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佛教】-臺灣佛教的形成
臺灣佛教
佛教在我國臺灣省的信仰人口約548.6萬人,占2300萬人口的23.9%,不過,其信仰人數(shù)可能與道教、儒教或其他臺灣民間信仰有重疊的情況。據(jù)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發(fā)布的資料顯示,臺灣有多達80%的人口信奉某種形式,摻雜有佛教信仰因素的傳統(tǒng)臺灣民間信仰或臺灣宗教。因此就廣義而言,在臺灣,與道教混淆的佛教人口可說廣達80%。
歷史
早期佛教
清朝統(tǒng)治中國后,大力提倡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因此,閩南粵東地區(qū)信仰發(fā)生重大變革,除了產(chǎn)生吸收佛教世俗化的福建道教閭山派之外,也衍生出適合漢族(閩南粵東人)民情的佛教。此階段,觀音菩薩為佛教中,最容易被漢人所接受的信仰。
觀音菩薩中的“菩薩”其實也是梵文的音譯,并且是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眾生,菩薩則是覺悟有情的老師。而對觀音菩薩的崇拜則是閩南人佛教的一大特征。
18世紀之后,觀音菩薩為主神的佛教廟宇,大量興建于泉州、漳州移民為主的臺灣省。此種佛寺又以巖仔居多。
至于叢林系統(tǒng)的佛教,則始于鄭成功時期,臺南竹溪寺為最早修建寺院之一。
日治時期
1895年,臺灣省被日本帝國主義殖民開始。在治理臺灣所需要的宗教扶持上,臺灣“總督府”舍棄19世紀末因對外戰(zhàn)爭勝利而興起的國家神道教,而選擇了已經(jīng)在臺灣稍有根基的佛教。這種與西方世界以基督教治理殖民地的“宗教殖民”不同的“宗教感化”思維模式,也讓漢人與臺灣原住民居多的臺灣,同化于日本的速度加快。
20世紀初,大量日本佛教派系來臺宣教,直至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前,共有八宗十四派的日本佛教支派來臺傳教,其中又以真宗本愿寺派發(fā)展最佳,不過較符合臺灣民情,以菩薩神化為主的曹洞宗、日蓮宗、凈土宗等三佛教宗派也頗有發(fā)展。例如,曹洞宗就曾自費于臺北觀音山的山路上(今凌云路)設置沿路有三十三座石觀音像的禮佛古道。
為因應現(xiàn)實環(huán)境,臺灣漢族與在臺日人合作,并以寺廟改建、增設佛像(如地藏王菩薩)等方式于臺灣各地設立許多寺院及布教所。起初各宗派與本地佛道教傳教者,雖需為增加信徒競爭,使甲宗信徒歸向乙宗,因而其間發(fā)生少數(shù)爭執(zhí)。不過臺灣佛教或民間信仰人口大增后,加上漢化且放棄原本純巫教的大量平埔族,使各佛教教派都具有一定信徒數(shù)量,在此情況下,各派“不以信徒多寡為唯一之目的,故各宗派間不再出現(xiàn)任何傾軋,頗為圓滑。”
1941年,全臺灣人口共500多萬,而光是積極參與日本佛教的信仰人口就達到8萬人。其中,仍以真宗本愿寺派、曹洞宗、日蓮宗、凈土宗等派為主。
八宗十四派之八宗系指華嚴宗、天臺宗、真言宗、臨濟宗、曹洞宗、凈土宗、凈土真宗、日蓮宗;十四派系指華嚴宗、天臺宗、真言宗高野派、真言宗醍醐派、臨濟宗妙心寺派、曹洞宗、凈土宗、凈土宗西山深草派、真宗本愿寺派、真宗大谷派、真宗木邊派、日蓮宗、本門法華宗、顯本法華宗。
臺灣省被日本帝國主義統(tǒng)治時期有所謂四大法脈、四大道場。其中基隆市靈泉禪寺開月眉山派,由江善慧主持;臺北縣五股凌云禪寺開觀音山派,由沈本圓主持;苗栗縣大湖法云寺創(chuàng)法云派,由林覺力主持;高雄縣岡山超峰寺開大崗山派,由林永定等人開山。四大法脈在戰(zhàn)后的發(fā)展不如在日治時代興盛,不過,是仍在發(fā)展中的佛教系統(tǒng)。
特色
在我國臺灣省佛教的特色之一是世俗化,例如巖仔和高僧信仰;雖然有些人對世俗化的佛教較為反感,但佛教原教旨中并沒有反對世俗化的規(guī)定。基本上戰(zhàn)前的傳統(tǒng)佛教采世俗系統(tǒng)(如巖仔和高僧信仰)與叢林系統(tǒng)(如后述之九大門派)分開的形式,戰(zhàn)后的漢傳佛教系統(tǒng)特色則是高度入世的佛教叢林主導一切。
巖仔
巖仔,漳州人發(fā)音為(giam ah),泉州人發(fā)音為(gum ah),本來意思是山洞,后來靠近山邊的廟就都稱為巖仔。1835年刊行的《彰化縣志》:“閩省漳泉南人謂寺曰巖”。可見巖仔在當時應專指佛寺。而“巖仔”于佛寺的正式名稱又可稱為巖或巖。以巖為名的佛寺,自18世紀后大量出現(xiàn)于臺灣,借由觀音信仰,將佛教教義傳至臺灣,例如1752年建成的的芝山巖與1791年整竣完成的寶藏巖等。
除了巖仔之外,清朝時期主祀觀音的廟宇有寺、宮、閣、堂、壇、庵、巖等等的名稱區(qū)分。其中,亭為地主所蓋,寺為大廟,堂常為村廟,巖則通常蓋于山邊。另外,道教廟宇于興建時,也常將佛教的觀音,佛祖圣像列于道觀或宮寺中,是此,臺灣佛教與道教成為不可分的密切信仰。
高僧信仰
另外,明、清時代大陸來臺的移民,自閩、粵等地,帶來了許多高僧信仰,學者有人稱之“佛教俗神”信仰。如福建泉州安溪縣的清水祖師信仰、顯應祖師信仰,閩西的定光古佛信仰,高僧信仰亦會道教化、如道教廟宇、鸞堂也時常奉祀原屬佛教禪宗的達摩祖師、濟公與普庵禪師等。
九大門派
除了五座山外,臺灣佛教的派別尚有九大門派之分。九大門派為臺灣省的傳統(tǒng)佛教傳衍主要派別,系指戰(zhàn)前已有的主要佛教叢林。計有大崗山派、月眉山派、開元寺派、法云派、大仙寺派、觀音山派、萬佛山派、清涼山派及東和寺派等。
- 如何看待女性在臺灣佛教的崛起 - 昭慧法師
- 第三只眼看臺灣佛教 - 未知
- 臺灣地區(qū)的佛教弘揚對大陸教界有什么借鑒作用? - 濟群法師
- 臺灣佛教世代交替的展望 - 惠空法師
- 臺灣佛教五山頭:法鼓山系統(tǒng)理性最足 - 未知
- 臺灣佛教界世博參訪團參觀上海玉佛禪寺 - 未知
- 臺灣佛教之旅 - 正慈法師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