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公案 >

安詳?shù)男?/h1>

  一對安度晚年的夫婦,在路邊撿到一個沒有肛門的奄奄一息的嬰兒,他們看來,這是一條生命,遇見了,就不能熟視無睹,就不能不救。經(jīng)醫(yī)生手術搶救,那個與他們素昧平生的孩子活了過來,因為找不到孩子親生父母,他們就自然地把他認做孫子收養(yǎng)在家。

  按理,好人有好報,這個撿來的孫子應該健康地成長才對。但是,厄運一而再地降臨在這個三口之家,孫子病情不斷反復、惡化,老人的兒子勸父母把這個“災星”交給福利院,因為他們已經(jīng)盡力了,沒有義務一定要承擔沒有盡頭的煩惱與困擾。

  積蓄花完了,老奶奶也病了,本該上學的孩子躺在床上痛苦不已,古稀之年的老爺爺只好離開租住的地方去礦區(qū)打工,一周回家一次。在外人看來,這是多么不幸的一家人,但是他們?nèi)匀恍χ翊蚰ャ@石一樣打磨著生活的每一天。

  這是互相愛著、溫暖的一家人。有人問過這對善良的老人:“你們這樣苦,親生孩子也不理解,難道就沒有想過放棄?”

  他們深情地看著這個“野”孫子,樸實地說:“如果放手那會更痛苦。”

  其實他們當初出于好心,是自發(fā)的,也沒有考慮要有什么好報,F(xiàn)在,不僅沒有好報,反而徹底改變了原來安定富足悠閑的生活。但是,他們不后悔,因為那顆安詳?shù)男臎]有受影響,心善,而自在,也喜樂。

  突然想起另一個故事:一位得知自己罹患癌癥的病人對大師哭訴:“為什么是我?我的事業(yè)才要起步,孩子又還小,為什么會在這個時候得病?”大師說:“生命中似乎沒有任何人、任何時候,適合發(fā)生任何不幸,不是嗎?”

  “但是她還那么年輕,而且善良,怎么會這樣?”一旁陪她來的朋友不平地說。

  “雨落在好人身上,也落在壞人身上。”大師說,“有些好人甚至比壞人淋更多雨。”

  “為什么?”

  “因為壞人偷走了好人的傘。”

  人生在世,做人最苦。還好我們可以用善良來拯救小我,脫離苦海,回報自己一些生命之上的快樂與安詳。好人叢飛英年早逝,但是,他離開人間的時候是安詳?shù)?含笑的。而一些沒有被挖出的貪官,即使他活得再長,內(nèi)心也一定從未真正安詳過。

  積德行善,是抒情,是釋然,也是為了一顆安詳無愧的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