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八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八(經(jīng)六之二)頗八
(凡遇圓相即是標辭與?同其上文)。
爾時世尊于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于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并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糸*系]網(wǎng)。
(?耳根圓通五根總攝稱可諸佛說證皆同及大菩薩阿羅漢者即前二十五圣說圓通人即說皆是無非圓通故放寶光流灌其頂林木池沼演法音者既號圓通彼我同暢智周萬物何法不宣交光如網(wǎng)圓張大教也○標光灌眾頂者表觀照般若因果無二最初方便同一道故林木池沼等皆演法音情與非情同一體處皆明真法界色心不二也)。
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
(?耳聞圓觀頂觸智光觀音三昧一時同獲此則二十四圣同會觀音一門皆得名為金剛?cè)烈病鸾夤律皆粚毠饨徽毡碜运砘ト诹帜狙菀麸@依正之性不二印前所證盡契佛心初住以上能破豎惑皆號金剛?cè)?。
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
(?法身體素天龍之所忽劣今將顯現(xiàn)如空寶嚴萬行集成故華間錯)。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xiàn)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唄詠歌自然敷奏。
(根塵消復(fù)法界圓成故山河不現(xiàn)合成一界也梵摩云凈具云俱匿正云婆師此翻贊嘆○標即歌詠也○解私謂此表大眾于第一義天以四十位真因之華而嚴果德也又表發(fā)真歸元空界殞裂唯一常寂光土是事希有故詠歌之)。
于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xué)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xí)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yōu)劣前后差別。
(?修行之要入實為期今皆獲證故無優(yōu)劣然有日劫相倍故成前后差別或可就彼各各得所亦無前后之差別耳○標二十五圣最初方便真證圓通皆從根境識七大性得大妙用更無差別其如化利娑婆世界須假應(yīng)機從聞思修得三摩地也○解夫如來藏性元無異乘以根有利鈍故分大小約三諦言之則小教所詮者真也大教所詮者中也而此真中遍在一切俗諦之上即前所悟十八界及七大也當知三諦具足名如來藏俗諦不空真中俱空故二十五圣中凡聲聞所證或析俗見真或體俗見真皆分入空藏也菩薩所證或離俗顯中或即俗顯中皆全入空藏也今以藏性融會全分無差即同法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決了聲聞法是諸經(jīng)之王)。
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后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若以三科七大專門獨善隨根各入此皆方便若于此界現(xiàn)在未來設(shè)教通方上中下機咸得悟入永為眾生成道方便者于二十五何門為勝由先所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三摩提最初方便故今令選通途法門使其成就○標阿難古佛豈假修證蓋曲為末劫眾生故示相祈佛料揀也○解上從證性會同圓通今為逗根令簡方便性如華屋根如入門若得其門方受其賜世人以解為證請思最初入道方便與二十五圣孰為其倫乎)。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坐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文殊智德之主言用莫測斷割無疑與奪眾心誰不緘默故承佛旨敬而說偈○標文殊根本智德無有一法過者允契眾情○解此下欲簡圓通先明覺性次辨迷妄后示歸元于歸元中選耳根為易文殊既與觀音同證故奉佛慈旨有自來矣○?二正說偈辭將揀行門先明真妄者若無迷悟豈有修行蓋迷一真遂成諸妄物無終??故有悟期悟逐根門遂分遲速悟所極處名大涅盤故下文云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由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菩提涅盤二轉(zhuǎn)依號故先明也文三)。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此顯一真性海離名絕相非真非妄不悟不迷唯一圓常余無所得即下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也覺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下句重嘆不可思議絕諸對待故曰妙也○標謂此覺性絕待口欲談而辭喪心行處滅也○解覺見之性譬如大海澄湛圓融皆喻寂而常照也復(fù)牒圓澄所喻之覺示其本來照而常寂故曰元妙此類前文性覺妙明本覺明妙但法喻相參耳)。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圓澄覺體本來明照妄覺不了認為所相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從畢竟無成畢竟有故名生所非謂從真而生也暗相既現(xiàn)明性即隱隱故曰亡○標元明照者所謂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蓋眾生不了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于絕待本覺上立所明強覺向外馳求所既妄立觀照慧用即隱也從此內(nèi)執(zhí)根身種子外執(zhí)器界因此迷真起妄今文殊料揀將陳行門先明真妄者○解真際曰于彼元明性上妄生照用而形所相有相當情無相則隱故照性亡孤山曰元明照即上本明之性也由迷本明而起無明故生所也以全法性為無明法性無住處故照性亡私謂二說節(jié)公為長蓋照字義通真妄猶明覺二義也故前文云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世界初起頑空先現(xiàn)從妄想生故云迷妄有也如下文云乃至虛空皆是妄想之所生起依空立世界者世界之體即是四輪皆依空有如前文云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fēng)輪執(zhí)持世界等妄想凝結(jié)成外國土妄心知覺成內(nèi)眾生依正既彰總名世界○解此乃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fā)明因此復(fù)立無同無異是知虛空為同世界國土為異眾生即有為法無同無異也廣辨如第四卷經(jīng))。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fā)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虛空昏鈍體是不覺不覺生覺如海一漚起信云即依覺故而有不覺下文云當知虛空生汝心內(nèi)猶如片云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法喻可見○解有漏兼有情)。
漚滅空本無況復(fù)諸三有。
(?下文云汝等一人發(fā)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震裂良以妄元無本畢竟不生故虛空如漚不滅而滅三有如幻不無而無○標三有即三界別無所礙○解三有舍情器)。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同歸一理理則無殊行有偏圓遲速不等圓覺云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于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shù)無量○標涅盤心易曉差別智難明)。
圣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解孤山曰觀音耳根則順余圣諸根則逆皆對此上機說也私謂亦應(yīng)以聲聞所修為逆菩薩所修為順又菩薩中漸修曰逆圓頓曰順下文云淺深同說法其義亦然)。
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若圣人根性或是已證圣性若順若逆俱得入覺更無淺深初心入道故須揀選取令速進如上文云十方如來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于其中間亦無優(yōu)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于一門深入○標上文云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乃至何方便門得易成就○解當根則速差機則遲日劫相倍是不同類)。
色想結(jié)成塵精了不能徹如何不明徹于是獲圓通。
(?優(yōu)波尼沙陀因觀不凈白骨微塵析色明空塵色既盡妙色密圓今此揀云色由妄想所結(jié)染污真性其體本粗性是質(zhì)礙不能明徹如何以此不明徹法而取圓通○解色由妄想結(jié)成諸塵塵質(zhì)留礙故于精明了別之性不能通徹)。
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獲圓通。
(?陳如悟四諦聲妙音密圓于是得道今此揀云音聲不離諸雜語言語言即是名句文耳名句詮顯各有分限以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故非一能含一切也伊猶是也○解孤山曰雜謂種種語言而此語言但依名句味耳新翻皆云名句文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古以文為味者字能顯二如味能顯食中之咸淡也問陳那悟聲塵與觀音耳根其義相類何故文殊簡以為非答聲是佛語根乃自身認塵則著他語言觀根則了己心性是以聞聲亦為所簡)。
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不恒其所覺云何獲圓通。
(?香嚴童子宴晦清齋聞香入鼻觀此無生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塵氣倏滅妙香密圓今此揀云香之一法合有離無既非其常未為圓觀)。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其覺不恒一云何獲圓通。
(藥王藥上因嘗眾味了味無生非即身心非離身心由味覺明位登菩薩今云味性本無待根方覺無根無味故非圓通味時者嘗時也)。
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合離性非定云何獲圓通。
(跋陀婆羅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妙觸宣明由是證果今明此觸因所觸身而得顯發(fā)無所不顯性非常定故不圓通)。
法稱為內(nèi)塵憑塵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獲圓通。
(摩訶迦葉因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于滅盡妙法宣明銷滅諸漏今揀雖稱妙法乃是內(nèi)塵憑仗此修豈越能所故非圓通遍圓涉通也○解真際曰獨散遍緣不依五根所取稱為內(nèi)塵)。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維虧一半云何獲圓通。
(?阿那律陀因修樂見照明三昧旋見循元由斯得證今云見性雖有洞然照了之義而又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傍觀三分之二故云四維虧一半也○解槜李曰縱其見性雖云洞然奪其見相故不明后)。
鼻息出入通現(xiàn)前無交氣支離匪涉入云何獲圓通。
(?周利盤特因作數(shù)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返息循空因是得道今云鼻息雖通出入出入各據(jù)而不相交支分既離豈成圓觀)。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味亡了無有云何獲圓通。
(憍梵跋提觀味之知非體非物還味旋知成無學(xué)果今云舌入非是無端自有由味境合方有覺知境滅知亡未為通貫○解私謂舌根為識所依亦名舌入今文語倒但是舌入非無端耳)。
身與所觸同各非圓覺觀涯量不冥會云何獲圓通。
(?畢陵伽婆蹉因觀痛覺覺清凈心無覺無痛遺身純覺獲無學(xué)果今云能覺身根與所覺觸互相假有各無自性義例相類俱非圓觀知無知異各有涯量互不相冥故為所揀○解內(nèi)身外物能所相觸方有覺觀離中則無故云各非等若謂合中有者其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故云涯量等)。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
(?須菩提曠劫已來心得無礙由是觀察十方成空空性圓明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今謂意根雜亂思念若以寂定湛旋畢竟無有知見依此修行想念何逃亦可若望湛觀真明必?zé)o知見即無知覺明也應(yīng)知有知見者未脫妄想○解湛了終無見如前精了不能徹也以雜亂思于湛了性終不能見)。
識見雜三和詰本稱非相自體先無定云何獲圓通。
(?舍利弗曠劫已來心見清凈由遇佛故見覺明圓光極知見今揀眼識雜在三和之內(nèi)窮其本性無相可得自體不常如何圓遍○解槜李曰論云二和生識謂根境和合識生其中今言三和者能所合說也根境乖時識無自體故云無定)。
心聞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普賢菩薩本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得大自在今揀太高[(冰-水+〡)*ㄆ]機不盡既法界為體心聞為用故洞十方此由普賢因修大行之所感故中下之機于斯絕分故云不能入以眾生心中發(fā)明普賢行者方現(xiàn)其身非同觀音觸物隨現(xiàn)○解孤山曰唯以心聞不由根聽斯是分真所得故非初心之所能入)。
鼻想本權(quán)機只令攝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獲圓通。
(?孫陀羅難陀觀鼻端白見出入息化為光明身心內(nèi)明圓洞世界遍成空凈今揀觀鼻非為究竟故云權(quán)機若令攝心心成所住真元無住所住便非經(jīng)云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名句非無漏云何獲圓通。
(富樓那辯才無礙秘密法門微妙開示得無所畏今揀說法不離聲名句文所開悟入須先成熟不由無種便能入道若散心說但成有漏非曰圓通○解私謂舌識開悟乃是先曾成就音文之者如富樓那從曠劫來辯才無礙佛教說法成阿羅漢豈非開悟先成者耶然其所說名句之體且非出世無漏之法斯亦一非含一切是故簡之)。
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獲圓通。
(?優(yōu)波離因持清禁由是執(zhí)身身得自在次第執(zhí)心心得通達然后身心一切無礙今揀持犯細行唯檢于身身若不生將何檢束故于法法不能圓遍○解問波離執(zhí)身次第執(zhí)心俱得通利今何但云束身而已答聲聞執(zhí)心亦防六聚七支之非況今言身識在其中矣)。
神通本宿因何關(guān)法分別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
(?大目犍連因于修定旋湛意識心光發(fā)宣得大神用今揀神通乃是宿因本有由加行力之所顯發(fā)何關(guān)修定軌則意識然后得生法者軌則義分別者意識也意識念緣分別一切不離塵境故非圓通○解目連神通由宿習(xí)所得雖云旋湛心光發(fā)宣非關(guān)于法分別而現(xiàn)又小乘神通皆是作意緣物則有離物則亡)。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有為非圣性云何獲圓通。
(?持地菩薩因平心地見內(nèi)外塵本無自性不相觸摩皆如來藏今揀地性堅礙有為體非通達不成圣性故非圓通)。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如如非覺觀云何獲圓通。
(月光童子因作水觀見水身中與外香水性合真空一味流通得無生忍今謂此觀不離尋伺想念豈是真實如如之性覺觀即尋伺也)。
若以火性觀猒有非真離非初心方便云何獲圓通。
(火頭金剛觀多淫心成智慧火身心暖觸無礙流通生大寶??今謂此由多淫生猒離故觀成性火此即猒求之心豈稱圓照非是真實離念之門初機不合故須揀也○解孤山曰烏芻瑟摩猒欲觀火非真解脫)。
若以風(fēng)性觀動寂非無對對非無上覺云何獲圓通。
(?琉璃光菩薩因觀身心世界皆是妄緣風(fēng)力所轉(zhuǎn)風(fēng)力無依本無所有于動見不動即證實相今謂風(fēng)性是動由動有寂動寂相對對即非真豈同圓觀入流亡所)。
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無覺異菩提云何獲圓通。
(虛空藏菩薩由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得無生忍今謂虛空昏暗無明所生非是覺明異乎本覺故須揀也)。
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虛妄云何獲圓通。
(彌勒菩薩修唯識觀盡空如來國土凈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xiàn)今謂識性念念生滅攀緣不息體非常住若但亡境不亡其心還成虛妄豈是圓通○解心本無心存之則妄)。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大勢至菩薩由念佛三昧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入無生忍今謂凡是有為皆屬行陰遷變念性生滅正是無常如何以無常因獲常住果故非圓通然念佛一門此方最要雖云生滅要因念想專注在懷兼佛愿力直生凈土往彼國已進行彌速即證有期今顯圓根觀音為上抑揚之道故須揀也○解私謂勢至念佛都攝六根所念之境必通三身然其子母相憶之喻多就應(yīng)身而說是故指同無常生滅豈以此因而感常住不生不滅之果乎已上二十四圣皆由所得圓通本根非此土當根乃為所簡須知簡圣全是簡機豈文殊之有慢心諸圣之有慚德古謂此等龍門點??寧不長吁者鄙哉)。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
(?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故因音聲以為佛事由從耳根發(fā)識聞聲引生第六識中聞慧緣名句文熏成解脫心種納為教體故云教體在音聞也教體既成然后思惟修習(xí)人三摩地成大解脫○標梵語娑婆此云堪忍即應(yīng)身所化世界也謂此世界以音聲為佛事見性也○解私謂教體應(yīng)具聲名句文今言音聞?wù)咭月暿菍嵎ㄓ嗳羌贁z假從實故但云音音即所聞之境聞即能聞之根舉所顯能而正示聞性故云欲取等)。
良哉觀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塵佛國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初一句總標嘆次二句嘆三十二應(yīng)次二句嘆十四無畏兼四不思議次二句嘆德號妙音是體觀世音是用亦是真俗二諦亦是自利利他梵是凈義釋成體也海潮要不失時釋成用也救世下二句結(jié)嘆利益初得世間安樂終獲究竟涅盤○解孤山曰智冥妙理故如梵音悲化群生故觀世音此約法嘆也智冥理故無二邊染污如梵音清凈悲化生故赴十界機感如潮不過限此約喻嘆也救世結(jié)潮音赴機救世結(jié)梵音冥理亦是令眾生先得世樂后獲常樂)。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解脫德也如前觀音所陳三昧所得殊勝赴感不差周遍皆應(yīng)十方者十界也擊鼓者機動也一時聞?wù)邞?yīng)不失也此則應(yīng)身無量無感不應(yīng)故云圓真實也○標十處一時聞?wù)咧^生滅既滅寂滅現(xiàn)前從體起用聞性十界皆通也)。
自非觀障外口鼻亦復(fù)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
(?般若德也前四句揀不通口鼻下二句經(jīng)文語倒故先舉所例口鼻后舉能例身根蓋翻譯者略順根次也隔垣下四句正顯耳根不同前五由是得名通真實耳○標肉眼只觀得障內(nèi)事不能觀障外事隔?紙不見外物隔皮囊不見五藏口鼻身意俱不及耳根通達無礙故云五根所不齊也○解口鼻身俱合中知若將身以合方知句居上其義則順蓋語倒耳私謂此明圓通且寄耳用以顯聞性異于五根也用有時方遠近之量恐未達者謂之無常故有下文明常真實)。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法身德也聲于聞中自有動靜說為有無非謂聞有性無也世人若以不聞聲時號無聞?wù)呗勑砸褱缏晧m更起遣誰更聞是知聲有聞性不生聲無聞性不滅生滅既而遍離由是得名常真實也○標有聲之時是聲塵自起無聲之時是聲塵自滅而此聞性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故云常真實○解真際曰如羅睺羅擊鐘)。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如前重睡心想不行聞舂搗聲別作他物此時豈憶靜搖應(yīng)知聞性不斷故云不為不思無也覺觀出思惟者此既不與念想相應(yīng)即出覺觀思惟之表譯人回文不盡故令語倒覺觀即尋伺也思惟即是遍行思也俱是心所皆不相應(yīng)故名為出又覺是本覺即聞性也觀即是照此即文順○標世間人睡熟六識歸種聞性不滅任運而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解孤山曰如重睡聞舂搗資中曰真聞性出覺觀思惟之外[雋-隹+椎]李曰經(jīng)文不次)。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zhuǎn)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前二句通明此方由聲教入聲名句文能詮法義眾生由此聞而解了故云宣明次四句正揀過非茍隨聲教不能亡緣入流返照即迷本聞性循聲轉(zhuǎn)也故舉阿難雖得多聞不能亡相為聲所轉(zhuǎn)生滅妄想無由得免后二句結(jié)非顯是旋流者返流也斯則入流亡所唯照聞性生滅既滅寂滅現(xiàn)前故云無妄○標聲名句文顯詮其義依義生解依解起行解行相應(yīng)旋根歸性○解私謂邪思指摩登伽矣)。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
(?金剛?cè)缁靡岩娚衔娜廊鐏硪婚T超出故云佛母又金剛空也如幻假也佛母中也○標此則首楞嚴定體上具摩訶般若解脫三德秘藏也)。
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雖持法藏不能舍聞而觀自性故成過矣若將世間隨聲聞相持他佛法不如返照自己聞性成真三昧故云聞聞○標前文云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yè)也○解孤山曰將汝循聲之妄聞以持諸佛之言教何不返觀自性而求解脫乎上聞能觀之智下聞所觀之理)。
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見聞覺知之聞隨聲而有非本然性如上文云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即因聲而有分別等若能離緣觀性聞相不起動靜境亡能所不拘故名解脫縛既無得脫亦不名一根既然六根皆爾○標旋聞與聲脫者前文云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nèi)伏伏歸元真發(fā)本明耀耀性發(fā)明諸余五黏應(yīng)拔圓脫○解私謂上既警其自聞今乃略示修相先指妄聞非無緣生生必藉因因即聲教當以三慧旋此根境俱令脫黏所執(zhí)若銷則能脫之慧復(fù)何名狀)。
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fù)翳根除塵銷覺圓凈。
(?見聞覺知迷成翳眼三界有法悉是空華見聞體虛本不可得復(fù)加幻喻故起信云三界虛偽唯心所作上文云見聞覺知虛妄病緣故有十方諸有漏國翳除華滅聞復(fù)塵銷妙覺明心顯然圓凈此分證也○標前文云若棄生滅守于真常常光現(xiàn)前根塵識心應(yīng)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yīng)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
(?凈極謂滿凈解脫圓也光通達謂滿覺般若備也寂照謂真理法身極也三德既圓三障永盡如大夢覺如蓮華開○返觀世間欲誰留礙此極證也)。
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
(幻師真性也有隨緣義故名為巧幻法無明也男女六根也一機即幻法機息幻無妄滅根復(fù)或幻師無明也幻法心識也余同前配所幻男女必有所依喻真性也○標第八識成前六根雖見諸根動者元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解幻師譬真如幻作喻隨緣真妄和合變成六根如諸男女一機即耳根也應(yīng)以旋聞聲脫為抽)。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fù)六用皆不成。
(?初句總標次句合幻師次句合男女后二句合息機等耳根無明若破余根亦破故皆不成○解元依一精明合前幻師妄為能依真為所依分成等合文可見○標一精明合真性無明也謂生滅依不生滅而起名阿梨耶識成六根耳根若破余根清凈)。
塵垢應(yīng)念銷成圓明凈妙余塵尚諸學(xué)明極即如來。
(?一根若滅塵垢自銷上文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速離則汝法眼應(yīng)時清明故云成圓明凈妙此則三德圓顯不縱橫并別故名為妙后二句結(jié)成位前句斷德未圓后句智德備滿互現(xiàn)可知○標余塵尚諸學(xué)者結(jié)成因果之位也十地滿心尚居有學(xué)蓋有佛地障觀法身如隔羅谷觀月為斷德未圓明極即如來者約妙覺位即究竟覺也○解上二句登圓初住下二句從分至極)。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勸復(fù)顛倒聞根返觀聞性聞性圓成菩提可冀后一句結(jié)指印成○標反聞聞自性者返妄歸真真覺現(xiàn)前從聞思修而見性印成觀音也)。
此是微塵佛一路涅盤門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xiàn)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xué)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前二句總指一切諸佛皆從此門得涅盤也過去下別列三世并引文殊皆同此證也○標此娑婆國以聞思修三慧證寂滅性三世如來皆同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文殊于此界亦同修同證也)。
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求出世間人成就涅盤心觀世音為最自余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塵勞非是長修學(xué)淺深同說法。
(?前四句頌佛令揀成就下二句正指圓門顯是雅當自余下五句明二十四圣各隨所因事相而成觀行皆是佛之威神方便令其得道非是久長修學(xué)淺深二機同入之法門也反顯觀音即是淺深二機同說同入久長修學(xué)之法門耳○標觀世音為最者正指觀音圓門合娑婆化利有情雅當也○解皆是佛威神謂此方所有于諸方便而得悟者由佛之力也茍他土以余根為利耳根為鈍者反顯可知)。
頂禮如來藏?zé)o漏不思議愿加被未來于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沉淪但以此根修圓通超余者真實心如是。
(?如來藏即一體三寶是所入之理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愿加下五句正結(jié)愿但以下二句勸學(xué)最后一句文殊指已選圓通心真實無妄非挾情故○標于此門無惑者蓋為前佛來文殊料揀應(yīng)機乃云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后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今文殊唯料揀觀音從耳根一門修習(xí)聞思修三慧稱此界根機真實易得成就贊曰普現(xiàn)色身曼殊室利善別機宜是稱大智此方教體極精真聞思修入三摩地)。
于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了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盤猶如有人因事遠游未得歸還明了其家所歸道路普會大眾天龍八部有學(xué)二乘及諸一切新發(fā)心菩薩其數(shù)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凈性比丘尼聞?wù)f偈已成阿羅漢無量眾生皆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一會之眾根器各異大小不同前文觀音說竟諸佛放光互來灌頂兼灌大菩薩及阿羅漢受彼光者一時俱獲金剛?cè)链思达@會二十四圣諸別觀門一時圓入觀音修證今此阿難及諸初心聞?wù)f偈已隨其位次悟入有異阿難等方悟圓通從耳根入猶未有證故云明了其家所歸道路其天龍眾及小有學(xué)大乘地前十恒河沙獲法眼凈即入初地見道位也性比丘尼是三果人今成無學(xué)未發(fā)心者其數(shù)無量皆發(fā)道意即悟解大乘也○解私謂且第三卷阿難偈云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只獲法身洎第四卷請入華屋前云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qū)嵪嘀恋谖寰砣鐏碣屎笤菩哪块_明嘆未曾有及請圓通又云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以前兼此凡經(jīng)五番彰灼領(lǐng)悟何總排云未有證乎圓師判此為阿難增道理必然矣應(yīng)知經(jīng)家指妙覺菩提涅盤為家真修耳根圓通為道若不爾者慶喜之性幾乎搗昧也資中曰莊嚴論解法眼凈初地見道也若依圓教即十住初心孤山曰阿羅漢其名雖小其證乃圓準涅盤四依品第四依人名阿羅漢私謂第四卷指登伽方得三果約圓位收之即七信以前也此中若用四依判位恐升之太高以第四依人住第十地故只應(yīng)示作聲聞同除四住證阿羅漢如涅盤中聞常取果之比也按天臺釋法華分別功德品發(fā)菩提心初入十信也故仁王般若云十善菩薩發(fā)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頌曰涅盤之道圓度絕證與未證隨宜說從教理論不成痕翳眼切忌添金屑)。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八 頗八
音釋
緘
(居衘切封也)。
虧
(去為切缺也)。
[乖-北+(土*土)]
(公懷切戾也)。
羅縠
(縠胡谷切縐紗也)。
梼昧
(梼都皓切梼杋頑兇無儔匹貌昧莫貝切闇也)。
- 上一篇: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七
- 下一篇: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九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三十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二十九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二十八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二十七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二十六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二十五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二十四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二十三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二十二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二十一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二十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九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七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六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五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四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三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二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一
- 首楞嚴經(jīng)義海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