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十卷 肇論新疏
第十卷 肇論新疏
明漸第十三十演之七也。謂結(jié)習不可頓盡。無為不可頓見。譬如磨鏡塵亦漸除。明亦漸現(xiàn)。
無名曰。無為無二則已然矣。結(jié)使重惑而謂可頓盡。亦所未喻(曉)也初二句許前。結(jié)使下正明其漸。此明方便凈也。三乘之人皆以見前伏惑。登見道已始盡分別。思惟位中漸斷俱生。如是已歷干慧乃至已辦及辟支佛菩薩等地。方得無漏盡無生智。
經(jīng)曰。三箭中的。三獸渡河。中渡無異而有淺深之殊者。為力不同故也初二喻皆古譯毗婆沙論之義。故彼論二十二云。猶如一的若木若鐵。眾箭所中如是一。無為體為三想所行等。五十五云。于甚深十二因緣河。能盡其底。是名為佛。二乘不爾。如三獸渡河。謂兔馬象。兔則騰擲乃渡。馬或盡底或不盡底。香象于一切時。無不盡底等。
如是三乘眾生俱濟緣起之津。同鑒四諦之的。絕偽即真同升無為。然其所乘不一者。亦以智力不同故也緣起謂十二因緣。津謂渡處。渡已名濟。四諦可知。若緣若諦。隨一法門三人同稟。通教意也。所稟法門無殊。隨其機宜但成自乘菩提。亦婆沙之意。涅槃略云。十二緣生下智觀者得聲聞道等。見諦之理名曰中的。行相皆多。如婆沙說。絕偽者。斷惑也。即真者。證理也。同升無為者。明所趣非異。然其下明能趣有殊。后句即論語云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以法對喻。昭然可知。
夫群有雖眾。然其量有涯。正(直)使(令)智猶身子辨若滿愿。窮才極慮莫窺其畔群有即萬物也。量謂邊量緣起事法。雖廣多無際。然有名有相皆屬分限。故云有涯。身子即舍利弗。智慧第一故。滿愿即富樓那。辨才第一故。意云。有限俗諦直令窮滿愿之辨才。不能盡談其名極。身子之智慮不能遍知其狀。故涅槃三十五云。我往一時在耆阇崛山。與彌勒菩薩共論世諦。舍利弗等五百聲聞。于是事中都不識知。何況出世第一義諦。
況夫虛無之數(shù)(妙)重玄之域。其道無涯。欲之頓盡耶虛無重玄擬老書為文。謂涅槃也。有涯之數(shù)令智辨之人尚不窺其畔。無涯之真使三乘眾生欲令頓盡。豈能爾耶。譬乎九層之臺不可躐等。萬里青冥頓欲階升。于道未許故。
書不云乎。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為道者。為于無為者也。為于無為而日日損。此豈頓得之謂。要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損耳例引老書。論主于中間而釋之。以喻漸斷之理。如見前見后之節(jié)級。性宗相宗之位次寄位斷惑。皆此理也。
經(jīng)喻螢日智用?芍臃殴獾诙啤I崂テ┤缥灮鹣x不作是念言。我光明照閻浮提。普令大明。如是舍利弗諸聲聞辟支佛亦無是念言。我當行六波羅蜜。具足十八法。成阿惟三佛。度脫眾生。舍利弗譬如日出遍照閻浮提。莫不蒙明者。如是菩薩行六波羅蜜。具足十八法。成阿惟三佛。度不可計一切眾生。
譏動第十四九折之七也。譏諷也。亦詰難之謂。前斷惑證理損益等皆動。故論文雖別引經(jīng)以辯。然意中含有前旨。如下云。既以取舍為心。損益為體。豈非盡惑證理之動也。所以譏動者。欲明動而常寂。寂而恒動。無住之行。事理雙修。不爾奚證無住涅槃之果。
有名曰。經(jīng)稱法身已上入無為境。心不可以智知。形不可以象測。體絕陰入心智寂滅。而復(fù)云。進修三位積德彌廣方廣分中共示菩薩入地。心證真如離分別故智不知。以法為身故象弗測。至七地中身心無相。如何復(fù)進后之三地。焉非其動乎。
夫進修本(因)于好(去)尚。積德生(起)于涉求。好尚則取舍情見。涉求則損益交陳初二句推因。謂心有好尚于后位。所以進修其勝分。身有涉求于眾德。所以復(fù)出于自分。次二句顯其過患。取后舍前損障益德。皆分別之動。
既以取舍為心。損益為體。而曰體絕陰入心智寂滅。此文乖致(旨)殊。而會之一人以此四者身心兩現(xiàn)。如何乃云體絕(云云)文義既殊動靜互戾。會屬于儒童一人如何。
無異指南為北。以曉迷夫也南喻動北喻寂。經(jīng)中云寂云動。令人服行。既二理相違。如何準的。譬之欲北而反指南。若今謂寂而反示動。何以令迷夫行人曉解耶。南北喻動靜者。南為朱明故喻動。北為玄冥故喻寂。
動寂第十五十演之八也。法身已上行行合真即相無相。焉有動而不寂。寂而不動耶。今標動靜不云寂動者。以問中但譏其動。意謂動則違寂。不知動時全寂。故云動寂。然稟實教之行者悟理起行。不揀凡夫。況七地乎。演此顯無住之因。方契無住之果矣。
無名曰。經(jīng)稱圣人無為而無所不為放光二十四云。佛言。適無所為故。行般若波羅蜜等。無為寂也。無所不為動也。寂不妨動故。
無為故。雖動而常寂。無所不為故。雖寂而常動。雖寂而常動故。物莫能一。雖動而常寂故。物莫能二。物莫能二故。逾動逾寂。物莫能一故。逾寂逾動初四句相躡顯動寂無違。次四句顯二法非一非異。后四句躡前。釋成二行雙流。
所以為即無為無為即為。動寂雖殊。而莫之可異也承前三對之文。一致已明。此但結(jié)成前所引經(jīng)。通答進修之動。既為即無為。如何進修三位。一句屬動。
道行云。心亦不有亦不無即彼經(jīng)初卷中文。據(jù)前問中。身心各說。以進修是取舍之心。積德是涉求之身。今答中初答進修。引為不為之文。意復(fù)屬身以運行由身故。今答積德。而卻引心亦不有之文。意以涉求豈非是心。大底行由身運身由心策。身心相應(yīng)互舉皆可。況法身菩薩證心成身。未嘗宛異不惟動寂無殊。亦乃身心一致。
不有者。不若(似)有心之有。不無者。不若無心之無義如下釋。
何者。(征)有心則眾庶是也。無心則太虛是也。眾庶止于妄想。太虛絕于靈照。豈可止于妄想絕于靈照。標其神道而語圣心者哉眾庶謂凡夫。初二句指體。次二句彰過。豈可下正揀。
是以圣心不有。不可謂之無。圣心不無。不可謂之有為斥二見故。言非有非無。豈可聞?wù)f非有。卻計是無等。謂者計謂之謂。
不有故。心想都滅。不無故。理無不契。理無不契故。萬德斯弘。心想都滅故。功成非我初二句離過。次二句證理。次二句初由契理。恒沙佛法一一隨理周遍法界。后二句由心想滅故功皆無相。無容我證我為。如何乃至積德起于涉求哉。
所以應(yīng)化無方未嘗有為。寂然不動未嘗不為。經(jīng)曰。心無所行無所不行。信矣答問至此大理已明。前結(jié)后證文皆可了。所引之經(jīng)亦義引大品等。如無作品云。菩薩行般若不行色。為行般若。不行受想等為行般若等。自此已下廣會教理。旨不異前。
儒童曰。昔我于無數(shù)劫。以國財身命施人無數(shù)。以妄想心則非為施也。今以無生心五華施佛。始名施爾。又空行菩薩入空解脫門。方言。今是行時非謂證時智論第十六云。我于無量劫中。頭目髓腦以施眾生。合其愿滿。乃至殷勤精進求此功德。欲具足五波羅蜜。我是時未有所得。見燃燈佛。以五華施佛。布發(fā)泥中得無生法忍。即時六波羅蜜滿等。釋曰。七地已前智相未盡故。三輪未或全空。住相行施非真施也。以不順真故。施既如此戒等皆然。舉一例諸也。至無相地。智相已亡。無生又證施無所住。冥然契真。施雖五花之鮮。勝前身命之多。蹄涔海量何敢相望。施華之緣如本行經(jīng)。又空行下放光二十略云。菩薩行空無相無愿三昧等。今正是行五波羅蜜時。非是證時。皆顯動寂無妨。
然則心彌虛行彌廣。終日行不乖于無行者也謂行行忘相。動而恒寂。
是以賢劫稱無舍之檀。成具美不為之為。禪典唱無緣之慈。思益演不知之知梵云檀那。此云布施。賢劫經(jīng)說。一切諸法無有與者。是曰布施。成具經(jīng)云。不為而過為。禪經(jīng)說。慈心三昧有無緣之慈。思益經(jīng)略云。無取舍之知方為知矣。
圣旨幽玄殊文同辨文雖四異。旨則一貫而玄通。
豈可以有為便有為。無為便無為哉。菩薩住盡不盡平等法門。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即其事也初二句責其動靜異見。菩薩下引經(jīng)顯理。即名經(jīng)略云。上方香積世界菩薩欲還本國。向佛求法。佛言。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云云)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彼疏解云。有為雖偽。舍之而大業(yè)不成。無為雖實。住之而慧心不明。即其事者。同前動寂無礙。若有無異見豈順經(jīng)義。既云平等。則盡與不盡其行一也。
而以南北為喻。殊非領(lǐng)會之唱(說)領(lǐng)謂領(lǐng)納。會謂契會。云庵云。南北之方定異。寂動二行常一。將定異喻常一。豈能領(lǐng)會也。
窮源第十六九折之八也。窮謂窮討。源謂根源。云庵云。由前章已知一乘正行動寂同時。今則行成必證。未識能證之人與所證之法。誰先誰后。隨一為源二俱有過。故今窮之。
有名曰。非眾生無以御(控進)三乘。非三乘無以成涅槃。然必先有眾生。后有涅槃反顯也。意云。由先有眾生。然后控御三乘之因。證涅槃之果。此立理也。然必下定先后。
是則涅槃有始。有始必有終有始終生滅之過。何故前引經(jīng)云。無始無終。又云。六趣不能生。力負不能化。
而經(jīng)曰。涅槃無始無終。湛若虛空。則涅槃先有本經(jīng)二十一云。涅槃非始非終等。虛空為喻。在經(jīng)多有。
非復(fù)學而后成者也有不因修成之過。涅槃既先則性自圓成。非由修學而后成就。何須行三乘之行耶。
通古第十七十演之九也。通同也。古先也。意云。涅槃之體性出自古無始無終。今三乘之智本是即理之智。不證則已。證則冥通。何有即理之智證即智之理。尚分今古之異而不通同。故生公云。若尋其趣乃是我始會之非照今有。照不在今。即是莫先為大。既云大矣。所以稱常。故下云。理而成圣圣不異理。演此明證窮自性同自性也。
無名曰。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心)造圣人與理冥一。故云無象。萬物下心雖寂然。亦不離諸法。以一切法皆心所起。
會萬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會證會也。圣人了法即心。前則依性起相。此則會相歸心。所以成圣。楞嚴經(jīng)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于本心為物所轉(zhuǎn)。若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云庵云。昔石頭和尚讀至于此。遂豁然大悟曰。圣人無己靡所不己。法身無相誰云自他。圓鑒虛照于其間。萬象體玄而自現(xiàn)。
何則(征)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成圣者。圣不異理也初二句明心境互成。若不證于萬物性空之理。何以成圣人。若非圣智。亦不見性空之理。此則同前般若論中內(nèi)外相與而成功。后二句明心境非異。初一句躡前。既證理為圣。圣智豈異于理耶。此明圣智與理通同。顯無古今先后之異。
故天帝曰。般若當于何求。善吉曰。不可于色中求。亦不可離色中求。又曰。見緣起為見法。見法為見佛初文即大品散花品文。般若即能證之心。色即所證之境。舉色例諸。萬法皆然。不可于色中求者。由心境非一故。不可離者。由心境非異故。以色即是空空即如境。如外無智。故言不離。又曰下即涅槃文。緣起即十二因緣也。法即空性佛即覺智。見緣起性空之理。即為見佛。如智非異。
斯則物我不異之效也物即境也。即物明如故我即心也。約圣稱我故畢竟證會。涅槃非先三乘非后。
所以至人戢玄機于未兆。藏冥運于即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前引圣教。以明理智冥符二而不二。以為定量。方明至人以智契理。亦寂然冥通。戢止也。亦斂也。玄機智也。未兆謂智證理時。全用歸體不存眹兆。清涼大師云。智體無自即是證如。冥寂也。運動也。即如智之合稱;^萬化即就也。意云。冥運之體即萬化之有。事顯理隱義言藏也。清涼大師云。冥真體于萬化之域。六合謂俗諦之有。以用也。謂總括六合之事。以為靈鑒之心。未有一法非心也。一去來下去謂過去。即古也。來謂未來。亦義兼現(xiàn)在今也。既混融三世為體。何古而弗通。前則統(tǒng)六合遍十方。此則該三世通今古。成體者。且約圣智初真俗融心境會。義言成爾。圭山云。無去無來。冥通三際。問佛用蘇漫多說。論主何以文為。答方便善巧逗華人之機。故封文之流謂言同俗。贊寧嘲其用文。慧達解其孟浪。以子愚瑣。頗求立言之意。如達師不害于文矣。故今定解。但用內(nèi)義而釋雅言。令知論主文托于彼。義屬于此。
古今通始終同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太均乃曰涅槃顯前心境冥寂之體也。初句中約終教辨。如大疏云。心冥至道混一古今。約頓教則一念不生前后際斷。何古何今。依圓教則古今二相即入圓融。尤見通也。次句以始終同故。三乘涅槃初證非始。證極非終。本末即理事海波一濕故。浩然謂浩浩然廣多無際。太均謂情非情無差。染非染平等。未有一法非涅槃也。
經(jīng)曰。不離諸法而得涅槃。又曰。諸法無邊故。菩提無邊又曰下放光三十云。諸法無邊際故。般若波羅蜜亦無邊際等。引此證理智皆依諸法。即顯心境不異也。二文互影。細尋可知。
以知涅槃之道存(在)于妙契。妙契之致本(因)乎冥一以知者。依經(jīng)求理。理自昭著貴于妙合。妙合之旨因乎忘智。內(nèi)冥二而不二一亦遣矣。此文亦通包前義智會之時通于古也。
然則物不異我。我不異物。物我玄會。歸乎無極如智玄寂寄言無極。非別有處如智歸矣。
進之弗先退之弗后。豈容終始于其間哉進退約人。先后通約人法。三乘進而證之非先也。以無前際故。迷夫退而未證非后也。以無后際故。
天女曰。耆年解脫亦如何久凈名經(jīng)說。舍利弗問天女。止此室其已久如。曰如耆年解脫。舍利弗言。止此久也。天女(云云)。解云。耆年謂身子耆宿。身子所證解脫。豈屬久近之時。故云爾也。
考得第十八九折之九也?蓟。承前不離諸法而得涅槃。因之考稽。盡陰存陰違教違理。當何得乎。所以最后辨此者。謂從前決擇悟修先后。義意已周。究竟證入最居于后故今考也。
有名曰。經(jīng)云。眾生之性(體)極于五陰之內(nèi)。又云。得涅槃?wù)呶尻幎急M。譬猶燈滅本經(jīng)二十九云。離五陰已無別眾生。又云下初二句示眾生之體。五陰即體故。次二句示證相。法喻可知。
然則眾生之性。頓盡于五陰之內(nèi)。涅槃之道獨。建于三有之外。邈(遠)然殊(別)域。非復(fù)眾生得涅槃也順經(jīng)而違理也。以能得者五陰已盡于有內(nèi)。所得者。涅槃獨立于有外。若云得者。有二違理。一盡陰誰得。二內(nèi)外懸絕。
果若有得則眾生之性不止(唯)于五陰。必若止于五陰。則五陰不都盡。五陰若都盡。誰復(fù)得涅槃耶存陰順理而卻違經(jīng)。若定許得。余有二義。一應(yīng)五陰之外更有眾生之性。五陰令盡。陰外之性令得。故今論云。果若有得(云云)二恐違以前經(jīng)云極于五陰。豈許陰外更有生性耶。若此應(yīng)合五陰不都斷盡。或盡粗存細或滅色存心。為能得者。必若都盡誰是能得耶。故論云。必若止于五陰(云云)此理已通亦違前經(jīng)云五陰部盡。據(jù)此存盡皆違不可不考。此意明。三乘之教斷盡生死。轉(zhuǎn)得涅槃。不知二際無二。故假此問答。令悟即妄而真。
玄得第十九十演之十也。前演證窮。此演得妙。不存得相而得曰玄。
無名曰。夫真由離起。(顯)偽因著生。著故有得。離故無名忘得曰離。涅槃從此而顯。有得曰著。名相從此而生。無名者。猶云無得。對前避文。亦可由離故。得無名之理。
是以則(法)真者同真。法偽者同偽法真離得智亦真矣。依偽生著。心念妄矣。
子以有得為得。故求得于有得耳。吾以無得為得。故得在于無得也有得者法偽。得亦無得。無得者則真。無得而得也。心經(jīng)云。以無所得故。而得菩提。
且談?wù)撝鞅叵榷ㄆ浔尽<日撃鶚。不可離涅槃而語涅槃。若即(就)涅槃以興言。誰獨非涅槃。而欲得之耶言隨法起。談?wù)嬉哉鏋楸。說俗以俗為根。既談涅槃之體。正當如體而言。涅槃之體彌綸法界。未有一法而非涅槃。若此則本來即是更何論得。起信論云。一切諸法畢竟平等。即真即如(云云)
何者(征)夫涅槃之道妙盡常數(shù)。融(和)冶(銷)二儀。滌蕩萬有。均天人同一異。內(nèi)視不己見。返聽不我聞。未嘗有得。未嘗無得初一句標體。次七句辨相。后二句雙絕。常數(shù)者。即三世有為事相等。此總示也。下別列。二儀即天地。萬有者。即緣生萬物。融冶故所以均天人。滌蕩故所以同一異。顯自性涅槃無差別之相。內(nèi)視下二句約見聞以辨。眼不循色曰內(nèi)視。色之性空空無對觸。故云不己見。耳不循聲曰返聽。聲之性空空故亡音。故云不我聞。己我皆屬涅槃。知非身外故云己我。未嘗下可知。
經(jīng)曰。涅槃非眾生。亦不異眾生。維摩詰言。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本性常滅。不復(fù)更滅本經(jīng)二十二云。如來非眾生非非眾生。以如來即涅槃故?闪x引也。二十九云。眾生佛性不一不二等。次引凈名。即初卷菩薩品文亦少別。彼云。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等。
此名滅度。在于無滅者也生死空花本來不起。則已滅也。四流陽焰當相元空。則已度也。
然則眾生非眾生。誰為得之者。涅槃非涅槃。誰為可得者然則者。因前而起。眾生本滅度。于滅度中能所總非。何為得相哉。
故放光云。菩提從有得耶。答曰。不也。從無得耶。答曰。不也。從有無得耶。答曰。不也。離有無得耶。答曰。不也。然則都無所得也。答曰。不也。是義云何。答曰。無所得故為得。是故得無所得也此以義合集放光上下之文。而成此理非正文也。大品亦同。三慧品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修般若波羅蜜。得薩婆若不。佛言不。不修般若得薩婆若不。佛言不。修不修得薩婆若不。佛言不。非修非不修。得薩婆若不。佛言不等。放光二十四略云。須菩提言。世尊。不住最第一要義。成阿惟三佛不。佛言不。乃至云。將無世尊不逮正覺耶。佛言。不也等。答曰已下放光等經(jīng)。皆是此義。而前四有得。第五無得。皆不許無得而得。始為玄爾。
無所得謂之得者。誰獨不然耶無得而得正由冥通。冥通之道體遍一切。故楞伽經(jīng)云。以知眾生本來而入涅槃。誰獨不得。此則本來得矣。而前云舍陰存陰謂內(nèi)謂外。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然則玄道在于絕域。故不得以得之。妙智存乎物外。故不知以知之。大象隱于無形。故不見以見之。大音匿于希聲。故不聞以聞之此有四對。皆上句示體。下句辨得。初二對約心境。玄道境也。絕域事之外也。妙智心也。皆非俗故。故云物外。下二句可了。但約境言得。約心言知。后二對約相名以辨。大象非相。不存相以見。然后真見。存相則不見也。大音非聲。不循聲以聞。然后普聞。循聲則不聞也。是故離朱外馳而不得。只為無形。觀音返聞而圓通。良由即性。愿諸達士勿循形聲。
故能囊括終古導(開引)達(示悟)群方(類)亭毒蒼生。疏(遠)而不漏。汪哉洋哉。何莫由之哉顯涅槃之用也。即出現(xiàn)大用無涯。通前兩科如是次第者。深有所以。謂初示所得之體。次示證得之門。既非得而得從得起用。開示眾生。故最后示業(yè)用之大。至哉。斯論三語皆善。記錄登為四圣。今古號為四絕。歷世名德寶而玩之。良有以也。囊括小變易文。彼曰。括囊無咎。謂括結(jié)其囊口也。今取包含之義。終古久也。謂涅槃之體既遍既圓。稱體之用亦彌綸包羅。亭毒養(yǎng)育也。疏而下謂妙用無形。義如疏遠。然應(yīng)機之道未嘗遺漏。文借老書。彼云。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汪洋嘆用廣大。
故梵志曰。吾聞佛道厥(其)義弘(大)深。汪洋無涯。靡(無)不成就。靡不度生即八師經(jīng)梵志阇旬嘆佛之言。正取化生之用為證。
然則三乘之路開。真?zhèn)沃颈妗Yt圣之道存。無名之致顯矣九折之義皆三乘也。十演之談皆一乘也。以一乘之實。開三是權(quán)。令舍小入大引權(quán)歸實。正同法華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無名為真有名為偽。賢圣下準表中。諸家談義諦廓然無圣。今論圣人證體起用。賢哲仿之。儒童證涅而進修?招腥肟斩鹦。豈曰無耶。故云存。本演無名以作論故。十演之文以釋有名之執(zhí)。執(zhí)既喪亡本致自顯。分文結(jié)會?秩刖忠姟
第一
五臺大萬圣祐國寺開山住持釋源大白馬寺宗主贈邽國公海印開法大師長講沙門文才述
始自好誦斯論。亦粗玩其辭。尚未能吮其理味以其心也。及隸樊川之興教。得云庵達禪師疏又數(shù)年應(yīng)寧夏命。復(fù)獲唐光瑤禪師。并有宋凈源法師二家注記。反復(fù)參訂醇疵紛錯。似有未盡乎論旨之妙伙矣。且論之淵粹簡蘊。見稱所自來。其辭文其施辯。非深入實相踞樂說善巧之峰者。莫之為之。予固以為開方等之巨鑰。游性海之洪舟。運權(quán)不之均車。排異見之正說。真一乘師子吼之雅作。欲乎吾人之性學者。先著鞭于此。此而通。則大方之理弗虞而妙獲者矣。嗟呼姚秦迄唐二百余載。歷賢首清涼圭山賢圣之僧。皆援之以斷大義。獨不為發(fā)揮其曲要以召方來。致令諸說鑿柄紛綸。莫知所以裁之之正。乃因暇日謹摭諸先覺之說。別為訓解以授座下愧夫迫于緣冗。每釋義引據(jù)。弗獲課虛細以討求。冀同衣同德之士。恕以荒斐失而正之可也。
肇論肇即作者之名。論乃所作之法。人法合目。為一部之都名也。以四論前后異出。又各宗一義。欲合為一。不可遍目。乃復(fù)作宗本一章。冠于論首。但云肇論宗釋皆屬。而言論者謂假立賓主。決判甚深。往復(fù)推征。示物修悟。故名為論。然有二種。一者宗論。宗經(jīng)立義。如起信唯識等。二者釋論。但隨經(jīng)解釋。如智論等。今此四論是初非后。
后秦長安釋僧肇作通鑒說。符健據(jù)關(guān)中國號大秦。至符堅末年。姚萇篡立亦號為秦。故史家乃以前后字別之。論主在后秦也。長安即今安西。釋謂釋迦。即僧之通姓。以如來姓釋迦氏故也。安公創(chuàng)式。遠協(xié)阿含。千古遵依。迄今未替。僧肇即論主之諱。本傳略云。京兆人。歷觀經(jīng)史備盡墳籍。志好玄微。每以莊老為心要。故嘆曰。美則美矣。然其棲神冥累之方猶未盡善后。見舊維摩經(jīng)歡喜頂受。乃言始知所歸矣。因此出家學善方等。兼通三藏。聞羅什在姑臧。自遠從之。什嗟賞無極。及什來長安。肇亦隨入。姚興敕令入逍遙園詳定經(jīng)論。所著四論并注維摩經(jīng)。及制諸經(jīng)論序。并傳于世。作猶制也造也。義誠佛說論自已為。蓋作其辭而弗蘊其義也。
宗本義四論所崇曰宗。本謂根本通法及義。法有通別。通者。即實相之一心。中吳凈源法師云。然茲四論宗其一心。然四論雖殊。亦各述此一心之義也。別者。即四論所宗各殊。所以爾者。非一心無以攝四法。非四法無以示一心。即一是四即四是一。義謂義理依前法體以顯義相。法通義通法別義別。此中四段之義如其分齊。是下四論之所宗。據(jù)此非宗本無以統(tǒng)四論。非四論無以開宗本。以法為本所宗。即本以義為本本亦即義。若法義兩分本屬法時本之義也。
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此五名諸經(jīng)通有。義雖差殊不越理事。今始終相躡略而釋之。初謂緣會之事緣前元無。故云本無。無相之相復(fù)云實相。即此實相是諸法性。故云法性。此性真空故復(fù)云性空。復(fù)由性空之理不離于事。以理從事復(fù)名緣會。謂因緣會集而有諸法。或名緣集緣生等。皆意在法也。杜順和尚云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
一義耳義依法顯。法既理事一源。義豈容殊不可取于五名計有五法。各是一義。此中以本從末唯末非本。亦一義。攝末歸本唯本非末。亦一義。若本末混融際限不分。尤一義也。若對下不遷釋之。緣會物也。本無等理也。由一義故。即遷而不遷。所以為下不遷論宗。
何則征也。
一切諸法緣會而生若色若心因緣會集。而后生起。
緣會而生則未生無有。緣離則滅初句躡前因緣是因諸法是果。因無果有無有是處。此約前際。后句既法自緣生有為遷謝。因緣離散諸法滅謝。此約后際。
如其真有有則無滅真謂真實。若法實有有應(yīng)無滅。法既隨滅。知非真有。下論云。夫有若真有豈待緣而后有哉。中觀云。法若實有則不應(yīng)無等。
以此而推。故知雖今現(xiàn)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謂之性空即末顯本也。約前后際觀現(xiàn)在法。既但緣集而生。豈待緣離然后方滅。以因緣非和即今常離。即今亦滅。色即是空其性本然。故即緣生是性空爾。清涼圣師云。緣生無性當體即真。
性空故。故曰法性真空是諸法之性。
法性如是。故曰實相如是謂空也?諢o相故。故名實相。
實相自無。非推之使無。故名本無緣集之法當體元空。如鏡像谷響不待推斥使令無之即此實相為本無也。下論云。豈待宰割以求通哉。此揀小乘析色名空。上列名則從本及末。此中推義則自末至本。然本末镕融。非前非后非一非異也。
言不有不無者諸經(jīng)論中多明四句。謂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依法表德。不出此四。又約破計遣謗亦有四句。謂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非亦有亦無。今所牒者。前之第四及后之初二句。所以偏牒此而明者。為遣二見故。遮示中道故。令心無住故為下不真空論之宗。
不如(同也)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初約破計以釋。佛性論第三云。一切諸見不出有無二種。由有見故所以執(zhí)常。于無見中復(fù)有二種。一邪見。謂一切無因無果并撥三世故。二斷見謂唯有現(xiàn)在不信未來故。準此因有生常。因無生邪斷之二也。故論雙敘之。經(jīng)中為破此見而云不有不無。論敘云。不同計有之見是常見之有。故云。不有不同計無之見。是邪見斷見之無。故云不無。不如二言貫下邪斷。
若以(猶執(zhí)也)有為有(常也)則以無為無(斷也)有既不有則無無也約起滅釋也。初二句明相因而起。但起一見一見隨生。如見牛有角謂兔無角等。故密嚴云。要待于有法而起于無見。此所治之病也。后二句明相因而滅。茍治一見一見隨亡。經(jīng)中既云非有。故亦非無。故密嚴云。有法本自無無見何所待。此能治之藥也。偉哉善巧曲盡經(jīng)旨。
夫欲存(猶取也)無以觀法者?芍^識法實相矣。是謂雖觀有。而無所取相約觀行釋也。法即緣生諸法。謂從緣雖空不可存無以觀。無則三學六度與五逆十惡空而無果。由非無故一切法皆立也。不取相者。謂緣起雖有亦不可取相以觀。取則有為生滅行何契真。由非有故心不住相。建一功立一德靡不合道。如斯見法方識實相。實相之言在上義屬于下。即中道佛性觀也。此中意趣無邊不能繁敘。如涅槃及止觀等說。上三義釋名。前二離過后一成行。
然則法相為無相之相。圣人之心為住無所住矣法相者。所觀之境屬前實相也。既非有無何有相狀。且對無住之心。義言相爾故。云無相之相。圣人等者。能觀之心得無分別。俱名圣人。然地前修真如三昧者。亦許仿行雙照有無名住。既不存無。又不取相即住而無住也。性宗修人雖具縛凡夫。茍有夙熏誠可留心。今舉圣心令人慕式也。
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謂諸法實相也等謂平等。道謂自乘菩提。所以約人辨者。恐疑實相之外別有三乘異證。而不知三乘機器隨熏有差所觀性空無異。故身子云。我等同入法性。佛贊迦葉同一解脫。亦如三獸渡河河無異水。
見法實相故云正觀。若其異者便為邪觀正邪二觀諸經(jīng)通說。今約實相辨邪正也。大論云。除實相外余皆魔事。
設(shè)二乘不見此理。則顛倒也此有二說。一則只是三乘中二乘。意云。設(shè)若小乘不見性空之理。則亦顛倒不克果證。以二乘但見無常。不見于常是顛倒故。此則大小形對可說。小且尚耳。況大乘耶。二則前云三乘。乃通教所被學法空者。故同觀實相為正觀。今此二乘乃藏教所被愚法者。意云。設(shè)若愚法二乘亦須觀性空之理而取證。若不見此理則顛倒故不證。大疏破有教引成實云。我今正明三藏中實義。實義即空。清涼鈔云。不可不見實義而得道也。以生空亦雙空之一分。又何太異。故前云等觀。
是以三乘觀法無異。但心有大小為差耳所趣實相唯一。能趣根宜成異。器有廣狹智有淺深。運有自他進有迂直證有單雙。此則差在于人不在于法。
漚和般若者。大慧之稱(名也)也雙牒其名通屬其體。智論第十八云。摩訶般若秦言大慧。漚和者。此云方便。一念兼之故名大慧。二乘孤慧獨穎慧而非大。為下般若一論之宗。
見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形(猶顯也)證漚和功也初二句明得名。由見實相故名般若。后二句見而非證。直由大悲導智。令不證空。出二乘也。凈名云。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以無悲之智醉寂滅酒。墮無為坑故。
適(往也)化眾生謂之漚和。不染塵累(去聲)般若力也亦初二句明得名。由化眾生故名方便。后二句化而不染。復(fù)由大智導悲令塵不染。異凡夫也。凈名云。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以無慧方便投愛見網(wǎng)沒有相林。故塵謂五欲塵境。累謂生死過患。
然則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涉有而未始(暫也)迷虛。故常處(居也)有而不染。不厭(棄也)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證承前以即不滯也。初二句約觀空有以分權(quán)實。涅槃為空生死為有。后四句正顯不滯。以二智雙融之一心。觀空有無二之真諦。如觀色是有色即空。故豈曾瞥然而迷性空。以不迷空。所以常居有境塵不能染。下句反此可知。是謂二諦相符二行相資。如車二輪。猶鳥二翼。翔空致遠互缺無能。由空門出生死入涅槃。由有門建佛法化眾生。然理量無二生涅一如故。不滯空而累有也。
是謂一念之力權(quán)慧具矣。一念之力權(quán)慧具矣念謂慧念。言一者極少時也。權(quán)謂權(quán)智即前方便;壑^實智即前般若。謂少時一念二智俱備。再言之者嘆其智妙。
好思歷然可解歷然者謂。理甚昭著。歷歷分明可領(lǐng)解也。
泥洹盡諦者華梵雙出。古譯滅諦為盡諦。盡義在下。此亦牒經(jīng)而釋。為下無名論之宗直結(jié)盡而已結(jié)謂一切結(jié)使亦兼諸業(yè)。即集諦也。然約喻明。如世繩結(jié)最難解理。
則生死永滅。故謂盡耳生死苦諦也。連前即三雜染亦名三障。此三種障更相由藉能障涅槃。今約治道總說云盡。若別說者。即十惡等業(yè)信位能滅;笥斜灸。本即根本不覺末即枝末不覺。末中復(fù)有七類。謂三細四粗。生死亦二。一分段二變易。自地前三賢斷粗中粗。又復(fù)觀察學斷根本無明。自見道中至七地時斷粗中細。爾時分段盡也。自八地至盡地。斷黎耶三細根本無明。爾時變易亦亡。以此論宗于一乘。故唯依起信釋之。細示如彼。
無復(fù)別有一盡處爾涅槃二十五云。涅槃之體無有住處。直是諸佛斷煩惱處。故名涅槃。等非如小乘以生死世間涅槃出世間。大乘但轉(zhuǎn)此三即涅槃爾。豈別標其方域耶。故本論云。排方外之談云云。何者。夫三德秘藏是大涅槃。但因翻此三障得名。謂惑能障于般若;蟊M而般若明。業(yè)能障于解脫。業(yè)亡而解脫朗?嗄苷嫌诜ㄉ。苦謝而法身顯。故此三德但約障說。豈別有一盡處爾。又三德一體不并不別。如梵(伊字)雖四德圓常恒沙義備。一心融拂非相非名。尤可說云無復(fù)別有一盡處爾。以此為宗無名已顯。
物不遷論第一物即緣會諸法。謂染凈依正古今寒暑等。不遷即性空實相等。以緣生之物本性即空。空即實相故。物物皆不遷也。今約終頓二教之義。略示玄妙。初終教者。謂隨緣之理起成諸事。即事同真故遷即不遷。此中曲有三門。一以理從事理亦隨遷。況事法邪。楞伽經(jīng)略云。如來藏與因俱有生滅。又不增減經(jīng)云。法身流轉(zhuǎn)五道云云。皆此義也。二以事從理事且不遷。況真理邪。仁王經(jīng)云。煩惱菩提于第一義而無二故。諸佛如來與一切法悉皆如故。楞伽又云。五識身非流轉(zhuǎn)。三此二無礙同時镕融。非一非異。遷與不遷亦非前后。即涅槃娑羅娑鳥。凈名法無去來常不住故是也。清涼云。因乖常理遂成三界無常。茍悟無常之實。即無常常矣。下論大義皆是此理。后頓教者。謂法法本真妄見流動。若一念不生前后際斷。法非生滅非遷非不遷。仍名不遷也。華嚴云。一切法無生云云。若依歸峰略鈔解。緣生之法相同遍計似生似滅。性同圓成不生不滅。亦終教意也。今此論中雙含二教。如下云。不釋動以求靜云云。又云。目對真而莫覺。
夫生死(滅也)交謝寒暑迭(互也)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將明遷即不遷之理。先陳迷倒不遷見遷之情。令忘情悟?qū)嵰。初句舉所遷之法。通一切法生來死謝。死至生亡生滅相待。故云交也。次句舉能遷之時。通一切時迭遷可知。有謂緣有流動遷也。后句中義兼凡外。亦正為權(quán)小以一形三。唯見無常不見即常者。皆常情淺見也。
予(我也)則謂之不然論主宗悟一乘善入實相。欲導常情故總斥之。
何者不許見遷必有教理。故總征之。
放光云。法無去來無動轉(zhuǎn)者即彼經(jīng)第七卷中云。諸法不動搖故諸法亦不去亦不來等。法即緣集之物。以任持自體軌生人解。故去來動轉(zhuǎn)遷也。既云皆無不遷也。然實教了義多有此說法華云。世間相常住。
尋夫不動之作豈釋(舍也)動以求靜。必求靜于諸動。必求靜于諸動故。雖動而常靜。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初句舉經(jīng)。但解動靜以例去來。動即遷也。靜即不遷。豈釋下會釋。次二句明不舍事動而求靜理。然動靜多體。且約心境略示。境者真諦理性故靜。俗諦事法故動。二諦相即故云不舍。意云。要證真諦之靜不離俗動。心者實智向真故靜。權(quán)智應(yīng)俗故動。二智無礙故亦不舍權(quán)動也。后四句躡前以明即靜而動。亦通心境。以不舍事動而入靜。故正靜時正動。論中正唯理事。既云求靜不舍等。故兼二智。
然則動靜未始異。而惑者不同動靜本一迷夫見異。世間與出世殊科。依計與圓成分處。
緣(因也)使真言滯于競(諍也)辯。宗(理也)途屈于好異真言謂了義言詮真實之教。宗途謂一乘宗途不遷之理。意云。動靜無二了義所詮。三乘之人于無二法中而見兩異。保執(zhí)權(quán)淺不信無二之道。好異之心發(fā)言諍辨。因此使令了義滯而不行。宗途屈而不伸。正同圭峰大師云了義匿于龍藏。敘此為起論之由也。然四論之作皆由排異。何者。不真空明斥三家。般若論云。然異端之論紛然久矣。涅槃?wù)撛。今演論之作。寂彼廓然排方外之談。故知皆緣異見而作?/p>
所以靜躁(動也)之極未易言也競辨者眾好異者多。故言之難。
何者(微也)夫談?wù)鎰t逆俗。順俗則違真。違真故迷性而莫返(歸也)逆俗故言淡而無味初二句明逆順兩違。體乎不二名真。執(zhí)乎兩異名俗若順法談一。則逆乎常情好異之徒。此則法不應(yīng)根也。若順俗談異。則又違真一之法此則根不達法也。后四句逆順皆失。謂莫二之真即性也。今既順俗談異常情。迷此真性不能歸于寶所。若談?wù)鎰t俗情不入。反謂言淡無味。老氏云。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緣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撫(擊也)掌而弗(不也)顧承前談?wù)娑鴣怼R庠。雖逆俗招無味之謗。只可談?wù)媸谷朔滴。不可順俗而令不入。上士聞(wù)媲诙兄V惺柯務(wù)嫒舸嫒敉。疑信相半。下士聞(wù)鎰t拍手大笑。反為淡泊不復(fù)顧慕。文出老書。故順而釋之。
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初句事俗流動名近。即真不遷難知。后句屬體。
然不能自已(止也)聊復(fù)寄真心于動靜之際。豈曰必然。試論之曰然者。猶云雖然。中下疑笑。要使真言不滯。宗途大明常情悟入。欲罷不能。略復(fù)依言寄真一之心于動靜之際。未敢必是。但試為論之謙也。
道行云。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中觀論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雙引經(jīng)論立不遷之宗也。道行引其正文。卷當?shù)谑VT法即物也。本謂根本亦元也。緣集而來來何所從。緣離而去去何所至。如善財問慈氏云。此樓閣何處去耶。答曰。來處去也。解云。欲明其去先知其來。來不見源去亦何所。譬如寒暑相代。寒自何來暑于何去。是謂諸法如幻如化。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中觀下但義引彼破去來品。卷當?shù)诙。然論極深細。今略示之。方謂去處彼即去者。論長行云。去法去者去處。是法皆相因待不得言定有定無。是故決定知三法虛妄空無所有。但有假名如幻如化。此論之意隨俗故知彼去。順真故不至方。
斯皆即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明矣經(jīng)論皆爾。于理何惑。釋動求靜三乘之見也。
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初三句常情倒見。后動而下二句出意。初句牒執(zhí)。以昔物下出所以。以見物遷至昔唯去不來。故云遷也。次三句舉悟。后靜而下二句出意。初句舉悟。亦以下出所以。昔物不至今今物不去昔。有何動耶。今昔相待其相本空。物在其中無去無來。
然則所造(詣也)未嘗異。所見未嘗(曾也)同。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同見昔物不至今。而有遷不遷之異。后二句中吳凈源法師云;笳呷吻槟嫘远。悟者任智順物而通。
茍得其道復(fù)何滯哉凈源法師云。若悟不遷之道。塞自去矣已上略明大旨已顯。下又廣辨。
傷夫人情之惑也久矣無始無明有來至今。論主悲傷迷而弗悟。
目對真而莫覺。既知往物而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何所往初句泛責真謂不遷也。賢首大師云。實際居于目前翻成名相之境。次二句正責不覺之相。知其昔不來。卻計今可往。迷也。后二句就示不遷。既知昔物不來。便可悟其今物不往。
何則征也。
求(索也)向(昔也)物于向。于向未嘗無責(求也)向物于今。于今未嘗有。于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于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以古望今也。初四句中意云。就昔以求昔日之物。昔日元有此物。如昔有堯舜今則無之。后四句躡前成立不遷。此中今古通目三世能遷之時。物者。所遷之物。雖舉能遷。意在所遷故云物不來等。
復(fù)(反也)而求今今亦不往以今望古不遷亦然。但互改向今及來字可。故論但云今亦不往。
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釋成不遷也。論旨以今昔相待來去相形。緣體非真諸相何立。常情為相所轉(zhuǎn)。見有遷流。悟士了虛當相寂滅。何有今昔之動來去之遷。據(jù)此雖念念謝滅。亦念念不遷也。故大論第五云。菩薩知諸法不生不滅其性皆空。予昔讀此反復(fù)不入。及讀永明大師宗鏡錄至釋此論疑滯頓消。故知論旨深隱。不可隨文作解。
故仲尼曰;匾惨娦。交臂非故(舊也)此文小變南華之文。彼云。仲尼謂顏回曰。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刹话c。交臂二說。一云。少選也。猶言掉臂之間已失矣。一云。臂相執(zhí)也。孔顏交臂相執(zhí)皆令勿遷。然已遷去豈能留之。故郭象解云。夫變化不可執(zhí)而留也。論意變化密移新新非舊。既唯見新新不至故。豈有遷耶。
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往反之微眹。有何物而可動乎通結(jié)上文。初一句斷定不遷。后二句結(jié)成本義。尚無微眹之動。況有大者。
然則旋嵐偃(仆也)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瓢鼓(動也)而不動。日月歷(經(jīng)也)天而不周連引四事。前三所遷之物。后一能遷之時。亦通于物。皆流動中至大者至速者。而云常靜等皆不遷爾。旋嵐大風之名。此風起時偃妙高猶如腐草江河易見。野馬者。南華云。野馬塵埃也;蛟啤0遵x游氣。亦運動中駛埃者。日月于晝夜中周四天下。此皆常靜不流不動。以妄見非真緣生相假。茍達兩虛萬物頓寂也。
復(fù)何怪哉情計之流執(zhí)妄為實。聞四不遷良可怪誕。達觀體物至動不動亦常理也。將何怪異。上明不遷文旨已備。此下約教會違。會有內(nèi)外。如文。
噫圣人有言曰。人命逝(往也)速速于川流潛妨也。噫心不平而恨聲也。梵網(wǎng)云。人命無常過于山水。諸經(jīng)多有。意云。若物不遷豈非違此說耶。
是以聲聞悟非(無也)常以成道。緣覺覺緣離以即真。茍萬動而非化(遷也)豈尋化以階(進也)道初二句舉行人。聲謂聲教聞教悟理。修無常等行證成四果。緣謂緣起。觀緣而覺。離緣起之有為。進五果之妙道。后二句辯違。若云不遷。豈彼二人稟無常之教。修無常之行而得道果耶。
復(fù)尋圣言微隱難測。若動而靜似去而留通前違妨也。復(fù)謂研復(fù)。圣言即前無常教也。微隱難測者。以言權(quán)旨實故。涅槃名為密語。大乘智臣善識密意。意謂雖談無常亦密顯真常。不可守言一向作無常解也。以二法相待有此。定有彼故。若動下出難測所以。若說即無常之動是真常之靜。似說一人即去而元不去也。難測在此。
- 上一篇:第一卷 佛祖歷代通載
- 下一篇:第九卷 肇論新疏
- 第五卷 金光明經(jīng)文句記
- 第六卷 敕修百丈清規(guī)
- 第六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二十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八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九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七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六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五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四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三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二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一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十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九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八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七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五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四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
- 第三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