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公案 >

八折誦經(jīng)

  有一個兒子,因為父親去世,所以就去寺里請佛光禪師為他的父親誦經(jīng)超度,禪師于是為他籌備香花素果之類的供品,普為亡者誦經(jīng)。

  這位孝子顧慮誦經(jīng)費用,不停的問佛光禪師誦一卷阿彌陀經(jīng)要多少錢?佛光禪師看不慣這位孝子慳吝不舍的態(tài)度,就不客氣地答道;

  “誦一卷阿彌陀經(jīng)需要十兩銀子。”

  孝子不以為然,就討價還價說:

  “禪師,十兩銀子太貴了吧!能不能打八折,八兩如何?”

  禪師點頭道:“好吧!”

  誦經(jīng)佛事如法地進行當(dāng)中,孝子聽到禪師念念有詞的道:

  “十方諸佛菩薩,請將今天誦經(jīng)的一切功德,回向給亡者,讓他能往生東方世界。”

  這位孝子聽了就向禪師抗議道:

  “不對呀!禪師,我只聽說過人過世以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聽說往生到東方世界呀?”

  禪師就道: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十兩銀子,你堅持要八折計算,只好到東方世界去啦!”

  孝子不得已說道:

  “我再加二兩好了,你還是讓我父親往生西方世界吧!”

  這時在棺木中的亡者,忍不住大聲的罵兒子道:

  “你這個不肖子,為了省二兩銀子,害你的老子一下子到東方,一下子到西方,讓我東奔西跑,跑得好辛苦啊!”

  佛法不是商品,不應(yīng)該以商業(yè)行為討價還價。佛經(jīng)上說:“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同樣十塊錢(事)的施舍,因為受者(田)的價值不同,甚至發(fā)意(心)大小,結(jié)果就千差萬別了。佛法無價,不能以金錢多少來決定功德的大小;只有依發(fā)心的真妄、大小,才能分出功德的勝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