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公卷三(起五年,盡十一年)

五年,春,公觀魚于棠。何以書?譏。何譏爾?遠也。公曷為遠而觀魚?據(jù)浚洙也。○觀魚,《左氏》作“矢魚”?,思俊反。洙,常朱反。

[疏]注“據(jù)浚洙也”。

○解云:莊九年“冬,浚洙”,傳曰“洙者何?水也。浚之者何?深之也。曷為深之?畏齊也”,注云“洙在魯北,齊所由來”。然則近國北自有洙水,何故遠至棠地而觀魚乎?故難之。

登來之也。登,讀言得。得來之者,齊人語也。齊人名求得為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鸬莵,依注登音得。

[疏]注“得來”至“語也”。

○解云:齊人名求得為得來,而云此者,謂齊人急語之時,得聲如登矣。

○注“由口授也”。

○解云:謂高語之時,猶言得來之,至著竹帛時乃作“登”字,故言由口授矣。

百金之魚,公張之。解言登來之意也。百金,猶百萬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萬錢矣,張,謂張罔罟障谷之屬也。○罟,音古。鄣,之尚反,又音章。

[疏]注“解言”至“意也”。

○解云:正以價直百金,故言得來之。

○注“障谷之屬也”。

○解云:僖三年傳云“桓公曰‘無障谷\’”云是也。

登來之者何?弟子未解其言大小緩急,故復問之。

○解,戶買反,或隹買反。故復,扶又反,“不得復”同。美大之之辭也。其言大而急者,美大多得利之辭也。實譏張魚而言觀譏遠者,恥公去南面之位,下與百姓爭利,匹夫無異,故諱使若以遠觀為譏也。諸諱主書者,從實也。觀例時,從行賤略之。

[疏]注“觀例時”。

○解云:莊二十三年“夏,公如齊觀社”,及此是也。彼此非禮,故言從行賤略之。

棠者何?濟上之邑也。濟者,四瀆之別名。江、河、淮、濟為四瀆。○濟上,子禮反,注同,濟水之上。

[疏]“棠者何”。

○解云:正以棠非水名,而於之觀魚,故執(zhí)不知問。

○注“江河”至“四瀆”。

○解云:即《釋水》云:“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fā)源注海者也。

夏,四月,葬衛(wèi)桓公。

[疏]“夏四”至“桓公”。

○解云:即上三年傳云“過時而不日,謂之不能葬也”,何氏云“解緩不能以時葬,‘夏,四月,葬衛(wèi)桓公’是也”。然則桓公見弒在去年之春,過期乃葬,故以解緩言之。

秋,衛(wèi)師入盛。曷為或言率師,或不言率師?將尊師眾稱某率師,將尊者,謂大夫也。師眾者,滿二千五百人以上也。二千五百人稱師,無駭率師入極是也。禮,天子六師,方伯二師,諸侯一師!鹑胧,音成,《左氏》作“郕”。

[疏]注“將尊”至“夫也”。

○解云:《公羊》之例,大夫見名氏,故云此。

○注“二千”至“稱師”。解云:《大司馬》序官文。

○注“無駭”至“是也”。

○解云:在上二年夏。

○注“天子”至“六師”。

○解云:天子六師者,即“周王于邁,六師及之”是也。方伯者,九州牧也,即《王制》云“千里之外設方伯”是也。二師者,即昭五年“春,王正月,舍中軍。舍中軍者何?復古也”是矣。然則魯之初封,地方七百里,至於僖公,復伯禽之宇,更為州牧,而以二軍為復古,是為方伯二師。方伯之屬而以二師為正,則知凡平諸侯一師明矣。然則《論語》云“子曰‘三軍可奪帥\’”之屬,其指王官之伯乎?

將尊師少稱將,師少者,不滿二千五百人也,衛(wèi)孫良夫伐將咎如”是也!鹁,音羔。

[疏]注“衛(wèi)孫”至“是也”。

○解云:成三年“晉郤克、衛(wèi)孫良夫伐將咎如”是也。不言卻克者,科舉以言之。

將卑師眾稱師,將卑者,謂士也。衛(wèi)師入盛是也。將卑師少稱人。鄭人伐衛(wèi)是也。

[疏]注“鄭人伐衛(wèi)是也”。

○解云:在上二年冬也。

君將不言率師,書其重者也。分別之者,責元師,因錄功惡有小大,救徐從王伐鄭是也。○分別,彼列反。元率,所類反,本又作“帥”。

[疏]注“分別”至“小大”。

○解云:責元帥者,凡書兵者,是正不得,故責之也。因錄功惡有小大者,即將尊師眾而有功小,將卑師少而有功大。將卑師少而無功為惡小,將尊師眾而無功為惡大是也。

○注“救徐”至“是也”。

○解云:僖十五年春,“公孫敖率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桓五年“秋,蔡人、衛(wèi)人、陳人從王伐鄭”是也。公孫敖救徐者,將尊師眾無功,是其惡大也。蔡人等從王伐鄭,稱人而行義,是其功大也。

九月,考仲子之宮?紝m者何?考猶入室也,始祭仲子也?,成也。成仲子之宮廟而祭之。所以居其鬼神猶生人入宮室,必有飲食之事。不就惠公廟者,妾母卑,故雖為夫人,猶特廟而祭之。禮,妾廟子死則廢矣。不言立者,得變禮也。加之者,宮廟尊卑共名,非配號稱之辭,故加之以絕也。

[疏]注“考宮者何”。

○解云:上無立文,而經(jīng)言考;《春秋》之內(nèi),更無考禮,故執(zhí)不知問。

○注“猶生”至“之事”。

○解云:即下《雜記》云“路寢成則考之而不釁”,鄭注云“言路寢者,生人所居。不釁者,不神之也?贾,設盛食以落之”!短垂吩弧皶x獻文子成室,諸大夫發(fā)焉。張老曰:‘美哉倫焉!美哉煥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文子曰:‘武也!得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原!泵嬖侔莼住闭呤且。

○注“禮妾”至“廢矣”。

○解云:即《喪服小記》云“慈母與妾母不世祭”,鄭注云“以其非正”即引《穀梁傳》云“於子祭于孫止”是也。

○注“不言”至“禮也”。

○解云:欲決成六年“立武宮”,定元年“立煬宮”,皆言立者,以其非禮故也。

○注“加之”至“絕也”。

○解云:言宮廟尊卑共名者,尊亦言宮,故武煬是君,仲子是妾,是尊卑共名。號稱者,即仲子是也。武煬是君,配宮言之,正是其宜;仲子是妾,不宜與宮廟連文,故加之以絕之矣。

桓未君,則曷為祭仲子?據(jù)無子不廟也。

[疏]注“據(jù)無子不廟也”。

○解云:即上解於孫止是也。其子死訖猶尚不祭,其子未君之時不祭明矣,故難之。然則妾母之貴,正由其子為君,即元年傳云“母以子貴”是也。若子未為君之時,義與未逾年之君相似。莊三十二年傳云“未逾年之君也,有子則廟”,“無子不廟”,義亦通於此。

隱為桓立,故為桓祭其母也。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尊桓之母為立廟,所以彰桓當立,得事之宜,故善而書之,所以起其意,成其賢也!痣[為,于偽反。

初獻六羽。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持羽而舞。

[疏]“初者何”。

○解云:獻羽是常,而反言初,故執(zhí)不知問!稹傲鹫吆巍。

○解云:諸侯仍用四,此反言六羽,故執(zhí)不知問。

初獻六羽,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僣諸公也。僣,齊也。下效上之辭

[疏]“初獻”至“以書”。

○解云:不但言“何以書”,嫌覆問上文始與舞,故復舉句而問之。不注之者,與三年求賻同,故省文。

六羽之為僣奈何?天子八佾,佾者,列也。八人為列,八八六十四人,法八風!鹳,音逸,列也。諸公六,六人為列,六六三十六人,法六律。諸侯四。四人為列,四四十六人,法四時。諸公者何?諸侯者何?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后稱公,其馀大國稱侯,大國謂百里也。

[疏]“諸公者何”。解云:正以諸公有二等,故執(zhí)不知問!稹爸T侯者何”。

○解云:漫言諸侯,明是五等總名。文次公下,復疑偏指七命,故執(zhí)不知問。所以不待答訖而連句問之者,正以上文并解諸公六、諸侯四故也。

○注“大國謂百里也”。

○解云:公侯方百里,《王制》文也。侯與公等者,據(jù)有功者言之矣!鹦Q伯、子、男者,正以上己有侯,故不復言之。其實凡平之侯正與伯同。

小國稱伯、子、男。小國謂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疏]注“小國”至“五十里”。

○解云:《王制》文。彼注云“此地殷所因夏爵三等之制也。《春秋》變周之文,從殷之質(zhì),合伯、子、男以為一,則殷爵三等者,公、侯、伯也,異畿內(nèi)謂之子。周武王初定天下,更立五等之爵,增以子、男,而猶因殷之地,以九州之界尚狹也。周公攝政致大平,斥大九州之界,制禮成武王之意,公地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一百里,諸侯亦以功黜陟之。其不合者,皆益之地為百里焉,是以周世有爵尊而國小,爵卑而國大者,唯天子畿內(nèi)不增”。

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相,助也!鹬,息亮反,注及下同。

[疏]“天子三公者何”。

○解云:正以《春秋》上下,無三公之文,故執(zhí)不知問。

天子之相,則何以三?據(jù)經(jīng)但有祭公、周公。

[疏]注“據(jù)經(jīng)”至“周公”。

○解云:即桓八年“祭公來”云云,僖九年“公會宰周公”是也。經(jīng)但有二公,而傳言三公,故難之。

自陜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處乎內(nèi)。陜者,蓋今弘農(nóng)陜縣是也。禮,司馬主兵,司徒主教,司空主土!洞呵铩窊軄y世,以絀陟為本,故舉絀陟以所主者言之!痍,失冉反,何云“弘農(nóng)陜縣”也;一云當作郟,古洽反,王城郟鄏。召公,上照反,又作“邵”,音同。絀,敕律反。

[疏]注“司馬”至“言之”。

○解云:上傳云:“諸公者何,天子之相。天子之相。則何以三”云云,不道二王之后者何?二王之后何以二也者?正以天子三公主絀陟,故偏取言之,是以注者解其意。

始僣諸公,昉於此乎?前此矣。前此則曷為始乎此?僣諸公猶可言也,僣天子不可言也。傳云爾者,解不訖始也。前僣八佾於惠公廟,大惡不可言也。還從僣六羽議,本所當讬者非但六也。故不得復傳上也。加初者,以為常也。獻者,下奉上之辭。不言六佾者,言佾則干舞在其中,明婦人無武事,獨奏文樂。羽者,鴻羽也,所以象文德之風化疾也。夫樂本起於和順,和順積於中,然后榮華發(fā)於外,是故八音者,德之華也;歌者,德之言也;舞者,德之容也,故聽其音可以知其德,察其詩可以達其意,論其數(shù)可以正其容,薦之宗廟足以享鬼神,用之朝廷足以序群臣,立之學宮足以協(xié)萬民。凡人之從上教也,皆始於音,音正則行正,故聞宮聲,則使人溫雅而廣大;聞商聲,則使人方正而好義;聞角聲,則使人惻隱而好仁;聞徵聲,則使人整齊而好禮;聞羽聲,則使人樂養(yǎng)而好施,所以感蕩血脈,通流精神,存寧正性,故樂從中出,禮從外作也。禮樂接於身,望其容而民不敢慢,觀其色而民不敢爭,故禮樂者,君子之深教也,不可須臾離也。君子須臾離禮,則暴慢襲之;須臾離樂,則奸邪入之,是以古者天子諸侯,雅樂鍾磬未曾離於庭,卿大夫御琴瑟未曾離於前,所以養(yǎng)仁義而除淫辟也!遏斣妭鳌吩惶熳邮橙张e樂,諸侯不釋縣,大夫、士日琴瑟,王者治定制禮,功成作樂,未制作之時,取先王之禮樂宜於今者用之。堯曰《大章》,舜曰《蕭韶》,夏曰《大夏》,殷曰《大護》,周曰《大武》,各取其時民所之。堯時民樂其道章明也。舜時民樂其脩紀堯道也,夏時民樂大其三圣相承也,殷時民樂大其護已也,周時民樂其伐討也:蓋異號而同意,異歌而同歸。失禮鬼神例日,此不日者,嫌獨考宮以非禮書,故從末言初可知!鸱驑,音扶,發(fā)句之端放此。朝廷,徒佞反。好義,呼報反,下同。徵,張里反。施,式豉反。爭,爭斗之爭。離也,力智反,下同。邪,似嗟反。未曾,在能反,下同。淫辟,匹亦反?h,音玄。治定,直吏反。韶,常昭反。夏日,戶雅反,下同。護,戶故反。紂,直久反。

[疏]注“傳云”至“始也”。

○解云:其讬始者,即上二年傳云“無駭者何?展無駭也。何以不氏?貶。曷為貶?疾始滅也。始滅,昉於此乎?前此矣。前此貶曷為始乎此,讬始焉爾。曷為讬始焉爾?《春秋》之始也”,今傳亦宜云前此則曷為始乎此,讬始焉爾。曷為讬始焉爾?《春秋》之始也,而云僣諸公猶可言,僣天子不可言,解不得讬始意也。

○注“前僣”至“公廟”。

○解云:謂自此以前,不必要指《春秋》前也。而言惠公廟者,欲道於周公廟時不為僣故也。

○注“本所”至“傳上也”。

○解云:由非六之故,是以不得復祭傳云上古已有六矣。

○注“羽者”至“化疾”。

○解云:知鴻羽者,時王之禮,且以舉則沖天,所以象文德之風化疾故也。《詩》云“右手秉翟”者,其兼用之乎?注“夫樂本起於和順,和順積於中,然后榮華發(fā)於於外”者,《樂記》文也。

○注“故聞”至“性故”。

○解云:溫雅而廣大者,土之性也;方正而好義者,金之性也;惻隱而好仁者,木之性也;整齊而好禮者,火之性也;樂養(yǎng)而好施者,水之性也。

○注“樂從”至“作也”。

○解云:《樂記》文。樂由中出,和在心是也;禮自外作,敬在貌是也,此注皆出《樂記》。

○注“取先王”至“用之”。

○解云:謂同其文質(zhì)也。王者治定制禮,功成作樂,功成治定同時爾,功主於王業(yè),治主於教民,故《明堂位》曰“周公治天下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

○注“失禮”至“可知”。

○解云:失禮鬼神例日者,成六年“二月,辛巳,立武宮”之屬是也。言考宮與獻羽實同日,若置日於考宮上,則嫌獻羽不蒙之,獨自考宮以非禮而已,故從下事言初。初是非禮辭,則獻羽非禮亦可知。然考宮得變禮,而不置於獻羽上者,嫌別日故也。知初是非禮者,正以“初稅畝”同文矣。

邾婁人、鄭人伐宋。邾婁小國序上者,主會也。

[疏]注“邾婁”至“會也”。

○解云:伐宋而言主會者,謂相共伐宋,時邾為首故也。

螟。何以書?記災也。災者,有害於人物,隨事而至者,先是隱公張百金之魚,設苛令急法,以禁民之所致!鹈,亡丁反,蟲食苗心?,音何。

[疏]注“災者,有害於人物,隨事而至者”。

○解云:欲對異為先事而至故也。

○注“先是”至“所致”。

○解云:苛令急法者,即三年“春,王二月,已巳,日有食之”,注云“此象君行暴急外見畏”是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日者,隱公賢君,宜有恩禮於大夫。益師始見法,無駭有罪,據(jù)俠又未命也,故獨得於此日!饛,苦侯反。見,賢遍反。

[疏]注“日者”至“大夫”。

○解云:正以所聞之世,例不合日故也。

○注“益師始見法”。

○解云:元年十二月,“公子益師卒”,是所傳聞之世,初始欲見三世之法,故不書日也。

○注“無駭有罪”。

○解云:即八年“冬,十有二月,無駭卒”,傳云“何以不氏?疾始滅也,故終身不氏”是也。

○注“俠又未命也”。

○解云:即九年三月,“挾卒”,傳云“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是也。

宋人伐鄭,圍長葛。邑不言圍,此其言圍何?據(jù)伐於馀丘不言圍。

[疏]注“據(jù)伐”至“言圍”。解云:即莊二年“夏,公子慶公帥師伐於馀丘”是也。

彊也。至邑雖圍當言伐,惡其彊而無義也。必欲為得邑,故如其意言圍也。所以不知鄭彊者,公以楚師伐宋圍緡不言彊也。○彊,渠羌反,下同。惡,烏路反。

六年,春,鄭人來輸平。輸平者何?輸平,猶墮成也。何言乎墮成?據(jù)翚會諸侯伐鄭后未道平也,何道墮成?○輸平,式朱反,墮也,《左氏》作“渝平”墮,許規(guī)反。

[疏]“輸平者何”。

○解云:正以言異於常例,故執(zhí)不知問。注“據(jù)翚”至“墮成”。

○解云:上四年“秋,翚帥師會宋公、陳侯、蔡人、衛(wèi)人伐鄭”是也。

敗其成也。翚伐鄭后,已相與平,但外平不書,故云爾。

[疏]注“翚伐”至“云爾”。

○解云:魯與鄭平而言外平者,謂伐鄭之后,時公子翚在外與鄭平,不得公命,是以不書,故曰外平不書耳。

曰:吾成敗矣。吾,魯也。

[疏]“曰吾成敗矣”。

○解云:稱魯人之辭,故加曰。

吾與鄭人末有成也。末,無也。此傳發(fā)者,解鄭稱人為共國辭。

[疏]注“此傳”至“國辭”。

○解云:傳發(fā)此吾與鄭人末有成一段事者,非直解鄭擅獲諸侯為有罪,而魯侯不能死難亦當絕,故令鄭稱人。言輸平,則魯侯亦合稱人矣。一個人字,兩國共有,故云稱人為共國辭。

吾與鄭人,則曷為末有成?據(jù)無戰(zhàn)伐之文。狐壤之戰(zhàn),隱公獲焉。時與鄭人戰(zhàn)於狐壤,為鄭所獲。○壤,如丈反。然則何以不言戰(zhàn)?戰(zhàn)者,內(nèi)敗文也。據(jù)鞍戰(zhàn)君獲言師敗績。

[疏]注“戰(zhàn)者,內(nèi)敗文也”。

○解云:即桓十年“齊侯、衛(wèi)侯,鄭伯來戰(zhàn)于郎”,傳云“何以不言師敗績?內(nèi)不言戰(zhàn),言戰(zhàn)乃敗矣”,彼注云“《春秋》讬王於魯,戰(zhàn)者,敵文也。王者兵不與諸侯敵,戰(zhàn)乃其已貶之文,故不復言師敗績”是也。

○注“據(jù)鞍”至“敗績”。

○解云:成二年“季孫行父”以下“帥師,會晉卻克”云云,“及齊侯戰(zhàn)于鞍,齊師敗績”,“秋,七月,齊侯使國佐如師”云云,傳云“君不行使乎大夫,此其行使乎大夫何?佚獲也”,注云“佚獲者,已獲而逃亡也”。然則彼獲言敗績,則知此時魯侯被獲,亦宜言戰(zhàn),故難之。

諱獲也。君獲不言師敗績,故以輸平諱也,與鞍戰(zhàn)辟內(nèi)敗文異。戰(zhàn)例時,戰(zhàn)日,詐戰(zhàn)月。不日者,鄭詐之。不月者,正月也,見隱終無奉正月之意。不地者,深諱也,使若實輸平,故不地也。稱人共國辭者,嫌來輸平獨惡鄭,擅獲諸侯,魯不能死難,皆當絕之!痣y,乃旦反。

[疏]注“君獲”至“諱也”。

○解云:君獲不言師敗績,即僖十五年“晉侯及秦伯戰(zhàn)于韓,獲晉侯”傳云“此偏戰(zhàn)也,何以不言師敗績”,注云“舉君獲為重也”是也。然則此由魯公見獲,是以不得言戰(zhàn),故以輸平諱之。

○注“與鞍”至“敗文”。

○解云:成二年傳云“君不行使乎大夫,此其行使乎大夫何?佚獲也”,注云“當絕賤使與大夫敵體以起之。君獲不言師敗績,等起不去師敗績者,辟內(nèi)敗文也”。然則鞍戰(zhàn)之時,實齊侯被獲,宜去敗績,直言戰(zhàn)而已。但時內(nèi)大夫在焉,辟內(nèi)敗文,故不得言戰(zhàn)矣。今此輸平之經(jīng),自由魯公見獲,是以不得言戰(zhàn),故云與鞍戰(zhàn)辟內(nèi)敗文異。

○注“戰(zhàn)例時,偏戰(zhàn)日”。

○解云:即桓十二年“丁未,戰(zhàn)于宋”,傳云“此偏戰(zhàn)也,何以不言師敗績”云云是也。

○注“詐戰(zhàn)月”。

○解云:即莊十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于長勺”之屬是也。

○注“不地者,深諱也”。

○解云:若地,宜言輸平于狐壤,似若戰(zhàn)于之類。

夏,五月,辛酉,公會齊侯盟于艾。

秋,七月。此無事,何以書?《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首,始也。時,四時也。過,歷也。春以正月為始,夏以四月為始,秋以七月為始,冬以十月為始。歷一時無事,則書其始月也!鸢,五蓋反。

[疏]“夏五月”至“則書”。

○解云:下無相犯之處而書日者,以下八年三月,“庚寅,我入邴”,傳云“其言我何?言我者,非獨我也,齊亦欲之”。然則雖不復侵伐,亦有爭邑之隙,故書日也。

首時過,則何以書?據(jù)無事也。《春秋》編年,四時具,然后為年。明王者當奉順四時之正也。《尚書》曰“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是也。有事不月者,人道正則天道定矣!鹁,必連反,《字林》、《聲類》皆布千反,一音甫連反。昊,戶老反。

冬,宋人取長葛。外取邑不書,此何以書?久也。古者師出不逾時,今宋更年取邑,久暴師苦眾居外,故書以疾之。不系鄭舉伐者,明因上伐圍取也!鸶,音庚。暴,步卜反。

[疏]“外取”至“以書”。

○解云:據(jù)與四年牟婁同。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歸于紀。叔姬者,作姬之媵也。至是乃歸者,待年父母國也。婦人八歲備數(shù),十五從嫡,二十承事君子。媵賤書者,后為嫡,終有賢行。紀侯為齊所滅,紀季以酅入于齊,叔姬歸之,能處隱約,全竟婦道,故重錄之!饛倪m,丁歷反,本亦作“嫡”,下同。賢行,下孟反,下“異行”同。酅,戶圭反。

[疏]注“叔姬”至“國也”。

○解云:知如此注,見上二年冬“伯姬歸于紀”,自爾以來,不見紀伯姬卒之文,今叔姬又歸之,明知是其媵矣。

○注“婦人”至“君子”。

○解云:《書傳》文。

○注“媵賤”至“賢行”。

○解云:《春秋》之內(nèi),例不書媵,以其賤故。今此書者,以其后為嫡,終有賢行也。知后為嫡者,正以莊二十九年冬十二月,“紀叔姬卒”;三十年“八月,癸亥,葬紀叔姬”,卒葬皆書,為嫡明矣。而成九年“伯姬歸于宋”,書二國媵者,彼傳云“錄伯姬”是也。

○注“紀侯為齊所滅”。

○解云:即莊四年夏,“紀侯大去其國”是也。

○注“紀季”至“于齊”。

○解云:在莊三年。

○注“叔姬”至“錄之”。

○解云:莊十二年“春,王三月,紀叔姬歸于酅”,傳云“其言歸于酅何?隱之也。何隱爾?其國亡矣,徒歸于叔爾也”是也。

滕侯卒。何以不名?據(jù)蔡侯考父卒名。

[疏]注“據(jù)蔡”至“卒名”。

○解云:在下八年夏。

微國也。小國,故略不名。微國則其稱侯何?據(jù)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

[疏]注“據(jù)大”至“子男”。

○解云:上五年傳文。案彼大國非直侯,而注特言大國稱侯者,案彼傳之成文故也。

不嫌也。滕侯卒不名,下常稱子,不嫌稱侯為大國。

[疏]注“下常稱子”。解云:桓二年“滕子來朝”,因茲已下常稱子矣。

《春秋》貴賤不嫌同號,貴賤不嫌者,通同號稱也。若齊亦稱侯,滕亦稱侯;微者亦稱人,貶亦稱人:皆有起文,貴賤不嫌同號是也!鹛柗Q,尺證反。

[疏]注“齊亦稱侯”。

○解云:不云晉者,晉爵未大故。

○注“微者亦稱人”。

○解云:隱元年“九月,及宋人盟于宿”之屬是也。

○注“皆有起文”。

○解云:滕侯卒不名,下恒稱子,起其微也。齊侯恒在宋公之上,起其大也。宋人盟于宿不書日,亦起微也。鄭人來輸平稱人者,共國辭,起其貶之,故曰皆有起文也。

○注“貴賤”至“是也”。

○解云:不論貴賤不嫌者,通其同號稱,由是之故,《春秋》同其號也。

美惡不嫌同辭。若繼體君亦稱即位,繼弒君亦稱即位,皆有起文,美惡不嫌同辭是也。滕,微國,所傳聞之世未可卒,所以稱侯而卒者,《春秋》王魯,讬隱公以為始受命王,滕子先朝隱公,《春秋》褒之以禮,嗣子得以其禮祭,故稱侯見其義!饜,烏路反,又如字,注同。傳,直專反。見,賢遍反。

[疏]注“若繼”至“即位”。

○解云:文、成之屬是也。

○注“繼弒”至“即位”。

○解云:桓、宣是也。

○注“皆有起文”。

○解云:前君之薨書地者,起其后即位者是繼體之君也。若前君薨不地者,起其后即位者非是繼體之君也。

○注“美惡”至“是也”。

○解云:謂美惡不嫌者,通其同辭。由是之故,《春秋》同其辭矣。

○注“滕子”至“其義”。

○解云:在十一年,即此君之子也。滕子、薜侯俱朝隱公,滕并褒其父而薜否者,薜侯父卒在春秋之前,故無褒之文。

夏,城中丘。中丘者何?內(nèi)之邑也。城中丘,何以書?上問中丘者,何指問邑也,欲因言何以書,嫌但問書中丘,故復言城中丘,何以書也!饛,扶又反。

[疏]“中丘者何”。

○解云:楚丘同,皆直云城,文無別,故執(zhí)不知問。

以重書也。以功重,故書也。當稍稍補完之,至令大崩弛壞敗,然后發(fā)眾城之,猥苦百姓,空虛國家,故言城,明其功重,與始作城無異。城邑例時。○令,力呈反。弛,戶爾反,又尸氏反。

[疏]注“城邑例時”。

○解云:即下九年“夏,城郎”,襄十三年“冬,城防”之屬是也。

齊侯使其弟年來聘。其稱弟何?據(jù)諸侯之子稱公子。母弟稱弟,母兄稱兄。母弟,同母弟;母兄,同母兄。不言同母言母弟者,若謂不如為如矣,齊人語也。公別同母者,《春秋》變周之文,從殷之質(zhì)。質(zhì)家親親,明當親厚異於群公子也。聘者,問也。來聘書者,皆喜內(nèi)見聘事也。古者諸侯朝罷朝聘,為慕賢孝禮,一法度,尊天子。不言聘公者,禮,聘受之於大廟,孝子謙,不敢以已當之,歸美於先君,且重賓也!饎e,彼列反。大廟,音泰,下同。

[疏]“母兄稱兄”。

○解云:昭二十年“秋,盜殺衛(wèi)侯之兄輒”是也。

秋,公伐邾婁。

冬,天王使凡伯來聘。書者,喜之也。古者諸侯有較德殊風異行,天子聘問之,當北面稱臣,受之於大廟,所以尊王命,歸美於先君,不敢以已當之。戎伐凡伯于楚丘以歸。凡伯者何?上言聘,此言伐,嫌其異,故執(zhí)不知問。

[疏]注“上言聘,此言伐”。

○解云:謂聘伐辭異,嫌其非一人也。

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據(jù)出聘與郊、柳異,不得言伐也。問伐加之者,辟問輕重兩舉之。

[疏]注“據(jù)出”至“伐也”。

○解云:昭二十三年“晉人圍郊”,傳云“郊者何?天子之邑也。曷為不系于周?不與伐天子也”。宣元年“晉趙穿帥師侵柳”,傳云“柳者何?天子之邑也。曷為不系乎周?不與伐天子也”。然則郊、柳皆是天子之邑,猶可言其侵圍,今此聘大夫不應得言伐,故難之。先言郊者,文便言之,故不次也。

○注“問伐”至“舉之”。

○解云:桓十二年“及鄭師伐宋。丁未,戰(zhàn)于宋”,傳云“戰(zhàn)不言伐,此其言伐何”,彼問輕重兩舉不言之故,此言之者,辟問輕重兩舉之。

執(zhí)之也。執(zhí)之則其言伐之何?據(jù)執(zhí)季孫隱如不言伐

[疏]注“據(jù)執(zhí)”至“言伐”。

○解云:昭十三年平丘之會,“晉人執(zhí)季孫隱如以歸”是也。

大之也。尊大王命,責當死位,故使與國同。曷為大之?據(jù)王子突系諸人。

[疏]注“據(jù)王”至“諸人”。

○解云:莊六年“春,王三月,王人子突救衛(wèi)”,傳云“王人者何?微者也。子突者何?貴也。貴則其稱人何?系諸人也”是也。等是王臣,一伸一屈,故難之。

不與夷狄之執(zhí)中國也。因地不接京師,故以中國正之。中國者,禮義之國也。執(zhí)者,治文也。君子不使無禮義制治有禮義,故絕不言執(zhí),正之言伐也。執(zhí)天子大夫而以中國正之者,執(zhí)中國尚不可,況執(zhí)天子之大夫乎?所以降夷狄,尊天子,為順辭。其地何?據(jù)執(zhí)季孫隱如不地。大之也。順上伐文,使若楚丘為國者,猶慶父伐於馀丘也。不地以衛(wèi)者,天子大夫銜王命至尊,顧在所諸侯,有出入所在赴其難,當與國君等也。錄以歸者,惡凡伯不死位,以辱王命也。○難,乃旦反。惡,烏路反。

[疏]注“順上”至“命也”。

○解云:莊二年“夏,公子慶父帥師伐於馀丘”,傳云“於馀丘者何?邾婁之邑。曷為不系乎邾婁?國之也”者是。

八年,春,宋公衛(wèi)侯遇于垂。宋公序上者,時衛(wèi)侯要宋公,使不虞者為主,明當戒慎之。無王者,遇在其間,置上則嫌為事出,置下則嫌無天法,可以制月,文不可施也!鹨,一遙反。為事,于偽反,下“欲為魯”、“為小國”、“為桓”并年未注皆同。

[疏]注“宋公”至“其間”。

○解云:何氏以為會盟則以大小為序,遇則以不虞為先,故如此解,是以莊三十二年經(jīng)云“夏,宋公、齊侯遇于梁丘”,齊在宋下,是其一隅耳。

○注“置上”至“事出”。

○解云:若言八年春王宋公衛(wèi)侯遇于垂,即嫌桓王亦與之遇,故言則嫌為事出。事,謂遇事也。或者嫌為遇事之故出此王,故云則嫌為遇事出也。

○注“置下”至“施也”。解云:天法,即春是也。

三月,鄭伯使宛來歸邴。宛者何?鄭之微者也。邴者何?鄭湯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泰山,諸侯皆從泰山之下,諸侯皆有湯沐之邑焉。有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禮也。當沐浴絜齊以致其敬,故謂之湯沐邑也,所以尊待諸侯而共其費也。禮,四并為邑,邑方二里,東方二州四百二十國,凡為邑廣四十里,袤四十二里,取足舍止共瑽穀而已。歸邴書者,甚惡鄭伯無尊事天子之心,專以湯沐邑歸魯,背叛當誅也。錄使者,重尊湯沐邑也。王者所以必巡守者,天下雖平,白不親見,猶恐遠方獨有不得其所,故三年一使三公絀陟,五年親自巡守。巡,猶循也;守,猶守也,循行守視之辭,亦不可國至人見為煩擾,故至四岳,足以知四方之政而已!渡袝吩弧皻q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遂覲東后,協(xié)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如五器,卒乃復。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禮。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禮;還至嵩如初禮。歸,格于禰祖,用特”是也!鹜,於阮反,人名也;一音烏卯反,又烏勉反。邴,彼命反,又音丙,鄭邑,《左氏》作“祊”。從,才朋反。巡守,手又反,本又作“狩”,下除“猶守”、“守視”以外同。絜齊,側(cè)皆反,本多即作“齋”字,后放此,更不音。而共,音恭,下同。費,芳味反。廣,古壙反。袤,音茂。槀,古老反。甚惡,烏路反,下同。背,步內(nèi)反。使,所吏反。行,下孟反。量,音亮。贄,音至。嵩,夙忠反。格,本又作“假”,同,古百反。禰,乃禮反,本又作“藝”。

[疏]“宛者何”。

○解云:欲言大夫,經(jīng)不言氏;欲言微者,書名見經(jīng),故執(zhí)不知問!稹摆吆巍。解云:欲言魯物,先無取文;欲言鄭邑,於魯言歸,故執(zhí)不知問。注“歸邴”至“誅也”。

○解云:正以將所傳聞之世,外小惡不書故也。

○注“錄使”至“其所”。

○解云:正決哀八年“齊人歸讙及僤”之屬,不錄使故也。

○注“故三”至“絀陟”。

○解云:《書傳》文。

○注“五年”至“而已”。

○解云:《堯典》文。

○注“尚書”至“是也”。

○解云:惟“是也”注者言之以上,皆《堯典》文也。鄭注:“歲二月者,正歲建卯之月也。巡守者,行視所守也。岱宗者,東岳名也。柴者,考績燎也。望秩于山川者,遍以尊卑祭之。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其馀小者或視卿大夫,或視伯、子、男矣。秩,次也。東后,東方之諸侯也。協(xié)正四時之月數(shù)及日名,備有失誤者。度,丈尺。量,斗斛。衡,斤兩。五禮,公、侯、伯、子、男朝聘之禮矣。五玉,瑞節(jié),執(zhí)之曰瑞,陳列曰玉也。三帛,所以薦玉也。受瑞玉者,以帛薦之。帛必三者,高陽之后用赤繒,高辛氏之后用黑繒,其馀諸侯皆用白繒,《周禮》改之為繅也。二生一死贄者,羔雁生也,卿大夫所執(zhí);雉死,士所執(zhí)也。如者,以物相授與之。言授贄之器有五,卿、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也。器各異飾,飾未聞所用也!吨芏Y》改之飾羔雁、飾雉、執(zhí)之而已,皆去器。卒,已也。復,歸也。巡守禮畢,乃反歸矣。每歸用特牛告于文祖矣。五月不言於者,以其文相近。八月、十一月言初者,文相遠故也!

庚寅,我入邴。其言入何?據(jù)上書歸,取邑已明,無事復書入也。○復書,扶又反,下“故復”同。難也。入者,非已至之文,難辭也。此魯受邴,與鄭同罪當誅,故書入,欲為魯見重難辭!痣y也,乃旦反,一音如字,注及下同。見重,賢遍反,下同!

[疏]注“入者”至“之文”。

○解云:直就而入之,非是將歸之辭也。

其日何?據(jù)取邑不日。

[疏]注“據(jù)取邑不日”。

○解云:即隱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婁”之屬也。○

難也。以歸后乃日也。言時重難,不可即入,至此日乃入。其言我何?據(jù)吳伐我,以日伐故言我。

[疏]注“據(jù)吳”至“言我”。解云:在哀八年春。

言我者,非獨我也,自入邑不得言我,有他人在其中乃得言我,故能起其非獨我。齊亦欲之。時齊與鄭、魯比聘會者,亦欲得之,故以非獨我起齊惡。齊惡起,則魯蒙欲邑,見於惡愈矣。

[疏]注“時齊”至“得之”。

○解云:即上三年冬,“齊侯、鄭伯盟于石門”;六年夏,“公會齊侯盟于艾”;七年夏,“齊侯使其弟年來聘”;九年“冬,公會齊侯于邴”;十年“春,王二月,公會齊侯、鄭伯于中丘”之屬是也。

夏,六月,已亥,蔡侯考父卒。

辛亥,宿男卒。宿本小國,不當卒,所以卒而日之者,《春秋》王魯,以隱公為始受命王,宿男先與隱公交接,故卒褒之也。不名不書葬者,與微者盟功薄,當褒之為小國,故從小國例。

[疏]注“宿男”至“交接”。

○解云:即上隱公元年秋,“九月,及宋人盟于宿”是也。

○注“為小”至“國例”。

○解云:即上七年春“滕侯卒”,不書其葬,傳云“何以不名?微國也”者是。

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衛(wèi)侯盟于瓦屋。

八月,葬蔡宣公。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從正,卒當赴告天子,君前臣名,故從君臣之正義言也。而葬從主人。至葬者有常月可知,不赴告天子,故自從蔡臣子辭稱公。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赴天子也。緣天子閔傷,欲其知之。又臣子疾痛,不能不具以告。而葬不告。不告天子也。發(fā)傳於葬者,從正也。

[疏]注“發(fā)傳”至“正也”。

○解云:言從正者,謂卒日葬不日者,是卒葬之正法。三年經(jīng)云“癸未,葬宋繆公”,而書日,即失其正也。其衛(wèi)桓公葬不發(fā)傳者,桓公者初則見弒于州吁,終有簡慢之失,侵小國之略,故發(fā)傳於此!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來。公曷為與微者盟?據(jù)與齊高傒盟諱之。○包來,《左氏》作“浮來”傒,音兮。

[疏]注“據(jù)與”至“諱之”。

○解云:莊二十二年秋,“及齊高傒盟于防”,傳云“齊高傒者何?貴大夫也。曷為就吾微者而盟?公也。公則曷為不言公?諱與大夫盟也”是也。

稱人則從,不疑也。從者,隨從也,實莒子也。言莒子,則嫌公行微不肖,諸侯不肯隨從公盟,而公反隨從之,故使稱人,則隨從公不疑矣。隱為桓立,狐壤之戰(zhàn)不能死難,又受湯沐邑,卒無廉恥,令翚有緣謟,為桓所疑,故著其不肖,僅能使微者隨從之耳,蓋痛錄隱所以失之,又見獲受邑,皆諱不明,因與上相起也!鹦,戶孟反。難,乃旦反。令,力呈反。僅,其芹反

[疏]注“言莒”至“桓立”。

○解云:行微者,其行卑微。不肖者,鄭注《昏禮記》云“不肖者,不似”是也。

○注“狐壤”至“廉恥”。

○解云:在上六年春。

○注“令翚”至“失之”。

○解云:皆以其行微不肖,卒無廉恥故也。

○注“又見”至“起也”。

○解云:見獲諱不明者,即言輸平是也。受邑諱不明者,即“庚寅,我入邴”是也,何者?書日入者,見其重難;言我者,見其非獨我故也。言因與上相起者,此經(jīng)著其不肖,起其事實甚惡矣。

螟。先是有狐壤之戰(zhàn),中丘之役,又受邴田,煩擾之應。○應,應對之應。

[疏]注“有狐壤之戰(zhàn)”。

○解云:在六年。注“中丘之役”。

○解云:在上七年。

冬,十有二月,無駭卒。此展無駭也,何以不氏?據(jù)公子彄卒,氏公子。疾始滅也,故終其身不氏。嫌上貶主起入為滅,不為疾始,故復為疾始滅,終身貶之,足見上貶為疾始滅。

[疏]“此展無駭也”。

○解云:正以上二年師展無駭,故此弟子因難之。

○注“據(jù)公子彄卒”。解云:在五年。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來聘。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不時也。震雷電者,陽氣也。有聲名曰雷,無聲名曰電。周之三月,夏之正月,雨當水雪雜下,雷當聞於地中,其雉雊,電未可見,而大雨震電,此陽氣大失其節(jié),猶隱公久居位不反於桓,失其宜也。日者,一日之中也。凡災異一日者日,歷日者月,歷月者時,歷時者加自文為異。發(fā)於九年者,陽數(shù)可以極,而不還國於桓之所致!鹫痣,徒練反。雊,古豆反。見,賢遍反。

[疏]注“雷當”至“中也”。

○解云:《月令》二月“雷乃發(fā)聲”,故知正月之時聞於地中矣。其雉雊雞乳,雖起季冬之月,此時猶然,故得言此也。亦有一本云“雷當聞於雉雊”,誤也。

○注“凡災”至“所致”。

○解云:一日者日,即此文是。歷日者月,即桓八年“冬,十月,雨雪”之屬是也。歷月者時,即桓元年“秋,大水”之屬是也。歷時者加自文為異者,即文二年“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之屬是也。

庚辰,大雨雪。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俶甚也。俶,始怒也。始怒甚,猶大甚也。蓋師說以為平地七尺雪者,盛陰之氣也。八日之間,先示隱公以不宜久居位,而繼以盛陰之氣大怒,此桓將怒而弒隱公之象。○雨,于付反。俶甚,尺叔反,始也。大甚,音泰。

俠卒。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以無氏而卒之也。未命所以卒之者,賞疑從重。無氏者,少略也。○俠卒,音協(xié),《穀梁》云“所俠”。少,詩照反。

[疏]“俠者何”。

○解云:欲言大夫,經(jīng)不書氏;欲言微者,而記其卒,故執(zhí)不知問。

○注“以無”至“略也”。

○解云:無氏降於大夫書卒隆於微者,故知其未命耳。

夏,城郎。

秋,七月。

冬,公會齊侯于邴!鹩谮,《左氏》“作防”。

十年,春,王二月,公會齊侯、鄭伯于中丘。月者,隱前為鄭所獲,今始與相見,故危錄內(nèi),明君子當犯而不校也。

[疏]注“犯而不校”。

○解云:謂校接之交,不謂為報也。

夏,翚帥師會齊人、鄭人伐宋。此公子翚也,何以不稱公子?據(jù)楚公子嬰齊貶,后復稱公子!饛,扶又反,又音服。

[疏]“此公子翚”。

○解云:正以上四年師解云言公子翚,故此弟子因以難之。

○注“據(jù)楚”至“公子”。

○解云:成二年“公及楚人”已下“盟于蜀”彼傳云“此楚公子嬰齊也,其稱人何?得壹貶焉爾”,至成六年書“楚公子嬰齊率師伐鄭”是也。

貶,曷為貶?隱之罪人也,故終隱之篇貶也。嫌上一貶可移於他事者,故終隱之篇貶之,明為隱貶,所以起隱之罪人也!鹈鳛,于偽反,下“先為”同。

[疏]注“嫌上”至“人也”。

○解云:上一貶,謂四年時也。

六月,壬戌,公敗宋師于菅!鸸珨,必邁反,凡臨佗曰貶,皆同此音。菅,古顏反!鹦廖,取郜!疔,古報反。○辛巳,取防。取邑不日,此何以日?據(jù)取闞不日也!痍R,苦暫反。

[疏]注“據(jù)取闞不日也”。

○解云:即昭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取闞”是也。

一月而再取也。欲起一月而再取,故日。何言乎一月而再取?據(jù)取漷東田及沂西田,亦一月再取兩邑,不日!饾t,火虢反,又音郭。沂,魚依反。

[疏]注“據(jù)取”至“不日”。

○解云:哀二年“春,王二月,季孫斯、叔孫州氿、仲孫何忌帥師伐邾婁,取漷東田,及沂西田”是也。

甚之也。甚魯因戰(zhàn)見移生事,利心數(shù)動!饠(shù),所角反。內(nèi)大惡諱,此其言甚之何?《春秋》錄內(nèi)而略外,於外大惡書,小惡不書,於內(nèi)大惡諱,小惡書。明取邑為小惡,一月再取,小惡中甚者耳,故書也。於內(nèi)大惡諱,於外大惡書者,明王者起當先自正,內(nèi)無大惡,然后乃可治諸夏大惡,因見臣子之義,當先為君父諱大惡也。內(nèi)小惡書,外小惡不書者,內(nèi)有小惡,適可治諸夏大惡,未可治諸夏小惡,明當先自正然后正人。小惡不諱者,罪薄恥輕敗。宋師日者,見結(jié)日偏戰(zhàn)也。不言戰(zhàn)者,讬王於魯,故不以敵辭言之,所以彊王義也!鹨,賢遍反,下同。

秋,宋人、衛(wèi)人入鄭。

宋人、蔡人、衛(wèi)人伐載,鄭伯伐取之。其言伐取之何?據(jù)國言滅,邑言取。又徐人取舒不言伐。

[疏]注“據(jù)國言滅”。

○解云:僖五年“滅弦”之屬是也。

○注“又徐”至“言伐”。

○解云:在僖三年夏。

易也。其易奈何?因其力也。因誰之力?因宋人、蔡人、衛(wèi)人之力也。載屬為上三國所伐,鄭伯無仁心,因其困而滅之,易若取邑,故言取,欲起其易,因上伐力,故同其文言伐,就上載言取之也。不月者,移惡上三國!鹨,以豉反,下及注同。屬,音燭,適也。

[疏]注“不月”至“三國”。

○解云:正以滅國例月故也。

冬,十月,壬午,齊人、鄭人入盛。日者,盛,魯同姓。於隱篇再見入者,明當憂錄之。○入盛,《左氏》作“郕”后皆放此。

[疏]注“日者”至“錄之”。

○解云:正以入例時,傷害多則月,今此云日,故解也。云“再見入”者,謂五年“秋,衛(wèi)師入盛”,及此為再入者也。

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其言朝何?據(jù)內(nèi)言如。

[疏]注“據(jù)內(nèi)言如”。

○解云:即成十三年春,“公如京師”之屬是也。

諸侯來曰朝,大夫來曰聘。傳言來者,解內(nèi)外也!洞呵铩吠豸,王者無朝諸侯之義,故內(nèi)適外言如,外適內(nèi)言朝聘,所以別外尊內(nèi)也。不言朝公者,禮,朝受之於大廟,與聘同義。○別,彼列反。

[疏]注“傳言來者,解內(nèi)外也”。《春秋》至外也。

○解云:謂內(nèi)鄉(xiāng)外不言來,外鄉(xiāng)內(nèi)乃言來。今言諸侯來曰朝,大夫來曰聘者,據(jù)外鄉(xiāng)內(nèi)言之,故云解內(nèi)外也。

○注“與聘同義”。

○解云:即上七年夏,“齊侯使其弟年來聘”,注云:“不言聘公者,禮,聘受之於大廟,孝子謙,不敢以已當之,歸美於先君”是也。

其兼言之何?據(jù)鄧、穀來朝不兼言朝。

[疏]注“據(jù)鄧”至“言朝”。

○解云:桓七年“夏,穀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是也。

微國也。略小國也。稱侯者,《春秋》讬隱公以為始受命王,滕、薛先朝隱公,故褒之。已於儀父見法,復出滕、薛者,儀父盟功淺,滕、薛朝功大,宿與微者盟功尤小,起行之當各有差也。滕序上者,《春秋》變周之文,從殷之質(zhì),質(zhì)家親親,先封同姓。○見法,賢遍反,年未注同。復出,扶又反,下文“不復”、注“故復”同。

夏,五月,公會鄭伯于祁黎。○祁黎,祁音巨之反,又上之反;黎音力弓反,又力私反,《左氏》作“時來”。

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日者,危錄隱公也,為弟守國,不尚推讓,數(shù)行不義,皇天降災,諂臣進謀,終不覺悟。又復構(gòu)怨入許,危亡之釁,外內(nèi)并生,故危錄之。○為弟,于偽反,年未注同。數(shù),所角反。釁,許靳反。

[疏]注“日者”至“降災”。

○解云:上二年“夏,五月,莒人入向”,彼注云“入例時,傷害多則月”。此書日,故決之。

○注“諂臣進謀”。

○解云:上四年傳云“百姓安子,諸侯說子”是也。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何以不書葬?據(jù)莊公書葬。

[疏]注“據(jù)莊公書葬”。解云:即閔元年“夏,六月,辛酉,葬我君莊公”是也。

隱之也。何隱爾?弒也。為桓公所弒!饛s,申志反,注及下并同。弒則何以不書葬?據(jù)桓公書葬。

[疏]注“據(jù)桓公書葬”。

○解云:桓十八年冬十二月,“已丑,葬我君桓公”是也;敢啾粡s而書葬,故難之。

《春秋》君弒賊不討,不書葬,以為無臣子也。道《春秋》通例,與文、武異。

[疏]注“道春秋”至“武異”。

○解云:言文、武之時,周之盛德,既無諸侯相犯,寧有臣子弒君父者?是以古典無責臣子討賊之義!洞呵铩窊(jù)亂而作,時則有之,因設其法,故言與文、武異。

子沈子曰:“君弒,臣不討賊,非臣也。不復讎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洞呵铩肪龔s賊不討,不書葬,以為不系乎臣子也!弊由蜃,后師。明說此意者,明臣子不討賊當絕,君喪無所系也。沈子稱子冠氏上者,著其為師也。不但言子曰者,辟孔子也。其不冠子者,他師也!鸸谑,古亂反,下同。

[疏]注“沈子”至“師也”。

○解云:知子沈子為已師者,正以下文宣五年傳云“子公羊子”同故也。

○注“不但”至“他師也”。

○解云:即昭十一年傳云“子曰‘我乃知之矣\’”之屬是也。

公薨何以不地?據(jù)莊公薨于路寢。不忍言也。不忍言其僵尸之處!鸾,居良反。處,昌慮反。

[疏]注“不忍”至“之處”。解云:不終天年者,非人所欲,故謂被殺之處為僵戶之處,讀如齊人強之強,非強弱之強。

隱何以無正月?據(jù)六年輸平不易。隱將讓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嫌上諸成公意,適可見始讓,不能見終,故復為終篇去正月,明隱終無有國之心,但桓疑而弒之。公薨主書者,為臣子恩痛之。他國自從王者恩例錄也!鹑,起呂反。

[疏]注“嫌上”至“錄也”。

○解云:即元年傳曰“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歸赗”之下傳云“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二年“子氏薨”之下,傳云“何以不書葬?成公意”;五年“考仲子之宮”下,傳云“然則何言爾?成公意”,非止一處,故以諸言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