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回 戲文一百出將生平事逐件重題 男女五十雙把座中人當(dāng)場現(xiàn)扮
玉兒、篁姑俱不肯起來,要求水夫人應(yīng)允方起。水夫人道:“兩位夫入自沒有越禮犯分之事,老身依允就是。”拉著杖也要跪下。嚇得兩人慌忙叩謝起來,說道:“賤妾等因感太君、太師爺生成之德,無可圖報,制一部樂府,備述太君、太師爺生平德業(yè),垂教萬世。妙選伶童,用心教習(xí),欲于太君壽辰扮演,以佐一觴。因府中從不演劇,知性所不喜,而民間春秋祈報,許演白兔、荊釵、殺狗、琵琶諸孝義之劇,以發(fā)人天良,意頗相類。故先請罪,然后陳情,伏乞太君鑒納。”水夫人心中甚是不悅,卻因兩人費(fèi)盡心血資時,為博自己歡心,若反加責(zé)備,未免不情,且已不作孫女稱謂,即是尊客,雙雙跪地,宛轉(zhuǎn)求告,引罪陳清,尚有執(zhí)辭,亦無拒絕之理。只得說道:“優(yōu)伶雖自古所有,然大禹之戒,甘酒嗜音,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是以皇上及寒家,俱守此戒。今既承二位夫人費(fèi)心勞神,不得不勉承尊意。但演過之后,仍乞帶回,并祈即為遣散,勿令仍聚一處,誤彼正業(yè),或至貽害于人也!”玉兒、篁姑道:“妾等亦知此意,故選五十童男,五十童女,指定夫婦,以便將來配偶,在場演劇,亦無男女擁抱之嫌。太君如憐妾等苦心,或于喜慶之日,常試扮演,以發(fā)人忠孝節(jié)義之思,固感大德;即不常演,亦乞于太師爺八十壽誕,太君百有十歲壽誕,一為扮演,以盡妾等孝恩。平時即作婢仆使用不特不貽害人,并得各受栽培變化之德。若令妾等帶回,則仍未蒙太君許允也。”
水夫人道:“一班子弟,何用百人之多?所費(fèi)不貲,老身益不安矣!”篁姑道:“費(fèi)雖不貲,事由眾舉,妾夫婦未出一錢,但制此百出樂府耳;男女百人,出于干親家。其聘師教演,衣飾樂器諸費(fèi),則各峒主多寡不同,均有所出,以太師爺誅滅毒蟒,無不感激,故必欲稍舒其意。至子弟雖多,尚不敷用,難以再為減少也。”水夫人道:“樂府傳奇,不過數(shù)出,數(shù)十出耳,何以多至百出:賢夫婦之心血盡矣!”篁姑道:“因慶太君百壽,故人與出,皆取百數(shù);且非百出,亦不能約略生乎也!”水夫人只得允受。各夫人俱求觀樂府,篁姑命侍女取來,大家圍看。書面簽貼:圣母百壽記,揭開,先看戲目上寫著:
《圣母垂謨》 《賢朋言志》 《游學(xué)寓杭》 《雨堤逢故》 《溺湖救美》
《入谷誅兇》 《古廟盟心》 《貞媛拒辱》 《破壁開籠》 《感恩酬妹》
《京邸思親》 《東阿遇俠》 《誅僧驚檄》《醫(yī)痘籌婚》 《訂妾臨!
《赴友錯信》 《擂臺脫俠》 《貢艘劫姝》 《批鱗得禍》 《賜簪承恩》
《俠客贈劍》 《舊友解圍》 《圣母微服》 《良朋寄書》 《異瑞冢嗣》
《改裝雙娶》 《夜火寶音》 《宵驚俠女》 《窮途遇友》 《幻夢擒狐》
《王宮得仆》 《黑夜援貞》《看佛屠僧》《誅兇救快》 《客邸見母》
《公堂觸閹》 《三處空房》 《一門聚首》 《斃獾辟洞》 《發(fā)藏賑饑》
《雞籠除怪》 《閩縣碎神》 《擊石出鬼》《入阱看花》 《俠女天來》
《佳賓云合》 《夢雪奇冤》 《檄驅(qū)淫鬼》 《因婚破敵》 《遭鳳得珠》
《金硯回生》 《錦衣受死》 《東宮見圣》 《官邸謁岳》 《遼東誅逆》
《廣西破妖》 《覓峒逢親》 《療瘋救女》 《醫(yī)癆賜配》 《宿廟夢神》
《孔雀埋金》 《虒彌受蠱》 《縣令棄官》《親王下榻》 《豐城招安》
《上林設(shè)阱》 《明遞私書》 《預(yù)伏內(nèi)應(yīng)》 《滅濬班師》 《誅狗定峽》
《匹馬入宮》 《只身勘亂》 《誅逆迎鑾》《擒王靖虜》 《涿州得女》
《郡主成婚》 《分兵滅浙》 《遣將平倭》 《踢婚遇妹》 《占鰲蟠龍》
《九歲迎方》 《八肱愈病》 《坐紅紗帳》《登狀元臺》 《圖收日本》
《囊括扶!贰 渡鄳(zhàn)除邪》 《風(fēng)移集瑞》 《活佛授首》 《死骨成灰》
《四靈護(hù)母》 《一龍戲?qū)O》 《馬為月老》《虎作冰人》 《百歲開筵》
《萬方同慶》 《五等賜爵》《千丁介壽》 《有肉奇逢》 《恩榮異數(shù)》
眾夫人看過目錄,復(fù)看開場一出,家門大意,先稱贊道:“真大作手,突過東嘉矣!”鸞吹、素文懷著鬼胎,怕有洪儒公堂脫褲獻(xiàn)臀丑狀,直看到赴友錯信一出,方得放心。金枝、晚香見戲目有看花名目,把老臉暈得通紅;及看出中往明扎縛衣褲,不露肌膚,又無翻牝做肚,擊牝作聲等事,心中一塊石頭方落下地。水夫人暗付:看花、受死兩出,俱不可演。復(fù)問:“各出內(nèi)生旦攙挽擁負(fù)者甚多,生只一生,旦非一旦,何能免男女擁抱之嫌?且百出內(nèi)有八十出生腳之戲,恐亦無此鐵漢,堪任獨(dú)勞也。”篁姑道:“妾等因此二事,頗費(fèi)心機(jī),思得容貌相似者,通融演扮。恰好購有孿生兄妹二人,面目豐偉,氣概昂藏,可令五換扮生,當(dāng)場辨別不出,既可節(jié)勞,復(fù)不致有男女擁抱之嫌也。”
當(dāng)下各夫人高興,要先演數(shù)出,水夫人不能卻,只得應(yīng)允。各夫人恐點(diǎn)多了戲,水夫人厭煩,議定三正席、兩僉席、一主席,各點(diǎn)一出。白夫人等互遜一會,公議龍夫人先點(diǎn)。飛娘道:“就是妾身上場先獻(xiàn)丑罷。”因點(diǎn)了一出《俠女天來》。白夫人要看女婿當(dāng)日得意看花之狀,使點(diǎn)了《登狀元樓》,任王妃因母親點(diǎn)了女婿的戲,隨手就點(diǎn)了《虎作冰人》,轉(zhuǎn)念卻懊悔不過。吉王妃知素臣在府養(yǎng)病之事,卻未目見,遂點(diǎn)了《親王下榻》?追蛉艘姲追蛉说染泓c(diǎn)女婿,便也占了《馬為月老》。水夫人讓各夫人不得,因想念文施,遂點(diǎn)了《骨肉奇逢》。
子弟已扎扮停當(dāng),各夫人吩咐不必參單,水夫人亦免去參壽加官,吩咐垂簾。場上先設(shè)假墻窗檻。鑼鼓聲絕,一生扮素臣,一旦扮隨氏,挾出場來,作暗中守候援救之狀,隨氏憂疑,素臣掐數(shù)道:“應(yīng)在即刻了!'忙將手中丸藥,揉碎書壁,解說與隨氏聽,只聽颼的一聲,兩扇窗洞開,一個武士,載著銅面,裝束得如天神模樣,落在房中。隨氏大驚。素臣大喜,便伏在武士肩上。武士飛身一縱,已上墻頭,跳落入場去了。隨氏驚異一會悄悄閉上紗窗,作入內(nèi)叫喚丫鬟,下場自去。場上層層疊疊,架起墻屋,至下場之處,更架一層高墻,那武士背負(fù)素臣出場,從墻跳屋,從屋跳墻,如履平地。直至下場之所,跳上高墻,方是戲房內(nèi)人接將下去,登時把眾人都看呆了。鸞吹道:“生、旦相貌喉舌,關(guān)目神情,固屬佳妙。那假墻有七八尺高,高墻更有丈余,裝武士的,身上背著一人,猶且跳躍如飛。除非龍親母方能,怎這點(diǎn)小孩子得以如此?”飛娘道:“妾身如今亦不能矣!須請問干夫人。”玉兒道:“這是妾姑所教,亦演練至一年,方能如意。”
正說時,場上已將各墻屋拆去,另改蓬門,武土背負(fù)素臣出場,作上山之勢。至門三叩,一旦涂面粉黑兒,開進(jìn)武士,放下素臣入內(nèi),易服出來。發(fā)挽烏云,綾帕束腰,湘裙覆足,說是靈捷司仙使,嚇唬素臣。黑兒改扮武士,撩著鮮血心肝,素臣微笑回答,飛娘假怒。拔劍劈桌,雖是預(yù)做定的兩拼之自,卻做得靈捷如真的一般,一劈分為兩半。素臣笑而致辭,飛娘跪而謝罪,俱與當(dāng)日情形無異。直至敘述生平,素臣正色拱手,侃侃相勸,那一番說話,雖與素臣當(dāng)日大同小異,有曲有白,亦非一直說下,而旨意不差,剴切無比。場上的飛娘,掩面悲啼,忽然暈倒。席上的飛娘,亦復(fù)淚潛潛不能注目矣!到得假飛娘救醒轉(zhuǎn)來,哭述前事,追悔愿嫁。然后改裝,一同下山。真飛娘之淚,已點(diǎn)點(diǎn)滴滴,落滿花裳。
第二出正要立場。被飛娘喝住道:“以后做完一出,待咱們議論過了,然后出場。”優(yōu)童答應(yīng)下去。飛娘道:“入情入理之言,不由人不痛心酸鼻!太君及各位尚有淚落,況妾身之親聞?wù)摚罨谇胺钦吆?親翁說血?dú)庥惺⑺ィ嗣行薅痰日Z,如今都驗出來了!奉恩君已死十年,妾身血?dú)忮姆俏羧眨F(xiàn)在有諸媳、孫女、孫媳早晚服侍,痛癢抑搔;若立志不嫁,豈免孤身一人,獨(dú)臥荒山;膚癢骨疼,無人摩撫;凄風(fēng)苦雨,獨(dú)自傷心之概耶?至臨終無殯葬之人;死后無祭柏之主,尤足傷心者矣!”篁姑道:“本以博太君之歡,反致下太君之淚,龍夫人更加傷感,賤妾開罪多矣!”
水夫人道:“歡樂之劇,雖足怡情,豈如悲苦之詞,感人至性?惟能使人下淚,乃足暢心也!”因復(fù)命開場。
一生扮素臣病容,數(shù)宮女扶掖就榻。楚王回府問病,紅豆督率諸宮女。煎湯煮粥,晝夜服侍之狀。即接演病愈設(shè)席,忘憂、賜環(huán)兩才人歌詩侑酒,素臣和詩,楚王擊節(jié),即于席上說出豐城之亂,素臣痛哭辭歸,楚王愴惶留勸。正在兩難,忽接抄報,楚王、素臣俱喜,錢別落場。
扮得素臣初如病鶴,后若游龍;伏榻則奉倩之傷神;題詩則青蓮之逸興;聞信則元直之痛心;閱抄則士雅之擊節(jié)。神情意態(tài),頃刻變換。而紅豆之憂勞,楚王之憐敬;兩才人之愛才,眾宮娥之奉命,俱曲曲摩刻,宛轉(zhuǎn)關(guān)生。眾夫人擊節(jié)嘆賞。吉王妃問紅豆:“與當(dāng)日情景,可能相似?”紅豆道:“摹擬逼真,豈特相似而已!”
次演《狀元臺》。
一生扮文麟,朝見天子,親賜三杯御酒,宮女為披紅插花,走馬入宮,登狀元臺。眾宮人先代后妃嬪御,次為自己圍繞求詩,文麟揮管若飛。各官送至酒肴果品,隨意飲啖,筆不停揮。題完,復(fù)見天子,并見后妃,賜宴加獎。太皇太后遣宮女求詩,復(fù)于席上,一揮而就,天子大加稱賞。各宮俱出潤筆,將太后、后妃所賜明珠等物,宮女為之納懷。貴人以上,納于袖內(nèi),其余裝入小車,天子親書”真狀元”三字以賜,撤蓮燭送歸。到得東華門御河橋上,皇上遣騎追至,文麟就馬上題詩,復(fù)馳賜玉椅玉案,然后回府。
那裝文麟的,本是清秀,吃了幾杯酒下去,桃花上臉,便覺可愛。摹寫天子后妃各自女驚喜羨慕之態(tài),頓令席上各夫人俱憐愛非常;白夫人開了笑口,合不攏來;涇王妃亦嘖嘖嘆羨不已。
次演《馬為月老》。
一生裝文畀,騎著一匹小川馬上場,忽慢忽快的,由馬走踱,至踏翻水盆,那又便如飛的奔突,直馳下場。后扮圣公夫人母女,坐著轎車出場,亦一小川馬駕轅。文畀馳馬忽驟而出,一見轅馬,便依依不去。從人持鞭呵叱,文畀喘汗害怕,轎內(nèi)喝止鞭逐。進(jìn)府下車時,馬復(fù)突進(jìn)。演至圣公出陪、謁廟、謁墓、題詩、回府、議親、書帕、許定姻事,方才落場。
眾夫人但失笑,問孔夫人:“喝止鞭逐時,想已為擇婿地步?”孔夫人道:“那時只泊跌壞了一個美秀孩子,豈知已是翰苑中人!直到下車時,馬復(fù)突進(jìn),方起擇婿之念。小婿那時若早說出門第姓名,便早國進(jìn)府矣。”白夫人道:“這是太君及親翁家教,合門子弟,沒一個知道自己是國公宰相子孫、現(xiàn)有駙馬、儀賓、狀元、榜眼等官職在身的。”眾夫人俱極口贊嘆。涇王妃方知文畀寧受宮女等打罵,不通門第之故。
次演《虎作冰人》。
三旦裝涇王妃,大、小公主,一旦裝郡主。眾宮女內(nèi)監(jiān)引導(dǎo),擺圍獵獸。已得獐鹿雉免等物。忽一帶箭猛虎,突圍而入,將郡主銜在口中。王妃、公主、內(nèi)監(jiān)、宮女俱失驚追救,一片雪亂。一生裝文骕,持錘直上,將虎一錘,打悶在地,從虎口中拉出都主。王妃等高叫:勇士留名!欲酬以機(jī)帛。恰值涇王聞信,飛馬趕至。認(rèn)出文骕,款回王府?ぶ饕虮惶崂,男女之嫌。痛哭不已。王妃愛文骕才勇,又憐郡主苦情,途與涇王商量議婚。內(nèi)則大、小公主苦勸郡主,外則白駙馬苦和文骕,各俱應(yīng)允。文骕入拜太妃、王妃,然后落場。
涇王妃惟恐泄漏當(dāng)日實事,演扮出來,自一出場,即心頭跳起,直至郡主銜入虎口,放才放心。暗忖:若當(dāng)時據(jù)實奏聞,今日便須演出提交相搿許多丑狀,豈不羞人?
臨末,演《骨肉奇逢》一出。
一旦裝番國公主,因夢見天賜乘龍之婿,醒來無賴,偏倚欄干,凝望天宇。一生裝文施,跨龍而出,躥搭假墻之上。文施從龍爪掛落公主面前,龍即騰空而去。公主又驚又喜,令宮女奏知番王。番王及妃俱至,叩問文施,知是中國文太師之孫,俱各大喜。留住宮中,令番相作伐,欲將公主招為駙馬。文施不允。一夜,夢回家中。拜見水夫人、素臣,稟知其事。水夫人、素臣俱于夢中許允。嗣后,番相復(fù)勸,文施方允,即日成婚。然后扮出水夫人百歲大慶。番王同妃率婿女外孫,偕至吳江慶祝,骨肉奇逢。
水夫人慨然道:“據(jù)戲看來,出出俱是實事,獨(dú)此出托之空言,乃真戲也!”
眾夫人道:“后日即是番王們慶祝,焉知不實有其事?”水夫人道:“無論番王,即番國中有收留者,此番亦必偕來。聞此次無國不至,至則豈有不先來見我而必俟慶祝之日者乎?大約此子,已不在人間矣!”眾夫人皆起勸慰。水夫人道:“老身已久置度外,諸夫人勿介意也!”
俵賞下去,五十雙男女齊來謝賞,水夫人命孿生者近前道:“眉目身材,俱如一人。目今歲歲豐收,家家康阜,緣何尚有以兒女鬻賣者?其價必不貲矣!”玉兒道:“每男五十金;每女百金,然皆再三勸說,方肯收價。緣聞送入太君府中,故皆踴躍。若平常欲買一憧、一婢,亦不可得也。”大夫人問何故,玉兒道:“廣民感激太師爺恩德,深入骨髓,說若非太師爺,無論這幾個小孩,我等及父母,久作刀頭鬼矣!兼聞太君仁圣,故爭先送選,一以報德,一以承恩耳!”
湘靈道:“這些孩子,相貌秀雅,聲音清越,是干夫人妙選之力。其關(guān)目生動,音節(jié)諧暢,必由教師廣省,乃有此等名優(yōu)耶?”篁姑道:“教師系蘇州名手,然得教上是一半;其神情氣度,關(guān)會入微之處,則由于新出兩個時髦:一名原海;一名楊慎。皆精于音律,善于文章,不特陶鑄子弟,化純?yōu)殪`,亦且加點(diǎn)樂府,變俗為雅。若?抠v妾原本,優(yōu)師教習(xí),便應(yīng)減色矣!”
湘靈道:“康封山曲勝于崆峒,詩則弱于崆峒,此已成名宿矣。楊狀元則系現(xiàn)今時髦。有此兩人潤色,自更斐然。然非賢夫婦之錦心繡腸,亦無從而潤色也!”天淵道:“文章系康、楊兩狀元之力,武事又屬何人?適演小駙馬出場,身分錘法,俱有師傳,非止紛跳輕捷,亦由于于太夫人所教耶?”玉兒道:“妾姑止教令跳躍之法,其各樣武藝皆由妾夫及妾妹教習(xí)。妾妹因新產(chǎn)未來。到太師爺八十壽誕,必來補(bǔ)祝也。”天淵道:“文武皆得名人真?zhèn),宜乎擅絕一時矣!”
水夫人見日已將西,問外邊男客已散,命設(shè)席于湖心亭,賞玩四靈。
別時,至補(bǔ)袞堂,復(fù)賞林芝。各夫人道:“景星慶云,每日常見。此間四靈,則不能常見。”復(fù)諄約后期,欲現(xiàn)全劇,并賞此神物也。水夫人應(yīng)允。大家歡喜別去。
次日,諸友慶祝,外邊是申田、王恕、劉大夏、元領(lǐng)、戴珊、金品、馬文升、匡中、袁靜、鐵面、尹雄、聞人杰、施存義、連城、屈明、袁作忠、林平仲、刑全、汪歸儒、藺文余,共二十位。里邊,元夫人、金夫人、匡夫人、鐵夫人、尹夫人、連夫人、刑夫人、藺太夫人、原封楊淑人、焦孺人,共十位。
且道這藺太夫人、楊淑人、焦孺人是何友人眷屬?藺太夫人,即藺文余之母,了緣尼僧;楊淑人即李又全妻楊氏;焦孺人,即又全妾、三姨焦氏,特封苦貞孺人者。俱感素臣之德,遠(yuǎn)來慶祝。因是日女客甚少,故請來同席。
外邊一概南面,定心真首席,宗貫次席,廷珍三席,余俱敘次排坐。袁、林、刑三位,以武職未開府,歸儒、文余以齒幼官卑,但不敢正席,乃東西列坐。里邊亦一概南面,敘齒,定楊氏首席,楊氏抵死苦辭道:“賤妾罪人之裔,向為奴隸,蒙太君高誼,許其侍坐,已屬曠典,敢與諸夫人論齒邪?”因改定元夫人首席,連夫人次席,鐵夫人三席,余敘齒排坐。楊氏坐了第九席,焦氏退后半席。
外邊成之、無外,知道內(nèi)有子弟,系關(guān)蘭夫婦所制曲本,昨日曾經(jīng)演過,必要求教。時雍道:“恐太君里面要用,還是改日為妙。”無外道:“只求教四出。演完即送進(jìn)里邊演唱。”素臣只得進(jìn)稟,水夫人發(fā)出鐵箱,眾人看過全目。素臣請照席挨點(diǎn)。心真點(diǎn)了《批鱗得禍》,道:“此素兄致身首業(yè),在席只王、馬兩公目擊,弟等皆系耳聞。今見優(yōu)孟衣冠,如見叔敖面目也!”宗貫、廷珍俱道:“今日之戲,由金、匡兩兄發(fā)議應(yīng)各點(diǎn)一出,主人點(diǎn)一出。”素臣堅辭。宗貫道:“汪、藺兩兄,皆翰苑英才,與某等并無統(tǒng)屬,屈居旁席,心實不安。主人既不肯點(diǎn),將這一出,留與兩位,以謝潛妄,何如?”廷珍等俱稱美。成之因點(diǎn)了《窮途遇友》。無外笑道:“金兄賣才,弟卻只圖好看,點(diǎn)了《閩縣碎神》。”汪、藺兩人再三推辭不得,兩人私議,點(diǎn)了一出《骨肉奇逢》。
全班子弟要上來參單。被無外揮退,吩咐就開場演劇。
鑼鼓動一處,一生扮素臣,白面,生員服色;丑扮馮時,副凈扮黨同,舉監(jiān)服色;隨一末,扮吏部官,先郵場。次旦粉紅豆,披發(fā),隨副末扮禮部官上。生旦注視驚疑之狀。紅豆跪奏畢,即奉旨入宮,禮部官退下。吏部官即帶三人上階,雁翅排跪。先宣黨同上殿奏過,次及馮時,次及素臣。素臣當(dāng)黨、馮奏對,面色屢變,由白而紅,由紅而灰,由灰而青,真像氣破胸脯一般。到得上殿奏對,便真若有忠肝義膽,傾吐而出,其聲之洪狀,氣之激昂,令在席諸人,無不改觀傾聽。素臣奏完代地,場內(nèi)忽跑出錦衣衛(wèi)使,帶著許多校尉,將素臣押出午門。一生扮長卿,一生扮日月,慌急而至。告知內(nèi)閣已擬立決。相持痛哭。素臣面不改色,微笑而答。說及老母,方慟哭長跪。長卿將日月已擬安置、自己力任身后之事說出,素臣感謝致辭。這三腳生腳,將親臣之始而從容,繼而迫切;洪、趙二人之友誼敦篤,痛不欲生,俱曲曲摹擬出來。及至素臣臨末說那”人之將死”一段,洪、趙附膺大慟,自恨雖生猶死。
把座上諸公,看得淚如雨下,贊不絕聲。與那場上錦衣官員校尉,垂淚贊嘆的演技,相間而發(fā)。連伏侍的仆人,亦俱若江州司馬,淚濕青衫矣!直演至得有免究之信,諸人喜笑下場。座上之人,淚猶在面。
無外擊節(jié)大贊道:“此真優(yōu)孟衣冠,足達(dá)出素兄一腔忠義也!聞那日朝臣聚觀,哭者頗多,有一位竟至哭暈在地。究是何人?王、馬二公,必知其詳?”負(fù)圖道:“即三原也,因此而致外降。”無外道:“惜不入戲,關(guān)兄亦未知哭暈者耶為何人耳?黨馮因此進(jìn)身,豈知陷于逆案,竟受竄戍之罪耶?”
次演《窮途遇友》。
一生扮素臣,紫面,相士服色,裝出寒儉之狀,甚是不堪。心真道:“此難言優(yōu)孟衣冠矣!素兄雖在窮途,必有昂藏之概,何寒酸苦此?”素臣道:“兄不知那日風(fēng)雪交加,大病初愈,衣薄腹枵,寒酸之狀,殆不止此耳!”唱畢下場。
一扮李小白,方巾闊服,三綹須;一扮元繼禎,葛巾野服,短髭;隨后五少年,鮮衣美服,俱傅粉墨;一生扮成之,亦甚寒儉,兼作無聊之狀。臨未,一外扮閔老,頭戴忠靖巾,足穿朱履,背后跟著許多仆人,相讓而入,各人道出姓名,及詩社之意。
無外笑道:“成兄想亦怕冷,怎是這樣失顏落色的?”素臣道:“那時亦在窮途,兼有心事。此生摹擬,可謂入神!”
及至演出各人做詩不出,扭腰擠肚丑狀,李小白詩完夸傲之狀,大家已是發(fā)笑;聽到元、李互贊,念出各首歪詩,并虞繼翻等不通之語,競哄堂大笑起來。時雍等俱道:“那有這種詩社?作者裝點(diǎn),以博觀場人一笑耳!”素臣與成之俱道:“此是弟等親歷之事,實無一毫裝點(diǎn)。”無外道:“事卻是真,只被這些小孩子,摹制得利害,令人又好笑,又好氣,著實難過!”
及聽念出成之那八首詩,諸少年交口稱贊,李、元二人慚愧逃席,方撫掌道:“賴有此以稍舒胸下,可謂羯鼓解穢矣!”
末演到素臣、成之,握手道故,酌酒談心,說至車中遇美,成之道:“此話甚長,弟與兄同宿,抵足而談便了”,即便落場。無外笑道:“正要聽些有趣話頭,怎便住了?且看這有趣的會見罷!”
一生扮累臣,金面,儒服;一凈扮賽飛熊,公服上場;一扮錦囊,涂面作晦氣色,站主座后。先是頭行肅靜回避牌,次是代天宣化,為國和民牌,次是鋪兵鑼,金瓜、玉斧、繡旗、傘仗,間著吹打走跳,臺閣故事,高蹺,秧歌各色演扮。
無外道:“這班只有一百子弟,如今先去了八九十,剛是起頭。那些契哥、契弟部叫何人裝束呢?”誰知入場者,便改換裝束,仍復(fù)上場。雖只帶有七八十人在場,而周而復(fù)始,變換不定,便如真有千萬人排擁經(jīng)過之狀。到得腰牌上來,已轉(zhuǎn)換五六次行頭矣!
眾人看著德布、陽春澤、周童稚及純陽侯字樣,無不失笑。背后美童十人,扮著五方符使,騎著十匹小川馬,站對而上,俱在馬上揚(yáng)鞭巧笑,賣弄風(fēng)流。又是兩匹川馬,兩童公服,捧著印敕過去。然后一對對勒發(fā)披肩,插花傅粉的契弟,拈香執(zhí)盒、提爐擎斗,裊娜搖曳而上。各人俱佩著蘭囊香袋,執(zhí)著安息棒香,爐斗內(nèi)俱燒著沉檀降速,登時合座芬芳,滿堂馥郁。配著扮男弟的白面朱唇,紅鞋繡褲,如煙籠芍藥一般,香艷可憐。每契弟身邊,俱有契哥幫著添香整衣,調(diào)情綽趣。間著馬道傘扇等各色儀仗,約莫轉(zhuǎn)換七八回。后一隊,俱是旦腳裝男,把紅繡褲管直拖至地,時露出小小金蓮。
飛熊指與素臣道:“此皆營妓所裝。”營妓之后,幾十個太保,水牌簽筒,帽籠掌扇等物過去,才見一乘頭轎,將純陽侯抬上,八個大監(jiān),八個宮女,扶綽而來。眾人看那神像,頭換泥金皂隸相,單插翠羽,身穿蟒衣玉帶,披紅簪花,一撮短須,露出亮晶晶、油滑滑的一張闊嘴。
空中忽現(xiàn)城隍帶領(lǐng)兩員神將,站立素臣背后高桌之上。那轎抬至素巨面前,素臣瞋目怒視,城隍手揮令旗,神將便將金瓜擊下,轎中神像便直倒下地,土木分離,嚇得在會諸人,俱俯伏嚎哭,收拾開去。急將轎轉(zhuǎn)回場內(nèi),抬出一像,素臣仍復(fù)怒視,城隍仍復(fù)揮旗,神將仍復(fù)椎擊,轎中神像仍復(fù)跌地分離,會內(nèi)諸人仍復(fù)伏地嚎哭。城隍率神將先下,會中人敗興而去。然后素臣等下場。
無外道:“哪里是城隍顯圣,定是素兄使甚法兒?”素臣道:“那日賽君亦有此疑。但弟非妖物,能使何法?實則是日清晨,曾向城隍廟中禱祝,或由其神之力也!”
心真道:“三出戲內(nèi),素兄面色三變。有腐儒瞽見,指為白壁之瑕,請以質(zhì)之諸公?”
宗貫道:“公相當(dāng)國勢傾危之日,思以一身任天下之重。而遼東蟬蛻之后,若非容易,即無從遍歷天下,收攬英雄,剿除逆黨。此即孔子微服,箕子佯狂之意,權(quán)而適乎中者也!兩圣人重道,以避一身之害;公相重倫,以拯一世之危。雖不必分輕重大小之差,而較諸剔須鯨面,刖足漆身者,則不可同年而語矣!戲目所載屠僧、救俠、碎神、誅孽、破妖等事,何一非易容之功?錦衣死而逆藩之勢衰,護(hù)龍全而叛寺之禍緩,覓峒而得赤身之要領(lǐng),埋金而斷毒蟒之氣脈,績雖著于后日,策實定于當(dāng)時;功成反掌,始得匹馬歸朝;誅藩救駕,擒逆迎鑾,茍非易容,則其禍早發(fā),而未得寸柄;其禍淬發(fā),而無由分身。九廟隳而上不能保宗社;至尊危而中不能安君父;大廈傾而下不能救生民。尚待撥亂反正,而成唐、虞之至治,開萬世之大平也哉!我等今日安享承平,皆食易容之福。而顧指為白壁之疵,真盲瞽之見也!”
眾人皆擊節(jié)稱快,以為定論。
論畢,方演《骨肉親送》。
眾客皆向素臣預(yù)贊曰:“此先機(jī)也!”素臣愀然道:“各外國番五番使,聞已到齊,求此奇逢,豈可得乎?”素臣正觸愁思,忽報有大西洋內(nèi)熱而嗎尼國番使求見。素臣道:“會典及歷年朝貢者,止有西洋瑣里,向無大西洋之名;亦未聞有熱而嗎尼(日爾曼)之國,且番使如奉旨慶祝,自有定期,何故求見?你說有客在堂,改日請會罷。”無外道:“莫非有令曾孫消息?可快請見!”素臣心動,即吩咐請會。一面接將手本看時,上寫著沐恩陪臣曾改行叩首。愈覺詫異道:“不特未知其名,亦且未聞其國,何稱沐恩耶?”向眾人告了便,迎將出去。正是:
眼中疑影心中事,海內(nèi)浮萍手內(nèi)入。
總評:
水夫人家教,豈有演劇之事?而非此百出重提,無以鉤鎖全書而動蕩血脈,流通精神。故必玉兒等百倍小心,情理俱至極處,然后得水夫人之一允也,是謂良工心苦。
百出戲目己將生平事逐件重提,不必扮演便擅勝場。而先演六出,后演四出,以為全劇藳矢,總使不突不竭,愈鉤愈合,愈鎖愈緊,愈合愈嚴(yán)。即愈流通愈動蕩,斯為絕唱。
內(nèi)演六出,從各人心中想出,無一憑空亂點(diǎn)之戲。而每出描寫各人心中或苦或喜,或急或嘆,無一雷同;更無一出呆演之戲,兼以印證以前,議論后日,逼逗下文,宛轉(zhuǎn)關(guān)生;復(fù)無一出但提前件之戲。至太君家教一論,不特專白文畀,旁射文骕;兼使合門三、四百弟子秉教守禮、樽節(jié)退讓。人品家風(fēng),須眉畢現(xiàn),尤屬添毫神技。
外點(diǎn)四出,重一奇逢,非復(fù)也!如畫木石者,有異必有同。特異多而同少耳!而文施一事為此時赤緊關(guān)頭,正不厭頻點(diǎn)頻逼,以起其勢。如獅滾毯,如龍戲珠。勃跳愈多,拿攫愈急,方得球影離離,珠光奕奕,更何疑其復(fù)邪?
四出中前三出宛轉(zhuǎn)關(guān)生之妙,亦如六出,而點(diǎn)出哭鼻之一人,使善讀書者欣喜欲狂,不善讀者彷徨莫決,尤擅勝場。緣善讀者自素臣免死之后,即想此哭鼻之人系何名字,與素臣有無瓜葛,將來如何出場,干何事業(yè)?每讀一回,即心頭眼底,刻刻有此哭鼻之一人。欲其脫穎而出,乃一回既過,一回復(fù)來,積至百數(shù)十回,而此人如劍入延平,古無蹤跡,業(yè)已心絕氣索。疑作者之元虛弄人,笑作者之亦有掛漏,不復(fù)作浮萍之想矣!而忽于無外口中一提,負(fù)國口中一吐,遂使其人脫穎而出。而其人前則隱現(xiàn)于廣東,繼則顯著于秦剡,后則把握于軍營,今則雍容于席上,更非于此時始突然而出者。始嘆作者之既非掛漏,亦不元虛。特于素臣未通東宮以前,即伏一救,素臣遇東宮而因以得禍之人。使讀者相思至心絕氣索,乃脫穎而出。夫至心絕氣索而忽于不意得之,有不欣喜欲狂者乎?至不善讀者則久已忘之,必重繙批鱗一回始決,故惟彷徨而已。
易容一事,雖屬行權(quán),而幾于鬼域。前雖略為推原,不足息腐儒之喙也。故巧設(shè)此三出連島面色,以發(fā)心真之問,而開宗貫之論。遂使孤忠心事和盤托出。其易容之故,真可感風(fēng)雪而泣鬼神,告皇天而質(zhì)后土。腐生小儒有嚄唶而走耳,尚敢置一喙乎?天造地設(shè)以補(bǔ)書中之缺陷,非但為全書之鉤鎖,也不可不知。
末出一筆帶過以事具見前一著,實筆真成復(fù)沓,故用虛筆寫之,不特來敘一情一事,并是戲之演完與否,亦不可知,此為無比空靈之筆。
- 卷三十四 聞人生野戰(zhàn)翠浮庵 靜觀尼晝錦黃沙巷
- 第九十一回 行淫亂和尚嫖妓女
- 第七十六回 戀女尼淫僧藏庵廟
- 第三十一回 小姑嫂看淫書津津講學(xué) 老夫妻吃熱藥狠狠團(tuán)春
- 第二十五回 解翠蓮三回闖破載花船 白又李一手挽牢沉水索
- 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
- 第一卷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
- 灑雪堂巧結(jié)良緣
- 第六十四回 蔣伯芳擂臺遭挫折 艾蓮池掌震璧和僧
- 第一回 神鏢將松林救難老 金頭虎水中戰(zhàn)淫賊
- 第五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 阮封翁
-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
- 第三十回 羿殺九嬰取雄黃巴蛇被屠洞庭野
- 第三十五回 亂人倫叔嫂暗通奸
- 卷十八 甄監(jiān)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fēng)情
- 第三十五回 故托病誘奸張廣太 感深恩殺死淫春姨
- 第三卷 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 卷之一 轉(zhuǎn)運(yùn)漢遇巧洞庭紅 波斯胡指破鼉龍殼
- 第二十回 黃風(fēng)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 第二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卷之二 姚滴珠避羞惹羞 鄭月娥將錯就錯
- 陸清獻(xiàn)公遺事
- 第五回 淫婦背夫遭誅 俠士蒙恩得宥
- 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zhàn)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
- 第八回 白素云兩番探虎穴 黃衫客一怒掣龍泉
- 卷之六 酒下酒趙尼媼迷花 機(jī)中機(jī)賈秀才報怨
- 第99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圣除魔
- 南山經(jīng)第一
- 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賊母教淫女 論親事悍婦的迂夫
- 第一百十六回 錯里錯安貴妃五更拼命 疑上疑文丞相一旦驕人
- 第二十一回 護(hù)法設(shè)莊留大圣 須彌靈吉定風(fēng)魔
- 第一卷
- 敘
- 卷三十一 張福娘一心貞守 朱天錫萬里符名
- 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歡 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 第001回 李節(jié)度拜佛求子 真羅漢降世投胎
- 第二十三卷 金海陵縱欲亡身
- 第一百四十一回 素父思親成疾教子孫絕欲三年 圣君盡孝垂危聞冰淵忽驅(qū)二豎
- 第一百四十二回 馬為月老侄得嬌妻 虎作冰人叔收美妾
- 第一百四十三回 百世推恩侯伯子男遞衍 干秋異數(shù)君臣后妾同筵
- 第一百四十四回 二老來歸君臣同樂 雙翎未展母后俱驚
- 第一百四十五回 毗羅袈裟見者驚為怪物 荷包珠帕拾即獻(xiàn)入官司
- 第一百四十六回 戲文一百出將生平事逐件重題 男女五十雙把座中人當(dāng)場現(xiàn)扮
- 第一百四十七回 五百道賜符三男同降 七十國獻(xiàn)壽六寶齊歸
- 第一百四十八回 番公主入門生子 文翰林跨海尋妻
- 第一百四十九回 九萬里外塑生詞 百壽堂前開總宴
- 第一百五十回 三居次愛戲拜翁姑 兩孿生劈面驚新婦
- 第一百五十一回 兩間房素臣辟鬼 百壽令文甲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