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九卷 肇論新疏
第九卷 肇論新疏
征出第四九折之二也。征責(zé)也。前章云。涅槃之道果出有無之境。征意云。有無二法攝盡一切。如何有無之外別有涅槃之體。今詳征辭。包舉儒老有無之說。復(fù)引小乘有無二為例以征之。下超境中皆超此有無。
有名曰。夫混元剖判萬有參(雜)分。有既有矣。不得不無。無不自無必因于有。所以高下相傾有無相生。此乃自然之。數(shù)數(shù)極于是混謂混沌。元謂根元。剖判分裂也。萬有即萬物。世典多說。元氣鴻蒙而為混沌。形如雞子。爾后清氣上升。穹窿為天。濁氣下沉磅礴為地。即混元剖判。亦一生二也。盤古生中萬八千歲(云云)是二生三。盤古死后形分物兆。萬物叢生。是三生萬物。今意混元已前屬無。一氣始萌即入有境。是無而生有也。次二對明有無相成。所以下引老氏以結(jié)。皆明相因而起。此乃下顯是定數(shù)。非由使令。故曰自然。
以此而觀化母所育(生)理無幽顯。恢詭憰怪無非有也。有化而無。無非無也。然則有無之境。理無不統(tǒng)化母道也。亦氣也。理無下?lián)矶。不論幽顯兩途之中。物有恢而大者。詭而奇者。憰而詐者。怪而妖者。妍丑多端巨細(xì)萬狀。無非是有。既因無而有。必自有而無。千狀萬態(tài)皆入無也。然則下正明遍統(tǒng);衷幰痪溆莊子文。已上儒老皆有此論。何晏王弼諸儒各有申說。謂之清談。事在通鑒諸書。故今論主假問而遣。
經(jīng)云。有無二法攝一切法。又稱三無為者。虛空數(shù)緣盡非數(shù)緣盡數(shù)名慧數(shù)。緣即是慧盡為滅諦。謂無漏慧斷諸煩惱。證滅諦理。唐譯名擇滅無為。非數(shù)緣盡者。即諸法緣離自滅。于此三中取第二為小乘涅槃。第三同前儒老。自有入無。以明有無攝世出世。以無余即出世法故。
而論曰。有無之表別有妙道。妙于有無謂之涅槃。請核妙道之本(體)果若有也。雖妙非無。雖妙非無。即入有境果若無也。無即無差。無而無差即入無境?偠(檢東)之即而究之。無有異有而非無。無有異無而非有者明矣初四句引前違文。請核正難。下意云。妙道之體畢竟有之。體雖玄妙不可謂無。便入有境。下無例同總而下正顯所收。意謂妙本非有。非無者。非有即是無。非無即是有。未曾見一法異有之外而為非無者。下句例說。
而曰。有無之外別有妙道非有。非無謂之涅槃。吾聞其語矣。未即于心也耳雖聞其說心未悟其理。吾聞其語矣論語文。
超境第五十演之三也。超越也。境即有無六塵之境。征中欲以有無統(tǒng)收涅槃。演中指二法俗諦之境。涅槃真諦卓然超越。以破外宗有無之見。
無名曰。有無之?dāng)?shù)誠以無法不該。理無不統(tǒng)(縱)然其所統(tǒng)俗諦而已(奪)有無雖寬收一切。但不收真諦。
經(jīng)曰。真諦何耶。涅槃道是。俗諦何耶。有無法是義引大品。道樹品云。菩薩以世諦故。示眾生若有若無。非以第一義諦。問以屬體二諦迢。然仁王經(jīng)亦以有無為俗諦。
何則有者有于無。無者無于有。有無所以稱有。無有所以稱無。然則有生于無。無生于有。離有無無離無無有。有無相生。其猶高下相傾。有高必有下。有下必有高矣初二句明二法相因。由有于無所以是有。下句例之。次二句承前以生二名。然則下順明相待兩成。離有下反顯不待皆非。有無相生下引類。非直有無相待。至于高下是非前后等皆然也。
然則有無雖殊俱未免于有也。此乃言象之所以形(興)是非之所以生(起)豈足以統(tǒng)夫幽極而擬夫神道者乎初二句中對有之時無乃是無。若二法相待因有生無。皆是緣有也。此乃下隨有無而興言象。依言象而起是非。豈足明于幽深神妙之道乎。
是以論稱出有無者。良以有無之?dāng)?shù)止乎六境之內(nèi)。六境之內(nèi)非涅槃之宅。故借出以祛(遣)之初句牒前位體中結(jié)文。六境者。古譯六塵為六境。皆緣生之事形。兆入有緣散入無。豈涅槃之居宅。故假借出之言以顯高邁。
庶希道之流。仿佛幽途托情絕域。得意亡言體其非有非無。豈曰有無之外別有一有而可稱哉仿佛者。相似比擬也。猶言仿法玄道而悟。如何法耶。一相絕。二言亡。不可守有無之言而隔玄悟。體其下但可體究其非有非無。不生知覺自與玄會。若計有無之外。別有涅槃復(fù)入有境。豈能超之。
經(jīng)曰。三無為者。蓋是群生紛繞。生乎篤(厚)患。篤患之尤(甚)莫先于有。絕有之稱莫先于無。故借無以明其非有。明其非有。非謂無也經(jīng)即羅什所譯仁王也。紛繞煩惱也。亦業(yè)也。篤患生死也。有謂三有。有為有漏故。絕有下謂欲引出有為。則無為第一。此意佛說無為。令群生息有為之患。爾借無下但假借無為之名。以引著有之物。令悟非有。故放光云。若無有為亦無無為等。非謂非有是斷無之無?秩謇现饔嬘袩o遍攝一切。謂涅槃亦無之所攝。曲引佛經(jīng)有為無為。以為類例。涅槃既是無為亦合無攝。故合無攝。故設(shè)此難以揀之。一揀涅槃非有無攝。二揀無為之無。非二家所計有無之無。
搜(尋)玄第六九折之三也。亦承前起。至下可知。
有名曰。論旨云。涅槃既不出有無又。不在有無初句敘前豈。曰有無之外等。次句敘前良以有無等。
不在有無則不可于有無得之矣(一也)不出有無則不可以離有無求之矣(二也)求之無所便應(yīng)都無(三也)二所不得當(dāng)求無所。究竟無體徒說何為。
然復(fù)不無其道。其道不無則幽途可尋。所以千圣同轍。未嘗虛返(歸)者也初明玄體非斷。所以千圣同歸。必有實理。
其道既存而曰不出不在。必有異旨。可得聞乎若斷可許不在不出。既存何云雙離。
妙存第七十演之四也。不出不在曰妙。體非斷絕曰存。亦示無住之深。
無名曰。夫言由名起名以相生。相因可相無相無名。無名無說。無說無聞初三句舉妄。后三句顯真。可相者。相由心起。心于相上印可分別。故言可相猶言相由心現(xiàn)。
經(jīng)曰。涅槃非法非非法。無聞無說非心所知本經(jīng)二十一云。略謂涅槃非相非不相。非物非不物等。無聞無謂等亦凈名文。理事善惡等皆名為法。今順論意。且以有無為法。非法不在也。非非法不出也。不出不在無說也。無說則無聞。無聞則無知也。
吾何敢言。而子欲聞之耶此由名家執(zhí)出在之名而折非出非在之妙。愿樂欲聞。故于答前先舉妙體之玄。以拂聞相。令忘名會旨。
雖然善吉有言。眾生若能以無心而受。無聽而聽者。吾當(dāng)以無言言之。庶述其言。亦可以言也義引大品須菩提告釋提桓因諸天子之意。非正文也。事如前引。予以論勘經(jīng)。論主引用實有多式;蛞;蛉×x引之;虺鼋(jīng)名;蚍号e之;虻(jīng)中人名。或合集上下字文;蚝霞瘍山(jīng)引之;蚵曰蛟。細(xì)推自見。
凈名曰。不離煩惱而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彼經(jīng)弟子品云。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天女下即寶女所問經(jīng)第四。寶女偈答舍利弗云。如魔之境界。佛境界。則平等相應(yīng)為一類。以是印見印。
然則玄道在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則有無齊觀。齊觀則彼已莫二初句于道貴悟。如何悟耶。即妄而真故。如前云。不離煩惱得涅槃等。次句既不離緣而即真。觀色之時莫非見空。觀空之時莫非見色。故云齊觀。彼己目心境。心境一如。故云莫二。
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天地萬物皆境也。我即心也。既云同根一體。則本無二。文似莊子。
同我則非復(fù)有無。異我則乖于會通同我者。心境無異亦理事冥同。非復(fù)有無者。有無之事泯絕也。異我下心境理事兩殊。不能會證冥同也。詳此二句。唯同唯異皆非。亦同亦異方離諸過。出在兩成。何者。由異故事理相違。所以不在。今若唯同非復(fù)有無。則不在之旨不成。由同故事理相即。所以不出。今若唯異乖于會通。不出之旨不成。以涅槃是理有無屬事。故相躡各有二過?芍。
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間矣。
何則夫至人虛心冥照理無不統(tǒng)。懷六合于胸中。而靈鑒有余。鏡萬有于方寸。而其神常虛初二句泛明一智皆虛冥也。次二句示正智照理。四方上下名為六合。后二句示后智達(dá)事。鏡萬下謂萬有于方寸而無慮焉。故云常虛。此辯智玄下明證妙。
至(竟)能拔玄根于未始。即群動以靜心。恬淡淵默妙契自然至能下承前以明。玄根喻真拔喻于證。未始二意。一未猶無也。理無始故智始會時非照今有。二智雖極真未始照。故如前云虛心等。群動俗也。權(quán)應(yīng)之時初無應(yīng)相故云靜心。后二句如次成上二智無相。自然者。感而后應(yīng)不加功力。起信云。自然而有不思議業(yè)。能現(xiàn)十方利益眾生。
所以處有不有。居無不無。居無不無故不無于無。處有不有故不有于有。故能不出有無。而不在有無者也所以下略至人二字。初二句承前釋成。處有居無明不出也。不有不無明不在也。次四句躡前雙示不住。故能下結(jié)成。
然則法無有無之相。圣無有無之知。圣無有無之知。則無心于內(nèi)法。無有無之相則無數(shù)(相)于外。于外無數(shù)于內(nèi)無心。此彼寂滅物(境)我心冥一。怕爾無眹乃曰涅槃。涅槃若此圖度絕矣初二句顯心境無相。次四句明心境兩亡。次四句心境冥一。怕爾下結(jié)離心思。圖度思慮也。
豈容責(zé)之于有無之內(nèi)。又可征之于有無之外耶。
難差第八九折之四也。此亦承前心境不二之妙。以難三乘等修證之差。
有名曰。涅槃既絕圖度之域。則超六境之外。不出不在而玄道獨存。斯則窮理盡性。究竟之道妙一無差。理其然矣。通敘前理。窮理盡性語出周易。彼云。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理其然者。許可其理。
而放光云。三乘之道皆因無為。而有差別即二十四中之文。亦少不同義則無異。金剛亦云。一切賢圣法皆因等(云云)
佛言。我昔為菩薩名曰儒童。于燃燈佛所。已入涅槃。儒童菩薩時于七住獲無生忍。進(jìn)修三位緣起如本行說。詳意儒童時居七住。依無生忍見無生理。名入涅槃。折意以既得涅槃。謂究竟無修。如何復(fù)修后三住乎。古譯十地亦名十住。
若涅槃一也。則不應(yīng)有三。如其有三則非究竟。究竟之道而有升降之殊。眾經(jīng)異說何以取中耶初四句難三乘有差。以三一互違故非究竟。則無常也。次二句躡前以難三位之殊。升降高下也。中謂折中亦正也。
辨差第九十演之五也。辨謂分辨。
無名曰。然究竟之道理無差也理無二。實所以究竟。
法華經(jīng)云。第一大道無有兩正。吾以方便為怠慢者。于一乘道分別說三。三車出火宅。即其事也亦義引法華前后之文正法華善權(quán)品云。是一乘道寂然之地?zé)o有二上等。妙法化城品云。佛為求道者中路懈廢。意止息故以方便力。于一乘道分別說三。懈廢亦怠慢也;鹫芍。
以俱出生死故。同稱無為。所乘不一故有三名。統(tǒng)其會歸一而已矣三乘云殊免患是同。所乘下通理教行果。今略就教行釋之。教者。謂依一乘分別說三。即諦緣度。行者。三乘三行大小不一。統(tǒng)其下意謂能乘之人隨所乘之法。不一而有三名。所歸之理唯一無二。
而難云。三乘之道皆因無為而有差別。此以人三。三于無為。非無為有三也初四句敘難。此以下出理。三差在機(jī)不在于理。
故放光云。涅槃有差別耶。答曰。無差別。但如來結(jié)習(xí)都盡。聲聞結(jié)習(xí)末盡耳即彼經(jīng)二十四中之文。但如來下彼云。但如來諸習(xí)結(jié)盡爾。聲聞習(xí)結(jié)不悉盡等。即二障種子習(xí)氣。此約三乘斷惑淺深。以分三異。非涅槃有三也。
請以近喻以況遠(yuǎn)旨。如人斬木去尺無尺去寸無寸。修短在于尺寸。不在于無也已見邊為近。未見邊為遠(yuǎn)。人喻三乘。斬喻智斷。木喻種現(xiàn)無喻無為。尺寸喻三乘斷惑多少也。以喻量法昭然可見。
夫群生萬端識根不一。智鑒有淺深。德行有厚薄初句總指次句。識謂識心。即樂欲不同。謂樂大樂小。根謂根性。即種性不一。即大機(jī)小機(jī)。次句大乘雙照二空名深。小乘獨見人空名淺。德行下自利之行名薄。二行雙行名厚。亦可諦緣之行名薄。六度萬行名厚。
所以俱之(往)彼岸。而升降不同。彼岸豈異。異自我耳由識根差別故。所以俱往彼岸而高下不齊。喻以生死為此岸。煩惱為中流。涅槃為彼岸。彼岸唯一為力。不同故成異也。
然則眾經(jīng)殊辨其致不乖(差)由前云眾經(jīng)異說何以取中。今引法華。明三乘一起。三雖差別。至道唯一。三位例然。
責(zé)異第十九折之五也。所證之理既一。如何能證之人三殊耶。此亦躡前而問。下文自具。
有名曰。俱出火宅則無患一也。同出生死則無為一也。而云彼岸無異異自我耳。彼岸則無為岸也。我則體(證)無為者也初喻次法免患既同。無為定一。而云下舉前違文。彼岸下約法約人。先定其理而后難云。
請問我與無為為一為異。若我即無為。無為亦即我。不得言無為。無異異自我也。若我異無為。我則非無為。無為自無為。我自常有為。冥會之致又滯而不通初二句雙審。若我下出第一過。明人法相。即既人法相即人三法三。何云法一也。又若我下出第二過。明人法兩異。無為有為兩分。有為三乘應(yīng)(不)冥會于無為之理。何言三乘冥會耶。
然則我與無為。一亦無三異亦無三。三乘之名何由而生以人從法法。一人一也。異則不證于何有三耶。
會異第十一十演之六也。會謂會通。下文自顯。
無名曰。夫止此而此適彼而彼。所以同于得者得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失之此目此岸。彼目彼岸。猶言居生死之岸。則同生死之患。無為例之。所以下承前已明。文擬老氏。同于得下釋前適彼而彼。得謂證得然通能所。能得之人同所得之理時。理亦同于能得之人。如下云。我即無為無為即我。同于失下釋前。止此而此。能所不相得也。反前可知。
我適無為我即無為。無為雖一何乖不一耶人證法時人法必即也。所以亦三者。理雖一味。證有淺深故。于法略示。下喻及合中具顯。
譬猶三鳥出網(wǎng)同適無患之域。無患雖同而鳥鳥各異。不可以鳥鳥各異。謂無患亦異。又不可以無患既一而一于眾鳥。然則鳥即無患。無患即鳥。無患豈異異自鳥耳初四句舉喻體。三鳥隨舉大中小者。在網(wǎng)為患。出網(wǎng)之時遠(yuǎn)近雖殊。皆為無患之域。以喻三乘斷惑出界。不可下鳥患相望反責(zé)一異。然則下釋成相即。又不防鳥異。美哉斯喻何疑不遣。
如是三乘眾生俱越妄想之樊。同適無為之境無為雖同而乘乘各異。不可以乘乘各異。謂無為亦異。又不可以無為既一而一于三乘也。然則我即無為無為即我無為。豈異異自我耳三乘名眾生者。諸蘊(yùn)未轉(zhuǎn)二死猶存。相續(xù)之心猶生。和合之識未破。等覺已降皆有此名。亦前四句明人證法。不可下四句以人會理。會許淺深。人可云異。理何異耶。亦不可云由理一故。不許證有淺深之殊。何云一亦無三耶。然則下結(jié)成相即。理則元一證則有三也。句句合前不煩重指。
所以無患雖同。而升虛有遠(yuǎn)近。無為雖一而幽(妙)鑒有淺深承前法喻。以答異亦無三也。初二句喻明。后二句法說。前舉三鳥雖異免患是同。免則相即。不妨人異。以明一亦有三。此舉逃患雖同遠(yuǎn)近有異。以明異亦有三。但異在遠(yuǎn)近不在于法。幽鑒三乘之智也。
無為即乘也。乘即無為也。此非我異無為。以未盡無為故有三耳初二句明相即無異。此非下以相即故非異。非異故冥會。誰云其異而乖于冥會耶。以未盡故有三。誰云異亦無三。血脈隱微。可細(xì)推繹。
詰漸第十二九折之六也。詰難也。由前未盡有三。以是漸義故今詰之。
有名曰。萬累滋彰本于妄想。妄想既祛則萬累都息。二乘得盡智菩薩得無生智。是時妄想都盡。結(jié)縛永除枝末粗惑眾多名萬滋益也。彰著也。妄想即根本無明細(xì)惑。意云。枝末雖眾本惑唯一。但剪本惑末惑頓息。理可頓證。盡智下大品說。三乘之人共十一智。第九名盡智。謂苦已盡見等。第十名無生智。謂苦已見而不更見等。則前之十智聲聞皆有。盡智在已辨地得之。今云。菩薩得無生智者。二地已上第九菩薩地阿鞞跋致。如實知諸法本自不生今亦無滅。名無生智。不共二乘也。意謂智起惑亡理即顯現(xiàn)。如大品放光及智論二十三廣說。
結(jié)縛既除則心無為。心既無為理無余翳初一句躡前。次句明證。后二句惑盡。理如明鏡惑如塵翳。妄惑既盡理即明凈。
經(jīng)曰。是諸圣智不相違背。不出不在其實俱空。又曰。無為大道平等無二放光第二略云。聲聞辟支佛菩薩佛世尊。是諸圣智不相違背。乃至云。不出不在其實空者無有差殊。與大品大同。今謂在字宜是生字。傳之誤也。智論四十三解云。因邊不起名為不出。緣邊不起。名為不生。又曰下亦義引大品等。如三慧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無為法中可得差別不。佛言。不也等。
既曰無二。則不容心異。不體(證)則已。體應(yīng)窮微而曰體而未盡。是所未悟也初句躡前理智無二。次句會前不相違背。不體下意云。三乘之智無殊。是唯不證證則頓盡。如何分小大之殊。談漸盡之理。
- 第五卷 金光明經(jīng)文句記
- 第六卷 敕修百丈清規(guī)
- 第六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二十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十八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十九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十七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十六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十五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十四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十三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十二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十一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十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九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八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七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五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四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
- 第三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會解