳥兒孵化、學飛、母子平平安安地離去為止。

  此時森林中的氣候已逐漸轉涼,仙人瘦弱的身影逐漸遠行,悄然地消失在風中。

  鳥兒與仙人非親非故,也毫無利益糾葛,身為凡夫的我們當學習仙人放下自己色身的需求,能夠放下總是以自己為第一優(yōu)先考量的心態(tài),發(fā)出護念他人的慈悲,將是成佛的第一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