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名詞 >

【攀緣】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攀緣?

【攀緣】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攀緣?

何為攀緣?佛教中攀緣的意思

  攀緣,是指凡夫的心隨著外境而轉(zhuǎn)。也就是人的心、念頭經(jīng)常向外看、向外在想,跟外界來接觸,對外界關(guān)心,也可以說對外界有所追求,因?yàn)樽约盒牟恢旁谀抢铮牟荒馨,我們?jīng)常在無聊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辦,那就是看看報紙,看看電視,讀讀小說,聽聽音樂,或者找人打幾圈麻將,或者找人天南地北的聊天,在一起發(fā)發(fā)牢騷,吐吐苦水,這一些都叫做攀緣。

  因?yàn)樾牟恢涝趺崔k,心沒有事的時候,好像很空虛,很寂寞,因?yàn)檫@樣子自己失落了自己,不愿意把自己失落掉,希望把自己拉住它,拉住不知道怎么拉法,保有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保有法,只能夠依著浮木,就是抓這一樣,抓那一樣,好像一個人掉到海里面,四顧茫茫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看到一個東西,草也好,木頭也好,在旁邊就抓起來。抓住它是不是能救命不知道,反正是抓了總比不抓好。這個就是一種攀緣心的原因。

各辭典對“攀緣”的解釋

  《佛學(xué)常見辭匯》:是心意不定,隨著外境而轉(zhuǎn)的意思。凡夫之心,時常攀緣外境,隨著外境而轉(zhuǎn),沒有一刻的寧靜;有道之士,放下萬緣,凡事隨緣而不攀緣,其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佛學(xué)大辭典》:(術(shù)語)心不獨(dú)起,必有所對之境,攀緣于彼而起。恰如老人之攀杖而起,謂之攀緣。又心忽彼忽此,馳回外界之事物,如猿攀木枝,忽在彼處,忽在此處,謂之攀緣。常略之以緣之一字而說之。心為能緣,境為所緣,心涉于境,謂之緣。楞伽經(jīng)一曰:“法佛者離攀緣,攀緣離一切所作根量相滅。”楞嚴(yán)經(jīng)一曰:“諸眾生以攀緣為自性。”維摩經(jīng)問疾品曰:“何謂病本,謂有攀緣?(中略)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

  《佛光大辭典》:攀緣,梵語(a^lambana)攀取緣慮之意。指心執(zhí)著于某一對象之作用。眾生之妄想緣取三界諸法,此乃一切煩惱之根源。蓋凡夫之人,妄想微動即攀緣諸法;妄想既有所攀緣,則善惡已分;善惡既分,則憎愛并熾;由是,內(nèi)煩眾結(jié),外生萬疾;此皆攀緣作用所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