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乾隆大藏經(jīng) > 大乘論 >
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1224部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論釋

[大乘論] 作者:無著菩薩本世親菩薩 釋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guān)閉

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論釋 卷上

此經(jīng)文句義次第世無明慧不能解

稽首于此教我等無邊功德所生身

具如斯德應(yīng)禮敬彼之足跡頂戴持

覺轅難駕彼能乘要心普利諸含識

經(jīng)云。能以最勝利益者。此據(jù)成熟菩薩。能以最勝付囑者。此據(jù)未成熟菩薩。云何于諸菩薩最勝利益。復(fù)何者是最勝付囑。為答此問頌曰。

勝利益應(yīng)知于身并屬者

得未得不退謂最勝付囑

謂于菩薩身中為其利益。亦能令彼菩薩益其所有相屬伴類。名最勝利益。于彼身中令其佛法成熟攝聚故。即是利益彼身。亦令化余有情所有堪能。皆成就故。是于屬者能為利益。如是應(yīng)知。于得未得所有功德。能為彼作不退之因。由于善友而親委寄。是名以勝付囑而相付囑。此中得而不退者。欲令不舍大乘。未得不退者。令于大乘更趣殊勝。諸有發(fā)趣菩薩乘者。應(yīng)云何住。為答此問。頌曰。

于心廣最勝至極無顛倒

利益意樂處此乘功德滿

此明何義。若菩薩作此四種利益意樂。始是發(fā)心住。于大乘具此意樂。方可名為功德圓滿。云何為四。利益意樂。一廣大。二最勝。三至極。四無顛倒。經(jīng)云諸有發(fā)趣菩薩乘者。當(dāng)生如是心。廣說乃至如是一切。此明廣大利益意樂。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者。此明最勝利益意樂。雖度如是無量眾生。乃至不名菩薩。此明至極利益意樂。此何意耶。欲明所有一切眾生悉皆攝同菩薩。己身由斯但是寂滅。己身無別有情也。若作別有眾生。不為己想者。此即不名菩薩。若攝為己體。即是至極不舍。是故名為至極意樂。若菩薩有我想眾生想壽者想。更求趣想者。則不名菩薩。此明無顛倒利益意樂。此即由依有身見故我等想生。為令正斷是不顛倒。次下當(dāng)顯諸有發(fā)趣菩薩乘者。應(yīng)如是修行。經(jīng)云。菩薩不住于事應(yīng)行布施。如是廣說。此中何意。以一施聲而總收盡六到彼岸耶。答曰。

六度皆名施由財無畏

此中一二三名修行不住

為明此六咸有施相。此之施性由財無畏法。財施由一謂是初施無畏。由二謂是戒忍。于無怨仇(戒也)及怨仇處(忍也)不為怖懼故。法施由三謂是勤等。由其亡倦(勤也)了彼情已(定也)宣如實法(慧也)此是大菩薩修行之處。即是以一施聲。收盡六度。經(jīng)云菩薩不住于事應(yīng)行布施如是等者。此中何謂不住性耶。頌曰。

為自身報恩果報皆不著

言不住于事者。此顯不著自身。不住隨處。應(yīng)行布施者。此顯不著報恩于利養(yǎng)恭敬等。求恩望益之處事有多途故。云不應(yīng)隨處生著而行布施。不住于色等者。謂不著果報。問何須如是行不住施耶。頌曰。

為離于不起及離為余行

由顧自身不行其施為欲離其不起心故。莫著自身速應(yīng)行施。由望恩心及悕果故遂舍正覺菩提果性。為于余事而行惠施。是故當(dāng)舍求余行施。次下當(dāng)說攝伏心。其事云何。

攝伏在三輪于相心除遣

后后諸疑惑隨生皆悉除

經(jīng)云。菩薩如是應(yīng)行布施。乃至相想亦不應(yīng)著。此顯所舍之物。及所施眾生并能施者。于此三處除著想心。次明布施利益;蛴须y云。既于施等離其相狀。如何當(dāng)獲福德利益。為答此故。說生福甚多。問何故宣說于修行后不彰福利于攝伏下方始言之。答為顯若人不著相想。方能行彼不著施也。從此已后所有經(jīng)文。皆為除遣后后疑惑。于此便有如是疑生。問若不著于法而行施者。如何為求正覺勝果行惠施耶。為答此疑。經(jīng)云于汝意云何?梢詣傧嘤^如來不。如是廣說。頌曰。

若將為集造妙相非勝相

三相遷異故無此謂如來

若謂如來是由施等因緣所造。于有為相中得最勝性者。便見如來有其勝相。若望如來真如之性。即無此勝相。是故不應(yīng)以勝妙相觀于如來。由彼法身是非集造之所顯故。次云。何以故。如來說彼勝相三相遷異故。由此勝相即非勝相。此中意說三相之體。是遷流故。妙生所有勝相皆是虛妄。是故應(yīng)以勝相非相觀于如來。此意欲明從因生法是虛假故無。此謂如來由彼全無三種相故。由離此相即以無相為相。若于是處無生住滅變異之性可了知者。此顯如來不是有為造作之性因緣所成。如是明解如來性已。雖為佛果而行布施非著法施。即是除去疑情。次下妙生重生疑念。若由如是行無住施者。即因極甚深。復(fù)說如來是無為性。即是果極甚深。如何末代得有信者。令彼果報不虛棄耶。為斷此疑。頌曰。

因與果甚深于彼惡時說

此非無利益由三菩薩殊

縱于末代而有菩薩具戒具德具慧。由此說法果利不虛頌曰。

由于先佛所奉持于戒學(xué)

并植善根故名具戒具德

經(jīng)云。然彼菩薩非于一佛而行恭事。非于一佛植諸善根。此顯于先佛所為持戒故。而行恭敬承事。及為種諸善根。如其次第即是具戒具德次明具慧人。頌曰。

能斷于我想及以法想故

此名為具慧二四殊成八

此明我想有四。法想亦四。故成八想。頌曰。

別體相續(xù)起至壽盡而住

更求于余趣我想有四種

我想四者。謂是我想有情想壽者想更求趣想。四種不同。此于別別五蘊有情自生。斷割為我想故。見相續(xù)起作有情想。(薩埵是相續(xù)義)乃至壽存作壽者想。命根既謝轉(zhuǎn)求后有。作更求趣想。法想四者。頌曰。

皆無故非有有故不可說

是言說因故法想有四種

法想四者。一法想。二無法想。三想。四無想。此謂能取所取諸法皆無故。法想不生。即無法想。彼之非有法無自性?招杂泄史菬o法想。即彼非有有非有性。非言所詮故非是想。是言說因故非是無想。由想力故。雖非言顯而以言說故。有八義不同。由我及法八想斷故。名具慧人。何意此義。但于具慧而說。非具戒具德者何。答為顯實想有差異故何者是。頌曰。

由彼信解力信故生實想

不如言取故取為正說故

由此義故說。彼之后而云是人乃能聞此經(jīng)典生一信心。由具慧者不如言而取。及由隨順勝義智故。取為正說故。名為實想。為斯理故說彼之后便云不應(yīng)取為法。不應(yīng)取為非法。不應(yīng)如言所說將以為法。亦復(fù)不即執(zhí)為非法。由此是能隨順勝義智。取為正說故。即是經(jīng)云聞?wù)f是經(jīng)生實信不。經(jīng)云妙生如來悉已知見是人等者。為顯何義。頌曰。

佛了果非比由愿智故知

彼具戒等人所有果報。佛非比知。然由愿智現(xiàn)量而了。若不言見或謂比知。若不言知恐是肉眼等見。是故知見并言。何故世尊作如是語。頌曰。

為求利敬者遮其自說故

彼具戒等。為求利養(yǎng)恭敬。自說己德便生念曰。如來既遙鑒我。為此無宜自說。

經(jīng)云。妙生彼諸有情當(dāng)生當(dāng)攝無量福聚者。此目何義。謂是令其福聚當(dāng)生。又是彼福當(dāng)能相續(xù)熏習(xí)不斷。言有我執(zhí)等者。意說有隨眠性非有現(xiàn)行執(zhí)。

經(jīng)云。是故如來密意宣說筏喻法門。諸有智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此中有何密意。頌曰。

證不住于法為是隨順故

猶如舍其筏是密意應(yīng)知

謂于經(jīng)等法非增上證所住處故。即得證已應(yīng)舍彼法。如到彼岸舍棄其筏。于增上證是隨順故。應(yīng)須收取。如未達岸必憑其筏。是名密意。一筏之上有其取舍故名為密。若是自余非順證法理須舍故。次后更為除疑。何者是上。文云不應(yīng)以勝相觀于如來。彼從無為所顯性故。若如是者。復(fù)如何說。釋迦牟尼如來證于無上正等菩提。乃能宣揚所有法教。由斯道理彼非正覺亦不說法。答此疑故。頌曰。

化體非真佛亦非說法者

由有三佛。一法身佛。二受用身佛。三化身佛。言釋迦牟尼佛者。即是化身。此乃元非證覺。亦不說法度生。文云。何以故。佛所說法等者。為遮總撥一切說法之事故。云化體非真佛亦非說法者。然非總無。頌曰。

說法非二取所說離言詮

如是二種。謂法性非法性。非耳能聽非言能說。是故應(yīng)知。非法非非法。此據(jù)真如道理而說。彼非是法。謂是法無為其性故。復(fù)非非法。由彼無自性體是有故。何故但言所說之法。不言能證之人。答但言所說能證義顯。由非不覺得有所說。

經(jīng)云以諸圣者皆從無為之所顯故者。為明說此法因。由諸圣人并從真如清凈之法所顯現(xiàn)。故名無為所顯是故彼還說無為法。凡所有事言不能宣者。此即豈能取也。彼之自性非是言說所行處故。明此即是非言說性。何故此中無有簡別?傉f圣者不唯言佛。答為明圣人皆從真如清凈所顯。由有全凈一分凈故。隨其所應(yīng)故無有過。又說福差殊欲何所顯。答法雖實是不可取性及不可說。然而有益。頌曰。

自受為他說非無益集福

何故經(jīng)云。世尊此福聚者則非是聚。是故如來說為福聚福聚。頌曰。

福不持菩提彼二能持故

言福于菩提不能持負故。二于菩提是能持故。頌意如是何謂為二。謂自受為他說。經(jīng)云既自受已。于他演說。未了此言將述何義。由其聚聲(梵云塞建陀有其多義或是聚義或是肩義或是分段義若依此方譯之為聚但得積聚義遂無余義此中且據(jù)二種此為昔人不解梵音又譯之為趣深成遼落又復(fù)須知此聚義肩義解時極難也)有二種義。一是聚積義。二是肩荷義。猶如在肩能持于擔(dān)。為此名肩為聚。由斯理故。彼福積聚說為福聚。由其不能持荷菩提說為非聚。即非肩義是積聚義。此二是菩提因福乃甚多。問何故此二能持菩提。為顯斯義故。經(jīng)云何以故妙生由諸如來無上菩提從此經(jīng)出等。何故菩提言出。諸佛言生。頌曰。

得自性因故此余者是生

言菩提者即是法身。此是無為性故。名為自性。是故此二是得彼之因。非是生因。若望此余受用化身。是生因故。由此親能持菩提故。生福甚多。為顯此義。經(jīng)云何以故等。何故此是能成立因。頌曰。

唯是佛法故能成最勝福

言如來說為非佛法者。此顯所覺之法唯佛能證由不共性。是故最勝。此是最勝福因性故。招福極多。意明此是能成勝福之親因。上經(jīng)云。圣人皆是非集造之所顯示。為此諸圣于彼證法不可取不可說者。諸預(yù)流等圣人。并悉取其自果。如何此成非所取性。于其所取而宣說者。非不可說性。為遣疑故生起后文。即彰非所取所證理善成就。頌曰。

不取自果故非可取可說

由是無為所顯性故。彼于六境無有少法可得。既無可預(yù)名為預(yù)流。乃至阿羅漢亦無有法理皆同此無為之法體。無可取為此圣人。于自果不取不說。若圣人作如是念。我得果者即是有其我等執(zhí)者。意說有隨眠惑非是現(xiàn)行。由非彼證現(xiàn)觀之時。有我等執(zhí)而云我得。何意妙生自說得阿羅漢。為令一分有情知已親證故。又復(fù)自說得無諍住者。為顯身與勝德相應(yīng)。為欲令他生勝敬信故。為何意趣而云。妙生都無所住。而說我得無諍住得無諍住。頌曰。

解脫二障故說妙生無諍

障有二種。一是煩惱障。二是定障。于斯脫故不住二障。為此再言。此言二無諍性即是諍之非有。次復(fù)起疑言。世尊昔于燃燈佛所有法可取。彼亦為他說其法要。以此而言如何得成無取無說。為答斯難故。云實無有法是如來所取。此有何意。頌曰。

在燃燈佛所言不取證法

此言世尊在燃燈佛所。亦不以言取其證法。頌曰。

由斯證法成非所取所說

若言諸圣皆是無為所顯。彼法不是所取。亦非所說者。如何諸菩薩取嚴勝佛國土耶。又受用身如何自己取為法王。世間于彼將為法王。為遣疑故方生下文此中意者。頌曰。

智流唯識性國土非所執(zhí)

由彼實無佛土嚴勝是可取事。除從諸佛凈智所流唯識所現(xiàn)。此即不能有所執(zhí)取。若言實有形質(zhì)是可取性。我當(dāng)成就國土嚴勝者。斯誠妄語。如來說彼不是嚴勝。由此說為國土嚴勝。此有何意。頌曰。

無形故勝故非嚴許嚴性

莊嚴者此有二義。一是形相。二是勝相。此最勝者。是第一義。此由無形質(zhì)故。佛土莊嚴非是莊嚴。以彼不是真莊嚴故。是故說此以為最勝。勝法集此故名最勝。若執(zhí)有佛土形勝莊嚴。云我當(dāng)成就彼。即便于色等境界有住著心。為遮此見故有不住文生所云受用身佛如何自己取為法王。他亦爾者為答此難故。將受用身同妙高山。此文欲顯何義。頌曰。

譬如妙高山于受用無取

如妙高山王。獲得勝大尊主性故。名為妙高。而不自取為山王性。以山無分別性故。受用身佛亦復(fù)如是。具法王性由獲勝大尊主性故。名為勝大。而不自取其法王性。我是法王以無分別故。如何得是無分別耶。為顯斯義。文云如來說為非身。由彼非有說名有身。此有何意。頌曰。

非有漏性故亦非是因造

然受用身非有漏性故。由此非有說為有身。皎然純凈自體有故。亦非是因造。由此有身非是仗他因緣生故。何故于先顯福德性已說其喻。今何更說。頌曰。

為顯多差別及以成殊勝

前后福不同更陳其喻說

前明三千世界喻顯福多。今說無數(shù)三千彰其更廣。何故于前不言斯喻。為受化者所樂不同。先少后多意在于此。前福差別不明成立之因。為于菩提無有荷持之用。今欲顯其能立因相。更將別喻隨事而言。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論釋 卷中

何謂能立因相。

兩成尊重故由等流殊勝

煩惱因性故由劣亦勝故

言兩成尊重者。由所托處成制底塔故。謂是說法之地。其所依身成如大師尊重性故。即是持經(jīng)之人施寶之地。及能施者無如是事故。次下經(jīng)文顯此法門。乃是諸佛親所證會等流之性。頗曾有法是如來說不者。此明何意。言無有法是如來獨說。皆是諸佛共宣揚故。

又此施珍寶福是苦惱事生起之因。法門功德乃是煩惑斷除之要。優(yōu)劣懸隔。是故下文將地塵為喻。如來說作非塵。由此說為地塵。所言世界如來說為非界。由此說為世界者。此有何意。言此地塵不是染等性塵。是故名作地塵。又彼世界非是煩惱之因名界。為此說為世界。界是因義。即是世之因也。斯言意顯彼福乃是煩惑塵坌之因由其外塵。雖是無記彼?v善方之極卑。況并成佛福因。而不更為微劣。又彼能成大丈夫相所有福業(yè)。媲此成菩提因。持說法門之福亦為是劣。由彼眾相非是正覺之體性故。為此名為大丈夫相。是彼標相故。由持說福能得大覺性。為此名劣。亦勝過施寶之福。況法身因而不超越。是故劣亦勝也。即是寶福極卑為能成立因。此既成立施寶之福與此福因有差別已。次下諸文更復(fù)成立。欲何所明。頌曰。

彼果勝苦故難逢勝事故

境岸非知故于余不共故

是甚深性故勝余略詮故

胄族高勝故望福福殊勝

此述何義。答施寶之福獲得自身所受用果。彼身是勝。以能舍彼無邊之身。此福勝前。由彼自身是苦性故。何況為彼而行其施。

爾時具壽妙生。了彼自身是苦事故。由法勢力遂便墮淚。此之法門復(fù)是難逢。妙生自從生智已來。亦未曾聞。復(fù)是勝事。此言欲顯般若之名。此下意欲成立是勝妙事。即經(jīng)云如來說為般若波羅蜜多者。彼即非波羅蜜多。為何意趣作如是說。答境岸非知故。由其所知境岸除佛于余無能知者。復(fù)是于余不共故。此之法門所有實想。即實想者。除佛教已余處無故。言實想者唯此處有。言非實者是于余不生義。是故文云若能生如是想者。彼當(dāng)成就第一希有。又此法門亦是甚深。由于此經(jīng)或少受或遍持。于我等想不復(fù)生起。于我等想不生故者。明于所取義無有顛倒。于我等想即是非想者。明于能取無有顛倒。此二如其次第明我法二無性智。佛于此義隨印妙生所說之事。言不驚不怖不畏者。此三皆名為懼。即是驚懼怖懼畏懼。然隨事不同。故有三別。言驚者謂于非處生懼(若正譯梵音應(yīng)云越怖今言驚等者此為不能移舊若準論釋驚義未甚相當(dāng)下二準此應(yīng)可思之也)違越正理如越正道可厭惡故。言怖者。(應(yīng)云續(xù)怖)相續(xù)生懼怖。既生已不能除斷故。言畏者。(應(yīng)云定怖)生決定心一向畏懼。此等若無便成心離惶惑(若不見本音本意于文即未閑釋義為此注出本音斯乃可亡疑惑余家釋別義非此論)又此法門勝余略詮故者。由經(jīng)說此是最勝波羅蜜多如來所說。(經(jīng)是略詮)又此法門族胄高勝故。言勝族者。謂由諸佛所共說故。然彼寶施無有如斯眾德圓備。即是成立此福望前福聚升況理別也。所云于身是其苦性。彼施即是苦果性故。其福卑劣者。然此法門若有持說。彼之大士行諸苦行。此亦豈非是招苦報。如何不是得苦果耶。為除此難故有下文。欲顯何義。頌曰。

彼行堪忍時雖苦行善

彼德難量故由斯名勝事

由無恚怒情不名為苦性

有安樂大悲行時非苦果

此述何義。答縱令彼人行苦行時有苦惱果。然于彼時由有堪忍性故。此名勝事。有其二因。一是善性故。由諸波羅蜜多皆以善為體性故。二是彼德難量故。如經(jīng)云此即是其非波羅蜜多。由彼德岸曾無知者。為此名為不知其岸。由與勝法相應(yīng)故。即此難行之苦。望前苦惱自有殊別。何況我想嗔想悉皆無故。必?zé)o其苦。非但無苦更生悲樂。如經(jīng)云我無是想亦非無想。言非無想者。此顯有想與悲心相應(yīng)。準斯語理。若諸有情于我想等不除遣者。苦行之時見有苦惱。即便欲舍菩提之心。是故應(yīng)離諸想。乃至廣說。此何所顯。若人不發(fā)勝菩提心。便有如斯過失生嗔恨心。頌曰。

生心因不舍是故應(yīng)堅求

問于何處心是此心生因。而遣堅固勤求。復(fù)于何處是不舍菩提心因令進求也。頌曰。

謂是得忍邊及此心方便

此謂入初地勝義之心。得忍邊際行。無住心即是。文云應(yīng)離諸想發(fā)起無上正等覺心。何以故者。此謂顯其無住著心生起之因。若于色等處有住著心者。此必不能進求佛果故。諸菩薩應(yīng)無所住而行布施者。文意欲明施攝六到彼岸。即是生起無住著心方便。謂得忍已。雖復(fù)遭苦而不棄舍大菩提心。問如何起行為利有情。復(fù)遣不住利有情事。此則取舍同。問疑情遂發(fā)。答曰。菩薩如是應(yīng)行布施為利諸眾生等。此顯何意。頌曰。

應(yīng)知正行者是利生因故

于有情事相應(yīng)知遍除遣

此述何義。言此正行者。是利益眾生因。應(yīng)知即是利益有情。而不取有情所有相貌。何謂有情相貌事耶。頌曰。

彼事謂名聚

彼眾生者。即是名字施設(shè)。喚為眾生及所依事。何者是其正行。謂于眾生事相皆除遣故。由彼名字想者即是非想。以彼自體本非有故。即彼眾生不是眾生。謂于五蘊名為眾生。由彼眾生自體無故。此我法無性。何以故。由佛世尊并除諸想。此明我法二想皆無。如何能成最勝妙事。頌曰。

最勝除其想諸世尊無此

由真見相應(yīng)

此述何義。由非彼二是實有性。而諸大師強除彼想。然諸如來與真見相應(yīng)故。果不住因位。如何得見彼果之因。既有此疑。答如經(jīng)云妙生如來是實語者。有其四句。頌曰。

果不住因位是得彼果因

世尊實語故應(yīng)知有四種

此實語性有其四種。何謂為四。頌曰。

立要說下乘及說大乘義

由諸授記事皆無有差舛

由佛自立要期。元求佛果無有妄謬。于下劣乘及以大乘并諸授記。并無謬故。于此隨其次第。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而相配屬。言如來者。由于聲聞乘說苦等四諦。是實不虛。于其大乘說法無性。所顯真如稱實知故。如來是知義。于一切時過去未來現(xiàn)在。所有授記如其事故。皆無妄謬故曰如來。經(jīng)云如來所證法及所說法。此即非實非妄者。此有何意。答曰。

不得彼順故是非實非妄

如言而執(zhí)者對彼故宣說

言諸如來所有說法。此說不得彼故。而是隨順于彼。由彼說法不能親獲內(nèi)證法故。于其言下無有體故。故非是實。由順彼故。故非是妄言。我現(xiàn)證無上覺者。此據(jù)文句道理而有此說。問何故世尊自立要言。我是真實語者。而所說法非實非虛。一說兩兼理成難信。由此答云。如言而執(zhí)者。對彼故宣說。言諸圣人是無為所顯者。然真如性常時遍有。如何佛果以無住心方能證得。非有住心。又復(fù)如何常時遍有實體真如。或有得者或不得者。為除此疑。說入闇喻。此明何義。頌曰。

常時諸處有于真性不獲

由無知有住智無住得真

此中意道真如之性。雖是常時遍有。由其無智有住心故。即不能得。是不清凈義。由其有智無住心故。即便得見是清凈義。然佛世尊是真如所顯。由斯理故。以有住心不能證得。由此頌曰。

無智由如闇當(dāng)闇智若明

能對及所治得失現(xiàn)前故

猶如闇者。是與闇相似義。由斯以闇比其無識。以其日光譬同有智有眼。如文具述。故云能對及所治得失現(xiàn)前故。隨其所應(yīng)由其有眼者顯得能對。夜分曉已顯破所治冥闇謝故。日明既出者。顯能對現(xiàn)前。日光既照見眾色像。次后之文欲說何事。頌曰。

由如是正行獲如是福量

于法正行者業(yè)用今當(dāng)說

由如是正行者。此明文正行。頌曰。

于文有三種受持讀演說

文有三者。一受持。二讀誦。三演說。言受持者。謂持法人。讀誦者依多聞?wù)f。雖不能持由能讀故亦多聞攝。義正行者。謂是周遍得其義故。頌曰。

義得由從他及己聞思故

義之得因從他及己。何謂從他。云何由己。為聞思故。如其次第從他及己而得者。據(jù)遍得義。此謂文義正行。頌曰。

此謂熟內(nèi)己余成他有情

由事時大性望福福殊勝

此受持等。但為成熟內(nèi)己。余成他有情。即是于他廣為正說。獲如是福量者。顯其福量差別。由事時大性望福福殊勝。此舍身福望前舍身福。由事大故有其差別。及由時大。由一日中尚以極多自身而行布施。復(fù)經(jīng)多時于法正行者。業(yè)用今當(dāng)說。何謂彼行業(yè)用耶。頌曰。

非境性獨性能依是大人

及難可得聞無上因增長

若但持正法所依處成器

蠲除諸業(yè)障速獲智通性

世妙事圓滿異熟極尊貴

于此法修行應(yīng)知獲斯業(yè)

經(jīng)云不可思者。此顯不是凡情。比度所行境界。言不可稱者。此顯獨性所獲之福。于聲聞等是不共性故。言為益發(fā)趣極上最勝乘有情故說者。顯此法門是大人所依大乘教。名極上乘大乘行。名最勝乘。樂下劣者不欲聞故。此顯難聞性。聽者難得故。由能成就不可思量等福聚故。此顯增長無上之因。福種增長故。此中文云不可思不可稱者。謂以非量非度。如次應(yīng)知。當(dāng)知是人則為以肩荷負等者。此即顯其能持法者。由彼持法即是持菩提也。所在之處香花供養(yǎng)者。此顯所依之處成勝妙器。由被輕辱故。所有應(yīng)生惡趣之業(yè)。皆當(dāng)消盡故。此顯凈除業(yè)障。言此為善事者。謂遭輕辱時。顯被辱之人有福德性故。言此為善事。(自古翻譯皆無此語由梵本中字隱密故)于燃燈佛先供事諸佛。所得之福比于末代。于此法門能受持等。獲多福故。此顯得成智通性。多福資糧悉圓滿故。乃至當(dāng)知。是經(jīng)不可思議。此顯果報不可思也。即是世妙事圓滿。果報極尊貴。謂于護世帝釋婆羅門等所有圓滿皆當(dāng)攝取。言狂亂者。應(yīng)知此是狂心因。言不可思果報者。此之多性勝性二種。皆非凡情所測。斯謂于法正行。便能安住如是眾德。是故名此為正行業(yè)果報功用。又復(fù)如前三種問答。此中重問。義有何殊。答曰。

由自身行時將己為菩薩

說名為心障違于無住心

妙生實無有法可名菩薩者。若無菩薩。云何如來于燃燈佛所。行菩薩行耶。答此疑曰。實無有法如來于然燈佛所如是等。此顯何義。頌曰。

授后時記故然燈行非勝

菩提彼行同非實由因造

此中意言。我昔于燃燈佛所。非是勝上行菩薩行。而我昔行時實無有法可于彼邊證得正覺。若證覺者即不記我后時成佛。此中意者。言彼行時自云我當(dāng)成佛。若言菩提非有者。佛亦是無。即總撥無。佛為除此難。文云妙生。言如來者。即是實性真如異名。謂無顛倒義。名為實性。無改變義是曰真如。妙生若有說云如來證得無上正等覺者。是為妄語者。此顯何義。答曰。菩提彼行同非實由因造。由昔菩薩修行之時實無可行。諸佛亦爾。無法可證正等菩提。此還總撥實無無上正等菩提。答斯難曰。妙生如來所有正覺之法。此即非實非妄者。此有何意。然真如理是佛所證。彼即非實由從因生。諸有為相是聚相義。彼即無其色等相故。頌曰。

無彼相為相故顯非是妄

由法是佛法皆非有為相

謂此無彼色聲等相。色等相無是其自相。由此故云無彼相為相故。顯非是妄。是故如來說。一切法即是佛法。此顯何義。由如來證此法故。由法是佛法皆非有為相者。此顯以無為體此何所陳。由一切法。以真如為自性。此乃但是佛所覺悟。是故一切法。名為佛法。由此色等不能持其自體相故。所有彼諸色聲等法。皆不是法。由不是法。是故此成其法。即是畢竟能持非有之相。丈夫之喻何所顯耶。頌曰。

謂以法身佛應(yīng)知喻丈夫

無障圓具身是遍滿性故

及得體大故亦名為大身

非有身是有說彼作非身

煩惱所知二障無故。名圓具身。言遍滿者是遍行義。遍諸處故名為具身。及得體大故。亦名為大身。此遍行者。應(yīng)知即是真如之性。在諸法中無有異性故。云非有身。是有說彼作非身如來說為非身。由此名為具身。大身者。斯何所陳。以非有為身故。名彼為非身。即真如性故。由其無身故。是故名此為具身大身。若言無有菩薩者。正覺亦無。所覺亦無。亦無眾生令入涅槃。亦不嚴凈諸佛國土。有何所為。諸菩薩等。令諸眾生入于圓寂。又復(fù)作意凈佛土耶。為答斯難故有下文。此顯何義。頌曰。

不了于法界作度有情心

及清凈土田此名為誑妄

若言此心是其誑妄。為此不名菩薩者。若爾由何得名。答妙生若有信解一切法無性。一切法無性者。如是等此文欲顯何義。答曰。

于菩薩眾生諸法無自性

若解雖非圣名圣慧應(yīng)知

此明何義。言法無性。法無性者。此據(jù)眾生及菩薩所有之法。于彼若能信解;蚴莱鍪馈V^是異生及圣。皆名菩薩。由此便成決定。許有覆俗勝義二種菩薩。此即顯其順彼。再說菩薩菩薩。經(jīng)文前云。如來是無得所顯者義成明白。若如是者。豈彼圣人全無所見。為答斯難許有五眼。為顯其義。頌曰。

雖不見諸法此非無有眼

佛能具五種由境虛妄故

此乃如何不是妄耶。為答此難先為喻已。彼諸眾生種種性其心流轉(zhuǎn)。我悉知之。如是廣說。此顯何義。言彼非是妄見。由境虛妄故。何者是虛妄境。謂種種妄識。頌曰。

種種心流轉(zhuǎn)離于念處故

彼無持常轉(zhuǎn)故說為虛妄

即是種種識有六識殊故。復(fù)是其妄。何因名識為心流轉(zhuǎn)。經(jīng)云如來說為無陀羅者。此顯離于念處性故。由彼念處是此持處。彼若無者。即是無持。陀羅喃阿羅痾陀羅。此之三名。共目二義。皆得名持。亦有流注義。由無持故心即流散。言無持者。為顯常轉(zhuǎn)之緣。既無持故顯其常轉(zhuǎn)。是虛妄性(問何故本經(jīng)初留梵語陀羅。不譯為漢字者。有何意趣。答梵本三處皆是陀羅。而義有差別。今時譯者若也全為梵字。即響滯于東土。如其總作唐音。頓理乖于西域。是故初題梵字?芍^義詮流轉(zhuǎn)所由。于內(nèi)道持。便是正述執(zhí)持之事。作斯譯者。方稱頌本無著菩薩之意。符釋者世親菩薩之情。如其不作斯傳。定貽傷手之患。若總譯為流。持理便成不現(xiàn)。咸為持字。流義固乃全無。作此雙兼。方為愜當(dāng)。若譯為流。于理亦得。然含多義。不及陀羅。一處既爾。余皆類知。諸存梵本者咸有異意。此波若已經(jīng)四譯五譯。尋者當(dāng)須善觀。不是好異。重譯意存鞠理。西國聲明。自有一名目多事。一事有多名。為此陀羅一言。遂含眾義。有流有持。理應(yīng)體方俗之殊致。不得恃昔而膠柱。若勘舊譯全成疏漏。無暇言其藏否)何以故者。由有過去等心不可得言故。所云過去未來心者。由是過去未來性故。是不可得。其現(xiàn)在者即是遍計所執(zhí)。自性非有故。此顯流轉(zhuǎn)之心。是妄識性所緣。無有三世性故。復(fù)有何意說福聚喻耶。答曰。

應(yīng)知是智持福乃非虛妄

顯此福因故重陳其喻說

此述何義。心既流轉(zhuǎn)是誑妄性故。所有福聚亦并成虛。此既是妄何成于善。既有深疑理須明決。答流轉(zhuǎn)之心可是其妄。所言福聚體不是虛。由是正覺智之持故。如何顯此是其持性。如云妙生若此福聚者。如來即不說為福聚。此何意趣。由五取蘊體是虛妄。若此福聚是取蘊者。如來即不說此福聚為福聚性。是不說為智之持處義。若言如來是非集造所顯。如何如來說有諸好及眾相耶。為除此難故云。不應(yīng)色身圓滿及相具足觀于如來。言色身者。是墮好義故。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論釋 卷下

如來說彼為具相者。此非具相。由此說為具相。此有何意。頌曰。

謂于真法身無隨好圓滿

亦非是具相非身性應(yīng)知

于法身無別非如來無二

重言其具相由二體皆無

言法身實不圓滿隨好色身。應(yīng)知亦不具足眾相。彼無身性故。是謂法身無具相義。亦非如來無斯二種。所謂色身圓滿及以具相。由斯二種不離法身。是故如來有其相好。為此重言。色身圓滿及以具相。由二皆無故。是故此二亦說為無。言此非圓滿此亦非具相。亦說為有。以說色身圓滿及具相言故。斯有何意。由其法身無此相好。是故名此為如來。色身圓滿及以具相。由與彼身不相離故。法身之性即不如是。然法身非彼自性故。若言不應(yīng)以色身圓滿及具相身觀如來者。如何如來有所說法耶。為答斯難。此即以其惡取而謗于我。由不能解我所說義故。頌曰。

如來說亦無說二是所執(zhí)

何意重言。說法說法者。頌云說二是所執(zhí)。云何為二。一乃是文。二便是義。由何所以。文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耶。答曰。

由不離法界說亦無自性

由不離法界外有說法自性可得。若言無有世尊是能說者。所說之法亦復(fù)不離法身。故成非有。如是甚深之法。如何當(dāng)有敬信之人。為除此難。答曰。

能說所說雖甚深然亦非無敬信者

經(jīng)云。妙生彼非眾生非非眾生者。此有何意。頌曰。

由非眾生非非生非圣圣性相應(yīng)故

諸有當(dāng)能生敬信者。彼非眾生。由余眾生不與圣性相應(yīng)。即與凡夫性相應(yīng)故。非非眾生者。由與圣性相應(yīng)故。此中義者。由彼望其凡夫性故。不是眾生。由望圣人性故。非非眾生。何以故。眾生眾生者。如來說彼為非眾生。此據(jù)愚小異生性。由此說為眾生者。此據(jù)圣人性。若言如來曾無有法。是所覺知者。云何離其后后正知次第。而名無上正等覺耶。為答此難。非是有法可覺方名無上正覺。然由頌曰。

少法無有故無上覺應(yīng)知

由法界不增清凈平等性

及方便無上

于此乃至無有少法能過故名無上。又復(fù)法界無有增故。其法平等故。名無上上。上性無故。又復(fù)如來法身清凈平等故。其法無不齊等。無有少增故名無上。又復(fù)其法是無我自相。此即高。高性無故名無上。又復(fù)于諸方便亦是無上。所有善法皆圓滿故。名為無上。此余菩提于諸善法不圓滿故。即此方便實為有上。此乃如來說為非法。由此說為善法者。此有何意。頌曰。

由漏性非法是故非善法

由此名為善

由有漏性彼不是持有漏之相。不能持故。由此說為善法。由無漏性決定能持是善性故。若要以善法獲大菩提者。所有說法亦應(yīng)不獲菩提。是無記性故。為遮此難更言差別之福答所說法?v令無記終有所得。頌曰。

說法雖無記非不得應(yīng)知

由非離此能得菩提故。知籍斯菩提方契。頌曰。

由斯一法寶勝彼寶無量

故此宣說法寶。望前無數(shù)妙高無邊之寶。顯福差別。假為第百分亦不能及一者。乃至廣說。將顯何義。頌曰。

于諸算勢類因亦有差殊

尋思于世間喻所不能及

此言何義。謂以此福望前福聚。謂是算勢類。因四種差別。于此世間遍尋思已。無有其喻能比況者。言由算差別者。始從假為第百分。乃至或為算分不顯差殊。但言算者。此即應(yīng)知總攝。其余所有算數(shù);驗閯莘终摺S善鋭萘τ胁钍夤省H鐝娙跞耸虏幌嗖。或為比數(shù)者。由品類別。言此福類元不比數(shù)前之福類。如貴賤人不相比數(shù)。因者明其因。果亦不相干涉故。言彼亦不可與此為因(鄔波尼殺曇譯為因字如芥子種將比松柏)于此世間竟無其喻可況于福。由斯前福望于此福。實為減少皆不足言。故云乃至譬喻亦不能及。若言彼法性相平等故。無不平者即無能度所度。云何如來說脫有情耶。為除此難故起后文。將顯何義。頌曰。

法界平等故佛不度眾生

于諸名共聚不在法界外

凡名有情者。于彼蘊處由名共蘊。不在法界之外。即此法界其性平等。是故曾無有一眾生可是如來之所度脫。此即如何當(dāng)有我執(zhí)者。此有何意。若言但唯脫其五蘊而已。此即是有所許眾生。由如是故。頌曰。

若起于法執(zhí)與我執(zhí)過同

定執(zhí)脫有情是無執(zhí)妄執(zhí)

如云妙生言我執(zhí)者如來說為非執(zhí)。妄執(zhí)如來說為非生者。是不能生圣法之義。若言不應(yīng)以其具相觀于如來。非彼自性故。由是法身自性故。然彼如來自性法身。可以具相而比知之。有作斯難。為除疑意生起后文。將顯何義。頌曰。

不應(yīng)以色體準如來法身

勿彼轉(zhuǎn)輪王與如來齊等

此則報相之福。亦名具相。由彼成此故。藉其福力得菩提故。有作是說。此則如來以其具相,F(xiàn)證無上正覺。為除此意。不應(yīng)以具相如是等。將顯何義。頌曰。

即具相果報圓滿福不許

能招于法身由方便異性

由真法身是智自性故。與彼福體性不同。此二伽他要顯何義。頌曰。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彼人起邪勤不能當(dāng)見我

應(yīng)觀佛法性即導(dǎo)師法身

法性識難知故彼不能了

此二頌中。所說之義。頌曰。

唯見色聞聲是人不知佛

此真如法身非是識境故

此文意顯不應(yīng)以色聲二種觀于如來。由是異生不能見者。此何為也。彼人起邪勤。言彼異生妄起邪勤。不依正道求見于我。此云法性者即是真如。若言福不證菩提者。此即菩薩福業(yè)其果應(yīng)斷。為釋此疑故有下文。言此福性雖復(fù)不能親招覺處。頌曰。

其福不失亡果報不斷絕

得忍亦不斷以獲無垢故

更論于福因為此陳其喻

彼福無報故正取非越取

由此是彼智資糧性故。又復(fù)何為。更于其福而陳喻耶。故云得忍亦不斷。以獲無垢故。更論其福因。為此陳其喻。又有疑云。既得無生法忍智乃不生。菩薩諸福皆應(yīng)斷絕。為顯福不斷絕至極清凈。獲福既多果報亦勝。于不生法得無性者。有二種無性。由其二性體不生故。經(jīng)云妙生應(yīng)正取不應(yīng)越取者。云何是正取不應(yīng)越取。答彼福無報故。正取非越取。凡所有福招果報者。是可厭故。當(dāng)知彼取即是越取。如越正路而行崄道。而彼福不招報。是故彼是正取非為越取。問菩薩福津既不感報。所獲之果如何可知。答曰。

彼福招化果作利有情事

彼事由任運成佛現(xiàn)諸方

去來等是化正覺常不動

彼于法界處非一異應(yīng)知

諸佛世尊現(xiàn)眾變化。非彼如來若來若去等故。云彼事由任運成佛現(xiàn)諸方去來等是化正覺常不動。為顯斯義生起下文。曾無有去亦不有來。由此故名為如來。此有何意。若如來有去來等異者。彼即不是。如其常性無有變易。微塵作墨喻者。是誰之喻顯何事耶。答曰。

彼于法界處非一異應(yīng)知

言彼如來于法界處。非一非異性。意顯斯事故彰其喻。頌曰。

微塵將作墨喻顯于法界

又世界為墨。喻顯何義。頌曰。

此論造墨事為彰煩惱盡

非聚非集性顯是非一性

于彼總集性明其非異性

譬如造墨。所有塵埃眾多極微性非一處。其聚集物非一事故。亦非異性。由總集故。此由無有別別斷割之理。如是應(yīng)知。諸佛世尊于法界中煩惱障盡。非一處性。亦非異性。此即兼述三千大千世界。不是聚性。及是聚性其喻亦同。如來說為非是聚性。是故說為極微聚者。此顯何義。若其聚物是其一者。不應(yīng)名此為極微聚。又復(fù)若是一界者。亦不應(yīng)言三千大千世界。由此故云。此即是其有聚執(zhí)也。此即如來說為非執(zhí)。不為聚執(zhí)故。由其妄執(zhí)是故說為聚執(zhí)。欲明異此余悉應(yīng)無無上正智。復(fù)有何因。諸凡愚類于實無聚而執(zhí)耶。為除斯難。而云其聚執(zhí)者。但俗論說有如是等。此何所明。頌曰。

不了但俗言諸凡愚妄執(zhí)

妙生諸有說云。如來宣說我見等者。此明何義。頌曰。

斷我法二種非證覺無故

言我法二種體是無故。此兩雖言得斷。而亦不證菩提。是誰之?dāng)喽塬@耶。答由二見之?dāng)。彼二之見是所除故。頌曰?/p>

是故見無見無境虛妄執(zhí)

由此故知我體是無。諸有我見如來說為非見。以無境故。意道所有我境元來是無。文云故名我見者。明虛妄分別有也。如是于無我理顯見無見性已。亦是顯其于法見無見性。是故文云。于一切法應(yīng)如是知等。然其法想亦是非相性故。猶如我見。復(fù)有何意。此之我法二見說為非見性耶。答曰。

由此是細障如是知故斷

是所顯義。此之我法二見。是其見取。此謂細障。由于二事如是正知非見性故。方能除斷。經(jīng)云應(yīng)如是知。應(yīng)如是見。應(yīng)如是解者。此文說頌曰。

由得二種智及定彼方除

謂以覆俗勝義智。及以此二所依之定。方除彼障。又論差別之福何所顯耶。答頌曰。

陳福明化身非無無盡福

如來雖復(fù)任運廣為化用。然彼化身宣說正法。即是無漏之福。便成無有盡期。云何正說等者。此意為顯如來不自言我是化身。頌曰。

諸佛說法時不言身是化

由不自言故是其真實說

此何所陳。欲明如來雖為眾生宣揚法化。而不自說我是化身。由作如是不正說故。為此名彼以為正說。意道若異此者。于彼所化諸眾生輩不生極敬。斯乃為利多眾生事。復(fù)是無法可說故。若言如來為多化身無盡說法。如何彼復(fù)說有涅槃耶。為釋此疑說伽他曰。

如來涅槃證非造亦不殊

非諸如來所證圓寂是其造作。有為自性望其造作復(fù)不是異。雖現(xiàn)涅槃而是其化。示同生死利益有情。欲顯如來無住涅槃。生死涅槃兩皆不住故。復(fù)有何因。示同生死而不住于生死因緣事耶。答頌曰。

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

露泡夢電云應(yīng)作如是觀

此集造有九以正智觀故

由以星等九事為同法喻。喻九種正智而觀于境。何謂九觀。應(yīng)知即是九種所觀之事。何謂所觀。頌曰。

見相及與識居處身受用

過去并現(xiàn)存未至詳觀察

此中應(yīng)觀見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