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大乘單譯經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十二卷 翻譯名義集
第十二卷 翻譯名義集
三德秘藏篇第四十九
光明玄云。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凈是為德。無二生死為常。不受二邊為樂。具八自在為我。三業(yè)清凈為凈。章安疏云。法身之身。非色非無色。非色故。不可以形相見。非無色故。不可以心想知。雖非色而色充滿十方。雖非非色。亦可尋求。即法身德。般若德者。非知非字。亦非不知。非不字(云云)解脫德者。非縛非脫。非縛而縛。非脫而脫(云云)。哀嘆品曰。云何名為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并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成伊。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入涅槃。章安釋云。若約昔教。隱故名秘。覆故名藏。謂無常等覆于常等。令常等隱。名秘密藏。今經開敝。如月處空。清凈顯露。不如昔教。但以正法微妙不可思議絕名離相。眾生不解。名為秘密。法界包含攝一切法。用不可盡。名之為藏。今釋秘密藏文為三。一譬三點。二譬三目。三合以三德。此之三文。一往而言。是從事入理。三點是文字。此約言教(見字體篇)三目是天眼。此約修行(見譬喻篇)三德是佛師。此即約理。又是佛印。印于教行。凡有言說。與此相應。即秘密教。修習相應。是秘密行證得相應是秘密理。從我今安住下。是第四結秘密藏。安住三法是結三德。入大涅槃。結秘密藏。占察經云。復次彼心名如來藏。所謂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凈之業(yè)。以諸佛法身從無始本際來。無障無礙自在不滅。勝鬘經明二如來藏。一空如來藏。謂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二不空如來藏。謂具過河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南岳止觀云。一空如來藏以此心體平等。妙絕染凈之相。非直心體自性平等。所起染凈等法。亦復自性非有。二不空如來藏所謂具有染凈二法以明不空。凈法中復有二種。一具足無漏性功德法。二具足出障凈法。染法亦二種。一具足染性。二具足染事。凈覺說題云。應知二種約在纏出纏二義分之。故彼經云。若于無量煩惱藏所纏如來藏。不疑惑者。于出無量煩惱藏法身。亦無疑惑也。居式圓覺疏云?杖鐏聿。即無住本。不空如來藏。即所立法。此二釋違南岳止觀。又起信云。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賢首釋云。此以如實之中空無妄染。非謂如實自空。此則如實之空。以妄空故。遂能顯示真理。故云顯實。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賢首釋云。此有二義。一異妄無體故。二異恒沙有流煩惱故。故佛性論偈云。由客塵空故。與法界相離。無上法不空與法界相隨。圭山略疏。三義釋藏。一隱覆名藏。二含攝名藏。三出生名藏。又略鈔明五種。一如來藏。在纏含果法故。二自性清凈藏。在纏不染故。此二就凡位說。三法身藏。果位為功德所依故。四出世間上上藏。出纏超過二乘菩薩故。此二就圣位說。五法界藏。謂通因果。外持一切染凈有為。故名法界。內含一切恒沙性德。故名為藏。僧遁注金剛三昧云。如來藏者。住自性真如也。諸佛智地名如來藏。能攝一切有情。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有情惑染煩惱無明所覆名有情境。若無明惑染境空。諸識不起。境如故。名如來智。智如故即如來藏。長水釋楞嚴云。如來藏四義喻海。一永絕百非。如海甚深。二包含萬有。如海廣大。三無德不備。如海珍寶。四無法不現(xiàn)。如海現(xiàn)影。又尼犍經云。王名嚴熾。有大薩遮。來入其國。王出遠迎。乃為王說。大王當知。依煩惱身。觀如來身。何以故。此身即是如來藏故。一切煩惱。諸垢藏中。佛性滿足。如石中金。木中火。地中水。乳中酪。麻中油。子中禾。藏中金。模中像。孕中胎。云中日。是故我言。煩惱之中。有如來藏。涅槃論云。身外有佛。亦不密。身內有佛。亦不密。非有非無。亦不密。眾生是佛故微密。涅槃云。如人七寶。不出外用名之為藏。其人所以藏積此寶為未來故。所謂谷貴。賊來侵國。值遇惡王。為用贖命(準四念處。乃是贖于藏通之命則圓自有常住之命。故非所論)財難得時。乃當出用。諸佛秘藏亦復如是。為未來世。諸惡比丘。畜不凈物。為四眾說。如來畢竟。入于涅槃。讀誦外典。不教佛經。如是等惡。出現(xiàn)世時。為滅諸惡為說是經。是經若滅。佛法則滅(神智云。文有單復。所言復者。謂乘及戒。若言不許畜八不凈。此是戒門事門。若說如來畢竟涅槃。及遮外典。此是乘門理門。由無乘戒。失常住命。若單說者。唯約戒門。扶律贖命)。欲令學者通達異名識自秘藏。故詳敘焉。
摩訶般涅槃那。此云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大經云。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楞伽云。我所說者。妄想識滅。名為涅槃。肇師涅槃論曰。秦言無為。亦名滅度。無為者。取其虛無寂寞。妙絕于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斯蓋鏡像之所歸。絕稱謂之幽宅也。法華。金剛皆云滅度。奘三藏翻為圓寂。賢首云。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圭山正名寂滅。準肇公云。泥洹盡諦者。豈直結盡而已。則生死永寂滅。故謂之盡矣;蚍矘。凡圣大小。皆有涅槃;蛎彼岸。肇師云。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岸。豈崖岸之有。以我異于彼故。借我謂之耳。智論云。槃名為趣。涅名為出。永出諸趣。故名涅槃。或名泥曰。如嚴佛調云。佛既泥曰。微言永絕。新云梵本正名波利昵縛喃。此云滅度。二教論云。涅槃者。常恒清涼。無復生死。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像測。莫知其所以名。強謂之寂。其為至也。亦以極哉。縱其雙林息照而靈智常存。體示阇維。而法身恒在。然涅槃法。若辨其義。應分有余無余之殊。當揀少分究竟之異。言有余無余者。光明玄云。若三界煩惱盡。證有余涅槃。焚身灰智入無余涅槃。言少分者勝鬘經云。知有余苦。斷有余集。證有余滅。修有余道。是名得少分涅槃。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究竟涅槃者。大法鼓經云。乃至得一切種功德。一切種智大乘涅槃。然后究竟。法華云。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初發(fā)大心。當期究竟。故輔行云。菩薩初心常觀涅槃。自行初修也。亦令眾生常觀涅槃。化他初修也。安置諸子秘密藏中;笕胍。我亦不久。自住其中。自行后入也。故知自他初心。無不皆修。自他后心。無不皆入。若欲修入。當依四法。故涅槃云。有四法。為涅槃近因。一近善知識。二聽聞正法。三思惟其義。四如說修行。若言勤修苦行。是涅槃近因緣者。無有是處。一近善知識者。止觀釋曰。大品云。佛菩薩羅漢是善知識。六波羅密。三十七品。是善知識。法性實際是善知識。佛菩薩等。威光覆育。即外護也。六度道品入道之門即同行也。法性實際諸佛所師即教授也。二聽聞正法等三句即三慧也。華嚴云。我或為眾生。說聞慧法。或為眾生。說思慧法;驗楸娚Uf修慧法。故楞嚴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真諦云。散心名覆器。無聞慧故。忘心名漏器。雖得而失。無思慧故。倒心名穢器。非而謂是。無修慧故。凈名疏云。聞若不聽。無受潤因。聽而不思無深旨趣。思而不修。終無證理。三慧若備。入道不疑。荊溪釋云。念前聞思所依之境。當如聞思而修行之。應知三慧有橫有豎。橫則名字已上。位位有之。豎則名字為聞。觀行為思。相似為修。三慧具足能得相似分真之定。名入秘藏。
法寶眾名篇第五十
光明玄云。至理可尊。名曰法寶。論曰。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為諸眾生類。隨緣立異字。如金體一似器用殊。镮釧順人之好別。瓶盆隨時之應殊。雖千化以暫分。而一性以不變。故曰泥洹真法寶。眾生從種種門入也。
達摩。此翻為法。唐明[泳-永+(虍-七+(一/八/八/目))]云。契之于心。然后以之為法。在心為法。形言為教。法有自相共相。教乃遮詮表詮。天臺明法。廣有八種。一教。二理。三智。四斷。五行。六位。七因。八果。略言三義。謂教行理。如闡義云以約修行始終三義收盡。謂依教修行。行成契理。若以位分。約教屬名字位。人稟教生解故。約行屬觀行相似。依解修行故。約理在初住。分證本理故。然于約行復須從容。若論造修。猶居名字。的取行成方名觀行。凡當辨位須知此旨。若約能詮所詮。但明教理。二教論曰。教者何也。詮理之謂也。理者何也。教之所詮。教若果異。理豈得同。理若必同。教寧得異。筌不期魚。蹄不為兔。將謂名乎。妙樂云。教有二種。詮理之教無二。表行之教自分。詮理之教者。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表行之教者。只由忘智親疏。致使迷成厚薄。青龍疏云。有教行證。名為正法。有教有行無證名像法。像者似也。但有于教。而無行證。名為末法。行事鈔云。顯理之教。大分為二。一謂化教。此則通于道俗。二謂行教。(亦名制教)雖局于內眾。大乘入楞伽云。教由理故成。理由教故顯。當依此教理。勿更余分別。
達磨馱都。此云法界。妙樂云。所詮無外。故名法界。賢首云。依生圣法。故云法界。清涼云。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起信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忘念。而有差別。凈名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天臺釋云。若迷無住。則三界六道紛然而有。則立世間一切諸法。若解無住即是無始無明。反本還源。發(fā)真成圣。故有四種出世圣法。普門玄云。世者為三。一五陰。二眾生。三國土(云云)。世是隔別。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種五陰。乃至依報。隔別不同也。間是間差。三十種世間差別。不相謬亂。故名為間。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為法。各各有界畔分齊。故名為界。今就一法界。各有十法。所謂如是性相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互相有則有千法。如是等法。皆因緣生法。六道是惑因緣生法。四圣是解因緣法(云云)。是諸因緣法。即是三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清涼。新經疏云。統(tǒng)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義。一一差別。有分齊故。二理法界。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界。具性分義。性分無礙故。四事事無礙法界。一切分齊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肇論曰。秦言無上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苑師云。阿此云無。耨多羅翻上。三藐翻正也。三遍也等也。菩提覺也。孤山疏云。極果超因故云無上。正則正觀中道。等則雙照二邊。蓋果上三智也。發(fā)軫云。無上是理。正等覺是智。正謂正中。即一切種智寂滅相也。等謂平等。即行類相貌如實知也。裴相國云。是諸佛所證最上妙道。是眾生所迷根本妙源。故凡夫流浪六道。由不發(fā)此菩提心故。今得人身。起慶幸意。當須秉心對佛像前燒香散華。三業(yè)供養(yǎng)。立四弘誓發(fā)成佛心。故華嚴云。菩提心者。名為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發(fā)此心者。須識其體。體有二種。一曰當體。二曰所依體。其當體者。所謂悲心智心愿心。此三種心。乃是當體。所依體者。自性清凈。圓明妙心。為所依體。性自具足號如來藏;蟛荒苋。智無所凈。虛寂澄湛真覺靈明。能生萬法。號一大事。但由群生久迷此性。唯認攀緣六塵影像。乍起乍滅。虛妄之念。以為自心。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此之心體。如肇師云。微妙無相不可為有。用之彌勤不可為無。度一切諸佛境界經文殊言。菩提者。無形相無為。云何無形相。不可以六識識故。云何無為。無生住滅故。裴相國云。性含萬德。體絕百非。如凈月輪圓滿無缺;笤扑膊自覺知。妄惑既除。真心本凈。性含萬德。故在圣不為得。體絕百非。故居凡不為失。然欲發(fā)此心者。當運慈悲而為宗要。故華嚴海云比丘。告善財言。發(fā)菩提心者。所謂發(fā)大悲心普救一切眾生故。發(fā)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間故。一切群匯本無生死。妄風飄鼓。汨沒苦海。今發(fā)大愿。黑暗崖下。誓作明燈。生死波中永為船筏。此起悲心。拔眾生苦。一切凡夫。本性具足性凈功德。今迷寶藏貧窮孤露。今啟洪愿誓與群萌無上佛果究竟之樂。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于此取泥洹。愿舉修途之初步。宜運成山之始簣。崇德廣業(yè)。不倦終之(昔住大覺有王仁林垂訪問曰。佛道覺云易成。經云。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若云難成。安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余即答曰。了性則見本是佛。依自圓修乃易。昧性則欲求作佛。依他別修乃難。慕圓宗者。起信樂心才舉念時。已作如來真子。如回向際。便成無上菩提)
菩提。肇師云。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后代諸師皆譯為道。以大論翻為佛道故。今問。如周易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此則儒宗仁義為道。莊子曰。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此則道家以虛無為道。今釋氏宗以何為道。答曰。般舟經云。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凈名無垢。五道鮮潔不受色。有解此者大道成。是知吾教以心為道。心乃自性清凈心也。其體湛寂。其性靈照。無名無相。絕有絕無。心不能思。口不能議。褒美稱為第一義諦;蛘邌栐。如凈名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今安以心而為道耶。答究乎菩提非身心者。如肇師云。無為之道。豈可以身心而得乎。故度一切佛境界經云。菩提者。不可以身覺。不可以心覺。何以故。身是無知如草木故。心者虛誑不真實故。是故菩提非身心也。然凈名中卻云諸佛解脫當于眾生心行中求者。天臺釋云。今觀眾生心行。入本性清凈智。窮眾生心源者。即顯諸佛解脫之果。如勤求水不得離冰。寒雖結水成冰。暖則釋冰為水。故華嚴云。若能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凡夫由昧心源。故隨妄念。能于妄念深照性空。名解大道。故華嚴云。體解大道發(fā)無上心。此心智發(fā)能為佛母。號曰智度。是故智度亦名大道。故大論云。智度大道佛善來。如用此智修習萬行。其所修法。亦名大道。故法華云。為滅諦故。修行于道。由道是心。其性虛通遍一切法無非是道。如金色女問文殊云。何謂為道。答曰。汝則為道。又喜根云。淫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此三事中。無量諸佛道。今問淫事穢污。佛道清凈。安指穢事名為凈道。答觀淫怒癡相同水月。了染凈體。性如虛空。遇順無著。逢違不嗔。于惡境界。得解脫門。乃行非道通達佛道。是名無礙人。一道出生死。若起凡見。成地獄業(yè)。如熱金圓取必燒手。如是無為。名道人也。
阿婆磨。大論翻云無等等。佛名無等。般若波羅蜜。利益眾生。全與佛相似。故名無等等。
目帝羅。此云解脫。荊溪凈名記云。若正用功。上可作古買切。下作恥活切。功成之日。上應作戶賈切。下應作徒活切。智論云。解脫知見者。用是解脫知見。知是二種解脫相。有為無為解脫。知諸解脫相。所謂時解脫。不時解脫;劢饷。俱解脫。壞解脫。不壞解脫。不可思議解脫。無礙解脫等。分別諸解脫相牢固。是名解脫知見無減(云云)。問曰。解脫知見者但言知何以復言見。答言知言見。事得牢固。譬如繩二合為一則牢堅。復次若但說知。則不攝一切慧。如阿毗曇所說;塾腥N。有知非見。有見非知。有亦知亦見。有知非見者。盡智無生智。五識相應智。有見非知者。八忍世間正見五邪見。有亦知亦見者。余殘諸慧。若說知則不攝見。若說見則不攝知。是故說知見則具足。
阿惟顏。應法師引十地經謂一生補處。
阿鞞跋致。亦名阿惟越致。此云不退轉。不退有三義。入空位不退。入假行不退。入中念不退。妙樂云。般若是位。離二死故。解脫是行。諸行具故。法身是念。證實境故。智論云。無生忍法。即是阿鞞跋致地。
膩地。此云依。法華疏云。利物以慈悲入室為首。涉有忍辱為基。濟他以忘我為本。能行三法。大教宣通。即世間依止。名為法師。垂裕記云。皆言依者。以內有道法。可為人天依止。依者憑也。于佛滅后。憑此四人。取解故也。涅槃四依品云。有四種人。能護正法。為世所依。初依示為小乘內凡像。故經云。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二依示為須陀洹像。三依示為斯陀含阿那含像。四依示為阿羅漢像。智者云。涅槃四依。義通別圓。若作別義者。如古師云。地前名初依。登地至三地。名須陀洹。五地名斯陀含。是第二依。七地名阿那含。是第三依。八地至十地名阿羅漢。是第四依。若作圓義者。準望別教。以住前為初依。十住為三依。又始終判者。五品六根為初依。十住為二依。行向為三依。十地等覺為四依。四果配位。例別可見。此人四依。二行四依。律明糞掃衣。長乞食。樹下坐。腐爛藥。此四種行上根利器所依止故。三法四依。涅槃云。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摩訶衍。大論云。摩訶此含三義。謂大多勝。衍是乘也。勝鬘云。摩訶衍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出世間善法。世尊阿耨大池出四大河。起信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于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云云)
陀羅尼。大論秦言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好器。盛水水不漏散。惡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惡罪時。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肇翻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又翻遮持。輔行云。體遮三惑。性持三智。熏聞云。遮二邊之惡。持中道之善。此從慧性立名。闡義云。然則陀羅尼既是梵語。咒字即當華言。經題華梵雙標。故云陀羅尼咒。若爾何故云陀羅尼翻遮持耶。答古人見秘密不翻。例如此土禁咒等法。便以咒名往翻。然亦不失遮持之義。何者咒既訓愿。如菩薩四愿。二愿拔苦即遮惡義。二愿與樂即持善義。大論明三陀羅尼。一聞持陀羅尼。得此陀羅尼者。一切語言諸法耳所聞者。皆不忘失。即是名持。二分別知陀羅尼。得是陀羅尼。諸眾生諸法。大小好丑。分別悉知。故分別陀羅尼。即是義持。三入音聲陀羅尼。得此陀羅尼者。聞一切語言音聲。不喜不嗔。一切眾生。如恒沙等。劫壽惡言罵詈。心不憎恨。一切眾生。如恒沙等。以贊嘆供養(yǎng)。其心不動。不喜不著。是為入音聲陀羅尼。即是行持也。法華明三陀羅尼。一旋陀羅尼。二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法音方便陀羅尼。凈名疏釋云。旋者轉也。轉假入空。得證真諦。百千萬億者。即是從空入假。旋轉分別。破塵沙惑。顯出恒沙佛法。法音方便者即是二觀方便得入中道。
薩怛多般怛羅。資中曰。相傳云是白傘蓋。喻如來藏性本無染遍覆有情也。
蘇盧都訶。此云梵音決定。毗婆尸佛。說此一咒。治一萬八千種病。
胡蘇多。此云除一切。郁蒸熱惱。式棄佛所說咒。
蜜奢兜。此云金鼓。隨葉佛所說咒。四拘留秦佛說金剛憧咒。五拘那含牟尼佛說名聲振十方咒。六迦葉佛說拯濟群生咒。七釋迦世尊說金光照輝咒。
阿牟伽皤賒。此云不空罥索。
咀儞也他;騾熘端4朔^。
娑婆訶;蛏X。此翻善說。又云散去。
薩婆若多。般舟名薩云若。大論云秦言一切智相。因名般若。果名薩婆若。大品云。薩婆若是聲聞辟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摩訶薩智。一切種智是諸佛智。經曰。欲以一切智斷煩惱習。當習行般若波羅蜜。論問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答實一切智一時得。此中為令人信般若波羅蜜故。次第差別品說。
爾焰;蛎麪栄住4嗽扑。又云應知。又云境界。問如大論云是時過意地。住在智業(yè)中。華嚴安云普濟諸含識。令過爾焰海。答由此能知之智。照開所知之境。是則名為過爾焰海。故楞伽經第一曰。智爾焰得向。此乃全由其境。以成其智名智業(yè)中。
多伽梢;蚨噘ち_。此翻根智。維摩云。智度菩薩母。凈名疏云。智度即是實智。實智有能顯出法身之力故。如母能生。實智亦名如理智。正觀真諦如理而知則無顛倒。攝論云。順理清凈名如理智。十八空論云。如理智即無分別智。亦名正智。又名真智。又名根本智。
漚和俱舍羅。此云方便。維摩云。方便以為父。肇師云。方便即智之別用耳。智以通幽窮微。決定法相。無知而無不知。謂之智也。雖達法相而能不證。處有不失無。在無不舍有。冥空存德彼我兩濟。故曰方便。凈名疏云。方便是權智。權智外用。能有成辨。如父能營求長成。所言權智亦名如量智。遍觀俗諦。如事數(shù)量則攝一切。十八空論云。如量智即無分別后智。亦名遍智。又名俗智。又名后得智。佛性論云。又此二智有二種相。一者無著。二者無礙。言無著者。見眾生界自性清凈。是如理智相也。言無礙者。能通達觀無量無邊諸世界故。是如量智相也。又如理智為因。如量智為果。言為因者。能作生死及涅槃因。言為果者。由此理故知于如來真俗等法。又如理智是清凈因。如量智者。是圓滿因。清凈因者。由如理智。三惑滅盡。圓滿因者。由如量智。三德圓滿。又如理智。即一心之體為因。如量智即一心之用為果。二教論云。釋氏之教。理富權實。有余不了稱之為權。無余了義。號之為實。由此權實二智。而設權實二教也。北山云。真道焉可以修身。權道焉可以御化。真道不可以暫廢。故混而不滓。權道不可以久立。故舍而合道也。
- 上一篇:第十三卷 翻譯名義集
- 下一篇:第十一卷 翻譯名義集
- 第五卷 金光明經文句記
- 第六卷 敕修百丈清規(guī)
- 第六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二十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十八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十九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十七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十六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十五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十四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十三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十二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十一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十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九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八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七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五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四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
- 第三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